陆州刺史明传瑞之子明涣随陆州官员前来演州庆贺秦有田上任宜西观察使的消息,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荆秋野得知。
在星野寨能说得上话的头领里,荆秋野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她父亲荆石曾是祈州乐合县最有名的猎手,她从小跟着父亲在山林里穿行,翻山越岭,攀树下河,练就一身敏捷身手。星野寨成立后不久的一次重要行动中,就是她主动请缨外出查探,凭着机警获取关键情报,为山寨立下大功。
在秦摇光的执掌之下,星野寨用人从来不分是女是男,也不论年纪大小,只凭功劳行赏晋升。几次成功的探查任务过后,荆秋野小小年纪就成了寨子里掌管情报消息的小头目。
此次宜西各州县派来演州为秦有田庆贺的官员名单,自然也送到了她的手中。
荆秋野好像在名单里瞧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于是她立刻去找到了秦摇光,一见面就欢声道:“老大老大,我给你送人才来啦!”
秦摇光转头只见她一人,不由含笑上前,顺手捏了捏她的脸颊:“是呀,人才把自己送上门来了。说吧,有什么事?”
“嗯!”荆秋野一脸得意,“老大你慧眼识……识什么来着?”
“慧眼识珠。让你多读书,怎么还是不肯学?”
“我要是没学,怎么知道前三个字?就是最后一个字突然想不起来了嘛。现在我可记住是云珠姐的‘珠’字了。哎,老大你别打岔——我是说,虽然你慧眼识珠,看出我是顶顶厉害的人才,但你不是正在招揽读书人吗?我给你送个读书人来怎么样?”
“哦?是谁?”
“陆州刺史明传瑞的儿子明涣,他也刚到演州来给大帅贺喜了。”自从秦有田将星野寨改为星野军,众人对他的称呼便也从“寨主”改成“大帅”,“去年老大你不是夸过这人吗?你们还说起他要去的那个什么栖梧书院,说那是如今的天下第一书院。要是连那儿的学子都愿意投奔我们,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才。”
“是他?他没在栖梧书院读书了吗?”
正如用兵前必先探查敌情与地形,秦摇光并未急着去见明涣,而是先让荆秋野去查清他为何从桐州返回陆州又前来了演州。没多久荆秋野便再次回来禀报,道明涣是因为宜西动乱,担心父母这才返乡的,但回家后他听闻大帅与少将军攻下演州城的消息,心生仰慕,特来投效。
“大帅知道后很高兴,听说已经准备接见他了。”荆秋野最后补充上这一句。
这原本是件好事,秦摇光现下缺的就是能识文断字的人才。可是听完荆秋野的禀报,她却深深地疑惑起来,摇头道:“不对劲,你还记得去年我们见他时的情景吗?他那时面对危险尚且镇定自若,可当我提起商人重利轻义,说他父亲积累的财富未必全都干净时,他脸色立刻就变了。这样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会这么轻易投靠我们这样的土匪么?”
“这么一说,还真有些奇怪了。”荆秋野蹙起眉头,“可他自己亲口说的要投效我们啊?”
秦摇光沉思有顷,渐渐像是想到了什么,忽而一笑:“秋野,四年前焦雷起义军是如何覆灭的,你是知道的吧?”
荆秋野本就负责星野军的情报事务,即使焦雷起义之事距离她们已很是遥远,她还是曾有研究过这场影响深远的战役,闻言似乎有些明白了:“老大的意思是……”
“他和那位宋璇可是同窗,效仿他师兄的妙计,也不是不可能吧?”
“那我们要现在禀报大帅吗?”
“这事肯定不能瞒着我爹,不过先别急,容我先想想……万一爹爹对明涣起了杀心,我该用什么说辞为他求情。”
“求情?难不成老大你还想招揽他?不管他有没有才华,有多大才华,既然他存有异心那可就太危险了!”
“人是会变的。”秦摇光笑容轻松,眼中透着笃定,“异心,为何就不能变成忠心呢?”
如秦摇光所猜想的那般,明澜此行来演州,依然是抱着离间破敌、建功立业的心思。
只是此计如果成功,这份功劳与声名她是不可能再让明涣占去。所以她已下定决心,待到事成之后朝廷若派人前来,她便要在使者面前堂堂正正地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与身份,那些借明涣之名写下的诗词文章以及前往栖梧书院求学之事,也要同时一并公之于众。无论外界对此如何评价,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总之从今往后她只做明澜,绝不再做明涣。
她自然猜得到,一旦真相大白,父亲必会震怒不已,对明家而言也未必是好事。倘若在从前她或许还会有些犹豫,可是过去这一年在栖梧书院读书的经历对她的影响与改变实在太大,那一年里宋璇常为她与其他同窗讲史论策,总会有意地说起史书中种种反抗权威的旧事,而后询问各人见解。那些故事其实明澜自幼就读过,读完就放到一边也不怎么深思,从未像在书院时那般与众人集体议论、各抒己见,再加上宋璇话里话外的引导,她心中的那份叛逆竟一日重过一日。
更何况明澜本就是极有自尊的人,一旦意识到父亲多年来温情脉脉下的偏心与利用,她感受到的伤痛也就比一般人更深更重。
既如此,她便毫不犹豫,选择了反抗。
然而这一切计划的前提,是她必须真正找到星野寨的破绽再联合朝廷势力将其剿灭,她才能拥有那万众瞩目的时机来宣布真相。
于是明澜先和秦有田见面谈了话,表明自己愿有效力之意,可惜秦有田对她态度不咸不淡的,只给她授了一个巡官的职务。好在有此官职护身,她在城中行动自如许多,能见的人与能去的地方也都多了起来。
现如今演州城中最不安定的,不消说,莫过于那批新降的宜西牙军。明澜仗着自己不缺银子,私下里设宴请几位牙军将领吃了两顿好的,很快双方关系拉近不少,她就趁机不着痕迹地开始了挑拨。
这事做来并不难,毕竟这些牙兵从前都是宜西的霸王,整日在演州城中横行霸道的,但现在星野军才是演州新主的嫡系部队,他们肯定处处矮了对方一头;加之秦摇光治军极严,无论谁违反军纪都要严惩不贷,又有哪个牙兵能够受得了?在明澜的引导下,他们纷纷对秦摇光抱怨不休,甚至破口大骂。
哪知过了不久,这骂声未落,却有人遽然话锋一转:“不过那秦摇光确实有几分本事,她新招的那批兵才练了多久啊,虽然尚不知道实际战斗力如何,但至少表面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很有些气势。我还曾去看过她练兵,说实话都是野路子,却好像还真有点效果,也不知她这年纪哪来的这些手段。”
明澜若有所思:“听阁下此言,难道这位秦少将军还真天下无敌了?”
“哼,那倒也不至于!她才多大年纪,打过几场战啊,就配称是天下无敌了?像武佑镇节度使顾从海,怀威镇节度使张嚣等等,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的当世名将?就连离我们不远的岳南节度使王孝峰,也是出了名的常胜将军。那秦摇光就是运气好,若真遇上这几位,怕是早已死无葬身之地了。而且就说同样是女人吧,长安龙扬军的段琢那可是出身将门世家,祖上是进了武庙的,这家学渊源,我看也绝不会比秦摇光差!”
先前秦摇光以多胜少击败宜西牙军、拿下演州城,不少将领都认为她是胜在出其不意,并非全凭实力。这一番交谈下来明澜总算是摸清楚这些人的态度,他们目前对秦摇光并不完全服气,却又存着几分畏惧,因此无论对秦氏父女多么不满,暂时也不敢轻举妄动,除非真有威名赫赫的名将领头让他们能够确信此战必胜,他们才能放心大胆地再次起事。
只是这些牙兵口中的“当世名将”,明澜一时也联络不到。是以她转而将目光投向星野军内部,开始与星野军的部分将领往来结交,试图探听军中是否存在什么派系分歧,她便可撺掇对方与宜西牙军联手,共谋反事。
这想法很好,真要做起来明澜却发觉难以下手。许多势力内部之所以会有矛盾,原因无非是部下们功劳越来越大,心思也越来越野,所求得不到满足;而为首者则对自己羽翼渐丰的部下们起了怀疑忌惮之心,欲行兔死狗烹之事。
可秦有田如今才得演州一城,正是创业之初,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但凡明智之主都不会在这种时候猜忌自己的臂助。而秦摇光治军赏罚分明,又有纪云珠这等擅理财政的人才辅佐,从来没让部下觉得什么不公的事发生,至少目前他们对于自己所得的利益是颇为满足的。
寻不到裂痕,离间便无从谈起。明澜此时才意识到,思考出一条计策或许不难,难的是如何完美施行,又如何在过程中随势而变。
但明澜依然没有死心,连日观察之下她虽未找到星野军内部的矛盾,却发现这群人有一处致命缺点——军中上下居然没几个人读过书,连最简单的字也完全不识得。因此她又私下里悄悄联系了此次同来演州的宜西各地州县官员,从中找出那些不愿真心归顺秦有田的,暗中劝他们也暂且投在秦氏麾下,只道:
“既然这群人皆是没读过书的文盲,如果我们占据了城中要职,便可以借他们不识字的短处行瞒天过海之计。以替他们分担事务的名义,渐渐揽过实权,一步步将他们架空,再和宜西牙军里应外合,还愁灭不了他们?”
明澜这一切原本做得极其隐秘,必定先确认了对方的可靠,才会与对方坦言自己的想法。偏偏荆秋野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她,她所有行动又哪里能瞒得过荆秋野的眼睛?
随后,荆秋野将此事也禀报给了秦摇光。
秦摇光听罢沉吟良久,然后唇角却缓缓扬起,竟露出一抹笑意。
仿佛听到什么喜事似的展颜笑了。
当天秦摇光就将星野军中各个主要将领请来,把明澜的那套架空计划也告诉给了他们,只是隐去了“明涣”的名字——“明涣”乃是奸细之事除她与秦有田、荆秋野等极少数几人之外几乎没谁知道——就只说是最近前来投靠的一个读书人的计策,毕竟除了“明涣”,这段日子确实也还有别的几位前来星野军投效的书生,但才学和名气都完全比不上“明涣”。
众将领一听,顿时群情激愤,纷纷怒骂起来,追问是哪个混账东西,恨不得立刻手刃此人。
其实明澜的计谋还未得逞就已败露,并未对星野军造成任何实质损害。大家之所以如此愤慨,更多是因为感觉到自己被轻视被瞧不起了。
“好了,你们都先消消气,此人的一举一动皆在我掌控之中,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不过他对我尚有用处,名字就不提了,交由我来处置便是。诸位还是担心担心以后吧。”
“以后?以后怎么了?少将军不是说此人掀不起什么风浪吗?”
“自攻下演州城以来,我们的敌人比在星野山上时又多了不少。而相信将来我们必还会打下更多更大的地盘,那敌人也只会变得更加多。这次是我们运气好,提前揪出这个奸细,然而若是再有下一个细作混进来,利用你们不识字的短处再施阴谋诡计,而我们未能察觉,到那时你们又该怎么办呢?”
秦摇光见有人似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只抬手一指,就让对方噤了声,她又继续道:
“莫要说我们不招读书人就行了。过去三年多时间在星野山,如果没有云珠识字算账的本事,我们这么多人马钱粮如何管理?她虽从未亲手杀过敌,可是她的功劳,想必诸位心里都清楚。再说龚先生尽管才投效我们不久,但借为朱骏复仇之名诛杀毕铨的计策便是他所献,同样是大功一件。可见读书人并非不好,相反大有用处。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总不能把所有愿意来投效的读书人都拒之门外吧?”
众人越听越不是滋味,个个脸色难看,沉默不语。
秦摇光倒是又笑了:“怎么样?现在总算明白读书的用处了吧?不识字就是睁眼瞎,只能够任人摆布,成为别人的傀儡——你们是想做别人手中的傀儡吗?”
最后一句话,语气陡然严厉起来。
“不想!”众人憋了许久的闷气终于爆发出来,“演州城是我们亲手打下来的,如今的一切都是我们用血汗换来的,凭什么要给别人当傀儡!”
“好!我要的就是这股志气!”秦摇光悦然笑道,“既然如此,从明日起,你们每人每日至少要学会十个字,不仅要认得,还要会写。战时军务繁忙可以暂时缓一缓,但平日只要得空,就必须日日坚持,不得间断。若有谁推脱不愿学,或是借口学不会——别怪我把丑话说在前头,一律按军法处置。”
其实很早以前秦摇光就曾劝众人多多读书为好,且还不止劝过一次,只是那时候几乎无人肯听。
她偶尔也想过是否该设个赏罚来逼迫大家,然而当时的星野寨上下都认为读书无用无意义,倘若为了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来处罚众人,非但无人心服,反而会招致怨恨。
如今却不同了,如今她已经向众人点明,如果不识字不仅自身危险,更会危及整个星野军的未来。这样一来,这读书就成了如同练兵一样不容推卸的要务——她的赏罚自然名正言顺。
而秦摇光说话向来是一言九鼎,无论是赏是罚,从无虚言,从不落空。
众人只得齐声领命。
秦摇光最后笑道:“行,既然大家都没异议,那就这么说定了。过些时日,我会请明涣明巡官来查验你们的学习成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就计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