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林姐又指向办公室另一角,一位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看起来得有五十大几快六十岁的男同事。他坐姿挺拔,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式夹克,戴着老花镜,正对着电脑屏幕,一手握着鼠标,一手拿着放大镜,极其认真地核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数据,眉头微锁,神情专注得像在研究什么重大课题。他手边放着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子,上面还印着“先进工作者”的红字。

“那是老张,张建国。”林姐的声音放低了一些,带着敬意,“咱们处里的‘老黄牛’兼‘活字典’。以前在仁济医院审计科干了大半辈子,合并过来的。经验丰富得吓人,尤其是财务审计、工程基建这块,火眼金睛,一点小毛病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就是人有点…嗯,轴,特别认死理,原则性强得不得了。跟他请教业务问题,他绝对倾囊相授,但要是想在他眼皮子底下打马虎眼,那可难喽。他负责配合审计和专项监督检查,是咱们的‘定盘星’。”林姐顿了顿,补充道,“老张话不多,但人特别好,就是表达方式比较…直接。你多接触就知道了。”

老张似乎感觉到在说他,抬起头,扶了扶老花镜,透过镜片看了周昭昭一眼,没什么表情,只是很轻微地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又立刻埋首到他的数据海洋里去了。

“还有那边,”林姐指了指离处长办公室门口最近的一个工位,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同事,身材偏瘦,穿着笔挺的白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正对着电脑屏幕,屏幕上是复杂的PPT图表,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语速很快但吐字清晰:“李处,关于下周廉政教育讲座的议程和专家邀请名单,我已经按照您的意见修改好了,新增了“科研经费规范使用”的模块,主讲人联系了省医科大的王教授。”整个人像上了发条一样。

“那是吴昊,”林姐介绍道,“李处长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公文流转、会议安排这些,还有廉政教育这块也归他统筹。脑子转得快,手脚麻利,李处长交代的事,他总能办得妥妥帖帖。就是…嗯,工作压力比较大,有时候显得有点紧绷。”林姐理解地笑了笑。

最后,林姐的目光落在办公室最里面,靠近文件柜和打印机的位置,那里还坐着两位相对年轻的男同事。一个看起来二十七八,穿着格子衬衫,正埋头在打印机旁整理一大摞刚打印出来的文件,动作麻利;另一个看起来更年轻些,大概二十四五,戴着耳机,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像是在录入数据。

“整理文件的是小陈,陈默,人如其名,话不多,但做事很踏实,力气活、跑腿的活找他准没错。戴耳机的是小刘,刘洋,负责一些基础的数据录入和系统维护工作,小伙子挺机灵,就是有时候有点毛躁,得敲打敲打。”林姐言简意赅地介绍完。

林姐总结道,语气轻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家性格各异,但都挺好相处的。工作上互相帮衬,私下里嘛…”她眨眨眼,“秦大姐带的点心零食,经常是促进团结的桥梁。”

周昭昭听着林姐的介绍,看着眼前这些鲜活的面孔,之前对纪检部门“冷冰冰”、“铁板一块”的刻板印象瞬间消散了。这里就是一群性格各异、分工明确的普通人组成的团队,有像小赵这样风风火火的“快枪手”,有像孙倩这样细致高效的“大管家”,有像秦大姐这样温暖可靠的“定心丸”,有像老张这样经验丰富、一丝不苟的“老法师”,有像吴昊这样高效干练的“多面手”,也有像小陈、小刘这样默默干活的“螺丝钉”。而带她的林姐,无疑是这个团队里最熨帖、最让人感到安心和依靠的存在。

“感觉怎么样?”林姐看着周昭昭脸上放松下来的神情,笑着问。

“感觉…特别好!”周昭昭由衷地说,“大家都很…真实,而且感觉氛围很融洽。”她找不到更贴切的词。

“那就好。”林姐欣慰地笑了,“咱们这工作,压力不小,要是氛围再绷着,那可真受不了。来,坐下说。”她拉过旁边一把椅子,在周昭昭工位旁坐下,动作自然而亲切。

“我先跟你大致说说咱们纪检处每天主要干些啥,心里有个谱。”林姐的声音放得更柔和了些,像在跟妹妹聊天。“核心工作嘛,就是围绕‘监督、执纪、问责’这六个字。但落到每天具体事情上,那就五花八门了。”

她掰着手指头,一样样数给周昭昭听:

1.‘收信看信’:这是最基础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举报箱(线上线下都有)每天都要查看,收到的举报信、投诉电话记录、网络举报信息,都要第一时间登记、分类。哪些是实名举报需要重点关注的,哪些是匿名但反映问题具体的,哪些是情绪宣泄需要安抚的,哪些是明显不靠谱的…这第一步筛选就很考验眼力。孙倩主要管这块,你以后也要接触。

2. ‘跑腿问话’:林姐自己笑了笑,“这是咱们干得最多的。根据举报线索或者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需要找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可能是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甚至可能是患者家属。怎么问话,怎么记录,怎么把握分寸,这可都是学问。不能像审犯人,但也不能漫无目的。既要弄清事实,还得注意保护各方,尤其是举报人的信息。这个我会慢慢教你。”

3. ‘翻账查单’:林姐指了指老张的方向。“涉及到经济问题,比如耗材采购、药品回扣、基建工程什么的,光问话不行,还得查证据。这就得跟财务、审计、采购这些部门打交道,调取原始凭证、合同、账目来看。老张是这方面的专家。有时候看得人头晕眼花,但蛛丝马迹往往就藏在里面。”

4. 写报告整材料’:林姐又指了指小赵。“调查有了结果,不管是查实了还是查否了,都要形成报告。报告怎么写?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凿,定性要准确,处理建议要恰当。这可不是写作文,每一个字都要经得起推敲。小赵是这方面的快手。”

5. ‘搞教育做宣传’:“预防也很重要。定期组织廉政学习、警示教育,在院内网发一些提醒文章,制作宣传海报什么的,让大家知道红线在哪。吴昊负责协调组织这些活动。”

6. ‘盯流程守规矩’:“还有就是日常的监督。看看各个部门在招标采购、人事招聘、科研经费使用这些关键环节,流程是不是规范,有没有按规矩来。有时候就是去旁听个会议,翻翻他们的会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这活看起来琐碎,但能防微杜渐。”

林姐一口气说完,端起自己桌上的保温杯喝了口水:“听起来是不是挺杂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就是:用事实说话,按规矩办事,对事不对人,保护该保护的人。”

她看着周昭昭,眼神温和而认真:“昭昭,你是学法律出身的,这个基础非常好。咱们纪检工作,本质上也是在运用规则。你的细心、你的原则性,在这里会很有用。别怕刚开始懵,谁都是这么过来的。跟着我,咱们一件件小事做起。记住李处常说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每一份记录做扎实,把每一次谈话问清楚,把每一份证据链理完整,这就是咱们的立身之本。”还有就是“纪检监察工作性质特殊。记住两条铁律:第一,原则和底线是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第二,保密是铁的命令。你看到的、听到的、经手的每一个字、每一件事,都只能在规定的工作流程和范围内讨论、流转。管住嘴,守住心。明白吗?”

周昭昭用力点头,林姐的话像一股暖流,不仅驱散了初入职场的迷茫,更给她指明了方向。她明白了,在这里,不需要她是什么天才,不需要她立刻洞察一切阴谋,只需要她脚踏实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细心耐心,去做好每一件经手的小事。守住程序,守住证据,守住底线。

“林姐,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学,认真做。”周昭昭的语气充满了决心。

“好!”林姐拍拍她的肩膀,笑容温暖,“那咱们就开始吧?今天上午,我先带你熟悉一下咱们的内网□□举报系统,看看最近收到的都是些什么类型的信件,怎么登记分类。下午,正好有个关于耗材管理的常规检查,我带你去器械科转转,现场感受一下咱们是怎么‘盯流程’的。怎么样?”

“太好了!谢谢林姐!”周昭昭立刻来了精神。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仁惠风云纪
连载中wqdw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