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昭昭宛然一笑:“哥哥终于是想通了,其实妹妹也是一样想的。”
宁昭昭养在宫中,吃穿戴皆是最好的,前几日她听身边的嬷嬷说漏了嘴:皇上早有打算把她许配给某个皇子做王妃。
她从八岁进宫,皇后娘娘说等到十八岁会让她回镇国公府,她今年十七,还有一年就可以和父母哥哥团聚了,这个念头支撑着她度过了宫里孤独的年年岁岁。
可是实际上,却要把她许配给皇子?太子是十七岁娶的王妃,想来离赐婚的旨意也不远了,若是嫁给皇子,她便再也回不去了,后半生都要与不爱的人相伴。
自那以后,她便是心事重重,觉也睡不好。
她从小与那些皇子一同长大,除了已娶妻妾的太子还算有才有貌,二皇子和爹爹一样长年累月在战场上,若是做了他的王妃怕是会和母亲一样,一年上头能见到夫君的日子屈指可数。
三皇子养在宫里还未立府,可是模样普通,从小功课也是最差的。
而四皇子五皇子才**岁。
凭着家族的权势,她既不能嫁给太子这样的上位者,也不能嫁给门第比镇国公府低的人家,怕是会被许配给二皇子或者三皇子,其中最可能的是三皇子。
这些事她不是没有想过,那些描写情爱的诗词也曾让她想象过未来夫君会是什么样,不求他是门第多高的世家公子,只求他只专心一人,夫唱妇随,琴瑟和谐,便是心满意足了。
她只是个女子,婚嫁之事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如果注定要嫁给一个不爱的人,那么如果嫁人前能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公子,让她体会到诗词写的美好情爱也是很好的。
十七岁的少女情窦初开,对情情爱爱的事总是抱有幻想。
青莲看完了荷花,提议再去别的地方逛逛。
宁煜看向了远处的一排排阶梯,若是要从那里过去,免不了又要折腾一群人,同时也显得极不体面,道:“我在这晒太阳,你自己去逛会吧。”
宁昭昭正心情郁闷想到处散散心,道:“昭昭带青莲姐姐去逛吧,哥哥就在这歇着,等会儿我们来找你。”
青莲:“对,大公子多晒晒太阳也好。”
宁昭昭对宫女们道:“你们先回贵妃宫里吧,我有青莲姐姐陪着。”
宫女们垂眸应是,转身离去。
青莲将宁煜身上的大氅拢了拢,又摸了摸他怀里抱着的暖手炉,确定温度合宜后,吩咐一旁的侍从:“你们要照顾好大公子,若是暖炉不暖了,要去贵妃宫里再换些炭,记住了么?”
侍从道:“记住了。”
宁煜笑了笑:“你这差事是越来越熟练了。”
宁昭昭从没见过哥哥对哪个丫鬟露出过这种笑意。
哥哥出事前性格高傲,从不把丫鬟放在眼里,平时是更不会与他们玩笑的。
出事之后更甚,对她这个妹妹还好点,依旧会照顾她,可是对其他人都是一律不见,若是非要见面也只有一张冷脸。
而现在的哥哥不仅愿意梳洗打扮,愿意进宫,甚至对旁人也温和了许多,宫里门槛台阶众多,侍从们将他抬上抬下,哥哥竟也没有不耐烦。
听母亲说哥哥身边换了七八个贴身丫鬟,只有这个留下来了。宁昭昭想起第一次见到青莲姐姐的时候,她一身杏色裙衫,头上除了一根素木簪子外别无它物,可是比起同样装扮的其他丫鬟,却显得气质超群,朴素的装扮也难掩清丽脱俗之姿,比她见过的不少大家闺秀还要漂亮。
宁煜又道:“后花园乱石多,你可看着点路。”
青莲笑道:“奴婢知道了。”
宁昭昭看向哥哥和青莲,二人互相关心似乎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公子与丫鬟。
青莲向宁煜福了福身,便拉着宁昭昭往假山后面去了。
这里也是片竹子林,叫青莲想起了青竹居里的竹林,早知道就叫宁煜一起来了,他平时最爱看竹子了。
清风徐来,竹叶便沙沙作响。竹林中间有小径蜿蜒曲折,走在其中,宁昭昭觉得这里的磁场十分干净,连带着心灵也被洗涤,仿佛暂时忘掉了烦恼。
宁昭昭拉着青莲的手,轻轻道:“青莲姐姐,我问你一个问题。”
青莲:“小姐问吧。”
宁昭昭:“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青莲:“小姐为何突然好奇这个?”
在青莲看来,虽然自己只比她年长了两岁,可宁昭昭在她看来还像个小妹妹一样,夫人和宁煜都如此疼爱她,她又天真可爱,总让人情不自禁生出些怜爱的感觉。
没想到,她竟也有了这样的烦恼。
宁昭昭道:“我只是好奇,还从没有体会过那种感觉。”
青莲摇摇头:“我也不知。”
宁昭昭正欲继续问下去,突然听见一缕箫声穿过竹林而来,伴着轻盈摇摆的竹叶,像诗词一样优美。箫声悠长缥缈,吹箫的人仿佛藏着许多心事,正将愁绪都付诸于箫声中。
宁昭昭一向喜音律,兴奋道:“这箫声如泣如诉,让人忍不住心向往,姐姐,我们去看看是谁在吹箫吧。”
青莲点点头,她也觉得这萧声好听,估计是哪位乐师正在此地练曲呢。
二人顺着箫声寻了过去。
穿过竹林小径,箫声越来越明显,二人走出竹林,眼前的景色瞬间变得开阔。
外面是一大片盛开的红梅,煞是好看。
青莲被美景吸引了双眼,伸手指着眼前的红梅树丛,兴奋道:“小姐快看,真美啊。”
宁昭昭却注意到远处一颗红梅树下,有一人正在吹箫。
那人穿着一身墨色长袍,头发由红色缎带束起,他坐在几支红梅枝杈下,远远望过去,仿佛与红梅的景色融为了一体。
宁昭昭忙拉着青莲穿过一丛丛红梅。
青莲脚步乱了,道:“小姐,小姐,您慢点。”
宁昭昭不敢打扰那人,只在附近一颗树下停了下来,拉着青莲静静的看着吹箫的人。
那人睫羽低垂,似乎正专注在萧声中,没有注意到闻声而来的宁昭昭和青莲。
一曲吹完,宁昭昭夸道:“公子的萧吹得比宫里的乐师还要好。”
他放下箫,睁开眼睛,这才看见对面正看着自己的两个姑娘。
为首的小姐杏面桃腮,目光若盈盈秋水,肩上落的红梅花瓣宝石一样点缀得恰如其分。身后跟着的丫鬟打扮的姑娘模样也十分清秀,看着就亲切。
他上前鞠了一躬,道:“刚才顾着吹箫,没注意到二位姑娘,真是失礼了。在下沈长安,今日随家父沈江临入宫,在此吹箫,若是叨扰了二位姑娘,在下很抱歉。”
很是彬彬有礼,模样也俊雅不凡,看他穿着华贵,腰间佩戴着好几块玉佩珠串,想必也是哪家进宫赴宴的贵族公子。
宁昭昭上前一步行了大礼,青莲跟在身后也一同福身。
宁昭昭莞尔一笑:“原来是端王世子,小女宁昭昭,是镇国公府家的女儿,这位是青莲姐姐……刚才听世子吹箫,不由得追随萧声到此处,扰了世子的清净,还请世子见谅。”
端王沈江临是先皇的十四皇子,当今皇上的亲哥哥。端王爷不握兵权,皇上对他颇为信任。
贵族说话就是累,见谅来见谅去的,青莲扯了扯嘴角。
沈长安也拱手回礼,他听父亲说过,镇国将军权势太大,皇上便将他家唯一的女儿招进宫中抚养,明面上是恩宠,实则是平衡其父的权势。天真烂漫的少女是权衡利益的棋子,他看向宁昭昭的眼神便带有了三分怜惜。
宁昭昭道:“世子的箫声婉转,但似有凝滞,可是有什么心事?”
沈长安笑道:“不过是些胡乱感叹罢了,算不得心事。”
二人聊起了琴箫乐曲,青莲看他们二人似乎很是相投,沈长安看起来亲切和善,看向小姐时眼神温柔,而宁昭昭……
她竟然红了脸颊和耳朵,望向沉长安时的神态也带着几分羞涩。
青莲虽然还不知恋爱是怎么一回事,可是这样的场景她在话本里看过不少,公子与小姐的初见,总是带有几分少女怀春的羞涩。
宁昭昭道:“昭昭不通笛箫,但琴还略懂一二。若是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和世子琴箫合奏。
沈长安道:“好。”
二人互相看着,都没有说话,但眼神里分明都藏着缱绻。
青莲在一旁看着,不由也被这幅情景感染,现实中瞧见这样的情景,比话本里的更叫人脸红心跳。
宁昭昭开口:“哥哥还在前面等我们呢,我们该回去了。”
沈长安将箫别在腰上,道:“好,小姐慢走。”
宁昭昭垂眸一笑,点了点头,带着青莲缓缓走向竹林中。
青莲看宁昭昭不舍的样子,打趣道:“小姐别难过了,等会夜宴上还能见到的。”
宁昭昭用丝帕捂住脸,道:“青莲姐姐说什么呢。”
二人走在竹林的青石板小路上,身后渐渐响起脚步声,回头一看,沈长安跟随其后,正在离他们不远处一同走着。
青莲道:“大小姐,世子他……”
宁昭昭回头和沈长安四目相对,两人都垂下头没有说话,唇边那抹笑意却已将心事明了。
宁昭昭拉着青莲的手,忍不住三步一回头,眼里闪烁着初恋悸动的光芒。
沈长安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低头默默走着,偶尔抬头看向前面的宁昭昭。
就这样两人在前,沈长安一人跟在后,穿过竹林,回到了刚才的荷花池。
宁煜远远地注意到她们身后跟着的陌生男子。
昭昭在宫里久了,懂得些隐藏情绪的道理,此刻要和哥哥会面,她假装无事,倒是青莲一直勾着唇,带着一丝笑意。
宁煜道:“见到什么好看的景了,这么开心?”
青莲瞟了一眼身后的两人,笑道:“好看极了,奴婢只看着心里便高兴得很。”
宁昭昭没听出她话里的含义,走到宁煜身前,道:“哥哥,这是端王世子,刚才我和青莲姐姐被世子的萧声吸引,于是,于是……”
说到这里,她又开始羞了起来,耳朵被烧得通红。
宁煜倒是没注意妹妹的变化,看向了陌生男子。
沈长安比宁煜还要年长一岁,端王善政亲民,家风颇严,盛名在外,世子看起来果然也是仪表堂堂,面对宁煜这个坐着轮椅的人也是神态自若,既没有轻视又没有过分同情,宁煜对其也生出了几分欣赏。
宁煜:“世子好。”
世子拱手洒脱道:“宁兄不必客气。”
宁煜道:“世子善箫,我这小妹自小爱音律,善弹琴,想必你们二人有得聊。 ”
二人被说中了心思,又是一番扭捏起来,都垂着头不说话,宁煜一头雾水望向青莲,后者冲他眨了眨眼,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昭昭看上了端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