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这世间启始,天地鸿蒙,混沌一片。历经缅邈岁月,混沌中孕育出灵,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扶瑶界自此诞生。最初,世界荒芜,毫无生灵,四处都为暧谜沆砀。千万年后灵气氤氲汇聚,逐渐衍生出草木虫鱼等简单生灵,拉开了世界演化的序幕。
这世间生就浊晦不堪。从灵气被一分为二为清气与浊气的那一刻起,两者就注定对立。或许是天意注定,光明在践踏黑暗上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千百年后,这世间已经不剩多少邪魔之气。各处生灵衍生并立,互不干涉悄然发展。只是莫名多出一种新生浊物——魇。
人有七情六欲,不可避免。魇就巧妙运用了这点,褪去形体化作幻念徘徊于人或修者的精神边缘。体质强者根本不需要担心。可那些生来就坎坷无比弱不禁风的人就不是了。稍有不慎就难以抵抗魇物的侵蚀诱导,最终走上末路。
也有魇因为念力强大或者聚集,幻化为有了实体魇兽,暗中忌惮着选中的目标。更有甚者被魇诱导后主动投靠,靠着一副假情假意的烂皮囊继续在世间混日子,拉更多人下水——
这些都是沈云昭在云笈宗时听师兄师姐讲来的。
很不幸,他生来就是那种注定一生坎坷的人。出生以来还不知爹娘姓甚名谁,衣食父母是云笈宗好心的内门师兄师姐。
这片大陆上的修者。最先开始只不过是为了温饱开始琢磨些仙法。后来有所起色后又不满足。不光自己钻研还要拉上同伙。千万年来,越发走火入魔。也成立了大小云集的门派。虽然时有竞争,但直接对立冲突或刀剑相向的确实很少见。
云笈宗就是这些门派中不起眼的一个。初代祖师清微子本为散修,于天阙山偶得半卷《云笈玉册》,里面记载了上古仙人所遗功法,老祖于山巅结庐而居,开坛讲道,慕名来听课的人多了,自然立了门派。
云笈宗掌门选举严苛,内部制度严明,极少抛头露面于世。故而几千年来发展地不错。
沈云昭被捡回宗门的那一年,恰好是雲眠山雪最大的一年。路棘雪漫,玉碾乾坤。遇上这样的爹娘他也不知该哭该笑。他被一层一层用麻布裹在襁褓里,遗留在山下一根老松树旁。树梢上覆了层厚重的琼玉,仿佛下一刻就要轰然被压折,砸落在年幼孩子的额头上。他被紧紧裹挟着 倒能撑着一时半会不至于直接冻死。
或许是年轻夫妇无能抚养孩子又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自己亲骨肉冻死。又或者是贫苦人家实在揭不开锅,不舍得将孩子卖了换点子又养不起,只能出此下策。
他当年在老松树下一声不吭,不哭不闹地闭着眼睛,常人或许很难注意到。可当年捡他的不是常人。是风光无限的云笈宗亲传大师兄溯不闻,功法全门派数一数二,天赋异禀。为人刚正不阿心地善良。二师姐安望楹也是个好心姑娘。二人本是历练回宗,商讨一番后达成共识,便顺路营救一下年轻生命,或许日后到了时间一测根骨,还可能是个修仙的好苗子。于是安师姐陪着自家师兄给师父稍微说说情,便被准允留下这孩子了。
他无名无姓。便随着溯不闻师傅姓沈,师兄希望他如云般高远自在,如昭日般光明璀璨,便和师傅师姐商量着,取名云昭。
这其实不是他家师兄师姐第一次捡孩子。记得他半大不大稍微懂点事时。师兄带他认过些宗门里的同门。有个算他亲师兄的大他四岁的杂役弟子,好像也是师兄师姐捡的。
——不,准确来说是救的。
同为弃婴,对方却比自己苦命得多。他被师兄师姐发现时是在河岸边不远处。河水几度起落妄图将年轻生命吞噬入腹。师兄眼疾手快一把捞过,却发现襁褓里塞了个布条,歪歪扭扭写着孩子名字:迭晦月。
晦月。晦气、晦暗的明月。
这实在不是个好听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仇人给咒的。
于是师兄师姐们便叫他阿月。
这孩子先沈云昭一步被养在雲眠山外山,到了年纪就成了外门弟子。偶尔学些基本剑法符咒,也没人拦。
他满十四岁测根骨时,确实资质不算差。金木双灵根,灵力和纯洁度都是中等。好好培养应该也不算差。
可惜他是个弃婴。是个没爹没妈没背景。真名难以启齿的弃婴。
他好像天生寡言,被养在门里开始,就一直是个没声音的小孩。不会哭不会闹,不会主动找师兄师姐。自己慢慢摸索出来门内一切事物,有时候叫人懂事也让人心疼。
测根骨结束那天。内门也有相熟的师姐侧面告诉他,他的资质若是向掌门争取是可以进内门的。可他偏偏不要,毫无怨言地做着杂役弟子该干的杂活。
后来,听说这位师兄在修炼中不甚心脉受损,修炼资质大大减退,后来也就隐居外门偏峰很少露面了。
说实话,沈云昭这位亲师兄在门内存在感极低,知道他称谓的都没多少人。那年十三岁的沈云昭调皮顽劣,犯过的事说一时辰都说不完。
他一天到晚难以安分,跟只新生小猴一般上蹿下跳,跟谁都能唠两句。不是今天不小心踩弯了几块药修师姐的药田,就是明天不没注意放走了两只蛊修的虫子。
偏偏这孩子嘴又甜又会看人脸色,认起错来话术一套接着一套。师兄师姐被哄开心了,也不想和小孩计较,也就没多追究过。
沈云昭虽看上去大大咧咧无忧无虑,实则很早就懂得了待人处事察言观色的生存之道。那时云笈宗虽还不及鼎盛时期,却也人才辈出。宗门山腰荣誉墙上的名字是用金墨写的,在艳阳下反射出金光,字体雄劲,一排接一排,叫人应接不暇。
但偏偏有时候一些弟子即使名气实力都不俗,却也只是躁动一时,依旧攀不上那辉煌之墙,有的到最后甚至都没了音讯,不知发生什么转折,变得甘愿碌碌无为。
沈云昭还只是小孩,却也因为见得多了加上喜欢瞎打听,慢慢琢磨出了些“冰山下的道理”。可能只是人性一小面的灰暗,在他眼里就成了大差不差的一套新价值观。他开始明白,不是只有天才才能登上那荣誉之巅,也不是废物就一定得过差日子。
在他眼里,和同门师兄姐,长老师叔打好关系成了重中之重。哪位师姐得了药修魁首,他去夸。膳堂忙不过来了?他马不停蹄就去帮。药阁草药库存又要见底?他在山上灰头土脸扒了一整天土,期间不忘给药阁大师姐拍马屁。
若是遇上之前捣蛋碍着过的师兄师姐,那就更夸张了。不光要帮忙,要献殷勤。还要委屈巴巴假装内疚无法自拔地说“师兄/师姐,上次的事真的很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以后你有什么要帮忙的直接喊我就好!我一定全力补偿。”
久而久之,同门看见他就觉得顺眼。小孩既没测灵根,又不是怎么豪门富户家的少爷,还一副实诚的样。相处起来毫无压力。
本以为就能这么在宗门里混得顺风顺水。直到十四年初,他被迫参与了宗门一年一度的灵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