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秋天**带着油画般的质感降临。
安小桐站在塞纳河左岸的旧书摊前,指尖掠过那些泛黄的书脊。风裹挟着咖啡香和水汽,将她的短发吹得微微扬起。三年了,她依然保持着每周日来淘旧书的习惯——自从在《洛尔迦诗选》里发现那张未署名的明信片后。
"新到的货,小姐。"摊主推来一箱蒙尘的书籍,"有些是艺术家留下的,说不定能找到宝贝。"
她蹲下身,一本皮面装帧的《恶之花》吸引了她的注意。书页间夹着一张对折的卡片,背面朝上,露出半个巴黎邮戳。
手指触碰卡片的瞬间,安小桐的脉搏突然加速。那上面用铅笔勾勒着熟悉的线条——307室的窗框,精确到每一道木纹。翻过来,一行小字映入眼帘:
**"我依然在治疗,但已经能画出完整的圆了。"**
没有署名,但卡片边缘沾着一点钴蓝色颜料,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
**艺术学院的储藏室**堆满了毕业展的余韵。
安小桐将新发现的卡片放进防潮箱,那里已经收集了十七张类似的纸片——有时夹在二手画册里,有时藏在咖啡馆的菜单背面,甚至有一次出现在她购买的雕塑黏土包装内。
每一张都画着307室的某个细节:
- 掉漆的门把手
- 被颜料染色的地板裂缝
- 窗台上那盆早已枯死的绿萝
每一张都附着一句简短的话,像加密的病情报告:
**"今天走了500步。"**
**"医生说我的色彩识别恢复了30%。"**
**"梦见你用黏土修补我裂开的头骨。"**
最新这张画的是307室的天花板——那些她曾以为是霉点的痕迹,被精确还原成星座图样。
助手克莱门特探头进来:"画廊来电话问《触觉》系列什么时候能完工?"
"再等等。"安小桐摩挲着卡片上的星座,"还差最后一件展品。"
她从工作台下取出未完成的陶瓷心脏,内壁刻着维也纳治疗中心的平面图。
---
**午夜的工作室**,收音机沙沙播放着古典乐。
安小桐在陶土上按压自己的指纹,突然听见玻璃被敲击的轻响。窗外站着个戴渔夫帽的男人,逆光中只能看清他左手拿着什么东西——在月光下泛着群青色的微光。
当她冲到窗前时,人影已经消失在巷口,窗台上留着一管未拆封的颜料。
管身上贴着手写标签:
**"Prussian Blue - 你的眼睛在阴天时的颜色"**
拧开盖子,里面没有颜料,而是卷成筒状的诊断报告:
【患者俞天青】视觉色彩辨识度恢复82%,触觉敏感度达标,批准阶段性出院...
报告背面画着张简易地图,终点标着巴黎圣母院广场的某家咖啡馆,时间:次日正午。
安小桐的手指在"阶段性出院"几个字上停留许久,直到晨光染白了窗台上的颜料管。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