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清楚自己儿子真的没碰过一个女人,国王都要怀疑他已经心有所属了,但是孜孜不倦的给他送美貌女人也没见他动摇过。
甚至有段时间嫌老国王太烦了直接连夜出城跑到边境线去清净了。
至此以后老国王也不敢逼得太紧了,生怕这个儿子又跑到边境线上去和对面的士兵天天打仗,只不过会偶尔像这样派两个长相漂亮的侍从过来传话,就希望他能看上那么两个。
只不过到现在都没什么用而已。
只不过老国王是万万想不到,自己骄傲的大儿子不仅有喜欢的人了,喜欢的是男人,而且还是那个被王室又忌惮又害怕但还是要寻求保护的大公,那个童话中的冰雪女王。
谢妄听着下属的声音,烦躁的捏了捏自己的眉心,把手里的笔直接甩到了一边去。
“让那个女的从哪来的回哪儿去,我自己去找父王。”
笔被砸在地上发出了啪的一声,整理文件的下属不忍直视的捡起了那支笔的尸体,看着已经弯曲了的笔尖,内心里感叹又废了一支笔。
在大王子殿下的办公室里,要说什么东西损耗的最快,那就是办公桌上的笔。
不想批阅文件的时候,处理工作烦躁的时候,碰到不顺心事情的时候,大王子殿下最先做的事情就是甩开自己手里握着的笔。
而这笔会有很大的可能性落在地上,砸在墙上,然后惨遭破坏,只能再换新的。
谢妄...不只是谢妄,就算是原来的大王子也是极为厌烦处理文件这些事情,对他来说还不如去战场舒服。
谢妄从自己的宫殿里走出,有些不乐意的向着老国王的办公室走过去。
三位王子在王宫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宫殿,老国王一视同仁的让他们自己挑选,二王子和三王子为了利益选择了离老国王最近的宫殿,而谢妄想离麻烦远一些,自然也就选了最偏僻的宫殿。
然而大王子的地位放在那里,就算他选择了最偏远的宫殿,也会因为他让那个宫殿变得至少名义上不偏僻。
谢妄居住的宫殿和老国王处理工作的地方横跨了王宫里的花园,也就是说每次谢妄要去那里时都要穿过这个花园。
花园里种植着很多不同品种的花卉,基本保持在了四季都会有花开放的情况,谢妄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地方,但是他觉得季岁余应该会喜欢。
要是把这个地方送给他,他应该会开心的吧。
谢妄在花园里穿行着,一边走一边想着季岁余,想着想着就决定把王位继承下来算了,反正自己也要帮季岁余争夺知名度,一国之主的话不是更方便吗。
他想这些的时候根本没在意在他的下面还有两个王子在盯着那个位置,倒不如说他是因为没有感到威胁力这才没在意过。
那两个王子...胆怯,愚蠢,脑子里只有关于权利的争夺和自己能得到的好处,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两是绝对没有可能获胜的。
等到谢妄不情不愿的磨蹭到老国王的书房门口的时候,他发现另外两个王子的侍从站在门口候着,看见谢妄的到来还弯腰行了个礼。
谢妄挑了挑眉,推开了书房的门,果不其然看见老国王和两位王子坐在沙发上交谈着什么。
“哦我亲爱的儿子,你终于愿意过来了,正好我们在讨论一些事情,我觉得你的意见很重要。”
老国王看见谢妄的到来显然很高兴,连忙招呼他坐过来,还拍了拍自己旁边空着的椅子。
“父王都找我这么多天了,过来一趟是应该的,虽然那些工作多的有些不正常了。”
谢妄走到那个空椅子上坐下,目光幽幽地看向老国王,里面的意味只有二人清楚。
老国王尴尬的笑了两声,不太想和自己这个儿子的目光对上,他才不承认大王子工作量大有把应该自己处理的一些工作丢过去的原因。
“所以呢,这么急切的叫我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我那些工作都还没处理完呢。”
谢妄看着老国王露出了一个笑容,只要他说的内容自己不满意就会果断的把那些工作全部丢回去。
“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只不过你的弟弟们对大公的爵位问题有疑惑,所以就干脆把你叫过来一起解释一下。”
老国王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笑呵呵的样子似乎一点也不意外自己的儿子会对此抱有疑问。
说实话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也对自己的父王提出过这个问题,当然,他的行为举动更极端一些,因此还被惩罚了来着。
“他们不是对大公的爵位感到疑惑,是不想看见大公支持的人是我吧。父王,该定下继承人了。”
谢妄嗤笑一声,对这两个蠢货的小伎俩一清二楚。
他们怕不是妄想着王室能收回大公的爵位,以此来缩减支持着自己的势力,真不愧是两个蠢货,贵族的爵位是说收就能收的吗。
谢妄的话语中满是轻蔑和嘲笑,他连眼神都没施舍过,但就是这样的态度让二王子和三王子气的原地爆炸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确实比不过谢妄,继承人最可能的人选除了他确实不存在其他人了,要不是谢妄之前对继承人的态度一直很抗拒,两位王子也不会动了心思。
“继承人确实该决定了,但是大公的事情也要和你们说清楚。”
眼看着谢妄对继承人的问题终于松了口,老国王因为两位王子心思被指出来而阴沉的脸色好看了不少,但也意识到自己愚蠢的儿子是动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就和你们所知道的一样,王国里被授予大公爵位的只有一人,并且这个爵位是建国初期就定下了的。”
“但你们不知道的是,每一任国王在继位前都会被上一任国王所警告,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大公阁下产生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无论是废黜爵位还是什么其他的想法,那都会给王国带来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