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虞之处,其中之一固然是王权与神权谁为大的必然之争;其二便是祭祀之事。其实历来祭祀都是以活人做牺牲,只是此任麟王仁善,想以牲畜代之,均被柳沐晴以破坏传统,对娘娘不敬等理由搁置。一来确实祖宗传统不可轻易费,二来大女侍之言不啻神音,现在的王权还没有办法忤逆,麟王便隐忍没有再提。
而柳沐晴此次得病乃是因为王后。原来麟王夫妇不止有一个太子,还有一个小儿子。可惜不知为何,小儿子生下来便被认为命中带煞,极克父母。
二王爷万咏,出生时王后难产。当时大女侍还是柳沐晴的师父,为保王后性命,施法三日三夜,祭告娘娘无数,才终于保住母子平安。但从此后王后便不能再生育,柳沐晴的师父也因向女娲娘娘强夺人寿,违背天道,不几月便去世了。
麟国视大女侍为神,小小婴孩竟害得他们崇敬的神祇由此陨灭,便皆认为万咏不祥。当时王后虽也疼惜这个孩子,奈何两人一见面,不久后不是她生病,就是万咏宣太医。臣民群声鼎沸之下,麟王只得在宫外专门选址建了座完全观,将小儿子养在观中。
而柳沐晴自师父死后便继任大女侍,也承袭了前任大女侍保护救治王后的任务。
幸运的是,将万咏送到观中后,一连十多年倒还相安无事。中间王后虽然也有病痛,但都不甚严重,柳沐晴也就同样平平安安的长到现在。
只是纵然万咏再克母,王后也忍不住思儿之心。前月更是偷偷和太子万和一起轻车简行去了趟完全观,结果回来后竟吐了血。这次病情严重,群医无策,柳沐晴迫于麟王压力,也为了讨好王后,为了自己太子妃之位,不惜动用禁术,将王后之病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风昤细细寻了柳沐晴的记忆,发现她竟果然有些仙道。女娲娘娘补天后,神力耗尽,真身寂灭,但仍有半缕残魂心系尘世,以至于即便千年后,在信奉她的当朝,仍能借有缘人传下神示,以助苍生。柳沐晴是真能借助娘娘神力的,难怪纵使她骄横残暴,也能俘获人心。
当日她救下莫清颜,以致王后之病日渐痊愈,自己却病入膏肓,这才让风昤时机巧合、趁虚而入。而那边麟王听说大女侍病重,又有方吾国挑衅抢矿石之事,正好借此大兴祭祀,让柳沐晴托着病体来主祭,想趁机要她的命。没料到中间生了风昤这个变数,麟王见大女侍竟然痊愈,只好不虞而去。
记得当时王后发病,麟王又惊又怒,又担心王后身体,直接便将大女侍请了过去。
柳沐晴查看了王后的情况,察觉到有一缕黑气直冲王后肺腑,危及性命。此气对王后致命,大女侍有神力傍身却无碍。她便使用师父的禁术转移黑气到自己的身上,想利用女娲娘娘的神力慢慢减弱再将其化净。
麟王见她用禁术后,王后确实转危为安,念及大女侍尽心相救,看她的面色便稍缓,抬手举起茶杯,缓缓道:“大女侍可知王后是什么病?”
柳沐晴忍着病气入体的疼痛,心里恨恨的骂着麟王,嘴上却谦虚的道:“沐晴不敢妄断。不过似乎是巫蛊之术或毒气之类……如今我已困囿此气于体内,还需慢慢找出缘由,对症化解。”
“慢慢……也好。……原来以大女侍之能也不知道此病原因,比门外那些庸医也高明不了多少……”
柳沐晴:“……”
庸医只会开药化解,最后伤的还是王后身体,谁能像我一样舍身替命?!当然她敢怒不敢言。麟王早就巴不得她就此死了,好扶植自己人。
“既如此,大女侍先回去吧。什么时候寻到了病源或揪出致王后生病的罪魁,再来禀孤知道。”
柳沐晴又气又恨,却又不得不忍气吞声,抬眼瞥一眼麟王温润的眉眼,只得拖着病体回去。
只是回忆中通过柳沐晴这不经意的一眼,闪过风昤心头却让她的呼吸为之一滞。通过这一眼,她终于是看清了麟王的样子。
麟王看起来还很年轻,顾盼之间甚至还带几许少年气。眉目清润,眼若深潭,鼻梁挺直,唇色胭淡,极为吸引人。
但这不是让风昤怔住的原因,毕竟看过风墨的仙人之姿,轻易不会再被别人惊艳。她震惊,是因为麟王像极了一个人,那个她尚在青涩懵懂时,对她传道授业、朝夕相处的紫微无上大帝!
“师,师尊?!……”
脱口而出后,风皊又仔细想想刚才看到的画面,发现麟王脸颊上有一道寸许长的疤痕,她在师尊无殇脸上却从来没有见过。
风昤有些喘不上气来,难道真是师尊?还是说两人只是相像而已?她心绪久久难平,又想着陈血如若真是同门,那她必然也是得到师尊的一些线索,所以才找理由自请入凡,投到这一界。由此联想到同样也曾病重的王后……
若说这中间一点关系也没有,那就是太小看陈血如了。大女侍能借体还魂,那么差点濒死的王后应该也一样。她自然希望这些只是臆测,可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又乍见久寻不见的师尊,一切还是小心为妙。
风昤仔细打量镜中的大女侍,思量着这件麟宫诡事。
现在的柳沐晴除了面色还略发黄外,其他地方倒没什么损伤,毒气也已经随着她离体的魂魄散了出去。其实这次不比王后生产时凶险,小小毒蛊,以她的功力尽可以将黑气化净排出,或者转移到别人身上。
而且因为风昤得到她全部记忆,知道她当时正是要找个伺候的小丫头过来,想转移病气。只是还没来得及开始,身体就突然不支,本来困于一团的毒气扩散,虚弱濒死,以致被风昤一头撞入,挤出魂魄。那么这柳沐晴是因为什么突然虚弱致死呢?
唉,风昤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凡界皇宫不知逛过几个。当时看皇宫里众宫人光鲜亮丽,丰衣足食,谁成想内里竟如此波谲诡异,暗波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