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二愣子全伟刚要出门,便被父亲给叫住了:“全伟,从今天晚上开始,你就不准再出门了。白天的话,可以出去一起玩玩。
都这么大年龄了,也不动脑子想想,现在的社会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特别是你们男孩子家,整天无所事事,东溜西逛的。时间久了,一定会学坏的。
这不,你听说了没有,昨天夜里咱们村西吕老汉家中的耕牛就给丢失了。你也知道的,全伟,我们家的院落实在是太差劲了,倒不知道轮到哪一天,咱们家的耕牛也会和吕老汉家的牛一样丢失掉。
人睡熟以后,就跟死了差不多少。这件事我思来想去一番,还真是让人有些担心。”
全伟的父亲也在无形之中,似乎已经预感到了儿子前途上的危机。从内心深处,他已经产生了一种自我担心的心理状态。
全伟听了父亲的一番,带着些许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放心吧爸,没啥事的。爸,你没听说过没有,以前村子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丢鸡丢狗的事情。不过偷鸡摸狗的那些事情,那都是发生在八十年代的产物,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现在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九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农村就应该是丢牛丢猪的年代了。”
只不过是韩全伟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却也道出了一个时代的心声。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的经济意识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把中国的经济带进了一个新时期,到处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大跨越。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经济突飞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上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说,社会上也便出现了像韩家友和二愣子那样的社会败类。
这类人的出现,不但对人们生活上的安全,就是对社会上的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在韩全伟的父亲看来,孩子的确是长大了。不过,他们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上已经出现了一条深深的鸿沟。那条鸿沟是时代的发展所造成的,根本无法用语言去逾越,去弥合。
也许闭门造车的时代早已经灰飞烟灭了,自己更不可能把儿子的思想完全禁固在自己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
这或许也就是时代的命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树不修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这话说得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顺其自然,任其发展那只是片面之词,是不可取的。
二愣子全伟从小便缺乏管教,他也就是在任其发展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命运的低谷,更是走向了自我犯罪的深渊当中。
韩家友和二愣子自从偷了吕老汉的耕牛之后,一下子便尝到了来自生活上不义之财的甜头。给别人所造成的痛苦生活,或许他们根本就不去感受。
自从偷盗的事件发生之后,韩全伟不但还清了所有的欠款,而且口袋里还有了多余的钱财。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历炼 之后,全伟逐渐开始认识了邻村上几个经常打架斗欧,偷鸡摸狗的混混。在他们的共同配合和利益的驱使之下,有时候一个晚上能偷上几头牛。这样一来,他们便从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实惠。
这突如其来的生财之道,使原本穷得连双袜子都买不起的二愣子的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
说起这发财之道,韩全伟首先要感谢的人便是韩家友了。如果说不是韩家友从中牵线搭桥,出谋划策,不联系象他姨夫那样的大屠户,自己也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成果。
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每当胜利归来时,韩全伟总会请家友吃上一顿饭,还时不时给他点好处费。
每当遇上这种情况,韩家友总会推脱一番,但终究还是以接纳而告终。
而对于二愣子生活上的突然变化,韩家村上的人们似乎也能从中看出了什么答案来。
一个不务正业,没有正当经济来源的人,整天花天酒地的去生活,不得不让人去深思。
尽管如此,谁也不肯抛头露地数落一番,谁也不愿意探出其究竟的原由来。
不过最初知道事情真相的还是全伟的姐姐韩雪萍。
眼看春节就要到了,物价却在一路地狂飚。特别是猪肉的价格,那可真是跟坐了直升飞机一样,直线地往上升,马上已经突破了历史最高值。
在九十年代的农村里,人们的生活还不是那么地富裕,总有一种啥贵不吃啥的习惯。
人们总以为市场经济飘忽不定,一天一个价钱。
可是,随着飘忽不定的市场经济,也就给一些商家带来了赚钱的机遇,不过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性。
事情往往如此,挑战与机遇都是共同生存的。
就拿一些屠户来说吧!那么高的猪价,他们根本不敢大量地购买生猪,万一肉价下滑,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是如果到时生猪紧缺,价格上扬的话,岂不又错过了赚钱的好机会。
在这样的矛盾和利益的冲突之下,一些不法分子便开始产生了邪恶的念头。他们相互勾结,利益双赢。二愣子全伟就是走在了这样的犯罪道路上,而且越走越远,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