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盈心里一紧。
梦中,是她看谢宜学得快,心里不服气,想要比。可她刚才没有像梦中一样,怎么谢宜反倒要和她一起学了。
谢盈开口婉拒,“父亲母亲,如今虽不用再去学堂,可女儿也常在书房看书,每日去母亲院中学管家的时间不定,不好耽误三妹妹。”
当初启蒙,谢家给两人请了女先生,上午学书数,下午是礼乐,今年谢盈和谢宜十四岁,也到了要议亲的年纪,课就停了,也是准备跟着沈氏学管家。
沈氏点了点头,“也是,而且盈儿已经学了半年,没法子一起学。”
跟着谢盈一起,谢宜也跟不上。
谢昌韫沉吟片刻,刚要点头,谢宜就道:“父亲母亲,若是我能赶得上二姐姐,是不是就能一块儿了?我总听府里下人说,二姐聪慧,做什么都利索,我这个当妹妹的也仰慕姐姐风采。至于二姐时常读书,反正我也没别的事,等二姐空了就是。”
谢昌韫觉的谢宜这样还算懂事,“也好,凡事多跟你二姐学学,别总想着往外跑,省着日后嫁人了什么都不会,让人笑话。”
谢宜:“女儿必定勤学多问。”
谢盈有些无奈,她不想事事都和谢宜扯在一起,可谢昌韫已经答应了,她又不能反驳。
只是她不懂,为什么谢宜要跟她一块儿。
她想了想谢宜刚说的话,若是赶得上,就能一块学,若赶不上,岂不是不必一块儿了。
如今谢盈已经学过了看账本,也常看帖子和来往送礼的礼单,梦中谢宜学什么都很快,这些应该不成问题。
谢盈看向谢宜,谢宜双手叠放在小腹前,她目光落在了谢宜的手上,好一会儿才移开。
她想起了那日诗会,先写了“杨”字,谢宜却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就算是没看清,可是后面的“与”字谢宜也没看出写错来。
倘若不识字也不会写,又该怎么学别的呢。
谢宜见谢宜一直盯着自己,挑了挑眉,道:“二姐姐若实在不愿,我也不勉强。”
就她会绿茶吗,好像谁不会一样。谢盈喜欢当好姐姐,不可能拒绝的。
谢盈笑了笑,道:“我也盼着妹妹能快些学,不过也要劳逸结合。”
谢宜笑着道:“多谢二姐姐。”
跟着谢盈一块儿不怕沈氏藏私,沈氏管家理事有一手,她只要好好学,日后嫁人也能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好吗。
谢昌韫乐意看姐妹相亲,拍拍沈氏的手,“夫人费心了。”
吃过中午饭,谢盈就回到了照影楼,既然要学那就好好学,笨鸟先飞的道理她懂,如今谢宜自己学,若是学得快了,不日两人就要一起。
一下午,谢盈都在书房没出去。等到傍晚,谢盈去了正院,问了问今儿谢宜都学了什么。
沈氏道:“你三妹妹下午没过来,明日才学呢。”
谢盈又问:“母亲打算先教三妹妹什么?”
沈氏:“就先从看账本开始吧……”
谢盈挽着沈氏的胳膊,“母亲,不如先教三妹妹看礼单吧,马上中秋了,在旁边学着也能知道怎么打点人情往来。”
管家又不止看账本打理生意,还要管阖府上下衣食住行、家中人情走动、办宴会写帖子……
绝非易事。
沈氏一想又要教谢宜又要管中秋的事就头疼,“那也好,这两日你也别光在院子里待着,帮我做些事,我和你嫂嫂实在忙不过来。”
谢盈点了点头,“明早女儿便过来。”
次日一早,谢盈吃过早饭就来了正院,沈氏分了一个写礼单拜帖的活儿给她,送节礼时礼单拜帖缺一不可,礼单上写着送礼的样数,拜帖写主人家的名字。
谢盈的字好看,让她写这些最合适。浣花笺上簪花小楷,香气透过墨汁和纸张传来,可以说落笔生花。
谢盈的嫂嫂林氏看后忍不住夸赞,“妹妹这字当真好,我都恨不得让妹妹多写几张,正好我那儿还有一匹玉池白绫,给裱上多好。不过是今儿心疼妹妹累手,还是算了。”
谢盈道:“嫂嫂惯会夸我,若是喜欢我送宁姐儿两本字帖,让宁姐儿照着练,嫂嫂日后就能日日看了。”
林氏说道:“那感情好,就是宁姐儿被惯坏了,要是有她姑姑一半才学,我也知足了。”
沈氏在一旁看着,脸上也有笑意,姑嫂二人说着笑,谢宜也带着丫鬟来了。
谢宜进屋行了礼,“见过母亲、嫂嫂,见过二姐姐。”
沈氏道:“你来得正好,今儿看帖子,你把这些仔细看看,等晚些时候我教你怎么写。”
谢宜愣了愣,不是学管家吗,怎么还要看帖子。
沈氏忙着,顾不上谢宜愣神,选了往年的礼单帖子给她看,叮嘱道:“看看给各家都送什么礼物,这些都要记住,每年大差不差的。有些人家,就算你们日后出嫁了,也得走动着。”
联姻便是亲上加亲,就比如谢府女儿出嫁后,和沈家、林氏娘家都是亲戚,礼物要照着帖子上的送,不能失了礼数。
谢盈抬头看了一眼,谢宜脸色僵硬,眉头紧紧皱着,好半响才应了声是。
谢盈收回目光,在给谢昌韫同僚的礼单上写下酥饴斋月饼两盒、桂花酿两坛、火腿两副、水果两筐。拜帖写得是——花好月圆,佳节同贺,吏部尚书谢昌韫敬拜。
到时管事拿着礼单拜帖前去就行了,谢家亲朋众多,谢父同僚也多,送去不同府的礼单不同,谢盈一写就是一上午。
写过她看一遍,再由林氏看一遍,省着出了差错在外人面前闹笑话。
林氏一边看,一边感叹,“母亲,你瞧二妹妹这字,当真是铁画银钩。日后三妹妹也学着管家,有两位妹妹帮衬,母亲可就轻巧了。”
谢宜低着头,一听说到自己,瞌睡都没有了。一上午,沈氏林氏都在忙碌,连谢盈也写个不停。
无人看她,谢宜只需要看帖子就好。
可是帖子上是一群繁体字夹杂着几个简体字,谢宜不认识,这些帖子又没有简体字的注释,她压根就看不懂。
可是她又不能让人发现她看不懂,只能硬着头皮在这儿坐在这里,本来她是想带回去看,可又怕谢盈告状,说她偷懒。
谢宜坐了一个多时辰,又饿又困,这会儿林氏提起自己,她也只能笑笑。这算什么管家理事,光在这儿坐着,沈氏根本没教她什么。三个人自己做自己的事,没有一人理会她。
她都怀疑沈氏是故意为难她,谁管家学这些,不应该学打理铺子做生意吗?看这些帖子有什么用!
林氏许是看出谢宜兴致缺缺,人还不太精神,笑着道:“头回学这个是难一些,得把和谢家有关的亲朋都记住,也省着出门在外遇见了,人却不认识。送礼也有学问,多看看就会了。等三妹妹把这些学会,再学别的就容易了。也别急,都是从这会儿过来的。”
人情往来打点不好,做什么都方便。就比如日后做了生意,有些关系是能用得上的,礼可不白送。
谢盈这边又写完一张礼单,交给林氏看。
林氏看完放在高高的一摞里,说道:“下午再写吧,睡会儿再过来,别累坏了。”
谢盈点点头,上午她忙着写礼单,只抽空看了谢宜两眼。也是巧了,她看谢宜这两眼,谢宜都低着头,桌上的帖子都没有动。
这个功夫都在都够在帖子上作幅画了,谢宜好像真的不认字。
不过也不排除别的可能,梦里就时常有人恭维谢宜,谢宜总推脱自己什么都不会,说不成不成,可做出来却比谁都好。
这也是谢盈没在诗会上点名的原因之一,她不能因为谢宜面上不会就掉以轻心。
听上午完事了,谢宜赶紧站起来,“母亲嫂嫂,那我就先回去了,下午再过来。”
沈氏点了点头,累了一上午也没心思关心谢宜都学了些什么。
谢宜匆匆回了溶月轩,在床上瘫了好一会。就不能先教她别的吗,就算学这个,也要好好教呀,只把帖子礼单扔给她看,这算什么?白白耽误了一上午。
谢宜翻了个身,下午难道还要过去坐着,在沈氏谢盈面前坐着,真是比禁足还让人难受。
想了想,谢宜让丫鬟过去传话,就说自己身子不适,想把礼单拿回来看。
沈氏点头应允,这东西在哪儿都是看,她也让丫鬟去照影楼传话,还把浣花笺都送了去,就让谢盈在照影楼写,省着过来被太阳晒。
谢盈了点头,下午在书房没出门。
这个季节用不着用冰,但书房备着点心和水果。点心是金银夹花,这个时节适宜吃蟹。水果是切好的蜜瓜和葡萄,还备了苏合山,上头也有蜜瓜丁。
谢盈书桌布置得也很精巧,紫檀木的书桌上放着香盒、笔屏、笔洗等。照云在一旁给她磨墨,镇纸是一块玉石,舅舅送的,原石便是山的形状,略微打磨就能用。
花瓶今儿换了,是只平口瓷缸,里面种着重台莲。已经入秋了,也凉快。在照影楼写帖子,的确比去正院舒坦。
一下午,谢盈把浣花笺写完,然后带着丫鬟给沈氏送了过去。
沈氏一一翻看,末了点点头,“写得不错。”
谢盈唇角弯了弯,问:“母亲,明儿要做什么?”
沈氏说道:“明日上午你表舅家里有白事,我要过去一趟,你帮衬着你嫂嫂,若有人送来节礼,看着收下。带谢宜一起吧,也让她学着点。”
这个沈氏从前教过,谢盈也记着。送礼收礼都有讲究,就比如说送礼,礼物要双数,四色八色为佳。而收礼也不是光收就行了,要记礼账。送来的东西通常不全收,收下的东西在礼单上礼物后面写上敬领二字,不收的就写上敬谢。
有林氏在,一般用不着她,只不过林氏如今得照顾宁姐儿,偶尔孩子哭闹抽不开身,那就得她来了。
沈氏让丫鬟去溶月轩传话,让谢宜明早去正堂。
谢宜听后有些庆幸,明儿终于不用看这些了。她今天下午就在院子里看这些帖子,原本还想问问几个丫鬟识不识字,总能帮着些,可是她又怕这话传到沈氏耳边去。
原身虽不爱读书,却也识字。如今谢宜最大的秘密就是穿越,早知道当初落水醒来时,装失忆就好了。
没人能帮得上忙,谢宜只能自己来。找了本古代的字典叫《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谁都知道人幼时学东西最快,谢宜前世都二十多了,而繁体字比简体字笔画多还繁琐,有的长得还特别像,学了一下午,谢宜也仅仅认得十几个字,她还不会写。
就算会写,她也不会用毛笔写字。真写出来,恐怕还不如谢盈用左手写得好。
谢宜松了口气,做什么都好,只要不看这些帖子,她什么都愿意做。
次日是十一,沈氏一早就出门了,谢盈起得也早,用过早饭先去寿安堂给赵氏请安,然后就来了正院。
林氏在,但谢宜还没过来。
林氏说道:“我今儿还得安排送节礼的事儿,若有其他府上的人过来,妹妹先应付着。”
谢盈点了点头,“嫂嫂放心,若三妹过来,我带她学这些。”
林氏笑了笑,“真是有劳二妹妹了。”
姑嫂间感情一直不错,梦中谢盈日子不好过,兄长对谢宜好,对徐子安也好,但林氏不那样,还私下给她送钱。
谢盈道:“都是一家人,嫂嫂这样说就太见外了。”
谢宜来的时候谢盈已经接待了两拨人,她正在记礼账,闻声只抬了下头,“母亲今日有事出门了,嫂嫂在忙着给各府送节礼,三妹妹跟我一块儿接待客人,也就一上午,不用你做什么,在一旁先看着学着就是。”
说再多不如在一旁看着学,更能记住。
谢宜点了点头,她不太明白为何接待客人还用学,这有什么好学的。
谢宜心里疑惑,正好下人通禀,说是固安徐子安的书童来了。
谢盈皱了皱眉,徐子安怎么会给谢家送节礼?谢家跟徐家根本并没有什么交情,往年礼单她看过,也没见送过的。
谢宜见谢盈面露疑惑,赶紧道:“二姐姐,这是那日帮我忙的徐公子。”
谢盈恍然,估计是因为谢宜,她点了点头,吩咐丫鬟,“请人进来。”
很快,徐子安的书童就拿着拜帖礼单进来了,“二姑娘,我是我家公子的书童,我家公子明日考试,实在抽不开身,特命小的过来送节礼。祝姑娘中秋佳节团圆美满,也祝谢大人事事顺遂。”
谢宜笑了笑,开口道:“有劳你过来一趟,回去告诉你家公子,多谢了。如青,你送这小哥回去。”
书童愣了愣,求助地看向谢盈,“二姑娘,我们公子……”
谢盈唇间挂了抹淡淡的笑,“我三妹妹才学管家,不懂这些,见笑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 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