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芳给杜勉拿了一双拖鞋,引着他往客厅里走。进门右转能看到对面一堵墙,墙上三个门。杨传芳指指中间的,说这是卫生间。又指卫生间右侧的门,说:“这间就是你俩的屋。”杜勉点点头,跟着老师还有韩子御一起走进即将入住的屋。
屋子不大,进门右手方向的墙边摆了一副上下铺,对面是另一副上下铺。屋里有一扇窗,夹在两个上下铺中间。窗外对着的是厨房阳台,里面堆了一些米油等日用杂物。窗内则是书桌,除此外屋中再没有其他家具。门对着的墙角摆了一个方形大收纳箱,塑料材质,是韩子御的。
“怎么样?可以吗?”杨传芳问站在门口安静的杜勉。
杜勉转头看看老师,说:“挺好的。”
“那……”杨传芳试探着问,“你看你啥时候搬过来?”
杜勉想了想,说:“后天吧,后天周六,正好休息。”
杨传芳点头,说周六她一整天都在家,叫杜勉随时过来,直接敲门就行。她对着两人说:“以后你俩就是室友了,你俩可以先聊,多熟悉一下。”说完便没有多做停留,把房间留给他们,独自离开了。
杜勉跟韩子御对视一眼,韩子御问:“要不要坐会儿?”杜勉看看对面空荡荡的床铺,说:“不坐了,我先回去了。”
“你东西多不多?要不要我周六帮你一起搬?”
杜勉想到自己的被子、盆子、衣服,估摸自己一趟搬不完。老头家和老师家又是学校的两个方向,又要爬六楼,确实有点麻烦。于是干脆问:“可以吗?不耽误你时间吧?”韩子御说没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杜勉打算离开,韩子御跟了上来,说去认认门,等周六时候直接去杜勉那。杜勉没有异议,两人一起下了楼。这次换杜勉带路。
两人走得不快,大概走了一刻钟的样子,才来到一片矮旧的楼房区。
一路上,杜勉跟韩子御聊起来才知,原来杨传芳会找上自己,还是韩子御搭线的。而韩子御之所以知道杜勉一个人住,还是因为杜勉班的姜瑞。姜瑞跟杨阳是同桌,他又是韩子御的发小。上周末,姜瑞去找韩子御玩,两人聊天时姜瑞便提到了自己同桌搬寝这件事。当时韩子御说:“校寝那么破,有什么好搬的。还不如搬到老师家。”姜瑞笑说:“老师家也是有门槛的好吧?你要不问问,老师愿不愿意让差生住她家?”韩子御没吭声,过了会儿,问:“那杜勉怎么办?”姜瑞说:“什么怎么办?自己一个人住呗。”韩子御想了想,问姜瑞:“你说,杜勉愿不愿意来老师家住?”姜瑞说他不知道,两人便没再聊这个话题。
周日韩子御从家里离开,来到老师家。进门时发现屋里暗沉沉的,韩子御开门找到自己的拖鞋,穿好后走进自己的房间。路过厨房时才发现厨房灯亮着,老师正在做饭。老师问他吃了吗?韩子御说吃过了。韩子御就进了房间,没过多久,老师忽然来敲门,给韩子御送了一小碗红彤彤的草莓。韩子御道了谢,杨传芳却没立刻离开。她笑着跟韩子御搭话,闲聊似的问起他班级里有没有其他人有住宿意愿,说韩子御一个人住这里会不会太孤单了。韩子御一下子想起杜勉,就跟老师说了杜勉一个人住的事。老师听后眼睛一亮,说她去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把杜勉拉过来。本来都过了三天了,也没动静,韩子御还以为老师忘记这件事了。没想到周四时老师就找上他,让他放学了去接一下杜勉,来自家认门。于是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杜勉带韩子御来到老头家的楼下,韩子御问了杜勉门牌号便停住了脚步,他并不打算进屋。两人约定周六早九点韩子御再过来。
杜勉进了楼,还没踏上楼梯,忽然又转身出来了。
韩子御听到脚步声,疑惑地回头看向杜勉,他还以为杜勉要对他讲什么,结果杜勉只是笑笑,说:“我忘买晚饭了。”
韩子御忘了杜勉也是要吃饭的,于是两人干脆一起去买饭。
周五,照常上课。
下午时有次课间,杜勉视线忽然飘向门口。教室门开着,外面不时有学生路过。此时韩子御恰巧经过,并且也扭头往教室内看了一眼,正对上杜勉视线。杜勉朝他笑了笑,韩子御却将头转回去,没看见一样面无表情地走了。
杜勉的笑容凝结,他忽然有点怀疑韩子御是不是不待见自己了。
等到周六,早上九点多听到敲门声。杜勉正在收拾自己的行李,他前天就跟老头说了自己要搬走了,老头没有多说什么,给杜勉退了一半住宿费。今天是17号,老头算他住半个月。
杜勉开门放韩子御进来,叫他在床上坐,马上就收拾完。
九点半,两人连抱带扛地出门了。
到老师家门口时,没等韩子御掏钥匙,门便自己打开了。
杨传芳听到他俩上楼的动静,提前过来开的门。她接过一部分东西,帮着一起送进两人的房间。等杜勉开始铺床,整理自己的物品时,杨传芳去厨房冰箱里拿了两杯果汁出来,送到两人房间,说是她自己榨的,让他俩尝尝。
送完果汁杨传芳便回了客厅,坐在垫子上看起电视了。电视声音开得很小,其实完全没必要。电视位置在主卧外的墙上,离客厅阳台近,离厨房远。而两个学生的房间紧邻厨房,门一关,一点电视动静也听不见。
杜勉收好了东西,坐在自己床上,看着自己的被子,他终于有了一点归属感了。抬头看看韩子御,对方正倚靠在床上,就着桌子看一本书。
杜勉清了清嗓子,韩子御适时抬头看向杜勉。
杜勉小声说:“老师有手机吧?”
“你要做什么?”韩子御问。
“我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这周不回去了,顺便说一下我换地方住得事。”杜勉一般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顺便从家里拿钱。如果周五提早下课,杜勉就赶得上末班车,就能周五回家。如果赶不上,他就周六一早回家。可是今天他搬家就用了一上午,下午回家的话,明天下午又得回来,他嫌麻烦。正好老头给他退了半个月房租,接下来的一周他也有钱花,所以不着急回家。
韩子御听了杜勉的话,却没有回答,而是转身在自己书包里翻了翻,掏出个小灵通递给杜勉。
“用我的吧。”
杜勉有些吃惊对方竟然有手机,他自己家也只有爸有一部摩托罗拉翻盖手机,其他家庭成员是没有的。每次回家他都会拿自己爸的手机玩,虽然也没什么好玩的,主要就是放放歌曲,比如《月亮之上》《自由飞翔》什么的。手机音质很差,主要就听个动静。
杜勉觉得跟老师打交道要比跟同龄的韩子御打交道有压力,所以他道了声谢,接过对方小巧的手机,给自己爸打了电话。
韩子御的手机当然也不是特意给他买的,毕竟这个年代手机还没普及,价钱也蛮贵,一般家长都不会给孩子买,除非家庭条件好的。韩子御还是头一次自己在外面住宿,他妈怕他有什么事情联系不上自己,所以把自己不用的旧手机给韩子御带着了。
杜勉拿着小灵通去了卫生间,给自己爸震了个铃就立刻挂断。等了几秒钟,没见对面拨打回来,杜勉就又震了一次。这次爸给他打回来了,问是谁。杜勉把自己搬家的事讲了一遍。爸表示知道了,让他在老师家好好的,别给别人添乱。
杜勉回到房间,将手机放到韩子御那边的书桌上。见对方又在看书,便顺嘴问:“你在看什么书?”
韩子御把书立起来,将书的封面展示给杜勉看,同时配音:“《局外人》。”
“哦。”杜勉没听过书名,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书。杜勉家里没什么书香气氛,初中以前他都没看过课外书。上了初中后,老师推荐大家看四大名著和初中生五十本必读,杜勉立刻买了一套。像《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之类,杜勉寒假时无聊,一口气看了差不多二十本。四大名著他买了三本,《西游记》仗着自己看过电视剧和动画片,便不打算看原著了。至于其他,电视上虽然也演过,他却不爱看,所以没看过。而书他看得又很慢,《水浒传》看了二十回,看一回忘一回,动不动返回去重看。然而即使看不动还是得看,谁叫语文卷上出题呢,不看不会做。杜勉开学时把三国和水浒都带着了,此时看看韩子御的书,有心也拿出本书看看,却不想看三国和水浒。
“你还有别的课外书吗?”杜勉问。
“有。”韩子御拉开他那边桌子上的抽屉,里面还躺着两本书。一本《悉达多》,一本《追风筝的人》;一个薄,一个厚。他将两本都摆到桌子上,让杜勉自己选。
“哪本好看?”杜勉拿起薄的那本,随意翻了翻。
“不知道,我还没看。”韩子御答。
“四大名著你都看完了吗?还有初中生必读本。”
“小学时就读完了。”
“哦。”杜勉最后放下薄的,选了厚的。倒不是喜欢挑战厚的,单纯是薄的那本他没兴趣,什么“哲思”“苦修”“婆罗门”的,都是些陌生的词汇。
两人看了一上午书,到饭点了便一起出门吃饭,下午回来继续看。看完再吃饭,晚上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