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休息,杜勉坐在自己的座位,左手支着下巴,右手无聊地转笔。这是他新掌握的技能,还不太熟练,如今他只要手碰到笔就会忍不住转起来。忽然听到有人喊他:“杜勉!杜勉!”杜勉顺着声音望过去,班级门口站着姜瑞,一脸喜气洋洋。见杜勉望过来,姜瑞连忙冲杜勉招手。“快来!有人找你!”
杜勉这才注意到姜瑞身边站着个女人,三十出头的样子,头发全都梳在脑后,没有刘海,露出一个大脑门。杜勉放下笔,将自己从拥挤的桌椅间抽出来,拖着脚步挪到门边。姜瑞叫完杜勉就走了,留下杜勉和那个陌生女人。
女人表情随和,面带笑意,眼中含着赞赏。等杜勉站定,她立刻亲切地对他说:“杜勉你好,我是三、四班的语文老师,我听说你和一个同学住在校外,那个同学搬走了,你有没有想过换一个地方住?”
杜勉刚念完初一上学期,初一总共四个班,一、二班是同一个教师队伍,三四班则是另一个教师队伍。杜勉在二班,所以他只对一、二班的老师熟。三、四班的老师他只认得一个周敏,她是三班的班主任,也是年级主任,教英语,是出了名的优秀教师。她带得三班算是他们年级的实验班。
杜勉有些迷惑地望着这位自称三、四班语文老师的人,一时未表态。
老师继续温和地说:“是这样的,我家就住在这附近,也招学生。现在三班的韩子御就住在我那,你要不要也过来?价钱跟你现在住的地方一样就可以,你们两人正好有个伴。”
杜勉没怎么犹豫,感觉没什么理由拒绝,有人邀请,他就随便一点头,跟她说:“好啊。”
老师看起来很惊喜,笑意从眼里溢出来。“那行,今晚放学你有空吗?我让韩子御来接你,带你认下门,然后你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就搬过来。”杜勉说有空。既说定,老师便离开了。
杜勉转身回到座位,忽然想,都不知道韩子御是谁,三班的学生他一个都不认识。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是对方来找自己,认不认得让对方操心去。
杜勉原本住得地方也不是他自己做主的。小学他是在村里上的,中学后他妈拍板送他来镇上。他小学同学杨阳的妈联系了他妈,说是让他和杨阳一起住她朋友的爸爸家。朋友嫁到天牛村后,跟杨阳妈关系很好。朋友爸一个人住镇上,位置离中学很近,便招起租来,初、高中生都招。就这样,杜勉和杨阳一起搬到老头家。
老头家二室一厅,其中一室住了一对高中生,另一室锁着,留给偶尔回来的女儿、女婿住。客厅虽然大,四面却被填满了。旧家具高高矮矮地摆了一整面墙,靠窗放一张一米五的床,窗正对面的墙边则摆放着一对上下铺。杜勉和杨阳住得便是这对上下铺。
住了一个学期后,杨阳嫌弃这里条件不好,被同班同学一撺掇,便决定搬去校寝住。剩下杜勉,每日跟老头同屋。少了一个人后,屋子里经常一点动静都没有。老头没什么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整天最爱做的事就是喝茶。因为安静,老头煮茶、喝茶的声音就显得特别响。有时候半夜杜勉睡着觉,忽然听到一阵吸溜声,睁眼一看,原来是老头蹲在电视柜前喝茶。
客厅里有个常年点亮的小夜灯,大灯点亮也乌突突的。天一黑,这屋子就暗沉沉,待在这样的房间里总是让杜勉昏昏欲睡。
杜勉一想到要从老头这里搬离,竟然有点小期待了。他年纪还小,并不想总跟老人共处一室。
傍晚放学时,杜勉收拾了东西出教室门。他在走廊里看了半天,没见到有谁等自己,只好主动往三班方向走去。
来到三班后门,往门玻璃上一瞄,才知道是三班拖堂了。他于是走到前门附近,站到走廊的窗户边,背靠窗台等待。
不知过了多久,三班教室门咔哒一响,有个男生率先冲了出来。因放学有一会儿了,走廊里早就走空了,留在这里的杜勉就比较显眼。杜勉去看男生,男生也看他。杜勉以为对方就是韩子御,便立直身子,意图说话。那男生却头也不回地扭身走了。男生离去的方向不是杜勉二班的方向,而是教学楼正中间大门的方向,杜勉便知认错了人。
后来出来的学生中,几乎每个走出来都看一眼杜勉。有的认识杜勉的脸,有的不认识,不过没有人跟杜勉打招呼。杜勉对视的人多了,发现哪一个都不是自己要等的人,便有点心烦地挪开视线,望着自己班的方向。这个方向只有零星的学生,走廊尽头拐个弯是侧门,走这边的,也许是去厕所,或者去宿舍、食堂,多是住校生。
眼见走廊越来越空,一张小白脸忽然杵到杜勉跟前,冲杜勉抿嘴一笑,开口:“不好意思,你等半天了吧。”
小白脸一双眼静静望着杜勉的脸,眼睛细长,面薄唇薄,神情却平和沉静,使杜勉联想到不狡猾的狐狸。
杜勉站直身子,说:“韩子御?”韩子御点点头,问:“直接跟我去老师家吗?还是跟你搬行李?”杜勉说:“先去老师家吧。”韩子御说好。然后韩子御走前,杜勉跟后。两人出了教学楼,韩子御慢下脚步等了等杜勉,等两人齐平,韩子御边走边说:“老师家离这里很近,环境也挺好的。”
“哦。”
韩子御继续说:“林业园你知道吗?”杜勉不是本地人,对这里不熟,所以他摇摇头,说不知道。韩子御告诉杜勉是新建的楼,总共有三栋,老师家在三栋一单元六楼。
两人出了校门,沿着道路西行,走个五百米的样子,遇到一片小树林。韩子御手指前方,说前面有一条路可以走,但是从小树林横穿更近,他每次都走小树林。杜勉点头表示了解,便跟着韩子御进了小树林。
小树林很小,林中被踩出一条小路,将小树林以斜对角的方式一分为二,小路一眼就能望到尽头。
一出小树林,眼前豁然开阔起来。横在身前的,是一条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过的土路,土路的那一边,便是林业园家属楼了。
他们走进林业园,杜勉果然看到三栋矗立着的新楼。新楼看起来又高又干净,夕阳照射下,楼宇被披了一身灿灿金光。
杜勉自己家在村里,是没有楼房的。他现在住得老头家则是很老很老的楼,总共四层,老头家在一层,楼前还有别的旧楼遮挡光线,怎一个暗字了得。
杜勉忽然想,自己赚了,那么低的价钱住这么好的地方。
跟着韩子御一口气爬上顶楼,韩子御拿钥匙开了门,入眼是浅色的木质地板。杜勉盯着地面看了看,产生了一点心怯感。他自己家的地面是水泥地,老头家的地面是旧瓷砖,他还没进过有地板的屋子。
听到门开声,正坐在地板上看电视的杨传芳立刻站了起来,迎到门口。见到进来的是两个,杨传芳露出笑容。
“来啦。”
杨传芳跟丈夫是趁寒假时刚搬过来的,只是做完了装修,家电并没有置办太多。客厅里只有一个电视,衣柜、沙发、茶几都是没有的,所以她看电视时就直接坐在地板上。地板上有两个椅垫,圆圆的,像两个蒲团。
杨传芳没有孩子,事实上她一直在备孕,只是始终没怀上,现在她连中药都喝起来了。坐办公室闲聊时,有人问起她备孕的事,她苦涩一笑,说还没动静。教生物的老教师说:“你不是要搬新家了吗?你和你丈夫住一个房间就够了,另一个房间不如用来招租。让学生住进来,没准能帮你把孩子招来。”
杨传芳听得心动,回家跟老公一商量,老公都依她,于是搬家后最先买得就是主卧的大床和次卧的上下铺。
屋子准备好了,就差进人了。杨传芳开学时直接就在她带的初一三班宣传了一波。她却没有去四班宣传,因为四班是年级中最差的班,三班则是最好的。她当然想招好学生去她家住。
韩子御是唯一一个主动联系她的,他是本地人,住镇中心,中学却在镇边缘钢铁厂附近。韩子御每天上下学要步行二十分钟,挺辛苦的。
韩子御是单亲家庭,爸妈离了婚,两人各自有个住处。妈开了一个油漆店铺,闲暇时还会去给别人家刮大白,平时她就住在店铺的二楼。韩子御喜欢跟妈一起生活,他爸是个甩手掌柜,经常不着家。韩子御妈一直觉得韩子御走路上学太辛苦,韩子御不会骑自行车,听韩子御说老师家招租,她立刻就让韩子御联系老师了。
韩子御是班上的好学生,发挥好了能进班级前五,杨传芳很欢迎他。
有一就有二,现在连年级第一的杜勉都要住进来了,杨传芳当然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