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

香桥会

翌日,落葵起床时白芨并未在房内,窗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她穿好衣物走到窗边,打开窗子看到外面的街上有一群穿着红色服饰的人在敲锣打鼓,还有人抬着一顶轿子。

她想起了在《凡间杂论》里面看到的凡人成亲仪式,如今一看果真如书里描述地一般,十里红妆,披霞戴冠。

看热闹正出神,身后门响,落葵转身见是白芨,兴奋地走过去拉着白芨到窗边道:“白芨前辈,你看,是迎亲的队伍。”

“你之前见过?”

“我在书中看到的,我觉得这比九重天的成亲还要热闹,尤其是这十里红妆,落尘遶梁之声,可真热闹。”

白芨浅笑:“说来,今天还是凡间的乞巧节呢,确实是个适合成亲的吉日。”

“乞巧节?是织女姐姐和凡人男子见面的日子?”

“是。每年这时,凡间都很热闹。走吧下楼去吃早饭。”

落葵点头。

吃过饭回到房间,落葵满心期待着想要出去玩,但是又不好意思催白芨。

白芨感觉到了她的小心思,但她眸子一转,坏笑道:“落葵姑娘,我有些事需要出去一下,这是我从言煜那拿的书籍,无聊时你可以看看。对了,午饭我特意叫客栈给你做了一些凡间美味菜肴,吃过午饭小憩一会儿,等到申时外面热闹了我们再出去过乞巧节。”

落葵点头。

“这是我今早出去给你买来的衣物,申时换上,在楼下集合去香桥会。”

落葵乖巧地点头。

“对了,还有面纱,今日人多,面纱可以避免惹人注目。”

落葵点头如捣蒜。

白芨嘱咐完,转身去了言煜的房间。

言煜见她蹑手蹑脚地走进来,皱着眉警惕地问道:“阿娘你又要作何?”

“申时,你带着落葵去香桥会。”

“为何我带?”

“我和你阿爹要去过二人世界,赤鏖带着迫不及待的白筠出去了,就剩下你了。”

“?”

“我想着正巧你不也是第一次来凡间嘛,自己出去太孤单,不妨和落葵一起,两全其美呀。”

“其的什么美?你和阿爹一直嫌我碍事,每次出去就把我扔给烨霖仙君照顾,现在倒是想起我也没见过世面了?”

“嘶,之前你不是小嘛,那个时候正是应该刻苦学习的时候,现在不一样了。”

听完白芨苍白的辩解,言煜放下手中的书问道:“你和她说是我要带她去了?为何要选在申时?”

“没有说,昨晚和今早的吃食太随便了些,中午我给落葵订了一桌好的,你陪她去吃,吃完睡个午觉,起来再收拾一番也就申时了。”

“我和她单独吃午饭?这......”

白芨打断言煜:“对了,你的书我给拿到落葵那了,你去和落葵一起看吧,有个伴,落葵也不会太孤单,我先走了啊,你阿爹在等我呢。”

“等......”言煜叹了口气。

全部甩手给他,总得给他个借口让他去诓骗人啊。

言煜摇头,无奈地去到落葵的房间,敲了敲门。

“谁啊?”

“言煜。”

落葵疑惑他来干嘛,但出于礼貌还是给言煜开了门。

“何事?找白芨前辈吗?白芨前辈说她有事出去了。”

“......阿娘同我说了,她说你自己一人她不放心,叫我来照顾着点你。”

落葵犹豫,但想了想是白芨前辈的好意,她也确实有些怕她自己在人间会惹祸,于是转身道:“多谢言煜仙君。”

“叫我言煜即可。”

落葵点头,转身让言煜进到屋内。

言煜倒是不见外,进屋坐到桌边,拿起一本书就看了起来。

落葵关上门拿着一本画本子趴在床榻上,无视言煜的存在,开始细细品读起来。

可是言煜的书实在太枯燥乏味,即使是画本子也带着几分天下真理,无趣极了,所以落葵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午时,店小二准时地来敲门,敲门声唤醒了落葵,她眯着眼睛抬头擦了一把口水。

言煜挑眉看着她,语含打趣道:“谁?”

“小公子,夫人给您和姑娘订的饭菜好了,现在给您端上来?”

“好,顺便再沏一壶好茶,有些口渴。”

“好嘞。”

落葵等店小二走后,有些尴尬地看着书上那摊口水问道:“我睡着了?”

言煜眼睛盯着书,目不转睛地道:“等下茶水来了,殿下可是要多喝一些,缺失太多需要补一补。”

落葵瞪他。

饭后,言煜觉得无聊,便变出棋盘。

“来一局?”

“好呀。我的棋艺可是师承灵宝天尊,输了你可别哭。”

“棋头已动,也须高著局心筹。”

一局又一局,每次在落葵以为她要赢了并沾沾自喜时,言煜就会反手来一个两级反转,这般调戏让她输得烦躁。

把把皆如此,落葵便也学得聪明了些,手中的棋子不再下得草率,而是谨慎地纵观全局,捏着棋子在“关”和“跳”两子间举棋不定,生怕再次掉进言煜的陷阱。

落葵咬牙:“言煜仙君当真是深谋远虑呀。”

言煜听到她如此恼羞成怒,心情大好,浅笑道:“事者,生于虑。我倒是羡慕落葵殿下这般单纯无忧之人。”

落葵瞪他,心一横,子便落在了“关”。

言煜挑眉,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算着时间差不多要到申时,便拱手道:“殿下厉害,是在下输了。”

说罢,他起身道:“申时了,我回屋收拾一番,楼下集合吧。”

落葵兴奋地点了点头,终于赢了!

想到马上要出去,落葵便高兴地起身去换衣物,也就未细看那盘棋,其实不管是走“关”还是“跳”皆是陷阱。

言煜下楼时,落葵已经等在客栈柜台边。

盯着她的背影言煜不自觉地放缓了下楼的步伐,细细打量着那抹粉色。

白芨给落葵买了一袭粉色纱裙,落葵长发披散,配着浅蓝色的发带,系成蝴蝶结式,发带的底端还挂着两个小铃铛,随着她转身,发出清脆的响声。

深粉色的束胸把纱裙裹住,浅粉色的袖杉上面绣着流水云纹路,顺着流水云纹路看去,一块面纱遮住了容颜。

落葵见只有言煜下楼,疑惑地探头向他身后看去,见没有人便问道:“白芨前辈他们呢?”

言煜盯着她的面纱,面不改色地道:“他们未回来。”

落葵没有多想,但还是不好意思地问道:“哦,原来是去外面汇合呀。那个,白芨前辈说外面有小吃,咱们可以先去买点小吃,再去会和吗?”

“顺路。”

落葵欣喜,她看言煜一直在盯着自己,疑惑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问道:“你盯着我作何?哪里有问题吗?”

言煜回过神,转头看着外面的过往行人道:“没有,只是好奇,为何戴了面纱?”

“白芨前辈说这样不会引人注目。”

言煜觉得那清脆的银铃声更引人注目。

“走吧。”

一路走走停停,停是因为落葵闻到街边小吃的味道就走不动路,虽然不好意思跟言煜张口说想要,但是言煜见她变缓的脚步和移不开的目光就猜到了她的心思。

言煜掏出钱袋递给落葵道:“我在这等你。”

落葵接过钱袋,装作声含哽咽地感激道:“谢谢。”,转身挤进人群中。

言煜看着她,他想,面纱下的她应当是笑着的吧,因为她的眼像月牙一般,她的步伐轻快欢脱。

盯着人群中那抹粉色的身影,言煜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凌寒拿着的那纸婚书。

上面那只小小的手印,和她刚刚接过钱袋的纤纤玉手相比,只不过是大了几分,但是却在言煜的心中掀起了不一样的感觉。

“喂,你在想什么?”

言煜思绪被拉回,低头,落葵不知何时回来的,两只手各拿着一个糖人。

她把其中一只狐狸形状的糖人递给言煜道:“喏。”

“给我的?”

“对呀,我特意让那位老爷爷给你捏的狐狸,我的这只是小兔子,好可爱,都不知道在哪里下嘴了。”

“为何要捏狐狸?”

“你不是狐狸嘛?”

“我为何是狐狸?”

“白筠是狐狸呀。”

“......”

“怎么,你不喜欢,不喜欢还我。”

落葵伸手要夺回狐狸糖人,言煜快她一步,一口吃掉了狐狸糖人的一只耳朵。

好甜。

落葵偷笑,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发现,言煜虽然大多时候沉默寡言,乍见之初会给人距离感,但是真正接触下来,就会发现他只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大男孩,那副冷清淡漠的模样完全是因为太过知书达理,太过依规依据,才会给人距离感。

等两人走到香桥会时,言煜双手已经拿了许多小吃。

都城有名的灌汤包、小贩的冰糖葫芦、街边小铺的桃花糕......

“你怎么不吃?”

“你与天蓬元帅能不能攀到亲戚?”

落葵咬牙:“你才是猪!其实,我也不是太能吃的呀。”

言煜一副受益匪浅的表情点头道:“嗯,饭量着实是小了一些。”

落葵见他那副欠扁的表情,抬起胳膊照着他的肚子就怼了下去,然后气呼呼地往前走去。

言煜顾不得疼痛,追上去拉住落葵道:“这会儿人多,莫要走散了。”

落葵低头看他抓着自己的手。

“知,知道了。”

言煜后知后觉地看着牵在一起的手,不好意思地松开道:“失礼,一时......”

“啊,没事。”

一时之间,两人都没有再说话,落葵乖乖地跟在言煜身边,两人默默地顺着人流往前。

不一会儿就到了香桥,落葵拉了拉言煜的衣袖道:“那个,买两个裹头香吧。”

“好。”

小摊贩热情地道:“姑娘买香?”

落葵点头,小贩拿给她一个香:“3文钱。”

落葵竖起两个手指头道:“小哥,我要两个。”

小贩一惊:“姑娘要两个作何?这一般跟月神娘娘祈求心灵手巧的能力只要一个就可以了。”

落葵摆手道:“不是不是,小哥你误会了。”然后她指向一旁的言煜道:“另一个给那位公子。”

小贩用奇怪的眼神盯着言煜,质疑道:“男子求女子的心灵手巧?”

落葵疑惑道:“不可以吗?”

“可以倒是可以,就是少见男子求这个的。”

落葵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这样啊,我还是要两个。”

七夕又叫乞巧节,虽然是牛郎织女相见的节日,但是在传统文化中是祈求月神娘娘给女孩子心灵手巧的能力,因为古代女子以纺织为主。

上元节,也就是现在的元宵节,是有情人可以见面的日子。

现在提到元宵节大家都认为是“团圆”“阖家欢乐”,但是在古时候元宵节也是情人约会的日子。因为古代女子不能随意出门,只有上元节这热闹的一天,男女老少才会都出门,未婚男女也会选择在这一天约会。很多古装剧中也会出现上元节来体现男女约会,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写这些不是为了纠正,只是想给大家科普一下传统文化。祖国在强大,作为我们的根系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也不能丢掉。

中国之所以屹立于今日是离不开文化的影响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是中国,没有前缀的“古”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没有断层,我们的文化中也有很多的智慧其实早早领先于世界。

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兔子忙着搞钱搞科技)我们确实疏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是近几年强大起来之后我们民族越来越自信,也就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化自信的要求,从《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再到《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无不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本来只是想科普一下,却废话了这么多。

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学到东西,可以越来越热爱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国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四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落尘有煜
连载中清风与归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