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十岁

时间就这样匆匆流逝,眨眼间赵宁已经十岁了。

说起赵宁这个名字,她小时候,大家都喊她小丫,也没个正经大名。直到她长大了点,能说话了,才由李三娘带着找街头的先生起了这个大名。

没想到两辈子都叫同一个名字,这让赵宁感觉到莫名的开心。

这些年,赵宁去的最远的地方是城里的东街。那边卖的都是各种贵点的东西。院子里的大人常去绸缎庄,那里收一些绣好的手帕等等东西。

至于西街,那边卖各种生活用品。北街住的是官员和小吏们,南街就是商人们住的地方了。

孤儿院在西街后面,巷子口经常有人挑着新鲜的菜过来卖。也没有多少种类,多是些青菜,萝卜还有蘑菇等的寻常菜。

每天下午,孤儿院就会有大人过去买些便宜点的菜,这时的价也好说,小贩都急着在城门关闭前回家,要是走的迟了城门关了,就得在城里住一晚上,那就太花钱了。

每次院子里有人出去买东西,赵宁都缠着大人要一起出去,十次里能成功个三四次。

渐渐的,赵宁开始熟悉这个陌生的时代。这里并不是华夏历史上有过的朝代,她能接触到的人大都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历史。书店里的书又太贵了,这让赵宁很难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

虽然还没搞明白自己到底身处哪里,但赵宁心大的表示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就行,其他的慢慢来。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办法的。

每天一早,赵宁已经养成了生物钟,不用人叫就和大家一起起床了。洗漱吃饭,干活聊天,偶尔出门逛逛,收集点新的信息。

由于她还太小,心里也害怕表现的太过被人当成妖怪给打了,就一直表现的像一个除了爱出门玩其他都很正常的孩子。

大家也别说让赵宁给大人出养鸡种菜的小妙招,或是假托有神仙给自己托梦,最大的可能就是让大家以为这孩子撞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

赵宁在前两年还亲眼见过这里人的迷信程度:

前面巷子里有一户老人去世,出殡的时候孝子在路上撒了些纸钱。酱油铺子里的孩子可能是觉得好玩,就捡了些纸钱笑嘻嘻的玩。被他娘看到了一把夺了过来扔了,还训了孩子几句。

孩子可能是被吓到了,再加上天冷吹了风,晚上就发起了烧。老板没带孩子看大夫,自己看着以前用过的方子抓了几服药给孩子吃,没治好,孩子夜里总是哭。

这下左右邻里都纷纷开始传言孩子是被缠住了,老板和老板娘也是听信了传言,请了各路法师来做法事。

结果什么办法都用了,孩子是越病越重。

就在两口子急得哭了的时候,有个老道士听说了这事,上门一看,听两口子说了起因经过。又给孩子把了把脉,看了药方。

老道士这才对两口子说孩子只是着了凉又受了惊吓,病好不了是药方不对。

他又重新开了药,让老板抓了药,熬好了给孩子喂下去。果然,就在孩子喝了两三天的药后,渐渐的退了烧,身体也好了。

老板和老板娘觉得老道士是个活神仙,纷纷跪下拜了起来。老道士连忙扶起二人,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糟老头子,就是会几手医术,可不是什么神仙。

这件事过后,老板娘逢人就说老道士的厉害,还不停感叹生了病还是得看大夫,不能乱吃药。

这件事赵宁是从头看到尾,最大的感想就是:古代人真的很迷信,以及三人成虎。流言蜚语差点害了一个孩子的命。要是老道士来的迟点,这孩子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龙柳
连载中金色牵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