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谷塘原

太和二十三年,大魏的皇后竟仍是冯氏。

无论皇后以何种借口要求面圣,皇帝始终没有见她。

皇后是聪明人,懂得揣摩圣心,于是渐渐归于安静,不再相扰。

皇帝带病坚持上朝理政,有时派人送信来问候,皇后以书信作答。

像海上燃烧着一块漂浮的巨木,烈火与深海以这种方式共处。没有分离,也没有相融。

不见面,对此时的两人而言,其实比见面要好。

不见面,不激起爱恨,不再与朝政相关联,反而白纸黑字间有了难得的平静的温情。

他们不提旧事,不说未来,只谈现在。

早春杨柳新绿,皇帝折了几枝好的,命人给皇后送去。听人说皇后吩咐人将嫩柳叶儿炒着吃,皇帝一笑,觉得新奇,让御厨也做一份。以柳叶入馔,自然是皇后在民间游历时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但皇帝似乎已经忘了这件事。

听闻皇帝病中易怒,侍臣稍有不合意处,动辄便要问刑诛斩,皇后以短笺劝他,他肯听一听。皇后借此博得了一点好名声,他也不在意。

双方都知道这种岁月静好下面掩盖着什么,但都默契地没有戳破。

他们都在等。

三月,南齐为了夺回雍州所失各郡,派太尉陈显达率军四万击魏,攻占襄阳以北三百里的马圈城,并夺回南乡郡。

皇帝被迫抱病又一次御驾亲征。

离京时,皇帝并没有告知皇后,只在近月底时才差人给皇后送来了一串琉璃珠,澄澈如月色。另附着一首诗:

“沙场风云暗,征人别陇头。铁衣凝霜色,罗帐掩空愁。与卿结发日,誓同千岁秋。少年不相解,恩爱反成仇。我负琉璃珠,君制金符咒。相逢唯一恸,泪作洛水悠。欢爱如参商,中夜起长叹。生既难相守,死当共山川。泉下得依偎,何惧幽明乱。愿为连理枝,来世续断弦。黄泉当有路,携手觅重缘。北邙双冢合,万古共缠绵。风起沙砾鸣,犹闻旧时言。”

此时皇帝已经病重,被迫向北撤军,行至谷塘原。

皇后接信,明白皇帝是死期将近,双眼渐渐被泪水模糊。

到最后,她也不明白,他与她,到底是爱,是恨,是爱多过恨,还是恨多过爱。

他在诗里爱她,与她相约来世。

他在诗里告诉她,他想让她随他一起死。

就像他们曾说好的那样,抱在一起下葬,千年万年。

而她呢?知道他快死了,她一时间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

她自从第二次回宫用了那么多的手段搞垮他的身子,就是在等待今天。

她熬过了他,她终于有机会做太后。就算他想杀她殉葬,也未必能做到了。

他终于死了。

她的阿宏死了。

结束了。与她纠缠了半生的、与他有关的一切,就要结束了。

她曾经那么恨他,恨得想让他死,现在他真的要死了,她却没有丝毫的快乐。

她只觉得心头被剜走了一块肉。空了。

她感受到强烈的缺失。仿佛丢掉了什么东西,她想找回来,却又知道再也找不回来。

当她摸摸索索,摸清楚自己心口缺了一个巨大的洞,剧烈的痛楚袭击了她,随后是失去知觉。

死亡令爱与恨愈加浓烈,她的心在反复煎熬中不住地流血。

然后全部的爱与恨,都随着他的死亡而灰飞烟灭。

死亡剥离了她曾有过的青春和爱恨,像蛇终于痛苦地蜕掉了一层皮。

她擦干了眼泪。

往后的日子,没有快乐,却依然可以快活。

她还要活下去。她不能死。

这次,她要自己一个人、只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活下去。纯粹地活着。

听闻中书舍人张儒自前线回京急召太子至鲁阳,太子已启程前往。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皇帝驾崩于谷塘原之行宫,终年三十三岁。

临终前托孤于彭城王元勰,遗命咸阳王元禧、北海王元详等六人为辅政大臣,辅佐新帝;后宫三夫人以下嫔妃,全部赐归母家;而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为之所,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赐皇后死,与帝合葬。

为防止南齐大军趁人之危,元勰与任城王元澄等几人商议,秘不发丧,将皇帝遗体安放在车中,左右进出如常,侍奉汤药,处理奏章。

四月十二日,太子元恪抵达鲁阳,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景明”,追封生母高照容为文昭皇后。

北海王元详则携长秋卿白整等人至东房,以毒酒赐死冯氏。

冯氏不肯自杀,不信皇帝有此遗令,被白整等人捉住,强灌毒酒而尽,以皇后礼仪停灵,定谥号为“幽皇后”,葬于长陵。

新帝服丧期间,一应政事委任于辅政诸王。

因深感幽皇后抚育之恩,新帝于冯氏一族十分眷顾。幽皇后之弟、员外郎冯俊兴虽才干有限,新帝却十分偏爱,常驾临其第,或常召其夫妇至宫中饮宴。

至景明二年,广陵王元羽夜间至冯俊兴府上,欲与府中一女子私通,被冯俊兴捉拿殴打致死,皇帝亦未向冯俊兴追责,只赐元羽身后哀荣,以安抚宗室。

此后冯俊兴府上女子出家至瑶光寺,师从比丘尼统僧芝。

后僧芝入宫讲授佛理,向新帝称颂侄女胡氏之容德,新帝心悦,召胡氏入宫,封为充华。

“僧芝的侄女与你年纪相仿,我看着,像不足二十岁的人么?”胡充华笑道。

“你风韵比二十岁的人要好。”元恪笑道。

“充华的位分太低。”她嫌弃道。

“急什么?我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元恪吻着她面颊,手底下不安分地索取。

她一面敷衍应付着他,一面笑道:“你头上六个辅政大臣,才死了一个宋弁,被挤走了一个王肃,还有四个亲王在压着你,四个亲王里头,有三个知道你我的事。哦,不对,广陵王也死了。”

“咸阳王和北海王自以为拿住了我的把柄,正好放松警惕。至于我那彭城王叔叔,一心要做周公,不会想着夺权。”元恪手下不停,在亲吻的间隙里说道:“你不要急,过几日,有好戏看。”

景明二年正月祭祀之时,新帝派领军将军于烈率领禁卫军将咸阳王元禧、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控制,“护送”到御前。新帝以谋反为由赐死咸阳王和北海王,另赐彭城王回邸闲住。

“你比你父皇心狠。”胡充华说。

“谁都能这么说我,唯独你不能。”元恪笑:“他临终赐死你,我可没有要你死,我不舍得。”

“那他封我做皇后呢?那他专宠我一人呢?唔……”

元恪借着亲吻故意打岔,不让她说下去:“现在虽然除去了诸王,还有权臣在,于氏和高氏我都有用处,你再等我一等。”

她冷笑道:“又来了。与你父皇是一样的。”

“那我做一件,你父皇这辈子没做到的事。”

“嗯?”

“送你一个孩子。一个真正能保你做太后的孩子。”

皇帝遗诏引自《魏书》。文中诗是作者原创。本文放了些诗词,原意是想体现孝文帝的汉学功底,但后来写着写着怎么感觉我分给女主的诗比分给男主的要好哈哈~

本文至此完结,谢谢大家陪伴!之后几天会陆续修文,主线不动,主要增添一些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比较大的修改可能是对文明太后和冯幽后之间关系的微调。之后接档文是《公主为质》,三国背景的,已经po了一章,喜欢的可以来追。另外有一个南北朝坑是《九连环》元钦x宇文皇后,感兴趣可以预收一个。大家对哪对cp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提名,我可能会写~Again,感谢所有支持鼓励我的读者们~

2025.06.29 改了一晚上,终于把这篇文改完了,如先前的作话所说,稍微调整了文明太后和冯幽后之间的关系。此外就是补充了一些元勰相关的内容,让这个人物在全书后半段的出现不至于太突兀。总之暂时和这篇文告别了,下一个故事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谷塘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琉璃珠
连载中大妮鸽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