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饵童”皇帝

鸡鸣狗盗……沈安略一联想,不会吧?

“您是说,他们是靠……盗墓起家的?”沈安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史上出身草莽的皇帝也不在少数,按道理讲,既然皇帝这把椅子,编草鞋的,卖猪肉的,念经的,种地的都能坐,那凭什么倒斗的不能坐。

但总体来讲,在世人朴素的价值观里,盗墓都是缺大德的事,即便是在沈安前世看过的盗墓小说里,从事此行业的主角也往往没什么好下场,忙活了整本书,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惹一身腥的多,真因为这个发了大财的少,由此可见,盗墓实在不是什么好活。

前朝皇室的祖宗竟然能靠盗墓起家,还坐上了皇位,这命运确实不太寻常——不对,这是游戏,应该说是这游戏设计师脑回路太清奇,不走寻常路。

李珣没说对不对,而是道:“前朝皇姓是尔,卓尔不群的尔。”

尔,沈安心中默念,这可不是个常见姓氏。

“据说,之所以叫这个姓,是因为前朝的开国皇帝,幼时曾做过“饵童”。”

耳童?

又听到一个陌生的名词,沈安想提问,又担心这也属于某个“常识”,他这一问,进一步在李珣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于是先看了眼楼兰。

楼兰似乎猜到了他的意思,对他微微摇了摇头。

既然楼兰也不知道,那应该不是常识了,沈安有了发问的底气,“耳童?耳朵的耳吗?”

“不是。”李珣否认道:“是饵料的饵。”

不知是这确实不是常识,所以不知道也情有可原,还是对沈安的无知一回生二回熟,李珣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脸上又重新变回了那种一如既往的温和。

然而说来也奇怪,不知为什么,沈安竟然觉得,还是他刚刚那种嘲讽不屑的模样看起来更舒服,大概是因为……那虽然有些刻薄,却更生动,更像个人,而现在这个,倒更像是个得体端庄的画皮面具。

这念头在沈安脑海中一闪而过,那边李珣已经开始详细解释。

“所谓“饵童”,是盗墓时走在最前面探路的稚童。”

这话一出,沈安立刻懂了个七七八八,毕竟那么多盗墓小说不是白看的,但他没吭声,静静听着李珣往下讲。

“墓中多凶险,各种机关暗器怪兽毒气,防不胜防,所以有些盗墓贼为保命,会提前准备一些人作为“饵”,就如诱饵一般,下墓时让这些人在前面趟路,若有什么危险,便推他们去填命,后面的人再踩着他们的尸体取宝。”

沈安在心中暗自点头,这和他之前猜想的差不多。

“做“饵”是个送死的活,要找人做这样的事,无非威逼利诱两种办法,盗墓贼大都要么缺钱,要么爱财,要么兼而有之,否则不会为钱去做这种缺德事,所以多半舍不得利诱,更何况就算他们舍得,也不是总能碰上能用钱买命的机会,补充远比不上消耗,但威逼的风险又太大,墓中形式瞬息万变,若“饵”不是心甘情愿,随便动点手脚,盗墓贼自己也容易遭殃,据说那时候因为“饵”的报复死在墓里的不在少数。”

“后来有人想了个主意,专去买那种被自家父母卖掉的稚童,以五至十岁为佳,这个年龄的孩子年纪小,好掌控,又因出身不好,随便施舍点小恩小惠就能笼络住,容易养熟,这些小孩,便是“饵童”。”

听起来,这尔太祖,身世可比什么念经种地还要惨啊。

沈安心中忍不住涌起一丝戚戚,之前听闻前朝皇室从事盗墓业起家时产生的鄙薄便淡了些,毕竟,能从被父母卖给盗墓贼做“饵童”的小孩,一路奋斗到君临天下,这都不是传奇,得是传说了。

“饵童”的夭折率极高,大都活不过十二岁,具体能撑多久,就看个人的运气和本事了,前朝那尔太祖,大概就属于在两方面都极其拔尖的,竟一直活到了十四五岁,后来一次下墓时不知发生了什么,同行的其他人全都死了,只剩他一个逃出来,竟然还学会了灵术。

照说这样一来,尔太祖摆脱了盗墓贼的控制,从此恢复自由身,天地之大,随便做什么都可以,但他却并没有金盆洗手,反而在这行愈发深耕起来。

凭借着从前当“饵童”时积攒的心得,加上又会灵术,尔太祖下墓鲜少失手。

据说他盗墓时从不与外人合作,而是买回来大量“饵童”自己培养,大概因为自己从小做这个,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这些“饵童”经过他的训练,几乎个个都成为了盗墓好手。

尔太祖带领着他的“饵童”集团不断下墓,并且只下大墓,尤其是王公贵族甚至皇室成员的墓,不知从中获得了多少奇珍异宝,盗墓事业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实现了原始积累。

彼时正是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年月,尔太祖是个有野心的人,并不满足于只做个盗墓集团头子,抓住时机开始了产业转型升级。

他有钱又有人,盗墓是个无本生意,地下这么多墓穴,个个都是他的取款机,而“饵童”们能在凶险万分的墓中取宝,在战场上拼杀也不在话下,更何况,当时那种光景,什么都缺,就是不会缺被卖的小孩子。

在这样的优势下,尔太祖的势力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很快他便成为一方诸侯,最后,又从诸侯进阶成了一国之君。

李珣讲得不算详细,或许是因为他看不上前朝皇室,对于这种讲述他们“光辉历史”的事情也就不太热衷,又或许是他自己知道的也并不多,毕竟时过境迁,这又是皇室隐秘,他听来的也不知是倒了多少手的信息,因此很多地方都只是一笔带过,沈安和楼兰偶尔提问,他才会多补充几句。

只是尔太祖的经历实在太过精彩,就算只是略讲,等讲到他登上皇位时,李珣已颇费了一番口水。

沈安听得叹为观止,这是何等的大男主爽文人生剧本,要不是场合不合适,简直忍不住要抬手拍两下巴掌。

李珣似乎察觉到沈安的情感变化,一个眼神看过来,问道:“怎么?很佩服?”

李珣对前朝皇室的态度已经负面得相当明显,因此虽然他语气和表情都挺和善,但落在沈安眼里,解读出的全是另一种核善。

沈安笑笑,佩服吗?确实挺佩服的,尔太祖出身这样悲惨,正常人听后心里总难免生出一丝悲悯,又知道他在天崩开局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巨大的成功,很难不增添几分对传说人物的敬佩来。

沈安斟酌一下,选择并不为讨好NPC而隐瞒自己真实想法,去说违心的话,坦诚道:“确实挺佩服,我对前朝事所知不多,但要是戾王能有他祖宗百分之一的本事,也不至于把自己的江山弄成那样。”

比起他那些子孙后代来说,尔太祖本尊可说要强上百倍了,以至于当他跟后者们一起被李珣扫入“鸡鸣狗盗之辈”时,竟还显得多少有点冤枉。

不过,看李珣的样子,大概是和前朝皇室有什么私仇,恨屋及乌,也能理解。

没想到,听了沈安的话,李珣却并没有生气,反而略微点头,赞同了他的话,“小哥说的不错,单看此人生平,若只到此处为止,至少也称得上是个枭雄。”

沈安愣了愣,一时有点拿不准李珣这到底是在夸还是骂,“先生的意思是,他后来又做了些什么?”

联想到他们最开始的话题,沈安猜测:“是因为他自己曾做过盗墓的事,害怕自己的墓有一天也会被别人盗走,所以在修陵时格外上心?”

要真是这样,其实倒也不太奇怪,甚至不能因此就说尔太祖不是个英明的皇帝,秦皇汉武那样雄才伟略的君王,还想着要求先问道,长生不老呢,尔太祖只是想把自己的坟修得牢固一点,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也不算什么过分的事。

孰料李珣的回答再次出乎了沈安的意料,“不是,若真要细究起来,他其实什么也没做。”

准确地说,是没来得及做,因为尔太祖的大男主爽文人生戛然而止了,就在他成为皇帝后的第三年。

他是病死的,据说因为年少时太坎坷的缘故,尔太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登上皇位后病情进一步加重,他在位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缠绵病榻。

更不妙的是,或许是由于身体不好,尔太祖在子嗣上也十分艰难,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在他死时还不到五岁。

天下初定,国朝本就不稳,在这种时候,开国皇帝死了,留下个还没龙椅高的小孩,主少国疑,局势理所当然的不妙起来,各地当即便出现了骚动和叛乱。

好在有尔太祖的余荫在,他曾经一手培养的“饵童”们坚定地践行了他的遗愿,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跟随尔太祖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了朝廷的核心人物,在他们的联合支持与拥护下,新主成功坐稳了皇位。

坐稳皇位的新主,处理的第一批政事之一,就是给他爹下葬。

谢谢大家的评论和营养液!暑假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饵童”皇帝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开局一支笔[全息]
连载中一只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