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黎迟站在相亲角的梧桐树下,阳光透过叶隙落在相亲简历上。面前的男生穿着熨烫笔挺的西装,皮鞋擦得能映出人影,开口便是“我有两套房一辆车,婚后希望你能辞职备孕”。她盯着他领带夹上的钻石,忽然想起沐溪的钻戒,指甲不自觉地掐进掌心。
一、标准化的约会公式
第一个相亲对象是程序员,约会地点选在连锁咖啡厅。他全程盯着手机屏幕,用大数据分析她的喜好:“根据你的简历,你喜欢文学,我下载了《百年孤独》的梗概……”向黎迟望着他眼镜片后的黑眼圈,想起叶锦熬夜刷题时的模样——他会在草稿纸边缘画小松鼠,而不是用算法拆解她。
第二个男生是教师,在图书馆约见时带着教案。“我带了《高考满分作文选》,”他推了推眼镜,“你说喜欢朗诵,不如我们分析下排比句的情感递进?”阳光落在他的备课本上,她看见“叶锦”二字在记忆里一闪而过,像黑板上被擦掉的公式。
二、替身们的影子
成钰听说她开始相亲,沉默了三天。周末忽然约她去游乐园,摩天轮升到最高点时,他忽然说:“试试和我约会?”向黎迟看着他耳尖的红,想起高中时他帮她捡钢笔的样子。他们去鬼屋时,他紧紧攥着她的手,手心全是汗,却比叶锦的温度更真实。
但在电影院看爱情片时,男主角低头吻女主角的瞬间,向黎迟忽然想起叶锦在雨中倾斜的伞。成钰的肩膀很宽,她靠上去时,闻到的是蓝月亮洗衣液的清香,不是记忆中的雪松味。散场时他买了棉花糖,她咬下一口,甜得发腻,远不如高中时成钰偷塞给她的半块桂花糕。
三、月光与六便士
公司年会上,向黎迟被同事起哄着和客户代表跳舞。男人的手搭在她腰上,西装面料顺滑如叶锦的白衬衫。他在她耳边说:“你的眼睛很像我初恋。”她忽然笑了,想起叶锦对沐溪说“你的发梢很像我妈妈养的茉莉”。舞池的灯光旋转,她看见远处的成钰拿着外套等她,忽然觉得自己像个提线木偶,在别人的剧本里扮演着“合适”的角色。
深夜回家路过便利店,向黎迟买了罐啤酒。收银台旁的钢笔陈列架上,樱花粉款式早已下架,只剩下深沉的墨蓝色。她想起叶锦送的那支钢笔,最终在搬家时留在了旧公寓,像扔掉一段过期的青春。啤酒下肚时,她终于承认:原来她不是在找“像叶锦的人”,而是在找“不是叶锦的可能”。
四、琥珀里的标本
某个暴雨夜,向黎迟在地铁上看见一对高中生情侣。女生穿着洗褪色的校服,男生把伞全倾给她,自己半边身子淋在雨里。这幕场景太过熟悉,她想起高二那年的叶锦和沐溪,想起自己躲在楼梯间发抖的双手。不同的是,这次她没有心痛,只是觉得眼眶发酸——原来有些画面,终究会从“伤口”变成“标本”。
成钰的生日聚会上,有人起哄让他们合唱《有点甜》。他的手搭在她肩上,话筒里传出跑调的歌声,却比任何情歌都真诚。切蛋糕时,他轻声说:“不用急着忘记,我可以等。”向黎迟看着他手腕的红绳,忽然想起医生说的“情感转移需要时间”,想起自己在日记本里写的“或许平行宇宙里,我们是相爱的”。
五、雾散时的答案
春分那天,向黎迟独自去了高中母校。紫藤花架下的纸条早已褪色,她蹲在原地,用指尖描着当年刻下的“CX XY=∞”。远处传来学生的笑声,她看见穿着校服的少年少女走过,男生帮女生捡起掉落的书本,女生递给他一颗水果糖,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像极了那年的自己和成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成钰发来消息:“今天的云很像你画的鲸鱼。”向黎迟抬头望去,天边飘着朵蓬松的云,确实像极了她高中课本里的涂鸦。她忽然笑了,摸出包里的钢笔,在紫藤花的阴影里写下:“原来不是所有月亮都需要摘下来,有人愿意陪我看月亮,已经是种幸运。”
离开校园时,向黎迟路过文具店,看见新款的樱花粉钢笔。她犹豫了片刻,最终买了支薄荷绿的——笔帽上缀着小铃铛,轻轻一晃便发出清脆的响声。夕阳的余晖里,她给成钰发消息:“要不要试试这支新钢笔?我保证不画小松鼠了。”
风掀起她的衣角,带来紫藤花的香气。向黎迟忽然明白,有些执念就像琥珀里的月光,看似永恒,实则早已凝固在过去。而真正的爱,不该是困在回忆里的标本,而是愿意和你一起看云卷云舒,一起在雾散时寻找新的光。
或许她依然会想起叶锦,但那些回忆不再是扎人的玻璃,而是变成了书签——夹在人生的书页里,提醒她曾为一个人勇敢过,也让她更懂得珍惜眼前人。
暮色四合时,向黎迟握着薄荷绿钢笔,在笔记本上画了只笑着的小松鼠。窗外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她听见手机提示音,成钰发来一张照片:他的办公桌上,摆着她送的钢笔,旁边是杯冒着热气的草莓牛奶。
这一次,她没有犹豫,按下了视频通话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