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热闹的小巷子(三)

姐弟俩的谈话被这突如其来的招呼打断了,岔开了话题,弟弟再开口之后也没继续说老史的事情,估计刚才跟姐姐对话突然被打断也吓到他了,倒不是他真的心里不纠结了。

姐弟俩又说了几句家常,柳姐儿抬眼看着天色,时间过得很快,姐弟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转眼半个钟头就过去了,也快到下班时间了,路上行人开始多起来,她想打发弟弟走了:“赶紧回去好好复习功课吧,又该考试了吧?”

话是关切的话,但阮灵眼瞅着弟弟的脸色霎时变臭,心说:柳姐儿是真不会讲话呀,任何学生,都讨厌别人提考试吧。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呀,哪怕学霸,也是不爱说这个话题的呀。但她也明白,在柳姐儿的心里,这必然是重中之重,是她最关心的,不可能不说。

弟弟明显是那种没受过什么苦的孩子,还不会伪装表情,连社会人普遍的为了面子而装一下的做派都没有,他的直接夹了眉头,撇了嘴,眼睛斜到旁边不看姐姐。

阮灵觉得,自己就算活着时候是也是那种不爱给别人面子的孩子,但也不会把厌恶和生气表达的这么充分,因为她是有弟弟的人,她在家里没有被父母宠上天。

过去,她没想过这些,也没觉得自己跟其他同龄人们有什么不同,但现在当了鬼,能明目张胆的死盯着别人的表情看了,别人也不会注意到她,她才发现原来普通孩子也分很多种,比如自己这种,就是有点儿小聪明又被家里忽视的,喜怒挂脸,会给别人个面子,但不会隐藏多少,多是会摆个扑克脸;比如芊芊,就是在家被打压折磨的,惯常于掩饰表情,心里谋划个翻天的案子,脸上也是乖乖女;再比如这位柳姐儿的弟弟,是被周围人宠爱到了习惯夸大自己的情绪,更强烈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别人迁就自己。

曾经的阮灵在心里也是接受社会普遍看法,就是家庭条件影响性格,比如富家女会娇蛮强势,穷人会善于掩饰,但现在她不会这么想了,有钱与没钱跟家里是否疼宠孩子无关,就算极穷的家庭,比如柳姐儿这种原生家庭,甚至要一个孩子早早辍学去赚皮肉钱养家的家庭,也会关注孩子的感受。

弟弟锁着眉头,嘟囔着应付了姐姐一句:“我知道了,也没什么重要考试。”

柳姐儿当然看出弟弟对这个话题的反感,但她也习惯了弟弟的态度:“那行吧,你有时间还是要多看看书,别把时间用来玩游戏,以后有的是时间……”

阮灵听着柳姐儿的话,也觉得烦,她毕竟曾经是高二马上要升高三的学生,这种劝学最无聊了,全是干巴巴的话,谁不想学的成绩好呢?但那是需要脑子的,不是只坐在那里看看书就够的,很多情况下,你学不会就是学不会,记不住就是记不住,没辙的。高中的学业不是小学,不是努力就够了的。显然,柳姐儿自己的学历太低,对于弟弟的学习生活无法理解,话也说不到点子上,只能让人烦。

可阮灵觉得,柳姐儿也不是真的希望弟弟听进去自己的话,她只是需要“说”,需要给自己一个安慰,需要给自己的生活找个理由。

姐弟两人又说了几句关于家里的话,弟弟的神色始终恹恹的,头也不怎么抬,心里揣着事儿的感觉。

柳姐儿错开一个路过的行人,向前一步,凑近弟弟身旁,拍拍他的背,轻声说:“放心,万事都有姐姐呢,就算真有个什么事儿,你也只管往姐姐身上推,你什么都不知道,记得了?”

这句话指代的是什么在场的两人一鬼都心知肚明。

显然,这句比什么安慰和解释都管用,弟弟瞬间神情一松,之前始终绷紧的嘴角放开了,轻轻扬起个自然的微笑,看着姐姐轻轻答应了一声:“嗯,姐。”

柳姐儿看弟弟终于不抓着老史的事情不放了,也放心了,又重重的拍了弟弟的后背两下,说:“臭小子。”

“姐,你又打我?”弟弟笑着说,却没躲闪,显然姐弟俩这么玩闹已经习惯了,“我得告诉妈去。”

姐弟俩的感情是好的,至少在小镇上,这样打打闹闹又能聊得来的姐弟感情就是不容易的了,不少人家的孩子互相之间吵得不可开交,能算感情好的日子,只有小时候没上学之前,孩子打不动的时候,那时候就算争吵,也是话都说不利索,才能说得上兄弟姐妹感情亲厚。

阮灵想起自己家,她跟弟弟的关系是不好的,他们甚至不打闹,因为弟弟是单方面的打她,是永远的赢家,她如果揍弟弟,必须得有个恰当的理由,比如呵斥弟弟去学习,这个招数是她在无数次失败后摸索出来的,但是,她不爱用,因为她心里暗戳戳的不希望弟弟学习好,她能比过弟弟的只有学业了,她不想连这个也输。

越是亲近的兄弟姐妹之间,越是容易嫉妒和争斗,反而对那些关系疏远的亲戚或同学什么的,没多少人会特上心到每天挠心挠肺的地步。

柳姐儿呢?是连这最后的一点也没有了吧。

“行了,快滚吧,臭小子,这儿不是你来的地方。”

柳姐儿嘴角含着笑意看着弟弟离开,那少年人特有的纤细劲瘦的背影,与这条巷子周围肥硕臃肿的身形行程鲜明的对比。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鬼问:左转右转直行?
连载中糊nu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