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青瞬间就清醒了,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为什么只有40点?!”
但当然不会有人回答她的问题。
犹青愣了一会儿神,又抱着毯子重新躺了回去。
对了,昨天系统好像是说过“视生存质量发放点数”来着。
不过当时信息实在太多,她根本没在意,却没想到,这才是最要命的。
这么说来,是因为她昨天的生存质量下降了——不下降才有鬼吧!又是穿越又是体力劳动的,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折磨,到现在还浑身不舒服呢。
犹青只能庆幸自己昨天没乱花生存点,两天加起来103点,她的手推车和斧头还在。
但她却不能不因此而忧虑。
昨天能拿到63点,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她前一天还是在现代,虽然因为在避难所住了七天,状态不怎么样,但好歹是能及格的。今天一下子少了二十多,谁知道之后会不会再继续下降?
那样一来,一天拿到的生存点可能还不够她升级个换气扇的。
排着队等待升级的模块却那么多。
没有足够的资源升级=生存质量无法保障=点数会继续下降,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必须要想办法提升,或者至少稳住现在的点数,才有机会打破这个循环。
犹青重新坐起来,打开电脑,新建了第三个文档。
虽然不知道生存质量具体是按照什么来评估的,但先按照健康生活的标准来总不会错——早睡早起、适当锻炼,三餐稳定、营养均衡,工作稳定,适度娱乐。
按照这个标准,犹青给自己制定了一张作息时刻表。
也是没想到,除了营养均衡暂时无法保证之外,这废土世界的日子,居然过得比她上学的时候还要健康。
犹青将作息表抄在活页本上,再将这一页取下来,用图钉电脑桌的书架上。
然后她起身去洗了个手,回到座位上,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地打开了系统光屏。
接下来,当然就是最重要的——升级工具箱模块了。
看着弹窗里都已经打上了√的清单,犹青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将更具体的斧头变成了范围更广泛的万能工具箱。
界面轻轻闪了闪,但上面的数字没有变。
犹青暗暗在心里握拳,成了!
她刚才只是突然想起来,在很多小说里,系统背包都可以卡bug,只要把杂七杂八的东西打包好,就能塞进一个格子,说不定这个系统也是呢?
反正一把斧头也是无中生有,一个工具箱也是无中生有,对系统来说应该差不多吧?
反正万一要加收生存点,再改回来就是。
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生怕系统待会儿就反应过来,再把这个bug修复了,犹青按捺住心头的兴奋,立刻点下了升级按钮,口中还念念有词,cos马猴烧酒,“隐藏着升级力量的系统啊,在我面前展现你真正的力量吧——”
耀眼的光华闪过,有一瞬间,犹青不得不闭上眼睛。
等她重新睁开时,就见原本工具箱所在的位置——在座椅的左手边,靠着木质的墙壁——出现了一扇门。
犹青瞪大了眼睛。
虽然金手指本来就不是什么科学的存在,只用木头、石头和金属做原料就能升级这种事更是完全违背物理定律,但眼前这一幕,还是很震撼的。
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拧开了门。
门背后是一个不大的小房间,大概只有两三平米,有点像是九十年代单位自建房附带的那种煤棚或者杂物间,宽度刚好能放得下一辆手推车。
工具箱装在手推车里,看起来比犹青平时用的多功能工具箱要大很多,她打开看了一眼,几乎立刻就屏住了呼吸。
除了斧头,里面还放着锤子、锯子、铲子、镐头、扳手、卷尺……等等,但凡她能想到的工具,里面都有,虽然都是单人手持的小型号,但犹青已经很满足了。
虽说花掉了近乎所有的生存点,但这100生存点花得非常值。
希望系统能一直如此敞亮大方。
犹青从激动中恢复过来,注意力放在了另一个地方——系统可以在物理上扩展了避难所的空间。
这样一路升级上去,是不是真的能将避难所升级成一座功能齐备、分区明确的住宅?
这么一想,感觉日子都多了几分盼头。
吃过早餐,犹青换上工装,推着手推车去干活。
把手推车从避难所里拿出来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入口不够宽。
犹青本来都打算自己动手拆了,没想到随手打开光屏试了一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也不添加复杂功能,仅仅只是拓宽入口,系统居然只收3生存点!
……虽然犹青怀疑它是比量着她的余额叫的价,但还是花了这个钱。
到了下面的废墟,犹青安顿好车子,先从工装裤侧边的口袋里摸出手机,播放缓存的歌单。许巍的声音在空旷的环境里更显得空灵高远,“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犹青小声地跟着哼唱,一边动手将建筑材料搬进手推车里。
怪不得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发明和使用工具呢,虽然只是一辆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独轮车,但犹青的效率翻了何止一倍,而且还省了很多力气。
再加上生存点不够,其他材料再多也没用,她干脆放慢干活的速度,时不时停下来歇一歇,虽然还是浑身难受,但感觉反倒比昨天轻松一些。
她甚至有闲心挑选自己的战利品,在废墟里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搬运那些粗笨的砖石和水泥碎块。
收获并不太多。
犹青不怎么懂建筑,但只看房屋坍塌的程度,感觉这里说不定已经被废弃了几十年。大部分的东西都已经腐烂、朽坏,看不出是什么,碰一下就碎成了灰。
时间是这世上最惊人的魔法,最强大的力量。
最大的收获是那两扇沉重的大铁门,要是没有手推车,犹青想都不敢想。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生了锈的钢筋和金属,以及碎得大小不一的玻璃。
中途她的手还差点被玻璃扎破,幸好戴了手套。
忽然,犹青摸到了一块四四方方的铁片。
会被制作成这个形状,按照犹青的经验,一般是标识牌之类的东西。她将它举了起来,放在阳光下观察,果然看出上面似乎刻了字。
犹青找了一块小石头,打磨铁牌上的锈迹,可惜折腾半天,还是看不清上面的字迹。
好消息是,锈块脱落后,手指摸上去有凹凸感,应该是特殊的雕刻工艺。
犹青将手套脱下来,指尖摸索了好一阵,然后发现,在没有任何训练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认出来。
话说她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吐槽了,为什么电视和小说里的角色,别人在自己的背上和手心写字传递消息,都能准确认出来啊!
她跟同学玩过,只会觉得好痒……
好在除了盲摸,犹青还有别的办法。
她将铁牌仔细清理了一遍,又用水洗过、晾干,然后才珍惜地拿出一张纸,覆在铁牌上,按压出痕迹,再用笔将之描摹出来。
龙塘村69号。
这是一块门牌。
但犹青看着纸上的字,有些恍惚,这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名字,不是外婆家的村子。
所以是平行时空?
犹青在一块水泥砖上坐下。
除了少数生命力顽强的杂草之外,植物很难在堆满砖石的废墟上存活,这里便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空地,没有树木生长。
阳光毫无遮挡地照下来,晒得犹青头晕目眩。
有一瞬间,她脑海里什么都没想,只是一片空白。
平行时空当然也很好,她的亲人们不必遭遇那些灾难与毁灭,她也不用考虑该去哪里寻找他们的踪迹。
但那意味着……她从此以后就真的是一个人了。
……
接下来的时间,犹青心情低落,也没什么兴致继续在废墟中搜寻了,干脆拿着斧头,去林子里砍树。
破坏点什么,或许能稍稍宣泄她心中的情绪。
当然了,砍的是枯树。
大概是核辐射的影响,这片山林里只有一半的树木枝叶繁茂、欣欣向荣,另一半却早就已经枯死,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倒下。
斧头砍在失去了水分的树干上,发出“空空”的声响。
山林里的鸟被惊动,飞掠向远方。附近这一带变得十分寂静,除了伐木声之外,再无其余动静。
累得精疲力尽,也只砍了一棵树。
不过这棵树很粗,砍下来的树干和枝叶堆在一起,看起来十分壮观,靠捡柴的话不知道多久才能有这样的收获。
耗尽了最后一分力气,回到避难所里,犹青才想起来,自己一时冲动,完全忘了健康生活的准则,今天依旧是吃饭不准时,人也累傻了的一天。
草草吃了饭,电影也看不进去,她在床上躺下来。
但今天跟昨天不一样,犹青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爬起来,出了避难所。
第一次在知道这是废土之后离开避难所,她还满心忐忑,生怕呼吸到一点辐射就会出事,但不过短短两天,她就已经麻木了,几乎不会去考虑这些。
过山风吹拂着树木,摇动枝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黑夜里的山林一片昏暗,几乎无法视物。犹青打开手机自带的手电筒,借着那一点微光,走到了下面的废墟。
她在碎石堆上找了个地方坐下。
这里视野很好,一仰头就能看到漫天星河。
那是在现代的时候,她已经很多年都不曾看过的风景——长大后,即使寒暑假回到外婆家,夜晚她也宁可在屋子里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而不是像小时候那样爬到屋顶上去看星星。
龙塘村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可是村子的布局、房屋的结构,乃至于此刻头顶的星空,却都是如此熟悉。
就像小时候看到的那样。
这让她的心慢慢静了下来。
犹青打开音乐播放器,将手机放在一旁,在废墟上躺下,辨认着头顶的星星。
她能认出的星星其实并不多,除了银河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北斗七星和猎户座。
今天没有看到猎户座,应该是季节不对。
北斗七星倒是十分清晰,顺着天枢和天璇的连线,犹青又找到了北极星。
在科技革命到来之前的那些漫长的岁月里,正是这颗星星指引着地上的人类,为他们辨明方向。
可是身处平行时空的她,要靠什么来寻找家的方向?
旁边的手机刚好播放了一首十分应景的歌,“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清澈的音乐声中,渐渐响起了压低的啜泣声,而后渐渐转为连绵的呜咽,不绝如缕。
最后是怎么睡着的,犹青自己都记不清了。
反正醒来之后眼睛肿得跟核桃似的,差点睁不开,只能保持一种眯眯眼的状态看世界。
不等她适应新的视野,耳畔先传来了机械的报数。
“36生存点已发放,恭喜您又活过了一天。”
犹青顿时顾不得研究自己的眼睛了,打开光屏确认了一下,真的是36点。
她昨天状态那么差,拿到的生存点竟然没少太多?
是因为获得工具,改善了劳动环境,还是因为……她昨晚那一哭,反而宣泄掉了不少因为穿越、因为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危机而产生的压力?
犹青没有深究,至少在这件事上,她不想剖析自己。
总之,这个结果让犹青放松了一些,至少说明她稳住生存点数、争取进入良性循环的想法是有可能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003章 平行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