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硬找茬

却说杜氏这边,她可谓是窝了满腔的火往自家田里去。

昨晚闩院里大门是丈夫的意思,虽没明说,可她哪能不懂,因此在小女儿嚷嚷着要闩门给大房点颜色瞧瞧时便没阻拦,只是没想到······

杜氏脸色越发黑,不止因昨晚院门打开后丈夫朝她发火,更让她不安的是此前一直强压在心底的惊骇越发止不住的往外冒。

也不知是心虚,还是一路走来累的,田里的老宋家的人见到杜氏,看到的是满头大汗脸色青白。

“这是怎么了,眼看再有一个时辰就能吃晌午······”宋老头直起腰身皱了眉头。

杜氏还未开口,宋慧嘴快地告上状了,“爹,三丫自己得好却是连累咱家被马伯娘误会,娘是被气到了。”

她站在田埂上扬声嚷嚷,故意说得模棱两可往采薇身上扯,引得周围田里的其他人纷纷起身看来。

老宋家的田虽说分了好几处,可每一处都不小,今儿宋老头带儿子儿媳割稻的这处正好有两亩分家时划给了大房,因此,宋老大吴氏连带一对女儿就在边上。

吴氏借着提稻捆瞟了眼小姑子,见婆婆脸色那差,不自觉发愁。

“加把劲儿,赶着今儿打出来,明后两天我在家看着晒,你给爹娘这边搭把手。”

宋老大正站在打谷桶旁边甩稻子,闻言顿了顿,看了眼热闹的田埂处垂下眼帘继续忙活手上,“家里是三丫做主,听她的。”

吴氏松了口气,嘴上却仍是坚持,“分家是分家,情分还在的,我去说她一准儿听。”她是怕待会儿有事丈夫又心软,这才旁敲侧击试探,不过丈夫既然认同小女儿当家这事,她也乐得做两人的传话筒。

田埂处,宋慧已经啵得啵得说起来,“······大哥家的三丫得了顾公子一包银子大家都看到了,也不知咋传的,马伯娘误以为咱家舍不得中人钱,撇开她送三丫去顾府当丫鬟了,在院里说了一大通,才刚走娘就找来了。”

若是以往,本着家丑不外扬,宋老头绝不会让小女儿像现在这样当着大家伙的面儿自爆家丑,可现在,他拧眉装作扯后腰衣裳揉了揉腰背,看向妻子斟酌道:“老大说是分出去了,可到底是一家人······”

杜氏顶着惨白的脸抿了抿嘴没说话,宋慧想开口被她捏胳膊拦住了。

“成,听你的。”

眼见的婆婆受辱还得忍着,公公好似真拿大房没法子了,周氏掐丈夫腰上软肉,眼神示意说几句。

宋孝义可不想当这出头鸟,忍着疼当没看见。

见状,田里其他人家即便有心插嘴也没多说,毕竟人家当事人都不在意。

马氏骂上老宋家门这件事儿,好似就这么过去了!

那天,杨鸿之不放心,特意在宋家待了大半日,愣是混了两顿饭,没见大房发威,这才被采薇劝了回去。

采薇这心里也在打鼓,对着马氏吃了这大亏,老宋家都能忍下来,咋对着她就那么苛刻呢,她好歹还算半个自己人哩。

宋老头被大堂哥叫去说了好几回,宋老大、吴氏夫妻俩才有所好转的名声又跌入井底,兴贤乡知晓的人都说夫妻二人自私,有好处了自己紧巴巴收着,倒是让家里长辈受折辱,还有人说起宋老头亲自下田,好些同辈的都不记得上一次宋老头下田是什么时候了。

反正吧,马氏上门打老宋家脸面这事儿,损失最大的是宋老大、吴氏,骂名恶名背了个齐全。

杨鸿之来家说起这些流言的时候,采薇眼里的气愤(兴奋)都快溢出来了,看着她捏起小拳头恨不得出去跟人干仗的样子,杨鸿之劝道:“那些人知道什么呀,都是没见识的碎嘴子,你别跟他们计较。”

采薇憋了又憋,才没能说出实话。

她恨不得流言来得再猛烈一些,最好让上房忍不了先发作,可惜,这些实话不能往外说。

“你家稻子晒完没?”杨鸿之想请宋老大去他家帮工挣钱,试探着问了一句。

“差不多了,再晒两天我爹准备去县里找活。”采薇抡着小扫把,眼神溜向上房门前。

上房的稻子昨儿才割完,好些还在田里没打出来,昨晚又听见厢房的吵架声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彻底爆发。

杨鸿之观她神色,拉了人进倒座,“你不会真的卖身了准备去给人端茶倒水吧?”

采薇挣脱他的手,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嘁,我不找别人给我端茶倒水就不错了!”她又不是受虐狂找罪受才舒坦,怎么可能卖身?

看着面前人明显松了口气,采薇眯眼,后跳三步,“你干啥,我可不当你的童养媳,别想管着我,现在我家都归我管的。”你个小屁孩,别是小小年纪就迷恋上姐了吧,她不可能给人当丫鬟,更不可能给人当童养媳的!

她这退避三舍的态度,让杨鸿之气得胀红了脸,“嗤,我才不要男人婆当媳妇呢!”

望着杨鸿之气咻咻离开的背影,采薇还是不放心,拉成音调在后面提醒,“你自己说的话可不要忘了啊!”

杨鸿之脚步一顿,咬了咬牙出宋家院子,哼,我才不要你爹来帮工挣钱,看你交不上秋税咋办!

采薇放下心来,背着手准备回屋,院里的阳光忽然暗了下来。

不是吧,现在家里就她一个人!

采薇瞪大眼睛仰头,不知何时飘来的一朵云遮住了太阳,远处还有更大一团。

虽然不大能看得出来天气,但为了保险起见,采薇拿着簸箕扫帚开始收稻子。

今儿爹娘去那晚帮她家抬梯子搬麻袋的几家帮忙还人情了,她托大哥去打听砖瓦,大姐去了菜地,弟弟出门瞎跑······拿簸箕铲稻谷,采薇完全没有以往干活的磨叽样儿,她的动静不小,引得在家的二房姐妹出门来看。

见天色还成,不像阴沉的要下雨,不就几朵云么,大惊小怪,采芷扭身回屋。

采兰惴惴,卷着衣角弱弱道:“大姐,要不我们也收吧!”要是真下雨,稻子收不及淋了雨,奶肯定得打人。

“收啥收,又没下雨!”采芷呛了一句,躺床上面朝墙闭眼,还扯了枕巾盖在脸上挡光。

采兰看了看她,又往窗外瞅了瞅,不放心在屋里待着,拎着小杌子出门,准备时时盯着天。

估摸是真的要下雨,采薇才把席子上所有稻子聚拢,正准备装袋,宋老大吴氏回来了,见她已经开始收稻很是欣喜。

倒是上房没动静,只侄女坐在屋檐下,到底不忍心一年的收成泡雨,宋老大往上房去,“三丫,家里就你一个?”

“姐姐在,小姑姑也在。”采兰站起身,面上很是不安。

“慧慧、大丫,赶紧出来收稻子,待会儿要下雨。”宋老大朝上房喊。

半天不见动静,上台阶站东屋窗下喊人,直到宋慧出声。

“别磨蹭了,针线活儿放下先收稻子。”回身见大侄女已经出门,宋老大交代了声:“你们三先收着,大人马上就回。”倒是没应承自家收完来帮忙。

采芷没说话,倒是暗暗掐了妹妹两下,家里有小姑在,就算泡雨还能赖她俩头上不成,妹妹咋就这傻,不像那······,她推着木耙慢吞吞推拢稻谷,时不时瞥采薇一眼。

采薇鼓嘴憋气撑着麻袋口,方便吴氏装,蹲下铲大半簸箕稻谷又起身往麻袋倒,很是废腰,见宋老大来了,扭头避开扬起的土尘说道:“爹你来装,娘撑麻袋,我自己蹲下给麻袋装个底。”

“你撑着,我和你爹一起装,这样快。”吴氏没同意,将簸箕递给丈夫,自己拿了蒲篮。

采薇只得继续憋气,两人交替往麻袋倒谷粒,几乎不间断,扬起的土尘可想而知,她只能尽力扭头避开一点,深呼吸后又憋气。

天色明显暗下来,甚至有凉风吹来,采薇时不时抬头开天,心里暗暗祈祷雨来的慢点。

宋老头、杜氏不知去了哪里,这会儿才回来,进门见只三个女娃慢吞吞晃悠,杜氏先是扬声骂:“眼看快下雨了,都磨磨蹭蹭干啥呢,大丫,你爹你娘和三叔他们呢?”

“没回来。”采芷硬邦邦回了三个字,手上动作却是快了不少。

院里动静越发大,不过各家都这样,采薇扭头看了眼咋咋呼呼的杜氏和拿麻袋的宋老头,两人今儿穿了九成新的衣服,肯定不是去田里,难不成去县里了?

宋孝仁、宋孝义夫妻四人回来时,天色已经彻底阴沉不见太阳,不过他们四人将田里的稻子都打出来了,打谷桶也带了回来,杜氏没多说,一大家子快手快脚收院里晒着的稻子。

不见两个儿子的人影,宋孝仁问了一嘴,陈氏别话呛声:“他两小娃,回来帮忙还比不上捣乱的。”说罢瞥了眼公婆,拉着女儿换了新麻袋装。

大房田少稻子少,收的也早,这会儿已经剩下收席子、扫院子这些收尾工作,见宋老大不时往上房看,采薇说道:“爹你给二伯他们搭把手,娘你簸些稻子,我想吃新米。”

宋老大看了妻子一眼,搓着手拎了蒲篮去帮忙,吴氏拿簸箕盛了几勺稻子在屋檐下簸稻杆碎叶等杂质。

见大房只来了一人,杜氏憋的火终于有了发泄地儿,“都收完了,来搭手显人情啊!”其实她想说大房都收完了,两人来搭手能累死啊,话至一半,察觉落在身上的眼神像锥子能剜人,转了话头。

采薇冷哼,扬声叫人:“爹,爷奶这边既然收完了你回来帮娘簸稻子,家里米缸都见底了明儿做饭都是个问题。”

宋老大没应声,倒是瞥了杜氏一眼,手上继续装稻子。

话说完杜氏有些后悔,又见那没尊长的呛声,很怕人撂挑子,见人没走,哼了哼,拿着笤帚扫席子上散落的稻粒。

这种小活,适合采兰这种小娃干,大人还是先紧着装稻子才正经,宋老大心里摇头。

风越发猛,甚至带了潮气,众人的心都沉了沉,这种时候急雨倒还好,最怕连阴雨,更何况今儿才把稻子打完,拉回来的还没见过太阳。

“明儿看天吧,要是还不晴就把今儿拉回来的铺在屋里晾着。”装完稻子,宋老大习惯性说了一句,反应过来已分家不是往年了,他挠了挠头拎着蒲篮回倒座。

见他走,杜氏急了,“这么些麻袋,还没扛回屋呢!”

“娘,我和三弟就行,大哥也累一天了······”宋孝仁话没说完,杜氏扔了手里笤帚发火,“多一个人快点,眼看雨要落下来,你是不见家里粮食泡水不舒坦是不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种田)
连载中丁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