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做主

宋孝智在县里如何借风涨势采薇不得而知,反正短期内她是没去县里的想头,中秋在即,后头又有秋收这桩大事,便安安分分待在家搭把手。

往年没分家,过节走礼都是上房做主,开春分家后手里又没钱,端午节吴氏托人给娘家和舅家捎了份粽子,原本卖月饼时就琢磨着中秋带孩子正儿八经回一趟娘家,现在却没脸找小女儿要钱,只得歇了想头 。

吴氏的心思采薇看在眼里,再者知晓了宋老大的身世后,她就不再纠结这对冤种夫妻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性子了,托杨叔在县里买了红糖、肋条肉,连带自家做的冰皮月饼,让宋清带着宋漓往表舅家(杜五郎儿子)、外祖家去。

“以往没走动,根子在上房,现在分家都不在一个锅里吃了,跟外婆说说,待闲了来家转转。”采薇将准备的东西一样一样往背篓放。

八个舅爷,现在表舅表兄们分家估摸得有二三十个房头了,采薇只给杜家五房的三个表舅家准备了中秋礼。

吴氏见给娘家的节礼又是糖又是肉,扭头抹了一把眼睛,强压下心头的酸楚笑道:“大郎,听你妹妹的,家里以后你妹妹做主。”

她是看明白了,丈夫的身世让他们夫妻俩在老宋家本就矮一截,即便丈夫当家,遇事也撑不起来,还不如让性子硬的小女儿当家,说出去是不好听,可实惠落在自家。

坐门口编竹席的的宋老大好似没听到床板这边的动静,依旧自顾自忙着手上活计。

采薇看他一眼,对吴氏的话未置可否,对宋清说道:“只要咱们一天姓宋,即便搬离兴贤乡主街,也摆脱不了上房的压制。”更何况还有宋成章这尊大佛,既是族长又是里长,与上房的血缘关系还近。

宋清心里门儿清,只是这些礼都是妹妹拿钱置办,却让他走人情,很是过意不去。

“别磨蹭了,赶紧去。”归置好东西,采薇催促,见弟弟瘪嘴不乐意,笑着捏他的脸颊,“现在还不想去,别回头外婆舍不得你,你自个儿也不想回家呢!”

宋漓贴着二姐,脑袋往人怀里钻,期期艾艾 :“大哥一个人去吧,我人小腿短走路慢。”

见小儿子实在不乐意,吴氏拎起背篓递给长子,“二郎不乐意去就在家吧,大郎你一个人走着也快,先去你外婆家。”先去她娘家,兄长知晓大郎要去杜家肯定会陪着一道。

宋清背着背篓出门时全家相送,宋老大也叮嘱了几句走大路快去快回之类的话。

不叫他跟着了宋漓又不高兴了,望着大哥走远的背影很是不舍,吴氏抱起他羞羞脸,逗得小儿子又羞又恼。

想着家里日后小女儿做主,自嫁入宋家后吴氏从没这般松快过,温言教导小儿子要懂事,“你呀,以后就是家里二郎了,得懂事了!”

收到家里的“公产”,采薇并不意外,捏了捏灰扑扑蔫了吧唧的荷包又给人还回去了,“娘留着吧,万一遇事也能应个急。”

吴氏半虚半倚坐在床沿,摆手道:“你当家,家里银钱都给你收着,夏税你爹早说了,田里稻谷下来卖掉一半······”

“夏税卖粮秋税呢?”采薇打断她的话头。

一句话堵得吴氏没了下文。

不可否认,以德报怨是一种美好品德,可惜,过去七年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早已让采薇明白,生在老宋家还讲究以德报怨吃苦耐劳这等美德,那是活该受苦受累。

所以,采薇现在只秉持一个理念,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

每每看见老宋家上房那几位,采薇就懊恼醒悟得太晚。

中秋属大节,日子是穷是富的家家户户中午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饭食,已经拿到家里话语权,采薇当然不会亏待自己,正好主街肉铺宰了一头猪,排骨、五花肉、板油没少买。

早晨吃过饭就开始焖蹄髈,采薇准备分肉被吴氏夺了菜刀,“还没案板高,你说我来切。”

采薇指挥着片出五花上的瘦肉,剩下肥多瘦少的留了半斤左右剁饺子馅儿,余者全部切丁炒臊子。

“二姐你和面,待会儿包饺子用。”采薇掰着手指定中午饭菜,“蹄髈焖一个时辰挪到陶锅放小炉子上,晌午再做个豆角烧排骨、芹菜肉丝、鸡蛋炒瓠瓜。”

一听晌午有这多肉菜,宋漓乐得直点头,呲着小米牙补充:“汤就喝饺子汤,我要吃十个。”

采薇坐在灶膛前的烧火墩上笑他,“饺子吃饱还有肚子吃肉吗,两只大肘子呢!”

宋漓隔着衣襟拍肚皮,“有的,十个饺子只是垫吧垫吧。”

听着待会儿要用炉子,宋清拎着小泥炉出门清理,宋老大也拎着斧头去劈柴,各司其职,倒座房的说话声就没断过。

杜氏恨得牙痒痒。

今早大房去买肉根本就没避人,一扇猪肉那懒鬼包圆了大半只,她去割肉时听其他人说才晓得,旁人都说大房买那多肯定要孝敬他们二老,结果她回来左等右等不见来送肉。

眼见婆婆从灶房到上房,从上房到灶房,不知道都转悠多少回了还是没叫人准备晌午饭,陈氏撇嘴,“三丫,去找你弟回来,大丫和我换床单被罩。”

“都有正经名儿还大丫三丫······”采芷拉着脸,很是不高兴,采兰磨蹭着往外走,气弱道:“弟弟不回来咋办?”

“就说晌午做好吃的,他们不回来就没得吃。”

陈氏话才说完,采芷便嘟囔道:“有个屁好吃的,就割那点肉,炒出来一人一筷子都不够。”

陈氏咂嘴,拧了大女儿一把,催促小女儿去叫儿子们回家,等人出去才低低道:“你不挨骂不舒坦是不是?管他多少,有你的吃的不就成了!”

采芷抡着小笤帚在床上胡乱拍打 ,怏怏道:“就那点肉,连二斤都没有,四叔一回来哪能轮到我们吃。”

“你四叔······”陈氏冷笑:“忙着吃香喝辣呢,哪还记着家里。”

观她娘脸色,采芷凑过去帮忙扯脏床单,好奇道:“娘咋知道,你又没去县里?”

陈氏冷哼,却没多说,只叮嘱道:“眼睛擦亮点,别招骂。”

她给娘家送中秋礼,可是听说小叔子最近在县里呼朋唤友吆五喝六威风得很,今儿中秋虽书院休沐,可人不一定会回来。

大房的采薇有没有攀上顾公子不说,家里这位小叔子倒是先扯着顾公子的大旗,不是酒楼包席面就是花街找妓子,她看啊,迟早要出事!

对于娘家人的提醒,陈氏回来半个字都没说,她有自己的盘算。

听着上房婆母叫,陈氏隔窗应了声,“哎娘,这就来。”让大女儿把床单被罩全换下来,自己去了灶房。

“今儿过节,这都晌午了钻屋不出来,等着我上灶呢!”杜氏黑着脸站屋檐下骂骂咧咧,见只二儿媳出来,老三家的厢房没动静,又拔高了嗓门 ,“老三家的,早知道你是个懒货,当初就不该应这门亲······”

杜氏骂人、周氏赔情说好话,上房那边动静不小,采薇抬头瞅了好几眼,蹲在她旁边盯着炉子的宋漓很是不放心,撅着屁股挪了两步,贴着二姐低低道:“早晨我见着奶去买肉,只买了这一点。”说着用手比划了大小。

采薇当然知道他担心啥,又往上房东边的灶房看了几眼。

按道理,分家后她家做了好吃食理当给上房送,多多少少总归意思到了就行,若是以往,像今儿这些大菜,宋老大至少得给上房送一碗。

采薇却没这个打算,甚至,从开始焖肉剁馅儿到现在,她从未表现出要给上房送菜的意思。

吴氏倒是记着这茬,却没提,至于丈夫,她看了眼洗手准备吃饭的人,垂下眼帘不作声。

宋漓早就等不急了,那会儿二叔家的两位堂哥找他玩,他怕两人留下蹭饭,愣是爬上床装睡。,这会儿坐小杌子上眼巴巴盯着红润油亮的排骨。

四个大菜 ,小方桌都放不下,妻子儿女都已入座,尤其小儿子都已经吸溜口水了,宋老大难得露出个笑脸,捏起筷子招呼:“都吃吧,一家人没那多讲究。”

倒座没那多讲究,上房里陈氏、周氏却是惨了。

杜氏没掂量清自己的位置,等着大房送肉送菜的念想落了空,她买的肉只有斤半,陈氏做主炒了四个荤菜,连带素菜、干饭、米酒鸡蛋汤摆上桌看着还成。

结果宋老头上桌一动筷子就来气,看着有四盘荤菜,可一动筷子尽是菜不见肉,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拉饥荒了呢!

“今儿好歹是个节,连一盘像样的菜都整治不出来!”

面对丈夫的责问,杜氏只能往外推,“东西都在灶房,老二、老三媳妇看着操持的,也怪我,一时没看住。”

陈氏咬牙,但凡筷子细些都能被她当场折断。

周氏立马撇清自己,“都是二嫂做主,我就搭搭手。”

宋慧一边拨拉盘子里的菜一边嫌弃:"肉都没几片,也就看着是道荤菜。"

小姑子站着说话不腰疼架桥拱火就算了,更让陈氏恼火的是儿子也没眼色。

宋浩、宋泽早被大伯家的肉香勾得五迷三道,加之叫他们回家时就说晌午有好吃的,结果就这,谁能不失望?

宋泽咬着筷子眼巴巴,“大伯家有一锅肘子呢!”

另一桌的宋老头 、杜氏还没开口,宋慧先炸毛,“咋的,你也想分出去吃独食不成,就跟着那混人学吧,落个不孝不悌的名声看你以后能有什么好下场。”

陈氏放下筷子,正色道:“阿泽不过是小孩子家家馋肉吃,看小姑子你说的······”

“既知道馋肉,你还做这菜,你是觉得大嫂现在日子好过了羡慕了?”宋慧根本不给二嫂辩解的机会,直接发难。

陈氏冷眼瞧着猖狂的小姑子,冷冷道:“不到两斤的肉,我有天大的本事能做出一桌十二道席面来,小姑子你手巧,日后定不会过我这种炒个肉菜还得凑盘的日子。”

宋老头摔了筷子,“不吃就下桌!”

屋里换来清净,不过片刻,有啜泣声响起。

看着小姑子妖妖调调的做派,陈氏直接下桌,”拿斤半肉整一桌大荤大肉席面的活儿媳做不来,以后灶房的活计我就不沾手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种田)
连载中丁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