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归关

边疆长沙滚滚,一红袍佳人御马归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那是一名新来镇守边关的小卒,见来人是一个身披战甲,轻颜魅眼俏女子骑着马来,疑惑十分,难免蔬生,对人喝道。

女子笑而又语,道:“来者何人?呵呵...告诉你们领头的,来者何人!”

小卒显然,被这位女子的语气给震慑到了,一为女子,按道理,不该上战场,带军御马出边疆。此女并不简单,但,爱于面子,反喝道:“一名女子?就想见我们领头的?未何?”

沈亦天居高临下,目色赫赫,应声道:“一名女子?一名女子又能怎样?告诉你,我是南平公主沈亦天,自封朝阳!”

小卒捧腹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哈哈……你是南平公主?好好好,要不要我参见一下呢?公主还上得了战场?哈哈哈哈哈,你见哪门子公主可以上战场啊?还骑着马拿着剑?”

这小卒当真是不怕死,那可是皇帝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女,南平公主,沈亦天。自出生以来,权力是手拿把掐,钱更是不消说,要啥有啥。但他终归是一个强势的人。母亲,是当朝皇后,薛朱颜。哥哥是当朝太子,沈君天。父亲是当朝天子,沈君哲。自小至今,学富五车,文武双全,男子该有的亦然有,而琴棋书画女子该有的亦然没有!但他的优秀并未被赏识,而是被人批判,依然被当个大家闺秀一样对待。

18岁成笄礼时,皇帝亲赐其一把上古灵剑,沈亦天亲赐名为,问天。

“少年不知何当死,”大概写的就是这位小卒了!

“哼!你好大的胆子,”“噌”沈亦天抽出腰间的配剑,抵着小卒的鼻子道:“作为女子,能把你怎样,不能把你怎样,不是你来决定的,斗胆与我切磋,可好?”

小卒看着抵在自己鼻尖的剑尖,咽了咽口水,此剑上绣着龙纹,是只有皇帝才配佩戴的灵剑,但这件却在此女子身上,不难得看出,此女子正是南平公主!一屁股栽倒在地,颤道:“公……公主殿下!恕罪!小人恕罪!求公主殿下开恩放过小人,吾上有七旬老母,下有襁褓小儿,求公主殿下开恩!”小卒反过身来跪在地上,活不要命的磕头“砰砰砰……”

沈亦天:“得以!你是否新来的?”

小卒:“是……”

沈亦天:“不怪!无作为公主,不与百姓动手……”

小卒听之,立马抬起头,双眼放光,感激不尽,又道:“哈……谢公主开恩,谢公主开恩!将来小人有恩必报!”

随之,关门立马打开,沈亦天御马驾归。

街旁平民见关门大开,纷纷仰头起身,向门口望去。

“是南平公主!公主回来了!”

“公主殿下,完璧归赵!”

“叩见公主殿下!”

百姓见是公主纷纷低头下跪,敬其之,无半分恐慌。

沈亦天见百姓,无冤不明向自己下跪,连忙俯身喊道:“平身!何必下跪?众为臣民,何必下跪?快起身!”

众人齐声:“是!”

前头不远,就是皇宫,不必行多久,何况是骑马。但是,沈亦天硬是磨磨蹭蹭,从午时,走到了申时。尽管像这种,自寻边疆归来多次,然无法冷漠面对。

沈亦天骑着马缓缓走向皇宫,一路上思绪翻涌。边疆的风沙虽磨砺了她的肌肤,却也铸就了她更为坚韧的心性。此次归来,她深知朝堂之上必有诸多波澜等待着她。

踏入皇宫,巍峨的宫殿在夕阳余晖下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沈亦天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一旁的侍从,昂首阔步向内走去。

“南平公主回宫——”太监尖锐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沈亦天踏入议政殿,殿内的大臣们正与皇帝商议着要事,见她进来,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来,有惊讶,有敬畏,亦有几分不屑。

“儿臣参见父皇。”沈亦天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坚定。皇帝沈君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天儿,快快起身,此番边疆之行,辛苦你了。”

沈亦天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大臣,朗声道:“边疆之事,儿臣已妥善处理。敌军虽数次来犯,但在儿臣与将士们的奋力抵抗下,皆铩羽而归。如今边疆局势暂稳,不过仍不可掉以轻心。”

这时,户部尚书王大人站了出来,冷哼一声道:“公主殿下,虽说你此次边疆之行看似有功,但毕竟是女儿家,长期在外抛头露面,终究有失体统。且边疆战事,本应由朝中武将负责,公主此举,怕是有越俎代庖之嫌。”

沈亦天眼神一凛,直视着王大人,毫不示弱地回应道:“王大人此言差矣。国之安危,匹夫有责,何况本公主身为皇室血脉。边疆危急之时,武将畏缩不前,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国土沦陷?本公主此举,是为了我朝江山社稷,何来越俎代庖之说?倒是王大人,在这朝堂之上,不思如何为边疆战事出谋划策,却在此对本公主的行为指指点点,莫不是对父皇的决策有异议?”

王大人被沈亦天的一番话怼得面红耳赤,一时语塞。皇帝沈君哲微微皱眉,不悦道:“王爱卿,南平公主一心为国,你莫要再做无端指责。”

沈亦天趁热打铁,又道:“父皇,儿臣在边疆期间,发现我朝军队虽勇猛,但军备物资却时有短缺。这其中缘由,儿臣认为值得彻查。再者,儿臣建议在边疆设立屯田制度,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如此一来,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可巩固边疆防御。”

皇帝沈君哲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道:“天儿所言有理,此事就交由你与兵部、户部共同商议,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沈亦天拱手领命:“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托。”

从议政殿出来,天色已暗。沈亦天望着满天星辰,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为这朝堂带来一番新的气象,让那些小瞧她的人刮目相看。而接下来,她将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朝堂纷争与权谋斗争,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是南平公主沈亦天,那个从不知退缩为何物的女子。

沈亦天回到自己的宫殿,灯火通明,侍女们早已等候多时。然而,她无心休息,边疆归来,朝堂上的暗流涌动,让她深知局势复杂。她坐在桌前,展开边疆地图,仔细地标记着要点,思索着屯田制度的具体细节。

第二日清晨,沈亦天早早来到了兵部。兵部尚书李大人见她前来,连忙起身相迎:“公主殿下,您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到了?”沈亦天面色严肃,将手中的地图摊开在桌上:“李大人,屯田之事迫在眉睫,我们需尽快商讨出可行之策。还有,关于军备物资短缺的问题,不知李大人可有头绪?”

李大人面露难色:“公主殿下,军备物资短缺,这其中牵扯甚广。既有运输途中的损耗,也可能存在贪墨之嫌,但尚无确凿证据。”沈亦天眼神锐利:“那就去查!本公主不管牵扯到谁,一旦发现有损害国家利益之人,绝不姑息!”

随后,沈亦天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户部。王大人见到她,虽心中不满,但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沈亦天直接切入主题:“王大人,屯田制度所需的资金和物资,还望户部全力支持。另外,本公主听闻,近期户部账目有些混乱,不知王大人作何解释?”

王大人额头微微冒汗:“公主殿下,这……这账目繁杂,一时之间出现些许差错,也是在所难免。”沈亦天冷笑一声:“在所难免?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王大人最好尽快理清账目,否则,本公主定不会轻易放过。”

离开户部后,沈亦天并未回宫,而是乔装打扮来到了京城的市井之中。她穿梭在人群里,听着百姓们的议论。有人抱怨赋税过重,有人提及边疆战事让家中男丁短缺。这些声音,更加坚定了她改革的决心。

回宫途中,沈亦天路过一处小巷,突然听到一阵求救声。她循声而去,只见几个地痞流氓正在欺负一个卖花的小姑娘。沈亦天眉头一皱,上前大喝一声:“住手!”地痞们见是一个女子,非但没有停手,反而调笑道:“小娘子,少管闲事,不然连你一起收拾。”

沈亦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身形如电,瞬间出手。几个回合下来,地痞们便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小姑娘感激地看着沈亦天:“多谢姑娘救命之恩。”沈亦天扶起小姑娘,轻声问道:“你为何在此卖花?家中还有何人?”小姑娘眼中含泪:“家中父母生病,我只能出来卖花换些钱给他们治病。”

沈亦天心中一阵怜悯,掏出一锭银子递给小姑娘:“拿着,给你父母看病。以后若再遇到麻烦,就去皇宫找南平公主,就说是她让你去的。”小姑娘惊讶地看着她:“您……您就是南平公主殿下?”沈亦天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回到皇宫,沈亦天继续投身于屯田制度的策划与军备物资的清查中。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帝珠
连载中南秦楚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