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第240章

接下来的日子,方彻和穆亦冬在瓦西连科军事学院里,白天跟着沈静廷上理论课,下午跟着康斯坦丁和路希尔上实战课。

一天的课程结束以后,两人有时会先在学校的食堂里吃完晚饭,然后再回家;有时会直接回家,跟尼科季姆或者阿丹一起吃晚饭。饭后自主学习。

晚上睡觉前,若是还有机会联系上喻政罡,就跟对方说几句,向男人汇报他们在星联邦这边的情况。

两人把时间安排得相当充实。即便是周末和假期,康斯坦丁和路希尔还有沈静廷三人休息休假的情况,他们也会来到学校里自行学习和训练。

这天,在理论课上,沈静廷对方彻和穆亦冬道:“今天的上课内容是社会实践。”

“什么社会实践?”方彻问。

沈静廷说:“去参观一座全自动化机械工厂。”

……

这座工厂位于校外,甚至是郊外。因此接下来,沈静廷带着两人走出了瓦西连科军事学院,来到学校附近的空轨站内,准备乘坐空轨前往目的地。

途中,沈静廷问他们:“之前我让你们先自行去查在星联邦能免费吃饭的原因,你们查了么?”

“查了。”方彻点点头,“我和亦冬找邻居问过。邻居是星联邦人,他跟我们说了一些他的想法。我们也在网上搜了相关的资料。

“总结下来,这似乎是……星联邦人最基本的公民权利之一?

“但我还是搞不懂。”

“搞不懂正常。”沈静廷说,“因为这个总结只能说明表象,并不能解释最根本的原因。

“而这解释起来很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所以,我才需要利用这一次社会实践,来把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告诉你们。”

……

到站了。

沈静廷带方彻和穆亦冬参观的这座全自动化机械工厂,名为“冬来市食品加工实业”。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它主要生产的东西跟饮食有关。

该工厂占地面积很广,里边有好几个建筑物,其中最大最显眼的那个是主厂房。

主厂房从外部看呈巨大的几何形,整体色调为纯净的银白色。

除了建筑,工厂内部还有大片大片的绿化带和户外休闲区域。绿化带茂密、宽阔,户外休闲区域有放松和健身的设施。

正常情况下,星联邦的大部分工厂都是对外开放参观的。只不过想要进入厂内参观,一般都需要提前至少半天时间预约而已。

除非该工厂涉及了军工或国家机密,那这种情况肯定就是不能进去参观的了。

昨天,沈静廷已经给自己以及方彻和穆亦冬向这座工厂提交了参观申请,所以现在,三人非常顺利地进入了工厂内部,然后在机器人导游的指引下,从主厂房开始参观了起来。

方彻对主厂房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一切都井然有序。

流水线上没有任何工人,有的只是无数的机械臂,在对食品进行加工和包装。

机器人导游介绍,厂内从原料处理到成品配送,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是由机械和机器人来完成的。在这里,就连巡逻的警卫都是牵着机器狗的机器保安。

偶尔遇到那么一两名工人,机器人导游说,他们都是负责维护检修或数据监控的技术人员。

这些技术人员的工作时间都很短,往往只用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就能完成一整天甚至一整月的任务,然后结束工作,下班离开。之后有好一段时间他们都可以不用再来工厂处理任何事情了。

工厂有一个中央控制室,里边的计算机连接着星联邦的国家级超级计算机“北极星”,不但实时监控着厂内所有的机械和机器人的数据情况,确保工厂能够稳定运行;还与厂外遍布全国的大型运输网络完美对接,同整个国家的物流系统高度一体化,保证工厂生产加工好的食品能够被顺利且迅速地送达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

这便是全自动化机械工厂。

顺带一提,星联邦那遍布全国的大型运输网络也是全自动化的,也几乎都是由机械和机器人来完成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真人员工在其中的参与数量占比少之又少。

整一座工厂完整地参观下来,花了三人不少时间。

参观完毕之后,沈静廷带着方彻和穆亦冬,来到了工厂的户外休闲区域放松休息。

虽然冬来市一直在下雪,不过,这座工厂被一个透明的防护罩包裹着。这个防护罩会把落下来的雪给吸收并储存起来,送去让附近的冰雪处理厂加工——或提取纯净水,储存水源;或处理成干净的景观雪,拿去应用于滑雪场、舞台造景等环境。

因此,工厂内部的所有区域都是没有积雪的,绿化带绿意盎然,气温也比工厂外面要温暖舒适得多。

方彻三人在户外休闲区域的其中一张圆桌前围坐下来。

一个长方体状的饮料柜机器人滑到了他们的旁边。

“辛苦啦同志们,来一杯热饮恢复一下能量吧!”饮料柜机器人用欢快的语调说着。

它那透明的柜子里装着种类繁多的热饮。方彻特意看了一下,这些热饮都没有标价。

沈静廷很自然地从中取出了一杯热红茶。

“拿吗?免费的。”男人对方彻和穆亦冬道。

两人这才也去拿了饮品。

饮料柜机器人慢慢悠悠地滑走了。

沈静廷端起杯子,细细地品尝了一口里边的热红茶,然后看向二人:“工厂参观完了。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

方彻打开刚才从饮料柜机器人那里拿来的,一罐易拉罐装的热八宝粥的易拉环,喝了一口,接着若有所思地说:“这是一座几乎没有一个工人,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机械和机器人来完成的……全自动化机械工厂。

“在来这里的路上,您说过,您会利用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星联邦能免费吃饭的最根本的原因告诉我们……

“莫非您是想说,这座全自动化机械工厂,就代表了那个最根本的原因?”

“对。”沈静廷点点头,“在一个十分遥远的过去,有一位非常、非常伟大的男人指出了一个真理——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的劳动’。”

穆亦冬抚了抚手中装着热红糖水的瓶子:“意思是,只有人的劳动成果才具备价值;但星联邦所有食物都由机械生产,机械不是人,故它们的生产成果都不具备价值;所以在星联邦,食物才都能免费,人们才都能免费吃饭?”

沈静廷肯定了他的推论:“没错。总结来说,就是发展生产力。”

“大概理解了。”穆亦冬说。

“不对。”方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只是这样的话,还远远不够。

“地星的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明。明明如今的地星的科技水平相比起旧地星那会儿,已经进步不少了,可我们的国家却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贫民窟和与世隔绝的落后村庄——这是我亲眼所见的。

“也就是说,地星的绝大多数普通人根本就享受不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只能被动地承受工业化把生活节奏强行拉快的痛苦。唯有极少数贵族才可以享受到这些。

“其根本原因就是贵族垄断了一切。如果普遍化垄断得不到彻底改变,那么照这样下去,无论再怎么发展、发展多久,哪怕地星最后也拥有了像星联邦这样的全自动化机械工厂,都依旧会有很多人吃不起饭。

“甚至情况会更加严重。”方彻神情严肃,“因为这样的社会,是货币经济社会——普通人必须得先以工作换取收入,才能以收入换取生存所需物资,哪怕那些东西就是人们在工作中生产出来的,但这样的社会却依旧可以将二者切割开来,并让二者形成对立。

“如果全自动化机械工厂出现,就会让机器包揽所有工作,其中自然也包括生产人们生存所需的物资。那就等同于让所有普通人全部失业。

“而全自动化机械工厂必然被贵族垄断。贵族的本质是囤积资本,这种生物是绝对不可能会大发慈悲地把机械生产出来的生存所需物资免费分配给普通人的,他们一定还会继续要求普通人用钱来换取这些,以满足他们对资本的囤积欲。

“但这时的普通人已经全部失业了!他们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收入来源,是换取不了机械生产出来的生存所需物资的,等待他们的只有……死!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社会进步,而是一场……贵族针对所有非贵族的,系统化、机械化的慢性大屠杀!”

那将会是地星最糟糕的结局。

方彻总结道:“所以绝对不能唯生产力论,物资的分配方式同样至关重要。”

听了他的一番话,沈静廷脸上的表情微微惊讶,那如寒霜般常年冻结的目光,现在被炽热的赞许给融化了:“……是这样的。

“这正是接下来我要说的——如果不解放生产力,如果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无论科技多么发达,也依旧改变不了底层人民悲惨的生存现状。”

改变底层人民悲惨的生存现状……方彻想,这不就是埃雷昂特现在正在拼尽全力去做的事吗?

垄断一切的地星贵族,其统治正在被埃雷昂特推翻!

因此,方彻始终相信,地星人的未来是光明的,他们绝对不会一直这样悲惨下去。

因为他坚信,埃雷昂特一定会成功。

……

之后,沈静廷又告诉方彻和穆亦冬,如今星联邦整个社会的运行,依托的是“强大的生产力 无尽能源 国家级超级计算机 遍布全国的大型运输网络”这套体系。

全自动化机械工厂是星联邦有着强大生产力的表现之一。

无尽能源指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启能量。如果一个国家缺少能源,那么,即便它的生产力再强,也会如同无米之炊的巧妇般为难。

国家级超级计算机——即“北极星”,负责实时监控星联邦各地的各项数据,分析计算接下来国家需要生产哪些东西。

遍布全国的大型运输网络负责把生产出来的东西顺利且迅速地送达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

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有了这整一套体系作为基础,星联邦才可以做到免除公民在吃饭、住房、水电、医疗、交通、教育等最基础的生存必需上的花费。

“还记不记得,之前带我们参观的机器人导游说过,这座工厂的工人很少,且他们的工时也都很短?”沈静廷问。

想起那些技术人员,方彻点点头:“嗯。是不是整个星联邦不管什么地区,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况?”

“是。”沈静廷说,“星联邦的工作岗位极少,工作时间也极短,我们国家的人有着非常充裕的个人时间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前提是,那些事不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所以在星联邦,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往往一生都没有再工作过哪怕一次。”

方彻震惊了:“这……

“这样的话,会不会导致所有人都习惯于享乐,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建设国家了?!”

“不错的思考。”沈静廷抬眸,看向他,“答案是,不会。”

接着,男人详细地阐述了其中的根本原因。

星联邦是社会化抚养,全民绝育,无论男女都没有生育权,生育权为国家独有。政府统一设立生育辅助中心,采集公民基因,用人造子宫为整个国家孕育后代,以保持社会的人口平衡,延续星联邦文明。

绝大多数星联邦人在生育辅助中心出生以后,都会先被送往养育中心接受抚养及学龄前教育。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养育中心分配到一间独立的房间,和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养育型机器人。专属养育型机器人会以父母的方式照顾、陪伴和教育那个孩子。这样可以确保星联邦人在幼儿时期的身心健康。

等到六岁的时候,星联邦人就可以和自己的专属养育型机器人一起,住进国家免费分配的那个生存保障性住房里去了。

专属养育型机器人会在星联邦人成年以后被国家回收销毁。如果实在舍不得自己的专属养育型机器人,是可以被允许只上缴机器人的躯体,自行保留机器人的记忆芯片的。

之后,只需要把记忆芯片置入到家用机器人的内部,专属养育型机器人就可以继续陪伴在自己身边了。

只有极少数星联邦人才有父亲或者母亲。在星联邦,想要为人父母,必须经过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学习和考试。很多时候即便一个星联邦的孩子有监护人,也还是需要让养育型机器人来帮着监护人一同照顾。星联邦监护人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更像是平等的朋友,而非长辈和晚辈。

所以,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星联邦都并不存在婚姻或家庭的概念,因为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土壤。

整个星联邦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家庭,在这之中,所有人都是一家人。

这就使得星联邦人其实是比较习惯独居的。比如,大多数星联邦情侣,哪怕他们之间的关系再亲密,也不会每天晚上都睡一张床上,甚至平时可能都不太会长期同居一个房子里。

当然,星联邦社会也并不排斥更加亲密的爱情、友情、亲情……如果你对此有需求,可以自己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建立这样的关系。不必担心会遭到嘲笑,因为很多星联邦人都是这么做的。

可以说,这是一个遇到困难,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走出家门,走到路上,随便抓住一个路过的人求助,对方都会非常慷慨地伸出援手的国家。

很多外国人就会好奇,为何星联邦人能拥有如此高的道德?

有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及彼可知,“道德”这种东西,也是会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而且星联邦的情况,其实跟道德并没有什么关系。

比方说,地星的各个阶层对于物质资源,其实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抢占和囤积的**。然而星联邦却并没有这样的情况。

因为星联邦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国家,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物质需求便会如同呼吸一般,轻易就能得到满足。

这时,人们会自然而然的失去抢占或囤积物质资源的**,毕竟那实在是太唾手可得了。

试想一下,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会去抢占囤积空气吗?

当然不会。那么同样的,星联邦人也不会想着去抢占或囤积物质资源,甚至还会觉得这么做的人怕不是有什么大病。

更不会跑去破坏工厂、农场、发电站等公共资源。在星联邦人的认知中,这些东西既是大家的,也是自己的,谁会闲得没事干砸自己的东西啊,神经病!

而且真敢这么做的话,星联邦那完善到离谱的法律也会重拳出击。

如此一来,星联邦人反而能自发的做到保护环境,不浪费物资,不破坏公共资源,也乐于助人……因为在这个国家里,帮助他人不会让自己的利益损害分毫,不会有任何风险,因为“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满足自然也成为了星联邦社会公认的,真正存在价值的东西。人们会对劳动产生狂热的追求和崇拜,会自发地把精力投入进创作、建设、科研……之中。因为劳动是人们验证和证明自我是否真正掌握了某一项知识或技能的最佳手段。

“劳动为人之本质”,这向来都是一个真理,只是货币的异化为它蒙上了一层灰尘。

所以,那些觉得星联邦人道德很高的外国人,其实是在拿自己物质资源稀缺的国家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另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国家的群众普遍道德水平,那当然会将星联邦人的道德水准无限拔高了,就像普通浴缸的储水量肯定是比不过露天泳池的。

某种意义上,这属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水土不服”。

除了以上方面,星联邦还有一个极为强大的武器——教育。

为了武装每一个公民的思想,星联邦实施了义务教育,且在教育从业者的选拔方面极为严苛。

星联邦所有教育从业者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中的精英,久经考验的伟大的灵魂工程师。不少星联邦人戏称,教师资格证是他们国家最难考取的证书。

整套组合拳下来,从根源上就直接掐灭了星联邦人集体堕落的可能性。

不过,星联邦的义务教育有一点比较恐怖,那就是所有星联邦人不管花费多长时间,都必须得读完大学。否则哪怕已经成年了,也依旧得跟未成年人一样,无法享有正常成年人的完整权利。

比如星联邦会对所有不享有正常成年人完整权利的人进行网游防沉迷限制。

方彻:……

星联邦这招太狠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当上校穿成豪门假少爷后
连载中北都Valer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