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依山而筑,过了石牌坊和大红门,入眼便是享祾殿。
石牌坊洁白肃穆,享祾殿光辉宁静。
长孙思衡站立在石牌坊前久久不入,曾经多次同父皇和兄长来此祭拜,如今一转,兄长逝去,天人相隔。心胸就抑郁结结。
执掌的宫人前来领路“那夜大火炎炎,公主尸身毁坏,不宜久置,便遵了圣上的旨意,按着祖制先葬在福安园里,一切皆备下,就剩礼部还在赶制碑文。
灵堂暂设在偏殿,待禅师诵经四十九天后便送至昭阳寺,供奉于菩萨下。”
步入享祾正殿,入眼依旧是红帘金帷纱,地藏王菩萨下依次摆放着诸多祖灵位,台前乘着瓜果,两边燃着红烛。一旁的偏殿里禅师敲着木鱼颂着《法华经》。
檀香氤氲,佛音不绝。
祭拜完正殿的先祖便进入偏殿。
不同主殿的金红敬肃,偏殿围着白纱帘绸。
还未入室长孙思衡便感觉鼻头微酸。
有俩小厮在灵位旁燃着金纸钱。见长孙思衡进来,那俩小厮暂且退下。
苏齐在旁跪着静候。
长孙思衡站在蒲团前看着那灵位“娴慧和暄公主长孙栩栩之灵”,顿感心口一窒,眼泪汪汪直打转。
许久,她端正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心中一阵悲痛涌来,她眉头微蹙,压抑着哭泣。
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哥哥竟如此就离去,一阵伤心苦涩得令人寒颤。
她闭着眼行拜礼,同哥哥的道别,同自己的过去道别。
细看可见蒲团上余有两点泪珠浸入锦面。
长孙思衡起身,面上还呈着悲色,眼角微湿。
苏齐低着头递过帕巾“殿下。”
长孙思衡接过拭了拭眼尾,稍整神色便行至聚宝盆前,在桌前拾起好些金纸,趁着那微旺的火光轻轻散落。
看着那金纸被火光卷起,长孙思衡感觉眼底一阵刺痛,仿若看到大火吞噬哥哥的场景,她忽地伸手探去要取那金纸。
“哎!殿下。”苏齐焦急赶忙上前阻拦。
长孙思衡一回神指尖倏然触碰到火花,疼得她赶忙缩回了手。
“殿下还是该小心些,怎就一时……”苏齐见她指尖红肿,稍松了口气又略微担忧地看着她,到底是个公主,金贵娇嫩得很“这,可打紧不?”
“无碍,只是有些许红肿,宫里应当还有些膏药。”长孙思衡神色淡然地收回了手,轻抚指尖灼痛,转而看着那聚宝盆,一阵心揪,哥哥那时被火烧得该有多疼啊!
苏齐默然,这小殿下向来在宫内向来被宠得无法无天,活泼可人,一瞬间变了性子倒是令人唏嘘。
刚出了享祾殿,宫中便来了消息,皇后召见,便改了方向前往皇宫。
在芸嬷嬷的引领下进入凤鸾殿。
“思衡拜见母后,母后金安。”长孙思衡进殿行礼。
“我儿快起”皇后欢喜的扶起她到座上,“你刚从享祾殿回来,应是累了。今日既拜过了,往后便好生过了,别有什么其他的念想了。”又招呼着芸嬷嬷上茶。
“瞧着如今气色大好,应是太医调理不错,身子可还有些不适?”皇后拉着她打量,笑意盈盈。
“嗯,儿臣一直按时用药,恢复得快些。”长孙思衡饮茶。
皇后又同她说了些许细事:“这朝堂上的事,母后倒帮不着你,柳尚书谦和公正,你可同他多相交好。
你父皇知晓你来,晚些会来用膳,你二人他自小看大,待会他若是发现些什么,母后且替你顶着,事以至此,你父皇怕是不能说什么,倒是你断不可让你父皇失望。”
“是。”长孙思衡答应。
她们又聊了些许,直至殿外宫人传令“皇上驾到!”她们二人赶忙出来相迎。
见皇上进殿,长孙思衡行礼,有些心虚:“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万福金安。”
“嗯,好,瞧着恢复不错。这几日你母后可担心坏了。”皇上扶她起身,拍了拍她的肩膀,盯着她细细看一番,忽然发现什么端倪,面容微沉,横了皇后一眼。
皇后吓得低头,手心沁着汗汗,绞着帕子说道:“臣妾前些日子着实睡得不安稳,幸而思衡康健,臣妾这颗心终于放下了。”
“这常说吉人自有天相,太子殿下乃皇上金龙血脉,有圣上庇佑,自有吉福;且皇后娘娘诚心礼佛,必是活佛显灵!”常公公笑得憨厚。
长孙思衡留着心思看了常公公一眼,暗夸好一嘴漂亮话。
“常公公这嘴甜的堪比黄鹂,快传膳吧!”皇后娘娘挥手召来宫女嬷嬷们。
皇后伺候着皇上用餐,佳肴浅尝。
皇上夹了一箸清炒莴笋到她碟子里:“这莴笋炒的清脆,颇有胡瓜的口感。”
皇后机敏察觉,沿着话:“这二者确实相像,可到底还是有些区别的。”
长孙思衡也明了其中试探之意,筷子一顿,随即吃完了盘中的莴笋。
笑得明媚:“母后这边厨子确实不错!清脆可口!别有一番滋味。”
又吃了许久,聊些宫中趣事。
“你在家歇息了几日,怕是落下不少学业,如今身子大好,还须早些补上,明日还该上早朝。”皇上放下筷。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长孙思衡跪安后离开。
待长孙思衡离去,皇上一拍桌面,眉尖蹙起:“荒唐!你这是胡闹!朕到底是她父皇,你真当朕什么都看不出来么?”
“皇上,臣妾……臣妾实属无奈之举啊!”皇后立即跪下磕头
“你这是要毁了栩栩一辈子啊!”皇上怒火中烧,心中闷闷堵得慌,背着手不停盘着手中的佛珠,转而想起“所以思衡才是……”
“是。”皇后闷闷地回应。
“啪啦。”皇上手中的珠串断裂,圆润的玉珠滚落,数数作响。
“圣上息怒啊!”皇后在地上微微发抖。
皇上顿住,立在原地,闭着眼,恼怒郁结于心,一时竟不知如何。
“臣妾也知皇上不能失去太子,无奈才出此下策的。”
“你给朕好生待在凤鸾殿内。”皇上起身,一甩衣袖离去。
晨安宫内。
下人前来报信。
令妃绞着帕子:“啧,老天有眼,好不容易来一场火,居然还留着他个祸根!”
长孙信吊儿郎当地枕在席上吃着茶“母亲何必苦恼,私下都传开了,那家伙怕是痴疯了,皇后发了好大脾气还把那宫女杖毙了。”
“瞧你那泼皮赖子样儿,宫里的胡言乱语你也信,趁着他这几日不上朝,你得多在你父皇跟前侍着。
唉,他渐渐年长,我这个做娘亲的越发替你忧愁啊。”令妃急着皱眉头,去揪长孙信的耳。
“哎哎哎!母妃饶命啊!”长孙信一缩脑袋掩着双耳。
东宫书房。
长孙思衡看着书房内的玩赏字画,一切都是按照哥哥喜好的样子摆置,桌前仿若还能看见哥哥伏案写字的模样。
长孙思衡随手从书架旁的大口卷轴缸里取出一幅字画,展开,磨着石墨观察。不同她的字婉约雅致,娟娟小楷;哥哥的字端庄迥俊,颇有气势。
她执一狼毫蘸墨,在一旁的宣纸模仿着。临摹几次,颇有形像,但是内里还是不同的便唤道“苏齐!”
苏齐早在门口侯着,闻声而来。
“去把哥哥平时练的字帖,看的书目翻找出来。”长孙思衡练了半晌,始终不满。
“是。”苏齐去书柜翻找。
摹至夜深,书房燃起红烛,身边叠着一沓宣纸,苏齐磨得手酸:“殿下,早些歇息吧,练字也不是一日能成的。这明日还得上朝呢!”
“嗯。”长孙思衡停笔,闭眼,揉了揉眉头看向窗外的月:“确实不早了。哥哥平日几时歇息的?”
“太子殿下每日睡前都会读一两个时辰书。大约亥时入睡。”苏齐回应。
一*一
待到天边黛蓝见光,云岫就来伺候她梳洗更衣“皇后娘娘派人传话,今日到朝堂上希望殿下要多听多看少说话!切勿让人捏住话柄。”
长孙思衡整整衣摆:“难为母后费心了。”
朝堂上,皇上还未至,殿外一片嘈杂,到底是面生,长孙思衡便局促得站在殿前。
有些官员大胆地上前问候:“太子殿下如今身体康健,改日臣等必将登门拜访。”
长孙思衡回之浅笑。
扫视了一遍周围官员们,瞥见红柱边倚着一个十六七岁的俊郎少年,头戴絺冕,冕有六旒,绯红的衣裳上绣有三章纹和小朵花,佩金饰剑,腰间玉带还悬着银鱼袋。
这么年轻的四品官!长孙思衡留了个心眼。那少年亦回望着他,眉眼含笑。
百里昭磨着衣袖的碎花,暗道,这小孩命还挺大的。
早朝听那些政事不明,轮到刑部尚书报告时却醒得清明,好似就是说给她听的一般,大殿静得唯有呼吸沉沉。
“那些个表演燃放烟花的艺人已烧死,面目全非,难以辨认,西苑的宫殿烧毁,余留些残骸也难寻什么,但是……有些余留的窗绸和木上,沾染着少量的石漆。”刑部尚书身子鞠得端正,持着笏板。
石漆么?那不应是用在战场上的嘛。他们从何得来的?
长孙思衡想得头疼,她知道的太少了!平日居于后宫不知晓这些,如今端有太子的空名,却没有人脉,没有什么势力。
淡黄宽袖下她十指掐进手心。
“给朕严查!”天子嗔怒,朝臣心惧。
下了朝,长孙思衡去偏殿换了身宽敞的深黛衣袍和儒巾,她一边整饰衣袍带子一边问着屏纱外的苏齐“你知道朝廷里那个最年轻的四品官员么?”
苏齐弯着腰闭眼抬手捧着木案,思索着:“哦!殿下应当知晓百里国公吧!那原是百里家的世子,百里昭。去年参加了殿试,一举夺魁。连中三元,当世罕见,圣上见他学识渊博就封了他个从四品国子监司业……那时殿下还小,应只听了些风头。”
“嗯。”长孙思衡应着。这么说倒是有那么一回事。母后曾说过此人文采斐然,行文扬葩振藻。是个难得的可塑之才。
倒是奇缘,长孙思衡上车轿时,恰好又相见。
百里昭披着蓝灰的云纹衣袍,内里搭着荼白锦衣,腰间系着棉带子缀一羊脂圆玉。云纹玉簪子半盘着髻,鬓边垂着一缕长发,看着俊朗清隽。
偏眼边生一颗痣,笑起来,一双桃花眼乘着情,看起来邪魅而清秀。
道是无晴却有晴。
长孙思衡微微有些呆滞,尔后额头被轻点,惊醒。
“太子殿下可别迟到了!”
他衣带飘飘,随风进了马车。
徒留下马蹄踏地的声音,长孙思衡微微皱眉,亦上了马车。
一★一★一★一★一★
崽崽点亮封面的星星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