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苏清紧急组织人手,提前预防疫病传播。

不仅要从源头查起,尤其是南江县的内河里的尸体,县城角落的无主尸首。

还有各类牲畜粪便以及死者衣物等等。

再有因天热**的食物都要及时清理。

最后更要撒了白醋或便宜白酒消毒。

南江县以内河分为东西两部分,平时以两座石桥来往通行。

苏清以此为界,把整个县城分为四个区域,吩咐手下逐一清理,务必把源头遏制住。

武捕头刚从街上回来,又接了新差事。

各房书吏也没想到,衙门事情本来就多,大姐儿又有新活吩咐。

衙门以前百十来号人,都有些忙不过来,如今只剩六十二人,却要承担之前几倍的工作量。

“菩萨都有几分脾气,拿我们当牲口使。”其中一个差役抱怨道。

另有文书问户房主事:“这几个月的俸禄能发吗?听说卖粮挣了些银子。”

户房主事摇头:“发不成。”

“别惦记这个钱了,大姐儿要用这些买药材,给百姓们熬汤药。”

“当然,不熬汤药,也不会发俸禄,衙门真没钱。”

什么?!

众人震惊,自动忽略下面一句话,只气恼衙门仅有的银子,还要买药材,熬汤药?

“又是防治什么疫病?!”

“战事都过去半个月了,要有疫病早有了!有钱不发俸禄,是想做什么?!”

本来只是衙门差役文书们抱怨几句。

传到王乡绅那边,便又换了口风,传到百姓耳中。

“苏县令的女儿不成事,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食,她卖了一部分,要买药材熬汤药给我们喝。”

“这不是好事吗?”

“什么好事,我们又没生病。就算有个小病也能扛过去,但若没了粮食,我们真的活不成。”

“是啊,这个时候了,还管什么汤药,应该留着粮食赈灾啊,撑不到秋收,大家都完了。”

“女人家就是成不了事。”

“前些日子看她问王乡绅要粮,挺厉害的啊。”

“那她身边不是有顾秀才,肯定是顾秀才出的主意。”

“让她别当家了,这么大个县城,她个女人肯定管不好。”

话再转到衙门,顾从斯颇为尴尬。

苏清倒是不意外,该来的总会来。

衙门内部的不满她也知道,不仅没钱,事还多。

好在他们按部就班把该做的都做了。

收敛起上百尸体,不仅有朝廷军的,也有叛军的。

“虽是叛军,却也是顺昌国某家儿郎。”苏清道,“记下特征,留下遗物,焚烧之后埋到一处。等战后再说吧。”

江那边还在打仗,绝不能故意侮辱敌军士兵尸体,否则只会激起对方更多血性。

“朝廷官兵的尸体,则要一一登记,尽量把特征遗物记录清楚,打了棺材选个合适的日子埋在西山,方便他们家人来寻。”

“以后逢年过节,衙门都会祭祀。”

苏清说完,见手下众人并不接话,就知道大家的想法。

这般麻烦的事,根本没人想做。

武捕头擦擦头上的汗,他连日满县城跑,这般强壮的汉子,却已然精疲力尽。

苏清自己也没好到哪去。

衙门事多如牛毛。

一边赈灾,一边熬药赠药。

还有县城各处的搜查消毒,每个人都身兼数职。

只是这些事,都不得不做。

苏清揉揉太阳穴,转而问道:“衙门还剩多少粮,多少钱。”

户房主事答道:“六月二十一有余粮三十六万斤,十六万斤平价卖出。剩下的,一部分熬粥,一部分发给登记在册的民户,每日耗费一万斤。”

“截止到今日六月二十七,余粮十三万斤。”

“卖粮所得的九百六十两,买了柴火跟药材,只余一百六十两,这还未扣除给阵亡士兵买棺材的钱,就算要价便宜,总共也需五十两。”

也就是说,还有十三万斤粮,以及一百一十两银子。

约莫再支撑十三天。

户房主事忍不住道:“大姐儿,要不把赠药的事停了。咱们县里清扫的最干净,所有尸体都收敛了,各处也做了您说的消杀,不会有问题的。”

众人纷纷点头。

其实跟着苏县令女儿做事,大家刚开始是有不服。

但苏清不仅两次从王乡绅手中抠出粮食,而且明显能借着得民心的势,再抠出些粮。

加上她行事作风比她爹还利落,处理事情颇有些滴水不漏,大家心里暗暗服气的。

唯有这防治疫病,实在太耗银钱了。

战乱之前的南江县有钱,经得起这般折腾,如今不成的。

大家眼里带着希望,希望大姐儿能听劝。

苏清犹豫片刻,心里还有隐隐不安,再下决定:“不行,天气太热了,咱们行动本来就晚,还需多防范。”

听到这话,众人只得应下。

最后是醉醺醺的田县丞赶来为老友之女解围。

他领了尸体或焚烧,或埋葬的差事。

苏清十分感激,田县丞家人全无,整日靠饮酒度日。

若不是见她为难,估计也不会主动揽下。

“大家略歇一歇,过几日会好的。”苏清也不敢许什么诺,只得含含糊糊讲了。

等其他人走的七七八八。

顾从斯道:“你还要去王乡绅家?”

也就他听出苏清的意思,过几日再去一次王家,便能缓解衙门的尴尬。

苏清点头。

不过那王乡绅肯定早有防备。

只看最近的流言蜚语即可。

这次去要粮,只会极为艰难。

总要想个由头才是。

再者,她总觉得。

王乡绅家的粮,比大家预估的要多。

她怀疑,去年卖给叶家的粮根本没拉走,还在王家某个地方藏着。

别说什么卖给叶家就是他们的了。

南江县百姓都要饿死了,这粮便是百姓的。

如今接济的只是县城百姓,下面四乡二十村的消息,还没机会过问。

这粮既是本地百姓种的,就不能放出去。

至于叶家。

现在兵荒马乱的,难道还能赶来收粮不成。

也太财迷心窍了。

等时局平稳,自然给他家补上。

苏清心里盘算,外面传言愈演愈烈。

多是讲苏清做事不稳,难堪大任。

还有让她退位让贤。

更把她的功劳张冠李戴到顾从斯身上,无论顾从斯怎么解释,都没人相信苏清有这能力。

“无非是王乡绅那边挑拨。”苏清对顾教谕道,“你也不必忧心,不过这事也不是办法。”

“要不然把王乡绅请到衙门,好好议一议。”

顾教谕最不想让顾从斯掺和这些事。

更不想让他得罪王乡绅,能从中说和,肯定是好的。

六月三十日下午,王乡绅姗姗来迟。

他看了眼衙门门口施粥领米赠药队伍,嘴角抽搐。

都是他的钱!

知道这些粮食在江南能卖多少钱吗!

白白给了这些穷鬼。

衙门书房,苏清,刘小妹,武捕头已然坐定,下面还有大小书吏差役。

顾从斯犹豫片刻,还是来了,虽不想抢苏清风头,可他又担心出岔子。

人人都知道,这是王乡绅的回击。

这次谈得好了,县里那些谣言自然烟消云散。

谈的不好,更有难听话等着苏清。

王乡绅到了书房,还笑着道:“你爹在时也请我来过,没想到啊,时过境迁,竟然是你了。”

话里的贬义不言而喻,苏清眼睛微抬,开口便是:“最近县里都说,想让我退位让贤,主动辞了衙门主事的差事。”

众人一惊。

如此开门见山?!

“晚辈细细想来,整个县城里,只有一个人合适。”苏清站起来,给王乡绅做了个礼,“只有您能掌管这偌大的南江县。”

“以后不仅是粮食买卖,各行各业,您都可以管。”

“还有衙门六十多官吏,只有您可以。”

苏清一边说,一边拿出县印,托在王乡绅眼前:“有了它,想做什么都可以。”

“大家都劝我不要赠药,我不是还在做?”

“还有那么多粮食,说给百姓就给了,今日一天一万斤,明日便是两万斤。还有下面各村百姓,同样有救济可领,那该是多少粮食,多少银子。”

王乡绅眼皮一颤,明显意动。

但他又明白,苏清故意如此,好让他出丑,当下摸摸胡子:“小人可没那么大魄力,小人的粮食全拿出来,也不够挥霍的啊。”

“哎,我也想挥霍,要是能挥霍个把月,也成了。”

王乡绅听此,轻蔑一笑。

个把月?

小小女子,只敢这样想。

下一瞬,王乡绅表情凝固,苏清转而狂喜。

有了!

王乡绅家里果然有囤粮!

必是那叶家寄存在他那的!

苏清强忍着笑着,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咱们早就撕破脸了,我想要什么,王乡绅很明白,而且我自会取的。”

两人的交锋看的众人眼晕。

等苏清说完,武捕头等人反应过来。

王乡绅家的粮食,足够“挥霍”,故而他才对苏清口中的话不屑一顾!

王家到底囤了多少粮?

不说施粥了,为什么不放到市面上去卖。

如今各种粮食价格极高的。

苏清解答他们的疑惑:“南江县的粮价再贵,能贵的过京城,以及金陵一带?”

王家囤积粮食,是要卖到其他地方。

至于本地百姓死活,本地百姓能不能熬到秋收,关他何事。

只要这事成了,必然发一笔国难财。

再者,他手里那么多粮,真要放出来,本地粮食价格则会下降。

王家怎么甘心少赚钱!

原本觉得王乡绅被苏清逮着薅的众人怒了。

他竟藏着这样的祸心。

消息放出去,不用苏清动手,便有义民冲到王家抢粮。

“你,你!苏清!你要是敢说出去,你不得好死!”王乡绅已然暴怒,“这大部分粮食都是叶家寄存的,叶家为皇商,你敢动他家的粮食吗?!”

“江南叶家说话间就到,到时候没了粮,谁能交差?”

“尤其是你,你替你爹掌印,于理不合,治个不遵礼法的罪,你家要如何?”

苏清反而笑,不用武捕头护在身前,笑眯眯道:“既如此,您若恨我,就很该把粮食给我的。”

“到时候让叶家收拾我,如何?”

王乡绅恨不恨苏清,自不用说。

但哪有自己出主意坑自己的。

顾从斯嘴唇颤动。

这般魄力,他怎么可能做得到。

世人实在高看他,低看苏清。

苏清心道,谁知道叶家什么时候来,粮食先弄到手再说其他。

书房内气氛紧张,门房小子云喜恰好闯进来,面带喜色:“大姐儿!来领汤药的百姓突然增多了许多!人人都夸你有先见之明,都夸你是广乐府最好的衙门主事!”

苏清扭头:“为何?”

“右码头那边传的消息,说广乐府沿途各县多多少少都有疫病,唯独咱们这是最安全的。”

“多亏您提前预防得好。”

苏清看向窃喜的王乡绅,当机立断:“武捕头,你带姓王的去王家运粮。”

“能运出多少是多少。”

“我去右码头,迎江南叶家收粮的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越做女官
连载中桃花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