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番外三:檐下灯影[番外]

上元节这日,京城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映亮了半边天。李墨辞推了宫宴,只带着羲雨,换上一身寻常百姓的衣袍,悄悄出了宫门。

街上人潮如织,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提着兔子灯穿梭在人群里,姑娘们头上插着亮晶晶的珠花,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糖炒栗子香。

“你看那个!”羲雨拉着李墨辞的手,指向街角一盏走马灯。灯影里转出的,竟是青峦山的景致——有潺潺溪流,有茂密丛林,还有两个模糊的身影在山道上互相扶持。

李墨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底泛起笑意:“倒像是我们当年。”

“可不是嘛,”羲雨仰头看他,灯笼的光晕落在她脸上,柔和得像幅画,“那时哪敢想,有朝一日能这样牵着你的手,在京城看灯。”

他们随着人流往前走,走到一处猜灯谜的摊子前。摊主是个白发老者,见他们驻足,笑着递过一张谜面:“姑娘不妨试试?猜中了有彩头。”

谜面写着:“雨打芭蕉,人立廊下——打一字。”

羲雨略一思索,眼睛亮了:“是‘檐’字!”

老者抚须大笑:“姑娘好才思!这盏荷花灯就送你了。”

李墨辞接过荷花灯,递给羲雨。灯影在她脸上轻轻晃动,让他想起那年在烟霞镇,也是这样的上元节,她提着一盏兔子灯,站在青石板路上朝他笑,说“墨辞你看,月亮都躲进云里了”。

“在想什么?”羲雨见他出神,用手肘轻轻碰了碰他。

“在想,”李墨辞握紧她的手,声音温柔,“那年你说要教我猜灯谜,结果自己对着谜面琢磨了半个时辰,最后还是我偷偷告诉你答案的。”

羲雨脸颊微红,嗔道:“哪有?明明是你笨,连最简单的‘小时不识月’都猜不出是‘胡’字。”

两人笑着往前走,走到一座石桥上。桥下画舫穿梭,丝竹声隐隐传来;桥上情侣依偎,说着悄悄话。羲雨靠在桥栏上,看着水中的灯影,忽然轻声道:“还记得吗?那年在烟霞镇,我们也在河边看灯,你说京城的灯会比这热闹百倍。”

“记得,”李墨辞站在她身侧,为她挡住迎面而来的晚风,“你当时说,再热闹也不如烟霞镇的清静。”

羲雨转头看他,眼里盛着灯影与星光:“现在觉得,热闹也很好,只要身边有你。”

李墨辞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吻,像落在灯影里的月光。“我也是。”

远处忽然响起一阵欢呼,原来是有人放起了烟花。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红的、绿的、金的,映亮了半边天,也映亮了桥上相拥的两人。

羲雨靠在李墨辞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看着漫天璀璨的烟火,忽然想起那年在青峦山的雨夜,她缩在岩洞里,听着外面的风雨声,以为自己会永远困在那片山里。

那时的她不会知道,一场雨会带来一个人,一段路会牵起一生的缘。

烟火渐渐散去,李墨辞牵着羲雨往回走。她手里提着那盏荷花灯,灯影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尾巴,像他们走过的路,曲折却温暖。

“回去吧,”李墨辞低头看她,“夜深了,该冷了。”

“嗯,”羲雨点头,握紧他的手,“回去煮碗元宵吃,我让小厨房备了黑芝麻馅的。”

“好。”

两人的身影渐渐融入熙攘的人流,荷花灯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轻轻晃动,像一段被时光温柔包裹的记忆。

原来最好的团圆,不是回到过去,而是不管走了多远的路,身边的人始终牵着你的手,陪你看遍人间烟火,也陪你守着檐下灯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愁雨
连载中w绮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