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狼烟起

程潇一行人朝南步行了两日后,在远离水源的偏僻处恰巧碰到一山洞。

那山洞隐匿在一处山林之中,洞口为灌木藤条所遮蔽,看起来经年未见天日。要不是一行人远离了水源地,行路间口渴至极,嘱了小厮循着潺弱的流水声寻去,阴差阳错间发现了入口,便是怎么也无法觅得这样严实的藏身之所的。

“此处看着可做暂时庇护之所,你们放我下来吧”,程潇点了火折,环顾四周道。

两小厮将程潇安置好,纷纷累得直瘫在地上,只能将目光投向晏通。

其中一小厮道:“可否请晏先生相助取水?”

晏通瞟了一眼那小厮,见他已瘫作烂泥状,大喘着粗气,便也没做声,接了水囊径直返回洞口取水去了。

晏通察觉到,这一路南行,地势渐高,但越靠近南方,水流越是湍急。他料想这峰顶南面定是有一处充沛的地下水源,才能供得上这南北引流之势。

他看着洞口之处环山林流动的水势,陷入思考。

除了南北一路水渠外,偏离水源后,他们一路上几乎没看到任何泉眼,而现下此处既然有泉眼现身,想必定是他们已经抵达山顶南面腹地了。

他虽然平时一向特立独行,此时也不得不以大局为重,决定回洞内知会程潇自己的发现。

“我们现在已经到达南面腹地”,晏通不经意般说着,将水囊递给程潇。

“先生可是有所发现?”

“从山上水系看来,此山必依赖南面地下之水,这洞外的泉眼便足以见得我等已入腹地”

程潇点头表示同意。

“只是我看这洞中干燥得紧,一点地下渗水的痕迹都没有,晏先生莫不是搞错了”,方才请他取水的小厮应声道,有些怼他的嫌疑。

晏通早就察觉到一行人对他的敌意,也是,一路上为了护他周全,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再加上他为人又冷漠疏离,他们自然是看不过去的。

他说得没错,晏通从进来开始就察觉这其中蹊跷。

他取了火折,对着四周穴壁认真探查,用手仔细摸索着石壁的湿度,又贴近墙面,细细闻过岩石的气味,一时间似乎有所发现,又未得解。

他匆忙在那坐定的小厮背后抽了一支箭,用箭头细细地戳刮着岩石,不一会儿,他便露出满足的神色。他没有急着回复众人的期待,又秉着火折往洞里侧走去,在一堆似乎是碎石的地方立定下来,探查过后才回过身,看起来镇定自若。对其余人道:“这是红砂岩”

“可有特别之处”?,程潇道

“此岩产自千里外的云滇之地,有防潮耐湿之用,是建墓工程中特用的一类岩石”

余人听此眼睛都亮了,喜上眉梢。

“那岂不是说我们这么快就找到线索了?”程潇忙问道。

“非也,程将军请看这洞中所遗碎石堆,看起来应是加工巨石所剩的残余品,如果鄙人猜的没错,此处应该只是他们当年加工红砂岩的暂庇之所”

众人隐隐失望,却莫不对眼前人侧目以待,凭借着蛛丝马迹,竟能知之甚多。

“这是什么!?”另一小厮走动间好像踩到了什么坚硬之物,他捡起一看,竟是各式形制不一的箭矢。

程潇看到小厮手中拿着的一枚手箭,正与日前交锋的骑兽少女所用一般无二。

晏通循着零星散落的兵器望去,却正是一堵用红砂岩临时累叠而上的隔墙。

众人合力又推又抬,折腾了半个时辰,随着拆抬掉的下部巨石搅乱了根基,一声巨响,石墙轰然塌下。

随着火折微光下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眼前所见让众人都惊傻了眼。

只见刀枪箭戟分门别类,俨然陈列,一路堆叠,里面原来是一条长长的隧道。震惊间几人移步向内,又看到战车分排停立。小厮边移动边记着数,光战车就达五十乘之众!沿着两侧堆叠着兵器的通道不知道走了多久,一行人方达洞底。这约莫数百米的深穴内,武器数量之巨,非一国之巨藏不能达也,

几人面面相觑,无法言语。

晏通也良久才反应过来,沉着道:“此地不宜久留”。

“何以见得?”程潇此时眼中只有这昭示着巨大权威和力量的兵库,这之前他还忧虑此行无获,现下他已经完全被这股冥冥之中的力量征服了。

“这怕也只是随葬兵器的冰山一角,不知道是怎样的因缘际会,才囤积于此,未归于地宫”,晏通看了一眼身旁直勾勾盯着这些弓弩的程潇,心生担忧。

他于墓葬之事见多识广,知道有可取,有不可取,这遗落的冰山一角的随葬物已然向他昭示着前路的风险,仿佛在告诉他们,好生者请远离。

程潇道:“晏先生所言差矣,若是这偌大地宫的财富能够为我等所用,取之于无凭鬼神,施之于汲汲苍生,那是多大的造化之功呀”

“你们今天挖出一批,明天戍帝老儿崩了又照旧会埋进一批,苍生从来就不需要你们的营救。这些话还是拿去糊弄无知者吧,对我就无需多言了”,晏通常自恃才,最讨厌上位者们粉饰太平的话术,终于无法抑制地暴露自的本性,对程潇直抒胸臆道。

程潇一时间竟被噎住了,无以为反驳,只道:“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只先生既然已经领了掘墓事宜,想必也是不想毁了的在圈中美誉,此行还需得依赖晏先生划策,我程潇在此保证,此次定然只做勘探,不会涉险拖累先生。”

程潇深知眼下只能倚赖眼前的人,故暂时只能抓了他惜名如命的缺点,先委曲求全。

晏通看着程潇妥协的姿态,便只能做识趣状,只是他心里打定,这一趟还是尽快结束,早些下山为妙。

————

然越想越觉察不对劲,驯鹰日行八百里,按理说三天快过去了,母亲如果有部署应该是早就传到了。她内心逐渐焦灼不安,便决定趁夜北行。

神龙山峰顶南北势阔,东西势窄。南北之行最是耗时费力,若是不借助外力,步行半月也常有之,然乘驯兽兼程两日,方抵达北面族人据守处。

北面之地,因峰顶山林起伏,地势不如南面平坦开阔,平时只在其中一处据居着少量族人,余下的族人,因着南面天时地利俱佳的优势,经年在那里生活。

至于北面艰苦中据守的这部分族人,也有其留居此处的渊源。

回溯当初,自墓葬建成落定之日起,俞帝后人为了保守墓葬建址的秘密,杜绝后世盗贼匪徒作乱的可能,便派遣精锐部队进山,将当时建墓者数千人,包括善机关巧设者,精风水勘测者,金石冶炼者,巫蛊厌镇者者,尽数圈禁围剿于此,陪葬帝陵,以绝后患。

相传当时双方对峙惨烈,先辈们竭尽全力,急中生智,才设法将一众精锐引入帝陵宫中,锁下石关,以最后的活路相挟。双方在帝陵中断水断食僵持三日,数千人生无所望之时,才终于相互妥协,缔下契约,只要入侵者退出山林,建墓者将此生不出神龙山,自此从世间销声匿迹,保守墓葬秘密。

谁也没曾想到,那支精锐上了路,在赶往复命途中,便等来了接踵他们而至的另一支部队的血洗,他们这才反应过来,恐怕后来者也是接了死令,要尽数灭了他们的口,好让此处帝陵真正能从此不为外人道。

直到那时,一众才彻底顿悟,仓忙逃亡中,相约着再次退入了深山。从此和建墓者一道,凭借天险和巧设安然避世于此,三百年岁月轮替,未有更也。

而因着这样的历史渊源,留居深山的墓建一流和入侵者一派虽能合力对外,但却免不了一开始的相互警惕,故此多年来他们各立山头南北两端。

直到经历岁月如梭,以及因缘际会的通婚往来,南北之防才算是彻底被打破,更替出如今相望相守的局面。

然的母亲正是那时北面精锐首领的后代,因着行事果敢,杀伐决断,总领族中监守之事,北面也由此一向是四方中防守最为稳固之地。

然在一处精致的纯木色复式屋宇前渐渐趋停。

只见这处屋宇轩昂,虽比不了世外的富丽堂皇之感,却在雅致精妙之上更胜一筹,就像一处飘渺的仙境亭阁静静座落于势起势落的山林之中,给人以有恬静曼妙之感。

此处是北面这峻急山势中少有的绵延势平之处,放眼望去,方圆数里的村落远景尽收眼底,四围隐隐弥散进远处的山林中,就像是被这清晨雾海承托着的飘渺的人间仙境。

天才微亮,山野路上有稀少行人,一切看起来宁静而美好。

然下了驯兽,边焦急地趋步入内,穿过屋宇后的院落,边四下打量。她推开浅掩着的母亲寝居,却发现被褥齐整。目光移到屋中一角,发现置物架上一向放置着的盔甲和箭筒一并不在了。

她知晓定是山下有情况,便加紧步伐朝门外冲去。

“然,是你来了!”

她抬头看,原来是山中一老翁在远处喊话。

“母亲现在何处?可是北面有危险?”然急忙问道。

“她们下山已有数日了,听说驯鹰带来消息,这次林中出现不少外来者”

然听完心中一紧,眼中瞬时透露着坚毅和凌厉,问道:“她们往哪个方向去了?”

“像是东北方向,去了不少人”

“老伯,快回去,这里不安全!”然朝着老者喊道,说完转身便跃于兽上,御风朝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然立定峰顶东北瞭望亭时,放眼望去,只见山下狼烟已起。

她知道,大势已定,这是清剿完成后召唤各路族人聚集的信号,驯鹰会往烽火方向聚集,为林中族人指明汇合的方向。

眼下北面局势已定,她料定与西面那一行人必有关联,转而更加忧心他们的行迹。

这峰顶四方天地广袤,族人上万犹才占据了其中零星之地,他们未至之处仍旧数不胜数,想要重新找到那一行人实在是如大海捞针。

南面父亲那边应该已经收了她的信,此时必定已经知会了族人提高警惕,有所行动。

北面族人看样子在山上暂无受到侵扰,眼下能做的便是等母亲一行人回程再商议应对之策。

然等了两日才终于见到上山的母亲和族人一行,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俘虏而来的十数名入山者。她震惊住了。

母亲远远便看到立在门前焦急等候的然,交代了随行者后,她边朝着她走去,边将缠在手掌上的绷带解了下来。

然见此立时迎了上去,急切道:“母亲受伤了?”

“不打紧,一些小伤”,母亲说着一把将解下的绷带丢下,望向然接着道:“你传来的信我看过了,等这两日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妥善就启程去寻人”。

然看着母亲掌中长长一道绽开的伤口,心中惊惕。不过母亲一向坚毅果决,她最看不上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然便只默声看向她的眼,道:“母亲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他们既然已经到了山上,便不能留了”,母亲说着,望向被押送着已经走远的那一行俘虏,“不过我留他们还有用,这次的进山者装备齐整,有备而来,不像是寻常的入山狩猎或求道者。我要问出他们的真实目的”。

看着母亲眼中迸发出的凌厉而决绝的神色,然才真实地感觉到此次事态之重,可能远超自己的想象,她内心不得不开始深深的抱歉和担忧,她害怕自己因为一时贪念错信了他人,害怕因为自己的失察而给族人带去灭顶之灾。

她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先前所做的决定。

而这一切的答案,都在那一行俘虏身上,眼前只消经过母亲一些凌厉手段的对付,便会拨开云雾见月明。

想到这里,她又开始害怕起来。她目前人生的进程,还处在需要花费力气,去厘清这世界上真实和谎言的阶段。

未来无法预测,她只能听凭明日的到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长生诀
连载中风华书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