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往事-初见如光

春日的天光懒懒洒落在御花园里,枝头新绽的花瓣随风摇曳,一点点将青枝粉染。白梅、海棠、迎春花次第绽放,空气中泛着一股淡淡的香气,仿佛也将这深宫的沉闷一扫而空。

陈清和站在花树下,身着浅蓝色长衫,衣袖上绣着极为雅致的白梅,衬得他身形清瘦挺拔。少年不过十四,眉眼却已有初成的风华,神情温和,眼眸澄澈,不笑时像是月下清泉,笑起来又仿佛晨风拂过江南水面。

他此刻正捧着一卷《楚辞》,安静地站在太子身边,替他读文。声音温润而清亮,一字一句皆有起伏,像是被春日轻柔地拂过的琴弦。

太子李承乾坐在石桌旁,眉头微蹙,神色冷淡,却难得没有打断这篇枯燥的诵读。他的目光落在那少年微微抬起的下颌上,唇线紧绷。

他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是在无意之间就被这人吸引目光。

陈清和并非宫中出身,他是丞相陈善佳最小的儿子,自小养在书房中,因为年纪尚幼便被送来东宫作书童。但他与寻常侍从不同,不卑不亢,也不谄媚逢迎。他总是用那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与太子相处着,不近不远,不轻不重。

那天,东宫外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年幼的六皇子李承泽在太傅带领下,误入御花园。他脚步轻快,满脸写着渴望新奇的神情。衣衫虽整洁,却因个子瘦小、面色苍白,让人不难想象他在这宫中是如何被冷落的。

他本想悄悄绕过这处花亭,却不小心听见了陈清和的朗读。

他的目光被吸引得无法移开。

那是怎样一个人啊 —— 光是那一身淡蓝的长衫,就像是春天里最温柔的颜色。他静静站在花下,嘴角含笑,像一幅画。李承泽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少年静默之中自带一种温和的清贵气质,那样的从容不迫、彬彬有礼,却又不染一丝轻佻。

他看呆了,甚至没有注意到脚下踩断了一枝落花。

陈清和转头看见他,微微一怔,然后笑了一下。

“六殿下。”他朝李承泽颔首致意。

那一刻,李承泽的心跳几乎漏了一拍。

那少年看他的眼神澄净而带着几分困惑,他的声音清亮又克制。但就是这一眼,却让李承泽像是被什么细细密密的线绳缠住了心。

陈清和看着六皇子。他印象中的六殿下,是那种宫人背后悄声议论的“冷宫儿子”。生母早逝,父皇不宠,常年被送去太傅府中教养。如今瞧着这孩子,果然身形瘦削,脸颊微陷,眼窝略深,穿着倒还规整,只是那双黑漉漉的眼睛特别地大,一动不动地看着自己,就像一只小狼狗。

陈清和的心莫名地一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感情外露的人,但此刻却生出几分想伸手摸摸这人头发的冲动。

“在读书?”李承泽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清和点点头,嘴角的笑意未退,温声说:“是陪太子殿下读《楚辞》。”

李承泽便不敢多说。他只觉得那笑意如春日阳光,落在他心上,痒痒的,暖暖的,却又让人舍不得离开。

从那日开始,李承泽常常绕路来到御花园,只为了能远远看上一眼陈清和。他不敢太过靠近,也不敢说太多话。只是默默地记住了他走过的路、站过的地方、喜欢看哪一树的花。

偶尔两人相遇,陈清和也会与他说几句话。六皇子学着折纸鹤,笨手笨脚地折了好几次,陈清和便耐心地教。那天,折纸的阳光下,陈清和笑着将一只完好的纸鹤放进六皇子的手心,而六皇子则低着头,从衣襟里掏出一块白玉,像是献宝一般递给他。

“给你……这是我最好的东西了。”

陈清和怔了一瞬,终究还是收下了。

他们的故事,就在那些无声的细节里慢慢生出枝桠。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视而不见。

太子看得出六皇子的心思,也察觉到陈清和每次遇见对方之后,那眼角眉梢里不自觉的温和变化。他的心渐渐沉了下去。他起初只是将陈清和当作一个读书聪慧、养眼得体的陪伴,未曾将“喜欢”这个字认真地想过。

可现在,他不确定了。

他开始讨厌那孩子每次望向别人时的笑容,讨厌他温和疏离的语气,甚至连他与六皇子只说一句话都会令他皱眉。

终于,有一日,太子将陈清和单独唤入内室。

“以后,离六皇子远一点。”他说,语气淡淡却带着骄纵地不容置疑,甚至连眼神都没抬一下。

陈清和抬头,眼中露出诧异,但终究什么也没问,只是轻声答了句:“是。”

他不问缘由,不争对错,这样的乖巧却更让人难受。

六皇子在御花园等了好几日,再未等到那个蓝衫少年的身影。他终于忍不住偷偷摸进东宫,却只在回廊尽头捡到一只纸鹤。

那是他曾经亲手折的,陈清和教的那种。折得并不完美,翅膀还歪着,但他却握得极紧。

“我会再见到你的。”他一遍又一遍在心里说着。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糙汉也有漂亮妻子
连载中忧愁的太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