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生产铁器的权力是归父皇所有的。
包括市面上流通的菜刀、斧头、铁锹等等,但凡带有一丝一毫的铁,那都是由专人生产专人售卖的。
这仅仅只是针对普通的铁,是这般管理的。
而针对用来做武器的铁,又有另外的管理措施。
尤其是军中,不同的兵种,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归属,所使用的箭头都是不同的。
譬如,虎贲。
他们所使用的箭头,在箭脊上会有一个非常小的虎头的符号。
譬如,骠骑将军。
他所使用的箭头,在箭脊上会有一个与将军印信一模一样的狼头符号。
若是一般的兵,用的确实是平箭。
这般箭头没有任何纹饰,只是在箭尾有一些符号,表示是军人所有。
市面上也确实有箭售卖。
但跟军中用的箭,确实有不同。
也确实是要熟悉这些个特点的人,才能一眼认出来。
而能一眼认出的,也确实是朝堂中人的可能性最大。
内廷,一直由老师主持着所有事情。
陆衍对老师又非常的尊敬,也非常的忠心。
其他郎官...
虽然不好说,但依着虎父无犬子的定律,既然秦博吟都那么厉害,老师他的御下之术肯定是更加厉害了。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郎官应该不会有二心。
而若是产生了二心,应该是跟他本身的利益有一定的冲突。
或者是新晋的郎官。
新晋的人,因为对内廷不熟悉,对老师的认识不深,与老师没有共事的时候,所以就...
十一皇子好像提到过,大皇子的人已经通过玉堂署进入了内廷,是去做曳兵和说客的...
通过玉堂署进内廷...
这是很常规的情况。
玉堂署中供职的那些学士,虽然确实有部分是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得到父皇赏识而进入玉堂署的,但玉堂署中绝大部分学士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他们不仅仅满肚子墨水,也对国事建言献策。
玉堂署也确实是内廷的后备人才基地。
大皇子...
外廷...
丞相...
这...
之前六皇子也提到过关于这个内廷和外廷的问题...
只是和七哥的提法还是有点不同的。
六皇子的意思是,虽然的确蹊跷之处颇多,但从毒药的产地和解药的产地以及秦博吟毫发无损一事上来看,又确实是针对秦博吟,针对老国师的。
至于为何是针对秦博吟,针对老国师的...
应该是在多数人眼里,秦博吟不受伤简直就是个怪事...
这次刺杀的背后主使的矛头指向的就是...
天!
这...
而内廷是整个帝国的天枢...
这...
天呐!
这简直就是...
如此说来,六皇子的话也不是完全不可信了。
这般看来,确实是在针对内廷,针对父皇啊~
都说这擒贼先擒王。
老师可是内廷的一把手啊~
这这这...
六皇子还提到,在有些人的眼里,现在的内廷有些碍事了...
难道还真是内廷妨碍了有些人的利益,所以才要搞事情?
然而,内廷能够妨碍到什么人的利益呢?
难道还真是影响到了外廷吗?
可这种内外廷的制度自帝国开创以来就有啊~
这...
这不是要来个天翻地覆吗?
秦博吟好像提到过,在不同的时期,内外廷之间的关系,全由帝王来调节,从而促使上下一心,为帝国服务。
现在这种内廷稍弱,外廷稍强的局面,是父皇一手促成的。
目的是调整朝堂上的关系。
父皇主张对外征战。
如此,外廷的这些人便想尽了办法钻营军功。
而内廷这边,父皇并没有什么表示。
倒是对玉堂署的那些凭借写好文章进去的学士颇为赏识。
这...
难道还真的像是秦博吟所说的那样,父皇那么做,是在柔和内外廷之间的矛盾?
秦博吟说过,随着帝国逐渐的发展,原本用来制衡外廷而出现的内廷,渐渐地变成了外廷的上级,所以两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若是将内廷给稍稍压制一些,又将外廷之首往上一扶,倒也确实是满足了最初的目的。
所以,也是因此,就觉得父皇对内廷另眼相看了?
就觉得父皇不重视内廷了?
就觉得可以兴风作浪了?
这可比自己都直球得多了~
也不想想,若父皇真的不重视内廷的话,老师他一个区区风热,何必把医圣派去呢?
不过,这似乎也不能完全的说明,父皇确实重视内廷...
万一是展示他作为一个帝王对重臣的关照呢?
万一是展示他作为一个帝王要与重臣以心交心呢?
嘿~
这玩意儿还真像是六皇子说的,懂得揣摩圣意是基本的功夫,能够推测圣意才是需要深入修炼的功夫。
之前,自己为了装傻充楞,提出的是内外廷做事的顺序问题...
当时,六皇子和十一皇子之间有一个非常迅速的眼神交换。
这应该是觉得自己纯属的就是没脑子。
而为了拉拢自己,又不得不顺势来个解释。
六皇子给的所谓外廷针对内廷的缘由是,有人瞧这个先后顺序不爽了。
然而,这么一个顺序自帝国初开就有了,有什么好值得怀疑的?
也是因为这个,自己问他,此事是不是针对秦博吟的缘由。
他同意了这个说法。
看起来,把这其中曲折给捋上一捋,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外廷有人瞧内廷不爽了,所以要搞事情。突破口就在深得圣宠的秦博吟身上。为了不给秦博吟翻身的机会,索性就以帝王的疑心为赌注来搞事情。
这...
而七哥却说的是,这是外廷的人要置秦博吟和老师于死地,是有人想要改变这种内外廷共治的格局...
若是之前对六皇子的意思分析成立的话,似乎确实这是要置秦博吟和老师于死地啊~
这般来看,老师又对七哥有恩,七哥这么疯狂,这么着急,这么愤恨,又这么无力,好像才是比较正常的...
只是为何他说的是改变这种内外廷共治的格局呢?
难道在他的眼里,这内外廷之间是平等的一种关系?
还是说,他这个时候事实上是有些情绪激动,所以口不择言?
而事实上,他是知道内外廷之间的真正关系?
先后顺序...
共治...
无论这些个说法如何不同,但相同的一点都是外廷要针对内廷...
这...
他刚刚还说,老师这区区一个风热是好不了了...
虽然自己不知道他在衍天这一块儿到底属于什么水准,但看他这么疯的样子,应该也是通过衍天发现了什么严重的事情才会...
如此说来,自己恐怕还真的得打起万分精神了。
心头打点明白,自己点头如捣蒜:懂了~懂了~
应当是自己沉默了许久,他也在自己沉默的时候,细细地观察着自己,发觉自己确实是在仔细地思考着他提出的问题,如此才稍稍收敛了一下他那骇人的气势。
他的手彻底松弛了下来,仅仅就是搭在自己的肩上,有气无力:...我...若是与秦博吟有过多的接触,肯定会为他带来麻烦。你是他的君,你与他接触是正当的。此事就拜托你了~
现下,自己也大致明白,他为什么那么激动和紧张了。
也正是因为明白了,遂对他之前的暴虐都算是能够理解了。
自己稍稍松弛了脊背,看向他,真诚道:我...我知道了。
由于确实对他还是有点儿发怵的,自己觉得,既然他的目标和自己的目标是一样的,自然也应该兄弟齐心才是。
而要兄弟齐心,若次次都如现在这般凄惨的情状,自己担心自己可坚持不了多久,恐怕就会被吓疯的,遂弱弱地提醒道:你以后有话能够好好说吗?你这样...我有点害怕~
然而,又是不知自己的话是怎么得罪到他了,他又一下激动起来。
他一把攥住自己的衣领,就差没把自己给提溜起来了:我担心他!我担心他!你懂不懂那种担心?还是你没有心?不懂什么叫做担心?
吼完,还攘了自己一下。
自己又一次被他的狮吼功给整得风中凌乱。
自己是真的想象不到,他究竟是有多么重情重义。
就因为老师的那么一番言辞,就这般...
如此,还真的显得自己有点儿那啥薄情寡恩的。
但自己也曾担心过秦博吟,最终得到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这次的事情,通过秦博吟的透底来看,应该还是有不小把握的。
虽然依着现在从七哥这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算得上是个赌局。
但自己感觉,若是秦博吟没有足够的准备和应对,应该也不会和父皇玩那么大。
正因为如此,自己应该算得上是有点提心吊胆,但又不完全的提心吊胆吧~
而这事儿,自己又不可能跟七哥说,这可真是...
哎~
再说,若自己现在表现出一丝一毫的随便的情绪,怕是眨眼间就得被自己这个七哥给大卸八块弄来炖了,真的只能是十分憋屈了:我...知道担心。我...只是不太细致而已,不代表我没有心啊~
他若鹰隼盯住再也逃跑不了的猎物般,将自己上上下下一阵打量,最后松了自己的衣领,伸出手来,狠狠地锤了自己心口两拳:你最好记住你说的这个话!绝不能让秦博吟陷入绝境,你明白了吗?
此刻,自己发觉,他这手劲儿确实还是挺大的。
好家伙儿,就这么随随便便地锤上一锤,自己都感觉自己的骨头像是被大铁锤给砸过一样。
这感觉也真是...
甚至自己都在想,待会儿回了房应该不是文昭就是文斐来送药,自己是不是应该麻烦麻烦他们给自己瞅瞅,这骨头是不是碎了~
这也忒大劲儿了~
自己简直就是一脸的凄惨样儿:我知道了,知道了。
他也许是不太喜欢自己这般软骨头的样子,往后退了一步,不耐烦地扬了扬手:你可以走了。
虽然自己巴不得立刻就消失在原地,但却不敢这么做。
只能是忍着恨不得插翅就飞的冲动,给他行了礼:那七哥再见。
这才离开。
1.虎父无犬子。——《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2.天枢,是武周时期的建筑,是武则天的纪功柱。寓意为“天下中枢”,象征世界中心。此处化用这个意思,指心脏。
3.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其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9章 回忆悠长【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