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太阴九悲

林深继续往山顶走着,却发现其实上面的台阶也已经被扫了,白落青留给林深的只是一小段路。

这个人,到底在耍什么花样?林深表示有些看不透。

杏林山顶乃是苍云门四峰中最高的地方,站在此处,门派的景色一览无余。

江自流依靠着一棵杏树,看着常青峰的登云台。

历年登云台大比,总有一些想要去看却又无法进去现场的弟子偷偷溜到这里观看。江自流知道这件事,还是于忆告诉他的。那个时候,于忆年纪尚小,还没有资格参加登云台大比,他就悄悄溜到这里看,看完还绘声绘色地给他讲。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

江自流施展轻功飞到杏树树枝上,随手摘了一颗杏,此时已是初秋,杏子熟得掉了很多。他把杏放在嘴里,很甜。

他看向登云台,那时的自己应该就是在那里受刑的吧。那时候他的眼睛还无法看见,但他记得那时的声音,很安静,在他的罪责被宣读完毕之后,没有一个人讲话。

甚至,他听不到一丝风的声音。

极致的安静第一次使得他感到了害怕,因为安静意味着他无法判断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那是一个初秋的傍晚,温度适宜,空气中没有味道,没有声音,那时候,江凤感觉自己快要从这个世界抽离,外界没有一丝反馈,于是曾经的记忆再次涌入。

在非命洞,当他带着师兄弟们去救人的时候,他没有想到在打开牢笼之后竟然会有人再次出手,那时候他的嗓子喊不出来声音,他判断不了现场情况,他不知道到底是哪一方的人先动手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蒙住林深的眼睛,召唤出辰鹰去制止他们,可是辰鹰失控了,当他意识到辰鹰是在杀人的时候拼命想要唤回它,但他的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辰鹰不会伤害他,却也不再听从他。

他用法力制止辰鹰,直到它断成两截,可就算那样,它依旧在杀戮。

短短片刻,身边的打斗声逐渐停息,他看不到现场的情况,但他知道自己犯了错,也就是那时,辰鹰对准了最后一个目标:林深。当他感应到辰鹰刺向林深时,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那一剑,那时他明白了,辰鹰的目标是杀掉所有修炼了“铸剑之术”的人,当然,除了自己,毕竟武器认主。

也就是那时,江凤解除了和林深的契约,他蒙住林深的眼睛,把他送出非命洞,送到了光明的地方。这是身为剑刃的江凤唯一能够为剑鞘林深所做的事情。

他很久之后才知道剑鞘与剑刃的区别,才知道剑鞘要为剑刃承担的痛苦。可那时的他已经逃离非命洞,他能够做的,就是尽快让自己强大起来,救出林深。

他尝试过解除契约,可他怕死。师父告诉过他剑刃一旦解除契约的后果:短命而折。

其实是公平的,身为剑刃,被剑鞘保护多年,他该付出一些东西。但是他不想死。他一直在寻找着另外一种能够解开契约的方法,那种双方都不会受到伤害的方法。

可是在非命洞的那一刻,对林深的愧疚和想要对方活下去的愿望战胜了对于死亡的恐惧,他决定以自己的命换回林深的命。

那时的他一个人躺在黑暗的洞内,拼命回想着师父送自己和众弟子出师门时的话:你一定要把他们带回来,你也注意平安。

明明应该是一场营救,却不知为何成为了屠杀?

如果说那时的江凤只是迷惑,那么从无竟域出来的他就是绝望。

此刻,跪在登云台上的他,心里就只有绝望,他该死,这是他应得的,这是报应。他是心甘情愿跪下的,不然他不会认错,更不会下跪。

是他召唤出辰鹰杀了所有人,他就是那个叛徒,是他潜伏在苍云门将近三年,是他,带着剑刃杀了剑鞘。

空气静止,不知第一道雷将从哪里劈来,不知那烈火会从何处开始燃烧,不知自己将在何时死去。

希望快一些,他这样想着,就算是苍天对我的恩赐。江凤抬头,他感觉到太阳的热度慢慢消失,他贪恋地把脸往能感受到温暖的方向扭过去一点,然后等待着温度逐渐下降。

慢慢地,他知道夕阳不再,天地间已没有了亮。

闪电从头顶而入,他顿时感觉浑身发烫,五内俱焚,像是千万条毒蛇在身体里爬。烈火从脚下而燃,极端的痛苦让他五官扭曲,从内而外,他的皮肉在烈火中被一层一层烘烤蜕下,再重新长出来。

他感觉身体里的力量被一点一点烤干,一点一点消散。

逐渐,他对于疼痛变得麻木,只是在力量彻底消失的那一刻,他忽然有点难过。

好像相伴许久的老友,骑马远赴他乡,马蹄消失在茫茫大雪中,再无踪迹,再难重逢。他舍不得,却留不住。

这时,台下有了声音,一声接着一声,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叛徒,劈得好!

他听着那声音逐渐变弱,随着多年的风雪,多年的时光,匆匆远去,他已不是江凤,他也并未死去。

实在是幸运得很。

更幸运的是自己还能重见光明,他向下飞到登云台,站在台边往下看,想象着自己当年掉下去的样子,不禁感慨。

真高啊。

江自流把头抬起来,看向杏林山顶,他没有在那里等林深,但他留给了林深一份礼物。他会收到的。

杏树下,林深手里正拿着一本剑谱,里面对于斩月剑这段时间想要教会他的剑法做出了准确而详细的解释,有每一招的名称与诀窍,甚至包括两招之间的过渡也有详细说明。

原来,此剑法名为“太阴九悲”:

第一式:围笼之困

当自由成为奢望,当天鸟被钉在城墙之上,当你的所行不再由你,当外界的网悄悄落下。既是困兽之斗,则无惧断翼折足,哪怕一丝尚存,也必残血上苍穹。这一剑法重在起势,起势猛而绝后路,破釜沉舟,于绝境处开生路。

第二式:权倾之下

权倾天下者,肆意掠夺;权倾之下的众生,悲愤之怒难平,哀叹之怨难解。此招出剑迅猛,剑势恢弘,有义士揭竿而起之勇,胸中一股气贯于剑端,王侯将相本无种,丹陛石阶无赖登。

第三式:众生之眸

孤岛之上,一蚕蛹先于众蛹破茧成蝶,舞动着双翅的她渴望着众人的祝福,却看到了他们的凝视,那是一种渴望却又难以理解的凝视,于是她蜷缩起自己的双翼,重新在地上爬着前行,她知道不是自己错了,而是自己早了,当第二个、第三个蝴蝶飞向蓝天时,她将不再伪装。这一剑招舞起来不是很利落,出剑有些迟疑,看起来充满顾虑,但每一招都是惊天之举,每一剑都含开山之力。

第四式:求而不得

人皆有所求,求而不得者或放下,或疯魔,或另觅一求。此式剑招繁琐,变化极大,剑尖冲前意在探求,回旋反向则是放手,八方所指即为变换,尘沙覆剑时也命也。

第五式:羁旅之思

轻舟独泊夜无影,旅人卧听子规啼。归处不知何在,天地难觅;梧桐叶落催人,举目无亲。此招剑意缠绵,恰如乡愁乱麻,虽看似轻柔和缓,然实则暗藏杀机。持剑前提以蓄势,汇聚内力于双腕,移动间,步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第六式:爱欲灼手

爱欲妄念,与人欢喜,也与人伤悲,一念不舍,便是万丈深渊,便是半生功业尽毁。平生未着红装,一夜古琴曲,一场奈何情,红颜枯骨心已死,一言衷肠唯火闻。此招剑势凌厉,出剑极快,重在招式之间的连贯。

第七式:授之以刃

曾以为遇见了光明,却被拉入了黑暗;本以为养大了一株植物,却不料刺伤了自己。以我之刃刺我怀,知你软肋断你筋。这一式剑招普通,新在同一招式用两次,从不同方向进攻,修炼时如同和自己对战。

第八式:神之祭

无色无光无声无感,虽生而犹死。一次偶然的召唤,唤来了三界的不安,被激怒的神会选择原谅还是报复?这一式大气磅礴,如九天滑落的流星,又如东去的江水,载着希望,也载着绝望。

第九式:双生决

一念为善,一念情,一念为恶,一念恨。抬头仰望苍穹,是敬其伟大而尊还是惧其威力而战,低头俯瞰蚂蚁,是悯其弱小而伸手为之挡雨还是笑其无知而吹风乱其屋舍?如何仰望,如何俯瞰,皆是修行。这一式需以心入苍穹,以心入极微,感其所感,才得正解。

林深根据剑谱上的指示练了几遍,果然感觉比之前自己一个人练强了很多。他收了斩月,拿着剑谱来到山顶的崖边,那里,能看到常青峰的登云台,此时偌大的高台早已空无一人,但林深觉得那里一定有人刚刚去过,他心里有一个猜测,等待着他去验证。

不久,岐黄馆开始在各峰开设分馆,风悔峰分馆由白落青负责。

秋月半悬,夜里凉风阵阵,于忆再一次来到洞口,走了进去。

路过辰鹰,翻了一眼《江风畔》,来到棋桌前,于忆施法拂去棋子上的灰尘,泡了一壶茶,倒了两杯,一杯递给客人,一杯自己一饮而尽。

他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的人,微微一笑,然后道一句:“江师兄,好久不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被逐出师门后满级回归拯救世界
连载中秋月如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