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元旦,祁宁接了两个特别出演的角色,一个是清宫戏里惊鸿一瞥的探花郎,一个是军旅剧的特种兵,后者3月初开机,他能顶个精干的小平头,友情客串十来场狙击戏。杨树回复他的信息:“更想看特种兵,好好演。”
祁宁回个好字,各自去忙碌,杨树挺喜欢这样,似水无痕,不关风月。
手头的项目都平平安安地行进,杨树仍然常去剪辑室学习《战朝阳》的后期制作。这部戏情节紧凑,剪辑也凌厉,但几组男女情的名场面都拍得很舒缓,单明玉说名场面是情感逻辑的重要节点,值得用0.5倍速和多角度重复剪辑去渲染,这些时刻不用太考虑节奏,感染力才是最重要的。
杨树自查自纠,《西北年轻人》和《北宋宫事》也得有些抒情和诗意的段落,影视剧像一条大河,是讲点调度和流动感的,不能一味追求戏剧化。那些打到人心里去的,通常不是强冲突快节奏,情感上她不够细腻,但是做项目,得尽可能跳出固有性格去思索问题。
月中,《战朝阳》送审样片出炉。杨树看得幸福感油然而生,它是从她的创意发散出去,算第一个真正的作品。去年,《战朝阳》拍摄过半时,就粗剪了部分素材举行了看片会,邀请各大投资方和卫视前去看片,得到了较好的评价,杨树期待它过审顺利。
单明玉在《战朝阳》的工作告一段落,全力扑到《北宋宫事》的筹备上。姚澈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最花钱的是服装。在专业的历史团队指导下,单明玉御用的美术造型总监常伟亮率队,做出的服饰不仅符合宋朝宫廷服装形制,又兼顾现代人的审美,很有杨树想象的中国风。
常伟亮不如活跃在业内的另外几人有名,但那帮人热爱比拼款式设计,却忽略真正的历史形象。杨树细看常伟亮和造型设计团队做出来的东西,面料质感和服装细节无不考究,可以以小见大窥见时代风貌和文化,她压力倍增。
服装是具象的宋代文化细节支撑,做出了气质,但它是皮相,大多数观众想看的是好故事,把剧本做出气质,才是更该去追求的品相。杨树不再每5集看一次剧本,她让编剧写完一集交一集,自己先行琢磨着,5集再集中整改。
祁宁主演的《大清行商》停拍,让杨树唇亡齿寒,《北宋宫事》前10集剧本定稿后,她发给卫视的夏停过目,夏停打来电话。从近期风向来看,朝堂权谋戏份得适当控制,以家庭戏份为主,在情感脉络上兼顾历史变迁,实现历史剧的现实通路。
夏停是卫视方,对广电局比影视公司把脉更准确。编剧花了半个月时间又改了一道,它和原著相似度不高了。杨树预见书粉们会骂人,但原著很多内容不能用,对制作方也是件很伤神的事。
方雯笑说书粉一定会骂编剧自己不会写东西,还乱改别人的东西,连她父母看了小说,再看剧本,都说这基本是原创的新故事了,为什么要买原著。杨树无话可说,没有这个IP,就可能拉不到投资和演员,它必须走那个风口。
方雯不在意被骂,她是职业编剧,参与过十几个项目,但能做出来的是少数,播出来口碑好的极少,烂的各有各的烂法,是无数博弈的产物,能播出就算成功。观众不理解、观众唾骂,她都当成耳旁风,编剧们不明白怎么写会更好看吗,明白。
二月初,姚澈等高管参加了公司股东会,《北宋宫事》进度得加快,政策变数大,必须早点拍出来。
《北宋宫事》是大剧,事务庞杂,姚澈和单明玉等人协调各方资源和这部戏的规模做匹配,制片助理杨树跑步进入状态,除了抓剧本,现阶段她的工作重心是采购道具。
美术人员都有服装道具的资源,很多制片人习惯让美术组自理承包,由美术组做预算,服装、化妆、道具和资金划个大致总数,制片组批钱。这种模式很省心,但有个弊端,钱给到位,就失去控制了,电视上,堂堂皇后戴了满头义乌生产的塑料珠子,恐怕不止是美术造型的审美不行。
除了道具廉价不可控,导演临时想加置一个景,美术组也能推脱,钱都揣兜里了,你奈我何。姚澈是个精打细算的制片人,既想省钱,又想把制作搞好,她跟美术组合作都采取片酬制,他们需要服装道具化妆和置景工队,由制片组的杨树和他们一起去领,算是个制衡。
剧本还没写完,杨树先划拉了一遍。有些重点道具单独标记,需要找人复刻,根据美术造型总监常伟亮等人的要求按需采购。普通道具到时候找横店的道具库租用,它们主要用于大背景,不给特写,但又多又琐碎,杨树很庆幸身边有个丁盼兮,能帮她把财务方面弄得井井有条。
便是在这一天天忙碌中,春节假期到了,秦朗依约陪杨树回内蒙过年。
杨树和爸爸上次见面是《战朝阳》开机,才半年不见,爸爸白发就增多了。杨树和秦朗进家门刚坐下,爸爸就着急地递上手机,他不知道按错了哪个键,微信手写框找不着了,弄了半天也不会,平时能找单位的小年轻帮他弄,可这会儿大家都放假了。
秦朗帮爸爸调出了手写模式,爸爸说:“你说慢点,我拿纸拿笔记下来。”
杨树再一看,她给爸爸买的扫地机器人趴在角落里落灰,爸爸按照说明书试过一次,但有天按不出来,研究了好一会儿也不行,他感叹科技发展得太快,不给人留点余地。单位以前发节日福利都是现金,后来变成超市购物卡,这两年改成电子渠道发放福利券,年纪大点的同事都说折腾人,有些退休老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就更领不上了。
秦朗说父母也经常说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母亲单位发放三八妇女节福利,让人下载小APP,又是扫码,又是手动输入地址的,再填上一堆验证码,不过是为了领取20只初生蛋,或是两瓶500ML的食用油。
杨树听得心头酸楚,她还年轻,但人的衰老也许不仅仅体现在身体机能迟缓上,玩不转智能手机,就能让一个独居的中老年生活带来不便。爸爸离退休没几年了,她发誓好好工作,多挣点钱,以后跟爸爸一起住。
准女婿初次登门,爸爸备了能让三人吃一个月的的年货,杨树给他封了大红包,爸爸说她今年底要买房子,不收,杨树比划数字:“你女儿年终奖发了这个数,还当上制片助理,做得好了,提成奖金大大的有。”
杨树入影视这行满打满算不到三年,制片的事却那么繁杂,爸爸担心女儿压力太大,但杨树不安于做责编,想有点话语权,必须往高处走。
秦朗让杨父放心,杨树压力大,不还有他嘛,而且杨树运气挺好,遇到了几个贵人,姚澈很提携她,钱一诺重视她,卫视的夏停为人也随和。杨树自己最喜欢姚澈,姚澈做项目凭经验判断,会从方向上把脉,但很懂得工种分责,不轻易干涉主创人员。
但凡乱喷编剧的制片人和导演都不会收获好剧本,这明明是常识,但资本傲慢,总以为自己懂得最多,不肯对专业人士给予信赖。《大唐银楼》就是最坏的例子,编剧并非没才华,但碰上李伊梦了。
不光是卫视给了差评,年初,施严所在的QE网站也拒绝《大唐银楼》了,他上司尖刻地说改名叫《大唐淫楼》还差不多。
杨树回忆自己看的样片,亲密戏如麻,可能那是李伊梦认知里的“撒糖”。听说另外几家视频网站也不打算购片,质量一般的剧,各家见仁见智,但差到一定级别,人们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大唐银楼》投资大,各方不肯亏本卖,但卫视和视频网站更不肯高价买烂剧,李伊梦不死心,拜托投资人里那位权贵的女婿周旋,但女婿公司只投了400万,不想为《大唐银楼》搭太多关系,比他投钱多的人自然会着急。
大咖参投了它,急需靠它赚到钱,施严说她对李伊梦等人放了话:“老娘就算舍了这身皮肉,也要让它播出来。”
《大唐银楼》之烂,姚澈听平台的人议论过,她笑言以它的水平,大咖掏钱买断它,永不见天日,才能保住打造多年的演技派头衔。至于李伊梦,在业内被人当成笑柄,不外乎是心里没点数,以为自己既是商业奇才,还能指点文艺创作。
姚澈很保护主创人员,为众人创造好的创造环境,对杨树的栽培也尽心,爸爸见女儿有个好领导,踏实多了。
晚上,杨树跟秦朗说悄悄话:“我下半年就30岁了,我爸还把我看得挺没用。谁生来就会当制片助理啊,不懂就学啊。”
父辈总把子女当小孩子,想不起她是社会上的成年人,秦朗亲亲杨树,他父母看他也一样,但在他看来,杨树很能干,他以她为傲。
杨树带男朋友回家,按礼节,爸爸要张罗家族聚会,让亲戚们都看看秦朗。杨树难得回一趟,爸爸没喊姑姑一家,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和小姨小姨夫都接来了,热热闹闹吃晚饭。
长辈们都很喜欢秦朗,纷纷掏了红包,秦朗回敬金条,人手一条。回家前,杨树跟秦朗商量买别的,秦朗说黄金最讨喜,老人们能拿去变现,也能留给小辈。杨树看到老人们的笑脸,挠挠男朋友的手心,他总让她这么喜欢。
爸爸很多电子产品都用得不熟练,秦朗帮他把各种功能做了备忘录,杨树在家待满假期,才和他一同回京。每次父女分别,都很舍不得,但留在故乡过不上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