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4月初,《天作之合》在海南杀青,祁宁飞往横店,拍摄公司参投的一部中等制作的戏,演的是男三号,他托助理送来一只名牌包给杨树当礼物,杨树没收。

祁宁特地打来电话,说他没别的意思,就是答谢在横店的时候,杨树帮他理解角色,他受益匪浅。杨树说自己也是边学习边琢磨,让他别客气,祁宁问:“以后有不懂的地方,我还能请教您吗?”

杨树应了:“好啊,我们共同探讨。”

祁宁是长夜影视公司签的新人之一,他和另外几个小生都是《瓷缘》制片人柳艳亲自带,柳艳给他揽了几个小成本剧的工作邀约,几乎都是深情无望的男二号男三号,祁宁演过狮子王,不想再重复,请杨树帮他选个人设有挑战的。

柳艳对祁宁等人接外戏的态度是哪个给的片酬高就接哪个,但祁宁想规划自己。《天作之合》的导演们都很喜欢他,但他们都太忙了,他只得找杨树帮忙看剧本,转账5万块作为酬劳。

杨树仍没收他的钱,她知道公司签的小艺人分成比例很高。祁宁签了7年,他为公司挣的钱,自己只能分到两成,杨树跟他约定:“等你在圈里有名字了,我们再谈合作。”

小成本剧大同小异,杨树在祁宁能接到的有限剧本和角色里,选了让祁宁最有发挥的一部,他拍戏之余,时不时找杨树讨教如何理解新角色。

武德的徒弟们终于交出新的剧本大纲和主要人物小传,杨树和他们再次去青芽图书公司开会。李伊梦对大纲仍不满意,最大的不足在于新任男主角的风头被女主角盖过了,这是危险信号。看这种剧的都是女观众,女主角太能干了,不方便女观众代入,她们不喜欢太有进取心的女人。

武德的徒弟有男有女,女孩说:“可您自己也是女人。”

李伊梦说:“所以我了解女人在想什么。女主角做的事,你们分一些给男主角吧,他光是皇子还不够,还得英明神武,各种点拨提携女主,不然观众看得没劲,演员也不爱演。”

杨树说:“我不赞成削弱女主,抬高男主形象的写法。小说火到可以影视化的程度了,正因为大家喜欢它的核心元素。我们做改编,要尽量尊重原著精髓,给它做加法。”

武德今天没来,李伊梦不装腔作势了,直通通道:“小说和戏剧是两回事,你根本就不懂戏剧,别误导几位编剧老师了。”

杨树怒道:“难道你懂?”

李伊梦笑了:“最起码是我在这个位置上,不是你。”

杨树皱起了眉:“现在我们在谈公事。”

李伊梦自觉占了上风,瞟她一眼:“你跟女主一样,也挺独立的,有用吗,不还只是个小责编?”

所有编剧都看出来两人有私仇,杨树没料到李伊梦公私不分,她也不想顾场合了,揭短谁还不会:“你这种依附别人的人,很光荣吗?”

李伊梦笑语可人:“你男朋友把你甩了,你就嫉妒我男人缘好。”

“什么样的男人你都能滚上床,很光彩吗?如果将来这戏前途不好,就因为你太傻×。”杨树拎着包走出会议室,身后,一个编剧说,“请问李总,我们还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李伊梦铁青着脸,让编剧把握一个原则,多给男主角找魅力点。武德的徒弟们都盼着写点东西挣点钱,面上很配合。

尽管很难开口,杨树仍打出电话,向制片人柳艳提出辞去《大唐银楼》的责编工作。有的钱她不想挣,也不想把自己的名字署在这样的电视剧里。

毛遂自荐当责编的是杨树,干不下去的也是她,柳艳有点惊讶,让她回公司再说。杨树在园区里晃了几圈,编剧们都出来了,其中一个女孩安慰杨树:“她是真的很过分,但您别往心里去了。我们都知道您是在为我们争取,但她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写吧。”

另一个男编剧说:“那女的说,她不是存心为难我们,也不干涉我们的创作,毕竟我们才是专业的。但她得为青芽投资的钱负责,为咱们这个戏好。”

编剧们叫车走了,杨树也准备回公司,前助手谢纵施追出来请她喝咖啡。会议室的事,他刚才听人说了,等他下周辞职,会给李伊梦一点颜色看看,为杨树,也为自己。

自杨树离职后,李伊梦掌管的女□□业部更加向数据看齐,每次开选题会,李伊梦上来就问数据,数据不高就不用再聊,看的人少,说明市场价值低,不可能火。

民营出版的行业生态已经变了,数据取代内容质量,成为首要标准。但谢纵施还记得中学时,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的情形,他实在受不了张瑞江和李伊梦,给传统出版社投了简历,被录用了,下个月入职。

出版社开出的薪水不高,有个男同事认为谢纵施这步棋走错了,社会太现实,男人不能太贫寒,以谢纵施的能力,去视频网站做责编,薪水奖金都高不少。谢纵施说自己的心愿就是做书,他妈是新华书店员工,他自幼在书香里长大,从小到大,新学期领到课本,首先就看《语文》和《历史》。

男同事说:“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你不替你老婆孩子想想?”

同时向谢纵施伸出橄榄枝的还有家影视公司,但他选了出版社,他说:“媳妇支持我,我俩的工资养娃也马马虎虎够用。”

回公司路上,杨树心情很好。她还记得当年面试谢纵施,夸他名字特别,谢纵施说那是他妈给他开的小玩笑,源自下雨天鞋总湿的怨念,取其谐音。如今他说在李伊梦麾下太憋屈,纵有大志,难以施展。人挪活,他得挪个地盘,杨树买下的IP,将来都交给他出版。

杨树回到公司,柳艳让助理喊她去一趟。李伊梦向柳艳发过脾气,柳艳对杨树面色不虞:“甲方说你不配合工作,会开了几分钟你就离席了,编剧们也都有意见。”

杨树本不想说李伊梦那些乌七八糟的私事,但从柳艳态度来看,李伊梦没少说她坏话。

如果有人骑在你头上拉屎,你还能讲什么礼节?站得更笔挺,让她拉得更畅快吗?杨树把自己和李伊梦的矛盾一五一十都说了,柳艳讶然,杨树知道李伊梦会诬蔑她吃回扣,轻蔑道:“我不想攻击别人的私德,但两家公司要合作,我觉得有必要让您知道这人的品行,小心为妙。她很善于把别人当成垫脚石,再倒打一耙。”

柳艳表示有数,但杨树知道她不会帮自己出头,坚持辞去《大唐银楼》责编事务。她想把精力放在《瓷缘》上,但当她试着对主管提出转岗去剧本部,主管不悦:“你走了,我更忙不过来。”

主管不放人,杨树就不能在内部转岗,她颇感无奈,微信上,施严发来一个懊恼状的表情符号:“柳总让我当《大唐银楼》的责编了,烦。”

舒纹约杨树在剪辑室见面,有要事找她。导演亲自剪《天作之合》,舒纹协助公司的剪辑师剪现场花絮,中午,柳艳代表大老板去剪辑室看《天作之合》粗剪片段,接到李伊梦的电话。舒纹当时在忙碌,听到了几句,猜出了大概。

舒纹说:“难怪你不收我的礼物了,原来是被青芽的人坑苦了。”

杨树知道舒纹还在示好,但她没心思搞人际关系。十来天后,《大唐银楼》又一版剧本大纲出来了,比起武德交出的第一版,它俗套得让人痛心。

杨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当责编是自己争取来的,曾经多么雀跃,但一部剧从文本走到播出,是通力合作,从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硬碰硬过,但人微言轻,又能改变什么呢?李伊梦并不是惟一的减分项。

施严也很烦:“我提过意见,但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往下走。你有没有觉得,在他们面前,认真敬业就像个笑话?”

杨树对着电脑枯坐,从李伊梦开始,她的进谏之路就被封死了 ,因为没人肯听她的。从现在起,她要去争取更多机会,拼命攒资历,以后说话才能有点分量。

朱青联系杨树,她刚跳槽去明堂影业公司,跟杨树又成为同行了。明堂影业公司剧本策划部经理临产在即,将有两三年不出来工作,大老板邀请朱青成为新任经理。朱青策划出版的几部图书均被明堂影业购买影视版权,已陆续进入开发阶段,老板看中了她的策划能力。

明堂影业做生活剧起家,在业内是知名大公司,出品过一系列叫得响的好剧,比长夜影视公司实力雄厚得多。大老板去年就发出邀约,但朱青只想做出版,然而今年年会上,张瑞江要求员工顺应市场需求,多做言情和奇幻小说,不能售卖影视版权和游戏改编的选题都不予通过。

每次开选题会,张瑞江就兜头一问:“这篇数据怎么样,有成功案例数据参考吗?”

这人全身心被大数据占据了,今年青芽图书公司开完年会,有大批员工辞职。章嘉敏去年离职时,有点心疼没熬到拿年终奖的时候,但张瑞江拿KPI压人,超过八成的员工都只拿到几百块钱,往年年终奖少说能拿到一个月底薪。

明堂影业大老板约见朱青,深谈了一下午。大老板认为目前各家采购的IP多以网络小说为主,一窝蜂地投拍,要警惕这种泛滥。

太泛滥,你做的不一样的东西才会跳出来。明堂影业要发展,也会做些IP剧,赚点快钱,但IP以网络小说为主,题材较为局限,明后年会看到大量雷同的剧,平台未必愿意都吞下,所以公司得未雨绸缪,多关注现实题材。

朱青很赞同:“现在是混沌期,但现实题材不会没人看,我邻居在卫视上找不到他们想看的,就只看央视和地方台了。”

大老板说:“任何行业要壮大,都会经历这么一个时期。图书业已经衰落,电子阅读才是主流,你们行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你来体验体验新行业,没坏处吧?”

朱青大学毕业就做图书出版,推辞说自己对影视业所知甚少,大老板认为这不是问题,他公司几个制片人和签约导演都懂戏剧,朱青跟着了解了解,很快就能上手。

明堂影业当年崛起,是以创作和制作为核心竞争力,大老板说老传统不能丢,每年得有几部原创作品。他有个三七开的理论:每年花出去的钱,有三成不指望回本。他对朱青的策划部不做盈利要求,全力做原创,创作一些能被时间留下来的经典作品。

这条件很诱人,朱青没有立即答复,有家出版社也来找她,但聊下来发现,对方招揽她是想做IP。她向另一家出版社投了简历,但最后对方选了杨树的前助手谢纵施。谢纵施是党员和硕士,比朱青硬件好,传统出版社很看重这些。

随后,朱青收到明堂影业大老板赠与的一幅字,出自一位书法名家之手,力透纸背的七个字:百战归来再读书。

朱青把这幅字挂在新办公室墙壁上。杨树去她办公室喝茶,两人都觉得,就目前而言,影视远比图书深入人心,对这世界有些话想说,要找个被更多人知晓的方式,等到图书市场回暖那天,再回去做书。

杨树跟朱青分享夏停关于《婚前三十天》那份审片意见,夏停对行业有使命感,希望创作者能多产出启迪世俗的作品,朱青正有此意,她想做一部讲述女性生活现状、心理诉求和人生轨迹的群像剧,主角们的年龄在30岁左右,她自己正是这个年龄段,对它有体悟,而且生活中观察的样本也多。

杨树说起办公室的已婚三人组,这和朱青不谋而合,丧偶式育儿也是她想探讨的话题,但只是之一,她会提及诸多社会话题,都是女性或亲身经历,或分外关心的困扰。

朱青对于影视业是门外汉,想让杨树跳槽来帮她,杨树还想再观望观望,她觉得自己不能每次都因为李伊梦而跳槽,李伊梦伸来长矛拦住去向,她就设法折断,公司还有那么多项目,不可能都是青芽传媒担任出品方吧,但朱青这个选题是她感兴趣的,会一起多碰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北京往事
连载中纯白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