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045

小皇帝朱翊钧看了眼面露疑惑的李如松,很快意识到他能够听到宣宝儿心声,按照张居正提醒,神色自若地将视线移向谢治良,“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谋反是大罪,会牵连无辜亲族,谢治良再也无法沉默,沙哑着声音道:“罪臣罪该万死,罪臣见识浅薄,没能理解陛下一片苦心和深谋远虑,为了泄愤才怂恿将士讨伐张阁老和谭大人。只是罪臣绝无谋反之意图,还望陛下明察。太原将士们所作所为皆因罪臣胁迫,还望陛下饶恕他们。”

言官常用死谏劝阻君王,武将便习惯打着清君侧的名头达成自己目的。

若说他们真想造反也有失偏颇。

张居正见谢治良被抓后不发一言,故意给他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想要他供出更多信息,可惜谢治良不知因何缘故决意一人担下所有罪责。

小皇帝朱翊钧看向其他将领,问:“你们怎么看?”

麻贵没听马芳处事圆滑、静观其变那一套,马不停蹄赶来救驾,竟与躲在附近观望的李成梁差不多时候赶到,而马芳怕麻贵出事,不得不紧跟其后,于是,他们几乎目睹了整场冲突。

众人左看看右看看,没人开口。

太原与大同离得最近,两方总兵常有沟通,麻贵自认为与谢治良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也将谢治良这么多年的苦劳看在眼里,于是主动道:“陛下,臣相信谢总兵绝无谋反意图,他只是一时糊涂,才犯下如此大错,还请陛下看在谢家多年尽心镇守太原的份上从轻发落。”

麻贵第一个站出来求情,小皇帝朱翊钧没太意外,继续问:“其他人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出来,不要现在不说,背后又开埋怨朕处事不公。”

众人看不出小皇帝心思,有人开口求情,有人表示要严惩以儆效尤。

等所有人表明意见,小皇帝朱翊钧肃穆道:“今日你们大部分人已经见识过朕新得来的火器,我大明有了这些利器如虎添翼,只是朕从来没料想到第一次使用竟是同室相戈,朕甚痛心。”

众人羞愧,低垂着头。

“朕知道,你们其中有人必然不满朕将第一批武器给了戚将军。”小皇帝朱翊钧环视众人,“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哪边如同戚家军那般能熟练使用火枪和火炮?”

汤泉军演小皇帝朱翊钧仅凭自己当然看不出门道,但有谭纶在身边讲解,他很快明白九边重镇各处优势与薄弱处,而其中一个共同的问题便是,火器使用极度不熟练。

戚继光以勤练兵、排兵布阵闻名,其中鸟铳使用是戚家军一大特色。

这一方便有朝廷各外优待戚家军的原因,更重要的事戚家军作战经验丰富,适应能力极强。

“各位将军请放心,你们都是朕的臣民,朕自不会厚此薄彼,待新一批火器产出来,朕自会分配给各处,还望各处积极招募新兵,勤练将练兵,为我大明培养忠心爱国的将士!”

这是帝王承诺,前提是各处积极招募新兵,效忠皇上,且表现优异。

不少人眼热新火器,下定决心按照圣旨办事,而不是一开始打算那般阴奉阳违。

残酷的朝堂政斗腐蚀了他们那颗崇尚武力的心,这一刻终于苏醒了。

“至于谢治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小皇帝朱翊钧道,“从即日起,谢治良、各副将以及相关筹划之人停职待查,没有命令不可出府一步!其他听令行事的将士们各罚俸禄半年。”

“谢主隆恩!”谢治良泪流满面,他以为这一次他难逃一死,没想到小皇帝放过他。

其他人齐声道:“陛下圣明!”

软禁在府中这种惩罚算不上重,可见小皇帝是一位仁厚的君主,众人心怀感恩。

“朕说过自会赏罚分明,自即日起,吴惟忠、骆尚志调任太原,分别担任太原总兵和副总兵,诸位有没有意见?”

小皇帝朱翊钧当场任命新官,众人下意识看了眼高拱和张居正,想知道这是小皇帝自己的主意还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

可惜高拱和张居正久经官场,从脸上根本判断不了。

吴惟忠、骆尚志从戚继光身后出列,“臣领命,定不负陛下信任。”

吴惟忠、骆尚志是跟随戚继光的老部下,两人都是南方人,在戚继光部下担任副将。

“此次军演,大家有目共睹,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锐卒,乃众将士之典范,朕期望大明所有将领皆有此锐气风貌,万望诸位将军再接再励!”

李成梁心中一凛。

蓟州、太原实际皆被戚继光控制,万万没想到小皇帝信任戚继光到如此程度。

其他人各有悲喜。

但有一点他们感同身受,内阁稳固,小皇帝虽年幼却城府颇深。

不论是混兵制还是召回监军宦官,或是新巡抚上任,直至今日太原卫所变动,一连串的事情,在短短半个月的军演中便悄然酝酿。

军户中那些位居高位的将领或许不满募兵,但普通士兵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的士兵无不叫好,对小皇帝感恩戴德的。

说一句众望所归也不为过。

而今日仅仅一颗火炮,既震慑了谢治良等人,又扬了皇威,只怕不少将士们对小皇帝更是崇拜不已。

不论众人有何心思,对于太原变动,他们不敢轻易发言。

吴惟忠、骆尚志是小皇帝朱翊钧与张居正、高拱、谭纶定下的人,即便他们有什么意见,小皇帝也没打算改变。

谢治良已罚,剩下便是李成梁了。

小皇帝朱翊钧看向还恭敬跪在地上的李如松,叹了口气,道:“李成梁,一失足成千古恨,你身为一方主将,竟犯下如此大错,朕亦不会轻饶。即日起,你戴罪在家,等候发落。至于辽东总兵的位置,将由英国公幼弟、羽林军指挥使张元德担任,李如松担任副将。”

众人大惊。

李如松才二十岁,这么年轻的副将!

“李如松,朕对你期望甚重,你会让朕失望吗?”小皇帝朱翊钧紧紧盯着李如松。

李如松有太多疑惑,但他从宣宝儿心声中明白,辽东出了大问题,他不想李家背上亡国的骂名。

或许皇上也听到了宣宝儿的心声?

李如松神情严肃,一字字道:“臣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李成梁松了一口气,他闲赋在家,空降张元德担任总兵不怕,他还有儿子受皇帝看重。

英国公乃成祖封赏的世袭爵位,每一代英国公都对皇室忠心耿耿,在文武百官中颇负盛名,在五军都督府皆有亲族担任要职。

张元德作为幼子虽不能袭爵位,但与长兄张元功关系十分要好,绝对不是可以轻视的人。

李成梁又想起自己虚报兵数这件事,原本放松的心情又沉重起来。

算上自己的私兵,里外里还差一万人,这一万人他要上哪里去找?

吃空饷的时候他当然也考虑过万一被人发现上报到皇上那里,可一是私兵不是那么好养的,必须优待,总不能自己贴钱;二是打通好监军和巡抚关系,这么些年朝廷也没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

小皇帝朱翊钧和高拱等人从宣宝儿心声中知道了这件事,之所以隐而不发,一是现下并没有人证;二是张元德去辽东必然阻碍重重,这可以作为他一个重要交换筹码,快速掌管辽东边军。

当然,张元德也不是赤手空拳,孤单单一人上马,到时候京营卫所会调遣几百装备火枪的士兵保护他。

【难道小皇帝他们在京城时就知道辽东局势不妙?不然怎么会准备得这么充分?】

宣宝儿听着听着越发疑惑。

李如松抬头看向她。

宣宝儿微微一笑。

【少年将军前途可期,还是结个善缘。辽东发生这么大变动,他应该不用死了吧?】

这一晚惊心动魄,天翻地覆。

翌日,圣旨下,众将士大呼“皇上圣明”,小皇帝朱翊钧再次立威。

宣宝儿已经收拾好行李,留念山中春景,四处闲逛。

行至一颗杏树下,从树后面出来一人。

宣宝儿先是吓了一跳,看清来人,笑道:“你专门躲在这里吓我吗?”

李如松仔细端详宣宝儿,没看出她有何奇异之处。

昨日他被小皇帝单独留下,嘱咐他绝对不可泄露他可以听到宣宝儿心声之事。

就算小皇帝不嘱咐他也不会对外说的。

说出去,别人不信则罢;若信了,将他或宣宝儿当成邪祟,大大不妙。

“我就知道你肯定要出来逛逛,专程在这里等你。”李如松道。

“等我做什么?”

“道谢、道别。”

宣宝儿瞪大眼睛,好奇道:“道谢?道什么谢?”

李如松笑着摇了摇头。

宣宝儿大为不解。

李如松郑重道:“保家卫国是我一生所求,即便战死沙场也绝无怨言,我不会辜负皇上重托,一定守好辽东!”

“那就好。”宣宝儿收起笑容,严肃道,“不要轻视敌人,不要无视任何一个百姓性命,不要随随便便死。”

宣宝儿知道从军打仗理应大局为重,可她想任何一个小小的牺牲对老百姓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伤痛,主将不应该当成理所当然,麻木无视。

“我会勤练功夫勤练兵,严明军纪,向戚将军学习。”

感谢评论收藏[合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045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被读心后成了大明团宠
连载中天争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