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蝴蝶效应

故乡荣誉,加升学名额,再加上助农的农副产品直播帮扶政策。

苏锦葵此举确实将整个长白山驿传马拉松的立意,给整个抬高到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将其看低,甚至一定要拿下成绩的理由。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备战状态,在网络上四起。

尤其是那些不受户籍参赛限制影响的本校本地学生,很多更是直接放弃了假期,在学校常驻训练。

那段时间就连很多品牌的赞助商都在相关的广告宣传上变得永远起来。

而且基本上都是本地企业针对本地队伍。

毕竟按照苏锦葵公开的比赛规则,越早投资本地有潜力的队伍,就越有机会带着自家品牌以小搏大地送到最后的长白山驿传上。

明明距离开赛还有大半年的时候,但好像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认定了这一次的长白山驿传会取得成功。

而且不只是长白山驿传,苏锦葵举办高中联赛,并将会和霓虹国高中联赛胜利者一起,在鸟巢等东煌国家级比赛场馆比赛的消息。

也在传到霓虹国后迅速扩散。

不仅仅是全国,甚至还将进行世界级的征战。

明年这一届高中联赛的含金量,可以说是霓虹国高中联赛举办这么多年来,最为盛大的一回。

虽然最后的国际赛仅仅只是由东煌和霓虹两个国家的高中联赛胜利者进行。

但东煌和霓虹,基本上就可以说是亚洲地区的体育双强,两相争霸过后,基本大家都在默认这是亚洲高中级Top的竞争。

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这是苏锦葵在与霓虹国方面沟通过后,初步定下来的九个项目。

但后来随着长白山驿传的爆红,在这条从长白山到浑春一眼望三国的线路爆红过后,他们又增加了一个公路自行车项目。

也就是说在正式的高中联赛规则在官网上线公布时,高中生联赛,已经拥有了整整十个项目。

而这还仅仅只是夏季,除了这些项目以外,苏锦葵还预备根据东北地区的冰雪项目,制定相应的冬季高中联赛。

但考虑到东煌方面的很多南方,甚至靠近南北交界线的北方城市,都没有积雪条件的前提下。

苏锦葵也在考虑邀约隔壁"伏特加国"还有南朝国一起的可能性。

但仔细研究下来,苏锦葵至今都还不敢真的一下子就像夏季运动那样全面铺开。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些项目对训练环境的需求。

冬季项目最基本的两大主题,无非就是滑冰和滑雪。

但哪怕是在东煌的东北地区,也仅仅只有入冬的那几个月有办法采用低成本的室外训练场。

至于平时那种室内的高消费,显然很难在高中生间普及。

然后就更不用说全年气候更加炎热的南方城市了。

这是哪怕东煌正在申请冬奥会,也不敢轻举妄动的关键时刻。

因为无论是苏锦葵还是体育局的领导们都很清楚,像这样的比赛模式,一旦开局没有开好,就没有可能满盘皆输。

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但即便如此,这也已经是目前国内体育教育,尝试在学生群体间普及的过程中,最大的一次进步。

苏锦葵甚至听说国内的好几所高校,在下定决心备战后,直接聘请了好几个国家队退役运动员作为代表教练。

其中内卷最狠的江宁省,更是直接刚开始训练,就已经进入了全省互相叫板的地步。

不仅仅是聘请教练,江宁省的各个城市甚至已经开始抢起了本省高中联赛,以及长白山驿传选拔赛的举办权。

市体育场,奥体中心……讨论最激烈的时候,各家甚至直接进行了一次公开招标,通过各城市提供给参赛运动员的比赛场地和待遇来决定最终的优胜者。

当时江宁省各城市体育局负责人,在招标会场上恨不得直接手撕全场的样子,可以说是这个夏天全网东煌人最喜闻乐见的名场面。

但与此同时这样的局面也不是没有其他比较尴尬的影响。

就比如最近的苏锦葵,便遭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一线体育大学招生办的怨念。

原来此时正值高考成绩出炉后,各省市学生查分报考大学的关键时刻。

往年这个时候各省的优秀的体育苗子,基本都已经通过体育特招等形式,确定了报考哪所知名学府。

但今年由于苏锦葵公开表明高中联赛和长白山驿传,将对学生户籍和学校所在地进行限制。

不少对这方面有所想法的学生,都更改了自己原定志愿。

这种现象在以各省省会为主二线城市尤为明显。尤其是那些练田径练长跑的孩子基本都选择留在本省。

虽然本身的教育资源和各方面条件可能不如一线城市。

但在国家队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只要给到运动员相应的补助和支持,就能够大概率将好苗子留下。

何况留在本省又不耽误他们竞争国家队的名额。

为此一开始的时候还仅仅只是田径圈受到影响,但后来随着事情的发酵。

不少学生都开始担心,说未来会不会其他项目的大学生竞赛,也会像高中联赛这样限制户籍。

纵然大学生联赛肯定不可能像高中生联赛那样依靠学校所在地,来限定本市户口。

但却也绝对可以做到是否为本省户籍学生的程度。

如此一来,很多学生都开始在这样的两相权衡之下,放弃了一线城市,转而选择自家省会的大学。

而这还是在苏锦葵完全没有提到过什么有关大学生联赛的情况下。

苏锦葵得知这一情况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件事就算有她一手,主要原因也绝对不在她身上。

因为除了长白山驿传这个明显不与奥运赛事接轨的项目以外,苏锦葵就没有准备过任何与大学生相关的赛事。

甚至她改良版的长白山驿传,还是要求专业体育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合作的版本。

苏锦葵为什么办了家长不那么容易接受的高中,却没办法大多数家长选择放手的大学。

归根结底是因为苏锦葵觉得很多大学生运动员,基本都已经成型,甚至进入国家队。

尤其是在很多国家队运动员,都是首都圈大学生的情况下,她真的不想办这种注定毫无竞争力的比赛。

而高中联赛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以学校为单位的情况下,哪怕是一些天赋相对普通的学生,也有机会通过努力参与其中。

但如果这个前提条件升级为省级,就极有可能会因为一个省的某一个顶尖大学,汇聚了全省的天才,而出现长期一边倒的情况。

到了那时就会是一帮体育天才的内卷,这和现如今的大学生运动会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何况上最初的雪域康复训练中心,本来就是以二队的定位,向国家队总部输送人才。

这让她觉得办高中联赛,比大学更适合她们雪域康复训练中心。

但现如今在高中联赛的热度爆表后,大学联赛办不办已经不单单是她想不想的事情。

因为打从那一天的长白山驿传直播过后,便一直有各地领导,打电话致电,想要开启大学生联赛的建设。

苏锦葵看的是国家队,但对于各省市大学而言,若是高校联赛这种学生体育的模式能够卷起来,那么大学联赛就一样有希望。

而且大学生联赛还有一个高中生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就是大学生联赛的运动员,很多都是由那些从高中联赛上一路打上来的运动员组成。

再经历了高中时期的奋战过后,这些运动员应该都积累了相当高的人气。

这种时候大学生联赛,就很有可能会诞生一些具备知名度,甚至商业价值的明星运动员。

然后若是再有学生一路从高中联赛,打到大学联赛,再到国家队奥运会,就能够形成一个完美的发展线闭环。

最重要的是这样类型的运动员,会更加强化运动员本身与出生地之间的联络。

如此一来各地的体育部门和商业品牌,也会更愿意在本地运动员身上进行投资。

因此到目前为止,各地方的体育部门和相关运动品牌单位,都在强烈力荐对这种大学生联赛的模式。

不少单位都纷纷表示,说就算不能立刻举办,也应该尽可能想办法,在第一批高中联赛学生升入大学时,配备上相应的大学生等级。

这样一来,很多东煌大学的体育类社团,便可以不再只是一个以学生抱团玩乐为主的组织。

尤其是像江宁省这样全省经济水平都偏高的地方,更是已经开始思考如何靠着高中和大学生联赛和其他城市Battle。

到最后关于大学生联赛的赛会,苏锦葵这边基本上就是在被所有人往前推着走。

但她管那么多干嘛,只要这一套联赛体系能够推行下去,大家多尝试一下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上面好像也已经盯上了她们此时此刻所拥有的热度,甚至还希望她们雪域康复训练中心,能够尽快增设其他"冷门"项目的配套场地。

草原省:"没有马术场我忍了,凭什么没有射箭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奥运冠军的阳光农场[体育竞技]
连载中露馅的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