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Chapter 5

街头的节日灯笼从清晨就挂起来了,红纸灯边卷着潮气,像还没完全睁开的眼。

小巷通往老街的出口被临时封了一段,志愿者穿着反光马甲,在路口引导摊贩一一入场。

林杨推着摊车走在前,手压在车身右侧,把一个偏重的轮子控制得稳稳当当。梁书悦走在他身侧,身上穿了那件浅绿格子的罩衣,手里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社区通行证。

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熟悉的那条芭蕉巷,在人多眼杂的地方摆摊。她多少有些兴奋,一边看着沿途其他摊子的布置,一边低声和他讨论今天菜单的顺序。

“先做炒豆花米线,中午后换成凉拌,晚上如果有位置再试新配的香辣小卷。”

他点点头:“卷别一开始就放,等人流大起来再开锅。”

“我知道。”她笑,“你担心我一口气全上吧?”

“怕你累。”

她一愣,周围人声渐嘈,烟火味混着花香和纸糖香气飘来。她忽然没接上话,只偏头看他一下。

他还是那副样子,沉着脸,眼神在前方摊位扫过,一点没觉得这句话有什么特别。

摊位被分配在靠近主街入口的一侧,临近一口小井。她忙着铺布、摆台、贴上自己画的菜单条——上面还画了小锅、小葱和跳舞的辣椒。林杨把灶火架起,用打火机点了一次,没着,再点,火苗才一下子冒出来。

“来试试。”她递上切好的豆腐花,他接过,动作稳,锅铲翻得快,一锅热油冲辣时,香味猛地在周围炸开。

不远处有个路人往这边望了一眼,又停下脚步,她眼神一亮:“来了。”林杨淡淡点头,锅铲仍在动,但她看见了——他嘴角,有一点点轻轻的弧度。

到了中午,阳光落下来,整个集市热得像一锅翻滚的红油,他们摊子前排起了小队,有小孩,有牵着狗的老人,还有背着相机的游客。林杨几乎没有停手,梁书悦则负责点单、找零、擦台面,忙得汗水顺着发梢滴下来。

“你去歇一下吧。”他低声说。

“你呢?”

“我能撑。”

她点点头,拿了包纸巾往集市后面的临时卫生间走去。

回来的路上,她从主路绕过,想买瓶水。刚拐过拱门,忽然听见有人叫她名字:“欸——你不是××大学的?”

她愣住,一个穿碎花裙的女生正牵着男朋友走来。

“你现在在这边做摊吗?”女生一脸好奇,又像是打量,梁书悦笑了笑:“临时帮朋友。”

女生扫了她一眼,又望向不远处她的摊子方向,轻轻一笑:“你以前不是挺文艺的吗?”

男生在旁边搭腔:“现在挺接地气。”

梁书悦微微一僵,但没回嘴,只点头说:“走啦,有事。”

她快步回到摊前时,林杨正低头添汤。

“有人来找你。”他忽然开口。

她一愣。

“刚才那女生来摊前问你是不是‘那个爱拍黑白照的’。”他语气淡淡。

“你怎么说?”

“我说你现在不拍了,只管吃。”

她没笑,沉默地洗手,又接起了客人的碗。

下午的光更刺了,林杨不说话,只偶尔递水给她。梁书悦接过,手一触碰到他的指节,才察觉他手心也全是汗。但他一脸平静,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一直到傍晚,他们坐在摊后吃剩下的凉拌米线时,她忽然低声说:“你刚才,生气了吗?”

他拿筷子的手顿了下,“你呢?”

“我……不是生气,只是——不太想再回那种关系里。”

“我也是。”他淡淡说,“那些人,看你不是在看你。”

“那你呢?”

“我?”他望向她,“我炒米线的时候看你。”

梁书悦忽然笑了,眼角有点发红,但没让他看见。她埋头吃饭,嘴唇动了动,最后只说了一句:“谢谢你。”

林杨没回应,只默默把她碗里那块最辣的米线挑出来放进自己碗里。

光落下来,晚风吹动菜单条,她想了很久,还是没回头去看那女生。梁书悦只看见自己碗里的那一点红油,像某种沉默的信号。

……

第二天傍晚,市集点起了灯,一盏盏纸灯从主街吊满,到处都是金黄、红橘和温白的光。

有人穿着节日的衣服跳起民间舞蹈,音响放着滇西山歌,节奏轻快,热闹得像梦。

他们摊位前的香辣小卷第一次全卖光,她笑得眼睛弯弯,手忙脚乱地收最后一批料汤,油碟滴到袖口,她也没擦,林杨在她身后,递上纸巾:“别烫。”

她没接,回头说:“你看今晚的灯,好看吧?”

他抬头望了一眼。

“很多人。”他说。

“是啊。”她说,“但我们好像一直都站在灯下。”

吃过饭,他们在市集的空档走了一小段路,她手上拿着别家摊主送的一小包甜米糕,他没吃,只看着她咬第一口时笑得牙齿发亮。

“你怎么不吃?”她问。

“太甜了。”他说。

“那你吃这个。”她拿出另一个棕叶包裹的咸米糕,塞进他手里。

他低头剥开,没有说话,但动作很慢,风吹过来,街上烟火刚升起来,像金色的羽毛在天空炸开。

人群开始驻足,有小孩哇了一声,也有人在拍照,她偏头看他,发现他看着烟火时眼里有光。

“你小时候过节也是这样热闹的吗?”她问。

“没有。”他说,“我小时候在火车站外摆摊,节日人更多,我更忙。”

“那现在呢?”

“现在有你。”

她没应声,只盯着烟火看了很久。

回摊时下起了毛毛雨,她伸手挡住他头上的水,他轻轻把她的手按下来,自己脱下外套搭在她头顶。

“你会着凉。”她说。

“你别着凉。”他说。

摊车没被淋湿,但两人都湿了袖口,她帮他擦头发时,用的是一块收银布。

“没别的布了。”她说。

“挺好。”他说,“你擦得比我自己快。”

那一刻,她忽然有种想抱一下他的冲动,但她没动。

只是收好最后一个锅盖时,轻轻说了句:“今晚……好像比昨天还近一点。”

林杨没答,只站在她身边,点了一下头。

……

节日的第三天,气温升高,人更多了。梁书悦早早起床,系上新的围裙,是前两天卖爆之后从别的摊借来的浅棕布料,还带着点茉莉味,林杨提早出了门,摊车已经推到半路。

他们默契越来越好,梁书悦不再需要提醒他什么时候换凉菜,他也知道她习惯先把零钱摆在最左边的小盒,但越是熟练,人越是多,某些东西反而开始松动。

上午十点,一个年轻摄影师在他们摊前停下,林杨穿白衬衫,挂着旧款胶片机,没点单,只举着镜头拍了几张。

林杨没说话,但明显皱了眉。

“拍来干嘛的?”他问。

摄影师倒客气:“老街节日街拍,上传微博和社区号,不涉及商用。”

“能别拍人脸吗?”

“嗯,会打码。”

他点头,没再管,梁书悦小声说:“算了,很多人都拍,他看着不坏。”

林杨没应,只继续剁辣椒。

中午时分,一个女生拿着手机来到摊前,笑嘻嘻地说:“哇,我就是看了照片来的!他本人比照片还帅!”她指着林杨,眼里是毫不掩饰的兴奋。

梁书悦一愣。林杨低声说:“米线还要吗?”

“要要要!”女生笑得甜,“你能不能不说话,多酷。”

她接过碗,走了。但接下来的半小时里,越来越多“来看帅哥”的人涌来。他们不是来吃饭的,是来围观。手机举得比筷子多,闪光灯甚至有人忘关。

“我不做了。”林杨突然说。

梁书悦愣住:“现在是高峰。”

“我不是给他们看的。”

“那你是给谁?”她语气微急。

他看着她,眼神像锅里没盖紧的蒸汽,一下子全冒了出来。

“我是给你。”他说。

梁书悦张了张嘴,却一时没法回应,她知道他不是生气,是被推到了他不愿意成为的角色里。

“我们收摊吧。”梁书悦说。

“现在?”

“你不舒服,我不想让你勉强。”

他盯着她一秒,最终点头,那天他们是所有摊位里最早离开的一个。

回家的路上,阳光照在她肩上,他的影子刚好落在她鞋边,贴得很近。

林杨没再说话,但梁书悦知道,他心里,是在低低地喘气。

但林杨呢,他在想下午的事情。

当天下午三点,阳光正烈,摊位旁的电风扇吹不出风,只有热气打着旋,他们摊子的右边,是一对年轻女孩卖手工蜡烛。

摊位不大,却摆得整整齐齐,小蜡烛被装进透明玻璃罐,有的是薄荷色,有的是粉桃色。

其中一个女孩皮肤白净,眼睛亮亮的,穿着宽大的T恤,坐在摊位前修剪蜡芯。梁书悦注意到林杨时,先是看了他几眼,后来索性站起来走过来。

“你们这的香味也太绝了吧,我今天中午就靠这味儿撑住。”她笑嘻嘻地说。

林杨点点头,没多说话。

梁书悦在收拾灶边,一抬眼就看到女孩正朝林杨递上一瓶冷饮,“我们这边做活动,多的,请你们试试。”

“谢谢。”林杨接过,还是没什么表情。

女孩转头看了眼梁书悦,笑着说:“你是他女朋友吗?”梁书悦微微一愣,“不是。”

“哦——我还以为你们配合这么好,肯定在一起很久了。”梁书悦笑笑,没接话。

女孩回到摊位后,时不时朝这边看一眼,林杨低头继续炒粉,仿佛什么都没察觉。但梁书悦心里微微不适。

傍晚人流散去后,她独自蹲在摊车后清理台面,林杨走过来,把一瓶水放在她旁边。

“刚才那女生问你什么?”他忽然问。

“她问我是不是你女朋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风吹芭蕉时
连载中何金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