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阿帕梅亚

从春季到秋季,亚历山大都在训练场中挥汗如雨,也不再排斥他曾经认为毫无意义的军事理论教育。用乌拉诺斯的话来说:“依靠你一个人,你最多能够指挥两千人;但依靠知识和辅助官员,你能够指挥上万人。”

在乌拉诺斯的战术理论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东罗马军队的指挥体系,并且将这一部分理论应用到日常教育和训练中,使得基层士兵也具有一定的战术素质。“我们需要勇猛的战士,但更需要具备战术素养的军官,你没有办法依靠你个人的勇武统领数万人。”

亚历山大认同他的观点,即便是在他手下军队最丰裕时,他也只在单场战役中指挥过一万余人的战役(1),那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但事后复盘那场战役时,他清楚如果他当时麾下的军队能够如乌拉诺斯的设想一般组织严密、服从纪律,那支军队的上限或许还不止于此。

至于乌拉诺斯对他指挥能力的评价,他并没有反驳他,他迟早会指挥上万人的大军团,到了那一天,他会向乌拉诺斯证明这一点,在他真正做到这件事之前所有的吹嘘除了增加他的虚荣和狂妄之外毫无意义。入秋之后,乌拉诺斯开始带着他和其他几个在训练和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孩子旁听军事会议,而这一天,他们讨论的军情似乎格外紧急:“撒拉森人袭击了阿帕梅亚。”乌拉诺斯首先说,“根据斥候部队的打探,他们大约有一万两千人,其中有两千名轻骑兵和一千名弓箭手,他们已经抵达了阿帕梅亚附近。”

“这是试探。”塞奥菲拉特道,而旁听的亚历山大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阿帕梅亚是叙利亚北部奥龙特斯河流域的一座重要卫城,也是防卫安条克的门户,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向来是东罗马帝国和撒拉森人争夺的焦点。虽然巴西尔二世在离开小亚细亚之前和法蒂玛王朝签订了停战条约,但由于此时巴西尔二世正全力进攻保加利亚,在法蒂玛王朝看来,东罗马帝国或许正处于边防空虚的状态,如果东罗马军队在此战中流露出怯势,那法蒂玛王朝必然会撕毁条约全力进攻,到时候不论是巴西尔二世被迫回防,还是由乌拉诺斯继续固守,小亚细亚面临的军事压力都将陡增,因此必须趁着法蒂玛王朝主力尚未到来之前出击。

“我们可以立刻征调同等规模的部队,但现在是冬季,奥龙特斯河河水正在泛滥,我们没有办法迅速挺进。”

由于地中海沿岸的气候夏季干旱、冬季多雨,因此冬季的奥龙特斯河沿岸正多沼泽泥泞,制约了东罗马的骑兵部队快速奔袭,更不幸的是,由于奥龙特斯河是罕见的“由南向北”的流向,位于奥龙特斯河北面的东罗马部队也不能通过水路挺进。

在奥龙特斯河的水文特点被提出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乌拉诺斯,亚历山大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的眼睛短暂地在乌拉诺斯脸上梭回,若有所思,而后又欲言又止,这一举动被乌拉诺斯收入眼里:“亚历山大,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在会议和训练之中,乌拉诺斯从不会尊称他为“殿下”,而是直呼其名“亚历山大”,继乌拉诺斯之后,亚历山大又成为了视觉的焦点,他能够觉察到这些目光中的不满和质疑,但他并不在乎,至少乌拉诺斯现在正将他看做独立的个体征求他的意见,而他确实对此有些想法:“如果从奥龙特斯河向下,军队会因为逆流耽误速度。”他开口道,这是对地理有所了解的将领们都清楚的事,他们没有惊讶,真正令他们变色的是亚历山大接下来的话,“但我们可以绕经萨列法河。”

“萨列法河?”

“卡里卡德诺斯河。”亚历山大改口道,“萨列法河”是十字军对卡里卡德诺斯河的称呼,由于这条河后来的历史太有名(某位赫赫有名的德意志皇帝葬身于此),他总是会把河流的名称记错,“卡里卡德诺斯河的水流量并不大,可以容纳骑兵通过,而沿岸的地形还算平坦,也少有泥泞沼泽。骑兵可以沿着卡里卡德诺斯河快速挺近,在撒拉森人的主力到来之前阻击,补给队则通过海上线路稍后而至,以防战线拉长。”

“基比拉奥特军区的舰船主要是为了防备还对,如果要抽调部队专用补给,或许海上防线会受到影响。”

“重要的不是携带多少补给,而是确保线路的稳固。骑兵挺进后,步兵沿着海岸进驻,和舰船形成互相呼应的拱卫形式。”他看向乌拉诺斯,“我想小亚细亚的士兵具备这样的素质。”

他没有立刻等到回应,相反,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将军们脸色变得有些微妙,这令他有些不甘和不解,他不知道他说的有什么问题。好半天,乌拉诺斯才道:“在尼基弗鲁斯二世收复奇里乞亚的战役中,他曾经采用过这样的战术,虽然当时追随他的士兵和将领已经离开了我们的军队,但我相信新的军队也拥有这样的素质。”他朝他伸出手,“那么,殿下,如果您认为这样的方式应对撒拉森军队卓有成效的话,就和我们一起见证吧。”

急行军是什么感觉?

在确定了针对法蒂玛王朝这次袭击的战术部署后,乌拉诺斯就快速安排好了军区的事务和出征的人员构成,甚至于他都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指令下一层级的军官就会自觉地执行分内的职责。

这是亚历山大第一次感受到军队高组织度的优势,并且更令他惊讶的是,乌拉诺斯对东方军区有着绝对的指挥权,他可以以东方总司令的名义和法蒂玛王朝直接沟通、自行调动小亚细亚的税收和补给,而小亚细亚的教会也对他的行为倾力支持,主动捐献财物还派来了随军的神父鼓舞士气:“他们对圣/战这么热衷吗?”

“他们本就直面战场,他们知道在外敌来袭的时候他们不能拖后腿。”乌拉诺斯答道,“牧首是由皇帝陛下任命的,如果皇帝陛下认为牧首不够称职,他可以换一个。”

没有复杂的内部矛盾、没有沉重的补给压力、没有指手画脚的教会甚至没有语言不通的问题,亚历山大都不敢想象如果他能有这样一支军队给他指挥他曾经那次远征会有多顺利。在短暂的准备工作后,乌拉诺斯立刻率领先头部队向阿帕梅亚挺进。有一说一,在近距离感受到希腊人的行军速度和战斗素质后,亚历山大对这群“异端”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也更加好奇,如果现在的希腊军队能够拥有这么强横的战斗力和如此高素质的军将,为什么短短两百年后他们就会变成他印象中那羸弱不堪的样子。

如亚历山大此前的判断,虽然绕经卡里卡德诺斯河需要多一些教程,但没有地形的阻碍,行军速度实际上并没有耽误太多,在法蒂玛王朝看来,东罗马的主力步兵正在舰队的护航下慢悠悠地朝阿帕梅亚挺进,这样的策略也能够有效迷惑法蒂玛王朝的探子,使得他们没有能够及时发现东罗马的军队并做出应对。

“休整三天。”在抵达了阿帕梅亚城外后,乌拉诺斯却下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三天后,撒拉森人会结束斋戒(2),那个时候他们会举行开斋庆典。”

“你想要在他们举行庆典时进攻吗?”亚历山大的声音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栗。

“您认为我们不应该在他们庆祝节日的时候进攻?”乌拉诺斯问,得到亚历山大的默认后,他回答道,“毫无必要,殿下。风度与宽容只针对胜利者,而我们还没有胜利。”

亚历山大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他认为乌拉诺斯的行为略有不妥;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对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而言,乌拉诺斯的首要任务就是取胜,毕竟不是每个撒拉森人都会像他曾经交手的那位恪守信诺。

乌拉诺斯并没有浪费这宝贵的三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迅速抢占了阿帕梅亚附近的高点,并确保了他们与后方部队的联络,当做好这些准备后,他才下令吹响号角:“进攻!”

他没有亲自下场作战,而是在一处可以观览全局的丘陵上指挥,他身边的亚历山大也可以观看全貌:乌拉诺斯将到达战场的两千骑兵分为三个的楔形的阵型,借助地形优势俯冲而下,目标直指法蒂玛军队侧翼:“击散侧翼后,我们可以拉近与弓箭手的距离,这可以直接阻止他们借助弓兵的优势袭击我们。”

亚历山大认同他的策略,通过相对松散的侧翼,东罗马骑兵可以迅速包抄到法蒂玛军队后方,攻击真正对他们有威胁的弓箭手。“放箭!快放箭!”法蒂玛王朝的军官慌忙道,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亚历山大不难明白他的命令,“竖起盾牌。”乌拉诺斯再次下令,投入战场的士兵立刻忠实地执行他的指令,在战线中段竖起盾牌,抵挡住法蒂玛士兵手忙脚乱的射击。

由于乌拉诺斯出击在先,后方的弓箭手阵队很快失去了战斗力,而东罗马一方的两个外侧楔阵也合兵一处,对法蒂玛军队形成了包围态势。“中军集结!”又一个指令,中军的楔阵立刻放弃了对残余弓箭手的追杀,而是直插法蒂玛军队的中军。

中军骑兵的武器以长矛为主,面对尚未集结完成的法蒂玛骑兵,他们有条不紊地借助长矛的攻击距离优势刺杀战马,使得这部分精锐的轻骑兵迅速失去战斗力。“夺旗!”乌拉诺斯大喝道,他亲自吹响号角,而士兵们也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刺激了情绪,一个个奋不顾身地朝法蒂玛军队的指挥中枢扑去。“他们在撤退。”亚历山大观察到了法蒂玛军队的动向,而乌拉诺斯微微弯了弯嘴角,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宣判,“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是的,由于战前的缜密布置和战时的精准指挥,东罗马军队在人数和兵种都不占优势的前提下打了一场十分漂亮的伏击战,法蒂玛军队除了战死和沦为俘虏没有第三个结局。“见识到战场了吗,殿下?”乌拉诺斯问,“我明白了希腊人应该如何作战。”亚历山大说,他眼中狂热的光芒使得乌拉诺斯放弃了纠正他们真正的自称应该是罗马人,“等我像你一样走上战场后,我会比你做得更好,我会取得百倍的荣耀胜过你今日的功绩!”

一写打仗就很容易爆字数......

=======

(1)指阿尔苏夫战役,理查一世在此战中以半数兵力重创萨拉丁的精锐部队。

(2)此时的时间为1002年11月末,正好是斋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阿帕梅亚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中世纪]马其顿雄狮
连载中华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