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面朝内侧,枕臂歪在榻上,一脸的郁闷不乐。
贾宝玉从外头进来,看她正出神,推了推她,唤道:“云妹妹,云妹妹。”
“爱哥哥。”
史湘云听到宝玉的声音,从榻上翻身坐起,理了理乱调的头发,正要说话,忽听宝玉问道:“你林姐姐呢?”
史湘云一顿,冷着脸,重新躺了下来。
看这情形,莫不是两个人拌嘴了?
贾宝玉笑道:“生什么气呢?说给我听听,我替你们劝和劝和。”
史湘云转过头,上下打量他一眼,想了一会儿,问道:“那你是帮我还是帮她?”
果然吵架了。
贾宝玉想也不想道:“当然是……”帮你了。
话未说完,对上史湘云充满审视和怀疑的眼神,忙咽了回去。
心下暗忖,哄哄湘云倒无妨,万一湘云把他哄她的话当了真,让他去对付黛玉,他怎么办?
一顿,道:“当然是,谁有理我帮着谁了。”
史湘云只是性子直,又不傻,他这一停顿一犹豫的功夫,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自这次来贾家住之后,她是诸事不顺。
先是袭人上次拜托她打的蝴蝶结子,问她时,她说在家时打了五根,后来去林家住,就没打了。
当时袭人就生气了,说:“如今你大了,又是小姐,当然要拿小姐款,想我一个奴才丫头怎么敢托你帮忙呢?可见是自不量力……”
她最受不了别人冤枉她,忙跟袭人解释,又说下回家去的时候,肯定帮她打完。
袭人这才罢了,说:“蝴蝶结子我这里够用了,姑娘若有心,回去后帮我做两个扇套。”
史湘云要证明自己还像从前那样看待袭人,并没有变,自然不会拒绝她的请求,满口答应下来。
揽了一堆活就罢了。
接着,她就发现府里人对林黛玉和对她有了明显区别。
对林黛玉,那是一个奉承讨好,对自己,却冷冷淡淡的。
老太太不用说,自林黛玉这个亲外孙女来后,她这个侄孙女就退了一席之地。
血缘远近如此,她倒不觉有什么。
可气的是凤姐姐,从前都是一碗水端平,这几天却常常让平儿请林黛玉过去,又是帮她写字,又是帮她看账本,又是就府中诸事务咨询她的意见。
但一次都没有找过她。
她虽小,但也只比林黛玉小两岁,怎么在凤姐姐眼里,自己就是一个不中用的?
再然后,就是现在。
她终于发现,一直跟她玩到大的宝二哥,平日里说亲道热的,其实是把她当小孩一样哄骗。
他心里向的还是林黛玉。
她到底哪里比林黛玉差了?
湘云一对比,却被打击到了,好像……她确实样样不如林黛玉。
论性格,林黛玉娴静淑雅,她时常冒冒失失的,引其他人发笑;论口才,林黛玉巧言激辩,她说话带着口音,急起来就跳脚;论才学,她自诩万中无一,但林黛玉也是万中无一,还比她多读过两年书。
若放到戏里,林黛玉就是旦角,她就是丑角。
林黛玉一出场,满堂喝彩,她一出场,也是满堂喝彩,不过喝的是倒彩。
正想着,黛玉从外面进来,看了一眼他们,笑问:“做什么呢?”
贾宝玉赶忙起身,帮她把外面的羽缎斗篷脱下来,顺手搭到一旁的椅背上,笑道:“才和云妹妹说了两句话,你就回来了,”
一顿,问:“又是凤姐姐找你?”
黛玉点了点头,接过宝玉递给她的暖炉,坐在椅上,道:“说是西安郡妃华诞,问我怎么筹备寿礼?”
贾宝玉坐在一旁椅上,想着,外头的人情往来,都是有学问的,林妹妹不曾经过,恐怕会觉得棘手。
宝玉忙道:“你怎么说?”
黛玉看出他的心思,轻飘飘道:“你们府里都有旧例,看一眼就知道了。”
贾宝玉便知自己白操心了。
史湘云一见,果然林黛玉一来,贾宝玉就围着她转去了,心里愈发憋屈,不满道:“爱哥哥,林姐姐,这里分明有三个人,你们两个却在那里说话,什么意思?”
黛玉听了,噗嗤一乐,笑道:“这么个咬舌子爱说话的毛病还没改,连个二哥哥都不会叫,明儿下围棋,又该喊着叫幺爱三四五了!”
宝玉颇具深意的瞅她一眼,笑道:“你别学惯了她,自己也变成那样。”
黛玉立即反应过来,知道他是在笑自己之前私下和他说话,一着急,把“真的”说成了“真嗒”。
脸一红,瞪了他一眼,让他自行体会。
湘云在旁边已经快气炸了,明明大家说话围绕的中心是她,但她却有一种插不进去的感觉。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打哑谜似的,什么意思呢?
该不会他们两个私底下议论她,说她咬舌头之类的坏话,她不知道吧?
史湘云认定自己被排挤了,噔噔跑过去,硬坐到两人中间,想了想,对林黛玉道:“我是比不上你,我说出一个人,你能挑她的错,我才服你。”
这满府里的人,动不动拿薛宝钗和林黛玉做对比,她是心知肚明的。
黛玉没料到湘云较真起来,笑道:“你说,我听着。”
贾宝玉听湘云语中带刺,生怕两人吵起来,忙拉住湘云,不让她继续往下说。
“你走开!”
史湘云更气了,推开他,道:“你倒是挑挑,宝姐姐有什么短处?”
提到宝钗,黛玉便看向宝玉。
宝玉急得额头细汗沁出,慌张无措的看着她。
黛玉既觉好笑又觉好气,湘云显然是故意刺她,那他这副样子,却要证明什么呢?
黛玉慢悠悠笑道:“我挑她做什么,我只挑你,成天爱呀饿呀的,明儿下围棋,必该喊着幺爱三四五了。”
她又把刚才取笑湘云的话,欠欠的说了一遍。
说着,她知道湘云必急的,已经起身,准备往外面跑了。
果然,湘云急得跳起来,要去闹黛玉,宝玉忙拦住她,笑道:“好妹妹,好妹妹,算了,算了!”
算你个大头鬼!
史湘云气的想咬人,分明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统一战线,两个人合起伙来欺负她。
可恨她个子小,力气小,拿他们没法子。
史湘云呸了一声,甩开手,转头从柜子里倒腾衣服,收拾包袱,委屈十足道:“我算是看穿了,你们都是坏的,我不在这里住了,我找老太太去!”
宝玉要哄她,黛玉却笑了,冲他摆了摆手,喊进丫头们来,交待道:“云姑娘要搬去和老太太同住,你们把她的枕头被褥都收拾好了,一起拿过去。”
史湘云满以为自己这副做派,两个人肯定要一起哄她,谁知林黛玉非但不哄她,竟也不拦她,最过分的是,她还让人给她收拾被褥……
可见,她本就嫌弃她,不想和她同住了。
所以才趁这个机会,让她搬出去。
留下是不可能再留的,面子最重要,那么,走就走,谁怕谁了?
湘云风风火火的就搬去了贾母那边。
贾宝玉摊开手,无奈的看向黛玉,道:“这又是何必呢?”
黛玉道:“你难道看不出来,她对我有意见了。”
平常大家也互相开玩笑的,今天她说了一句,她莫名其妙的急起来,还抬出薛宝钗来。
不是有意见,还能是什么?
贾宝玉默了半晌,问道:“你生气了吗?”
黛玉道:“我和她生什么气,她不过是小孩子脾气,大家稍微一冷落她,她就又哭又闹的。”
宝玉好笑道:“你也没生气,也知道她是小孩子气话,那还较真做什么?”
黛玉道:“她又不能当一辈子的小孩子。”
何况,是湘云自己亲口说,她现在不喜欢大家把她当小孩子了。
那她当然不能再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哄着她劝着她。
何况,她不是湘云家长,她和湘云是同辈,说是姐妹,实际身份是朋友。
君子之交,贵在尊重彼此。
湘云要远她,要搬走,这是她的选择。
她绝不会干涉。
宝玉深知黛玉个性,也完全能领会到黛玉身上好处。
她平日和自己相处,先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然后再是兄妹的身份,从不以情僭越。
府里人都知道自己很看重黛玉,她一句话,自己总能当圣旨般听从。
也因此,他的奶娘及一干丫头,常常去求告黛玉,不想他多喝酒,便让黛玉去劝他,不想他碰那些花儿粉的,也让黛玉去劝他。
黛玉没有一回听的,每每都漠不关心的说:“那是他的事,我犯不上劝他。”
她的态度是冷漠不假。
但比之身边人,关系略亲密些,就要一厢情愿的为他好,规劝他,像是他不能为自己人生做主一样。
他着实想不明白,他将来好也罢,坏也罢,都是自己的事,与其他人什么相干呢?
如果为了让所有人满意,达到大家心中标准的好,那他活着,岂不是同器具一样,又有什么意思呢?
黛玉这样的人,自己完全能够对她推心置腹,袒露心声,不怕她干涉他、摆弄他、辖制他。
可是,自己懂她,湘云性子直,一心想着姐妹们你好我好、亲亲热热的,恐怕不但不能懂她,还要因此认定她冷漠无情。
宝玉长叹了一口气,只觉得别人误解黛玉,比别人误解他,更让他难受。
湘云偶来贾家,每次只住一段时间,与黛玉、宝钗的关系变化,不是因为“事”,而是来自于一“耳”。
湘云耳目被占据,变得远黛玉,亲宝钗。
[1]旧时一起玩耍,同吃同睡,但这个时候,已有人在旁边告诉湘云,宝钗有多好。
想一想,湘云好不容易才能来贾家,怎么会知道宝姐姐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呢,只能是旁边人告诉她的。
“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宝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个好的!””
“大家闲话了一回,各自归寝。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
[2]闹了一次矛盾,但都是生宝玉的气,两人并未生各自的气。
但在此期间,湘云又被人传达出,在宝哥哥心中,自己不如黛玉的思想,所以说出自己“黛玉是公侯小姐,她是平民丫头”的话。
“湘云便接口道:“我知道。是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
“次日,和宝钗湘云同看。”
[3]湘云在家听说,黛玉成天铰自己的东西,关系陷入冰点,与此同时,这个在背后里间湘黛关系的人,也浮出水面,真相大白,就是袭人。
“史湘云冷笑道:“前日我听见把我做的扇套儿拿着和人家比,赌气又铰了。我早就听见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章 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