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宽敞明亮的大房间,屋子中央陈列着几排巨大的木制书架。
书架的每一层都放着二三十本崭新的纸质书籍。
四周靠墙的位置摆放着桌椅,供来图书室看书的师生们使用。
墙壁上挂着几幅题字,楷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隶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草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书“知识就是力量”,[1]……
是贺青蓝特意让夫子们写的,挂在图书室里增添点文化氛围。
但在贺青蓝带领下进入图书室的师生们却没心情欣赏室内的布置,他们只一门心思盯着书架上满满当当的图书,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想去翻阅。
纸质书是什么样的呢?
神女给大家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书呢?
不知道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纸质书上的文字都是手抄的吗?
……
他们满怀着期待。
贺青蓝站在众人面前,看着众人眼巴巴的样子,淡淡一笑,“这是印刷坊出品的第一批纸质书,全部给了你们,行政厅都没有这个待遇,你们要好好珍惜,不要辜负了我们对你们的期望。”
她无意耽搁时间,抬手做了个手势,“尔等且去看吧。”
“哦——”男孩女孩欢呼雀跃地朝书架跑去。
夫子们略微矜持地向贺青蓝拜了一拜,迫不及待地去翻看新书。
光洁雪白的纸张,摸起来无比顺滑。
翻开书页,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
钱世文看着一行又一行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的文字印在纸上,不由眯了眯眼睛,这字……
他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印、刷、坊,印刷,他凝视着书页,恍然大悟:这莫非是用印章印出来的?!
不错,印章可以盖章,又为何大规模地印文章呢?只是早先没有人想到罢了!
孩子们不会想这些,他们兴奋地阅读着新书。
高淑清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册书,她的目光扫过封面上漂亮的人物画和书名“中国神话大全”,神话?高淑清眨了眨眼睛,又翻了两页,一行字印入眼帘:“盘古开天辟地”。
小男孩仰头望着书架最上方的书,从他身后路过的小少女问他要哪本,取下给他。小男孩将手往衣服上擦了擦,翻开书,慢慢地念道,“海、的、女、儿!”嗯?海的女儿?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大男孩情不自禁地念出这一句诗,他的眼睛霎时亮得出奇:好厉害,这个叫李白的诗人真的好厉害!他怎么这么会写啊!
秋棠在看一本小说,开篇便吸引了她的注意,她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着一块石头化为猴子,成为众猴之王,然后往海外寻仙问道。
一位中年夫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圣贤在书中写:“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他瞪大了眼睛,心跳骤然加快,无意识地念出了声“知行合一!”
一位年轻夫子拿着一册《本草纲目》,一目十行,翻得极快。实在是让人感动,这样一本书,要是能在民间推广开来,大夫们就能……他忽然想到医坊那些人,神女已经把书给他们了吧?
另一位夫子摸了摸花白的胡子,他惊讶于神女给的书里竟然有教人怎么种果树的书!而且这本书写得非常详细,从选地整地,到种植的时间和方法,到如何浇水、施肥、修剪……想必只要识字的人就能根据这本书学会种果树。
贺青蓝看着一屋子的大人和小孩很快沉浸在书中世界里,她耸了耸肩,往印刷坊去见纸坊和印刷坊的人。
两伙工人都在等待神女。
贺青蓝大方给予夸奖,“你们做得不错,书院的孩子们看到新书非常高兴,现在正手不释卷呢。”
众人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书坊的人说,“接下来我们可以试试做草纸,草纸虽不如竹纸光滑,但是可以拿来给大家记事、记账,也可以给孩子们练字。”
“草纸的做法和竹纸应当差不多吧?”
“试一试就知道了!”
“不知道那种宣纸做出来是什么样,我们拿别的树皮试试?”
“树皮……我们这边还有做纸的树皮?”
“竹子确实是最适合的,因为竹子长得快,能够满足我们的用纸需求。”
印刷坊的人叽里呱啦:“果然,没有人会不喜欢纸质书!”
“废话,你看看竹简多重,咱们纸质书多轻?而且竹简上才几个字,咱们一页纸上又印了多少字?”
“接下来我们就是把神女给的那些书多印几册吗?”
“几册恐怕不够用,你没看行政厅的人之前觊觎我们的新书都眼睛发绿了。”
要不是神女说那批书是给书院的,谁都不许动,那些识字的怕是早就为了争书打起来了。
贺青蓝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众人立时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她身上。
神女素白沉静的脸上漾着一丝笑意,“接下来,我想在行政厅设一个图书室,给你们大家用,想要学习的人都能去图书室看书。”
她顿了顿,“我还想在县衙附近设一个图书室,让百姓们也能有书看。你们是负责印刷的,你们很清楚,我提供的书里有关于种植、养殖、医学、生物、地理等各方面知识的书,百姓们可以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
纸坊和印刷坊的人安静地望着贺青蓝。
他们早就知道,神女和这世间很多人都不一样,只是想不到她是这么的不同。
她给他们食物,给他们种子,还给他们书!
从来只有将书籍藏起来,传承给自己子孙后代的人,哪有神女这般大肆印刷书,摆出来给广大的百姓看的?
神女是真的希望他们能够提升自己变得更厉害,然后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
“好!”有一道男声响起,特别大声,“我们一定会努力多印书,争取让所有想看书的人都有书看!”
其他人听到后,立即跟着响应:“神女您请放心!”
“我们不会辜负神女的期望。”
“我们会好好干活的。”
神女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
“我相信你们。”
“我们六个县要继续发展,就离不开人才,但我们是小地方,那些有才干的人看不上我们,不会愿意来这里,所以我们要自己培养我们需要的人才。”
“为了云河六个县的明天,为了让大家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希望将来所有的百姓,包括你们和你们的家人,都能学会认字,学会简单的算术。”
“我的这个美好的愿望,从你们这里开始!”
站在不远处观看的行政厅众人看着两个工坊的人因为神女的话而振奋,很是感慨。
祝游川摇了摇头,“我还以为神女是想用造纸术和印刷术吸引天下学子前来云河。”
神女手中有那么多种类的书,哪有读书人能够拒绝?而且神女手握造纸术和印刷术,那些想要著书的学子,那些想要将家中书籍更好保存的人,难道不会心动吗?
可神女并不是想要和他们做交易,神女是想要自己培养能用的人。
秦冬葵接过话茬,“自己培养的人用起来更放心,也更方便。比如我们织布、裁衣、缝纫、刺绣这件事,自家人会,什么时候需要就能马上做,但如果要请外人做,就得看外人的时间,配合人家的时间来。”
听到秦冬葵这么说,王和仁连连点头,“确实,我开铁铺,准备的锄头、钉耙如果卖完了,农民想要买,就只能等我重新打出来。”
“这还都是小事,倘若十里八乡就你一个铁匠,你还是外乡人,过年回老家了。”李严双手一摊,“或者你不愿意在这边干了,直接走了,那么……”
程辉总结,“神女有远见啊,打从一开始就培养自己需要的人,以后就不用去求别人,去看别人的脸色了。”
莫惊春想了想,“不过用我们的技术去吸引一些名人,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
谷兰英忽地笑了,“譬如小祝你们祝家,如果我云河愿意帮你们把你们的藏书印刷出来,你们祝家愿不愿意让我们多印一份留在云河呢?”
祝游川:“……”
他用竹扇敲了敲手心,“祝家愿不愿意我不知道,但肯定会有人愿意做这个交易。”
神女不想把希望寄托在旁人身上,不代表我们就要拒绝旁人的好东西嘛。
“那些都是以后的事,”程辉呵呵一笑,“目前我是更想看神女赐下的书。”神女给的都不是他们这个世界的书,而是另一个世界的文化。他很想要通过文字,去窥见、触摸另一个世界。
祝游川一愣,他想到了神女给他的历史课本和政治课本,想起历史书中介绍的那些名人的著作,好奇心一下子涌上心头。他微笑着说道,“我也更想看神女给的书。”
方钦和向跃生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薛桂枝“啧啧”了两声,“你们让我愈发好奇了,神女赐下的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书啊?”
徐大夫神情肃穆,“是救人良方,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
莫惊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徐大夫您也被祝公子影响了吗?”
祝游川刚看完神女赐书那几天,说话总是奇奇怪怪的。大家觉得好玩,有时会学他说话逗他。
青蓝书院。
学子和夫子或站、或蹲、或坐,都在认真地看着新书。
钱世文没有像他们一样拿一本书坐下来看完,而是一本接一本地拿起书架上的书翻阅,大致确定一下书中的内容。
果然,内容非常的全。
有讲故事的书,有教人技艺的书,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书,有历史书,有诗词,有诸子百家的书,甚至还有教人怎么和别人交流的书。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而且……
钱世文看着手中的《论语》,神女给的这些书,还不只是单单写了内容,它对内容进行了解释!
就像这一本《论语》,书中使用了句读,让人读的时候知道怎么断句;对比较生僻的词语进行了解释,让人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翻译,只要识字的人就能理解圣人言论。
这可不符合世家的利益。
钱世文苦笑。
他之前可想不到教学是可以变得简单的。
也想不到……
钱世文拿起一本《格林童话》,看着书中的白话文章,这些句子写得通俗易懂,哪怕是孩子,只要识字,就能顺利地通读全文。
他原以为神女想让普通百姓也读书识字是一句玩笑话,却原来,这并非是不可能的。
神女果然是神女。
神女本人正和程辉交待,叫修路的人先暂停,把田里、地里的农作物收了。
1、[1]高尔基、韩愈、孔子、培根
[2]李白《将进酒》
[3]王守仁
2、17000/20000,还差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