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良计

殿内气氛凝滞,自陈知玄说明蜀国的打算后,许久都不曾有人出声。

兵部尚书杨文和实在受不了这气氛,朗声打破僵持:“大不了就跟他们打到底!”

户部尚书吴乾翻了个白眼,莽夫。

宋陵也被他的大嗓门给吓了一跳,立马从思绪中抽离。

打他当然也是想打的,毕竟宋陵看不惯蜀国总是叫嚣。但眼下的情况,也不能贸然动手。燕国年年受灾,以至于国内积贫积弱,人口不过只一千万出头,相较于其他两国实在是不够看。一旦动手,肯定是他们吃亏些。就这么多的人,若是折在蜀国人手里,实在不值得。

杨文和一鸣惊人。

他既然说出来了,便就不愿意轻易放弃,试图说动宋陵:“陛下,臣愿带兵出战。蜀地这些无耻之徒年年欺压我燕国,这次势必要给他们点教训尝尝。微臣有信心,比战定能率领我燕国男儿,打得蜀国人抱头鼠窜!”

士气不错,宋陵也很欣赏这位鹰派尚书,每次碰到齐国跟蜀国过来找事,杨文和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信誓旦旦说要开战。

先不管别的,反正气势这一块是到位了,很能振奋人心,就好像他们真的能打赢一样。

不过,现实问题不得不考虑,宋陵询问陈知玄:“蜀国那边大概多少兵力?”

“听闻已经集结了十五万。”

“我们现如今有多少兵力?”

杨文和立马接道,仍旧信心十足:“我们虽只有十万,但必要时也能迅速集齐十五万兵力。”

可见杨文和还是想要打,并且觉得自己可以以少胜多。

吴乾忍不住冷笑了一声,觉得杨文和太过于天真。他们要想凑十五万兵力肯定是凑得出来,但是跟蜀国的常备兵力对上多半没有多少胜算的。而且如今财政吃紧,开战不可怕,可万一在战事中焦灼不定,那便不好办了。

吴乾作为管钱的,多方考量之下还是开口打断:“陛下,臣以为不妥,贸然开战只怕是弊大于利。”

这么说都算委婉了,吴乾觉得真开战的话他们必输无疑!是以吴乾倾向于保守。

杨文和不痛快了,指着吴乾的鼻子怒斥:“尚未交战,吴尚书怎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不成,你也收了蜀国的钱?”

“杨老贼,不会说话便闭上你的臭嘴!”吴乾被他不分青红皂白的鬼话气得半死,真以为他是俞忠那等小人?

宋陵一看两人争起来,赶忙出面:“都是为了燕国,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的?”

好脾气的高丞相也出面劝和。其实他跟吴乾的想法一致,觉得没必要开战,不是还可以和谈么?只是望着盛怒的杨文和,高丞相也不想火上浇油。若他说和谈,杨文和肯定要炸,战场上赢不来的东西,想在谈判桌上谈下来,谈何容易?少不得要割地赔款。

似杨文和这等武将心高气傲,必定受不了这等欺辱,但高丞相觉得,若是和谈的代价小于开战,也不是不能谈的。

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就是了,何必要这样针尖对麦芒呢?

杨文和被劝了两句仍旧一肚子火。每次蜀国挑衅杨文和都想动手,可吴乾回回都要以各种理由阻止。他出任兵部尚书以来,就没顺顺利利地跟蜀国打一场,心中实窝火。

吴乾这厮总说是为了财政着想、为了国家考虑,但在杨文和看来,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怂货,毫无血性尊严可言!

反正已经吵开了,杨文和直接质问道:“如今人家已经陈兵布阵,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我是想不到除了迎战还能有什么办法,不知吴尚书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

杨文和冷嘲热讽,吴乾闻言却沉默下来。

杨文和面露讥笑,他跟这些懦弱的文官属实没什么好说的,都是些怂包软蛋,关键时候还不是要靠他们去上阵杀敌?

宋陵也有些尴尬,想替吴尚书说两句话,不想吴乾自己开了口:“听闻闽州一带最近闹起了鼠疫。”

“……?”然后呢,众人一愣,没明白什么意思。

吴乾见没人不懂,啧了一声,难免有几躁,索性将话说得更明白些:“若是将鼠疫引入蜀中,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众人:“……!”

“若能顺利,届时燕国这边不费一兵一族,蜀国境内却能伤亡惨重,可谓一举两得。”

吴乾觉得自己的点子棒极了。

最重要的是,这点子不费钱!

宋陵与几位大臣却齐扎扎地倒抽了一口凉气,一举两得是这么用的吗?

宋陵想不通,他这位保守的吴尚书怎么能提出这样的“好点子”?这已经不是开战了,而是奔着绝人子孙后代去的。真这么做了,燕国的名声也就彻底臭了。

吴乾敢提,宋陵真的不敢做。

他往后缩了缩,陈知玄忍了一会儿没忍住,艰难问道:“可有委婉一些的法子?”

吴乾有点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他觉得这法子就挺好,怎奈何无人欣赏。不过,目光挪向陈知玄时,吴乾忽然眼睛一亮。

陈知玄被他看得心头一紧。

下一刻,吴乾张弛有度的腔调便响了起来:“陈大人不是同蜀国那些道士关系密切吗,可以炼些丹药让他们带回去,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蜀国王室所有男丁药死算了。丹药作用得适中,既不能被人发现毒性,立马将人毒死,还不能延误太久,得让他们死得恰如其时。”

陈知玄:“……”

他是人,不是神。

吴乾盯着陈知玄:“做不到吗?”

陈知玄撇了撇嘴,不想说话。

吴乾摇了摇头,忽然觉得这位国师也不过如此。这点小事都做不到,想来也没什么真本事。

不过这两个主意打通了吴乾的任督二脉,转眼间他又有了新的念头。

譬如如今天气渐热,蜀地多山,可直接在多地点起山火,待火势呈燎原之态,便可以将那些蜀国士兵活活烧死。

再譬如,花钱雇佣蜀国人给齐国的河水、泉水以及井水中投毒,借此挑起两国战争,届时燕国反而能坐收渔翁之利……

吴乾越说越有劲头,殿中众人却越来越沉默。就连原本想跟吴乾争个你死我活的杨文和都不得不避其锋芒。

杨文和本以为吴乾是个怂货,没想到最后发现对方是个毒夫。跟吴乾比,他还是太有良心了。按照他的法子来做或许有奇效,但太损了,一般人真心做不出来。

等吴乾意犹未尽地说完之后,高丞相才找回了些许机智,他谨慎地问吴乾:“吴大人,这些办法是否太偏激了些?”

“有吗?”吴乾并不觉得,“那两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凭什么要对他们手下留情?一旦开战,燕国才是受害者,可没有人会同情我们,切不可在此时心慈手软。”

再说了,这些都是最不费钱,最不费人的主意,吴乾觉得完全可以一试,他殷切地看向宋陵:“陛下觉得如何?”

宋陵压力剧增。

他飞快地开动脑筋,人被逼急了真的什么都会,宋陵本来还毫无头绪,在吴乾的期待中竟然真的有了主意。

宋陵手心一松,庆幸自己与燕国的名声都保住了:“兵者,诡道也,倒也不一定要打,欺敌作战,混淆视听即可。”

具体怎么做,宋陵也有了想法,兴许还要用到那位已经投诚的俞忠。幸好众人都默契地保留这位墙头草,关键时候竟然还有大用。

宋陵将具体事项跟他们交代清楚,众人也生怕吴乾再有什么了不得的奇思妙想,赶紧表态附和。

吴乾心中只觉得可惜,他承认陛下的办法可行,但是真比较起来,还是他那些好点子更胜一筹,最重要的是真的不费钱。只是陛下铁了心不采纳,他也没什么办法,这次只能随大流了。等到下次蜀国再犯,他再劝劝陛下,总该用一次让他们长长教训。

一场小朝会结束,众人出宫后都默契地各自忙活开。

杨文和也不嚷嚷要打仗了,陛下跟高丞相怎么吩咐他便怎么做,想来也是被吴乾给吓到了。

等到晚上跟阿鱼吃饭时,宋陵屏退众人,将今日之事尽数道来。

江羡鱼也惊讶吴乾的话,只是惊讶过后又给这位户部尚书找好了借口。若不是财政实在吃紧,吴尚书应当也不会偏激,燕国的大臣怎么会恶毒呢,肯定是被别人逼狠了。

一切都是蜀国人的错。

蜀国也的确眼馋燕国的领土,本来定好了出使的日期,结果硬生生提前了一个月。

吴乾等人自从得知他们只剩五日便要抵达建康,每天眼睛一睁就是在骂蜀国人。骂了之后事儿还不能不做,甚至比以前更忙了。

宋陵也不遑多让,为了配合计策,他终于开始收玻璃废品了,这回他倒是没有急着卖,也没有急着扩充业务,而是从中挑选了一批最好看的,塞到包袱里带回了燕国。

宋陵如此劳师动众,也叫诸怀起了好奇心。它不明白,燕国都穷成这样,即便靠着这些玻璃制品撑起了门面,难道蜀国的使臣就会望而却步了?

真想打的话,蜀国绝对不会为了些玻璃放燕国一马。

宋陵:你不懂,是我们放了他们一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良计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朕捡垃圾养子民
连载中一七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