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婚事(2)

发生了那种乌龙事,难道他就不会尴尬?顾惜偷偷抬眸瞄了他几眼,见他神色如常。

莫非是他喝醉了酒,所以那日之事全然没印象了?

如若真是这样那就最好,他也不必如此纠结了!

他接着作揖道:“那微臣先去长春宫了。”

孟旭颔首:“也好,朕和你一到过去看看你姐姐。”

顾惜听他说要同去,也不好拒绝,他纵然有些不愿意,也只能无耐地跟在了孟旭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缄默地走了片刻,孟旭率先打破了静寂,问道:“子珍,你这两日怎么没有进宫来看你姐姐?”

他问话的语气十分自然,看来那日醉酒之事他是真的全然没什么印象了。

顾惜忽然松了一口气,他早已想好了说辞,道:“微臣是外男,日日进宫总是不妥。”

孟旭莞尔道:“无碍,你想什么时候进宫就什么时候进宫。朕早就说过了,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闻言,顾惜脚下的步子微微一顿。

“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了就回来。”四年前,他离开时,孟旭就派了张德顺带来了这句话。如今再次听来,顾惜心中又是一翻波动。

见到二人同来,顾盼喜笑颜开。话了几句家常,她就叫梓兰拿了一卷画轴过来,轻笑着让顾惜打开。

顾惜见她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不由笑了笑。他缓缓打开画轴,一个执着团扇的美人渐渐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孟旭端着茶盏的手不易察觉地一僵,双眸微微眯起,眼中极快地闪过一抹寒意,转瞬即逝,无人察觉。

顾惜没想到这会是一副美人图,稍稍错愕,随即便已猜到了大概。

一想到阿姐还生着病,却时刻牵挂着他的终身大事,顾惜既心疼,又感动。

只是自从苏婉那事后,他对婚姻之事看淡了不少,一直没将它放在心上。

在涌州之时,顾父也曾想为他订一门亲事,不过都被他委婉地拒绝了。而他一直游走各地,在家中又呆得不长,婚姻之事便一直没有再提起过。

后来,他又遇到了那人……就更没有心思谈论什么嫁娶之事了。

顾盼轻扬起朱唇,笑着道:“小溪,你觉得这画中美人如何?”

顾惜迟疑,抬眸见她眉宇之间隐约露着几分喜气,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似是十分期待着他的回答。

终是不忍让她再为自己的事烦忧,顾惜心下便决定先顺着她的心意,笑着赞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亭亭玉立,风姿绰约!”

顾盼笑吟吟地点了点头,道:“这画中女子名唤姜蕊,是姜国公家的嫡次女。上元佳节时,我曾见过一次,真人比这画啊更要美上三分,既聪颖又漂亮,我很是喜欢。”

她又试探性地问顾惜是否有意,甚至还准备安排二人三日后就相看。

顾惜原本就是敷衍她,没想到她如此着急。他对那姑娘根本无意,若是私底下相看,总觉得不好,连忙摇头道:“阿姐,男女有别,此事不妥。”

顾盼见他拒绝,“噗嗤”一声笑道:“你啊,还给阿姐装糊涂……你如今年岁不小了,阿姐说过要为你挑选一位名门淑女,可一直都记得呢!”

当日之语,不过玩笑话,没想到她却当了真。顾惜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顾盼并没等他的回答,转头看向了孟旭,问道:“皇上,您觉得臣妾这样安排,可是妥当?”

孟旭神色淡然地抿了一口茶,道:“娶妻娶贤,一面之识,如何确定此女的品性。”

顾盼莞尔道:“臣妾早就让梓兰去打听过了。姜姑娘秀外慧中,品性纯良,京中不少命妇都对她赞赏有加。”

孟旭淡淡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依朕看,此事也不必急于一时。”

顾盼颔首,浅笑道:“皇上所言甚是。不过,姜姑娘是世家名门之女,想必这教养规矩自然是不会差的。”

说着,她又转向顾惜,道:“阿姐挑选的人,小溪你尽管放心。不如就等到中秋之宴吧,到时你再观察观察?”

顾惜心里尽管不赞同,但见顾盼一心都在此事上,他也不好此时抚了她的好意,何况离中秋还有半个多月,只要顾盼的病能医好,他到时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便同意了。顾盼眉开眼笑地点了点头。

“朕怎么听说那姜家姑娘年纪好像有些大。”孟旭忽道。

顾盼笑道:“皇上有所不知,姜姑娘是姜夫人的幼女,视为掌上明珠,姜夫人本想多留几年,所以,一直没有议亲。后来,姜老夫人突然去世,姜姑娘是个孝顺的孩子,又为其祖母守孝三年,议婚之事便这样耽搁了下来。她今年正好十八岁,比小溪小了两岁,臣妾瞧着她和小溪着实相配。”

顾惜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又见孟旭似乎有些不快,于是,赶紧错开了话谈起了赵清的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这个国舅桃花太旺
连载中萧云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