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思琳刚整理好桌面,宋弈就从算法组走来,放下一份早餐。
“全麦三明治,加了鸡蛋和生菜。”他语气自然,“楼下新开的早餐店,尝过觉得你会喜欢。”
龙思琳笑着接过:“谢谢。今天怎么想到买早餐了?”
“顺路。”宋弈微微一笑,目光在她桌上的多肉植物上停留片刻,“这盆长得不错。”
两人正说着,洪姗端着咖啡凑过来:“哟,宋组长这是开始走贴心路线了?龙龙你是不知道,刚才在电梯里遇到林薇回来了,那脸色跟谁欠她钱似的。”
龙思琳皱眉:“她不是停职一周吗?这才几天。”
“听说走了什么关系。”洪姗压低声音,“等会小心点,我感觉她来者不善。”
果然,上午工作会议刚结束,林薇就踩着高跟鞋来到龙思琳工位前:“龙助理,听说星轨项目最近进展不错?真是恭喜啊。”
龙思琳抬头,平静地回答:“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林薇轻笑:“也是,有宋组长这样的‘贵人’相助,想不顺利都难。”话中带刺,引得周围几个同事侧目。
这时宋弈拿着文件走来:“林薇,王总让你去一趟他办公室。”他将一份报表递给她,“顺便把这些数据核对一下,今天下班前要。”
林薇表情僵了僵,接过文件时勉强维持着笑容:“好的,宋组长。”
等她走远,宋弈对龙思琳说:“别在意她的话。你的能力如何,项目数据说明一切。”
午休时,几个年轻同事聚在茶水间讨论最近的“副业刚需”热潮。
“我闺蜜做自媒体月入过万,比我工资还高!”
“我在小红书上分享穿搭,接广告都快接不过来了。”
“现在年轻人谁还没个副业啊...”
洪姗加入讨论:“这叫‘斜杠青年’,多元化发展嘛。我就帮朋友做美甲设计,赚点零花钱。”
龙思琳想起池思思最近也在尝试知识付费,开设线上课程教人做短视频。
下午,林薇又在部门群里阴阳怪气:“有些人就是命好,靠关系就能上位。”
龙思琳正在整理会议纪要,看到消息后直接@林薇:“林姐如果有具体建议,欢迎提出。星轨项目的所有决策都有记录可查,随时接受质询。”
群里顿时安静了。几分钟后,宋弈在群里发了一份星轨项目的绩效报告,龙思琳的各项指标都排在部门前列。
洪姗立即跟上:“数据说话最公平,某些人还是多关注自己的工作吧~”
叶诗言罕见地发言:“根据统计,职场中女性更易受到无端质疑,但这往往与实际能力无关。”
龙思琳看着群里大家的支持,心里暖暖的。她私信宋弈:“谢谢解围。”
宋弈回复:“不必谢。事实就是最好的反驳。”
下班后,龙思琳和宋弈约在公司附近的商场。他们准备为顾槿挑选一份祝贺礼物,庆祝他的商业计划书通过初审。
在一家智能家居店,他们被一款新出的智能办公桌吸引。
“这款桌子可以升降,还能记录坐姿习惯。”售货员热情介绍,“特别适合长时间对着电脑的年轻人。”
宋弈研究着产品参数,龙思琳则注意到价格标签,小声说:“有点贵啊。”
“顾槿值得。”宋弈已经拿出手机准备付款,“他创业不容易,这份礼物能让他工作更舒适。”
买完礼物,两人在商场美食区找了家面馆。等餐时,龙思琳刷着手机,忽然笑起来:“你看池思思发的朋友圈,她和顾槿在试玩最新的VR游戏。”
宋弈凑过来看照片:“他们倒是会找乐子。”
这是现在年轻人流行的约会方式啊。”龙思琳滑动屏幕,“比起吃饭看电影,更多人都选择一起体验新鲜事物。”
面上来时,宋弈很自然地将自己碗里的牛肉夹给龙思琳:“多吃点,今天应付林薇费神了。”
龙思琳笑着接受,也把自己碗里的煎蛋分给他一半:“彼此彼此。”
饭后,两人在商场里散步,路过一家书店时,龙思琳被橱窗里的一本书吸引——《代码与诗:当程序员遇见文艺青年》。
宋弈注意到她的目光:“想看看吗?”
书店里,他们发现不少年轻人在安静的阅读或工作。一个角落挂着“数字游民聚集地”的牌子,几个人正边喝咖啡边用笔记本电脑。
“现在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龙思琳小声说。
走出商场,夜风微凉。宋弈很自然地牵起龙思琳的手:“下周有个科技沙龙,要不要一起去?听说有几个有趣的初创公司会来分享。”
“好啊。”龙思琳点头,“我可以叫上池思思和洪姗,她们最近对创业也很感兴趣。”
回到小区,李奶奶正坐在楼下长椅上乘凉:“小林,小宋,约会回来啦?”
她笑眯眯地说,“年轻人就是要多在一起,互相照顾。”
龙思琳不好意思地笑笑,宋弈却大方回应:“是的奶奶,我们刚去给朋友选礼物。”
上楼前,宋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给你买的。”
龙思琳打开,是一支精致的钢笔,笔身上刻着一行小字:“代码写不尽的故事”。
“看你经常手写笔记,”宋弈解释,“这支笔应该好用。”
龙思琳心中温暖:“谢谢,我很喜欢。”
回到家,池思思正窝在沙发上看视频,见龙思琳回来立刻凑过来:“约会怎么样?宋组长有没有什么浪漫举动?”
龙思琳展示那支钢笔:“算是程序员的浪漫吧。”
池思思哈哈大笑:“这很宋弈!不过说实话,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这种贴心的小东西更打动人心。”
“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支持而不替代,是并肩作战而非依赖。就像代码与诗,看似不同,却都能表达最深的情感。”———龙思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