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陽公府的飯廳,頂上兩盞雪鹿星花大吊燈,兩張櫸木大圓桌,家人和弟子都已經圍坐在一起。桌面上的飯菜已擺好,看那麼豐盛的飯菜,定是過什麼節日。
子繻看到自己也坐在那兒,正跟子縑說着話。他意識到,宴會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見這個站在門口的他,在座的人都很投入地用餐,很興奮地聊天,沒有誰發現多了一個人。再想想,如果在座的人看到桌子旁邊一個他,門口又來一個他,會嚇壞的。子繻不禁苦笑。
他終於記起來了,那是上年慶祝尚仁節的家宴。他穿越到一年前的鍾陽公府,一年前的人是不會看見現在這個他的。
在飯廳裏逗留了一陣,沒有遇上今時今日的人,他感到鬱悶。走出飯廳,又來到花園。一抬頭,便看見十五弟子綬迎面而來。他喜極,因為一年前的十五弟也在宴會上,是不會出現在花園裏的,見到的子綬定是今時今日之人。
『十五弟!』子繻喊道。
子綬也看見了他,同樣喜出望外,他喚了聲『三哥!』便向着子繻跑了過來。兩人跑近,互相搭着肩膀擁抱。
『三哥,見到你真好。不知為什麼,我找了許久都沒找到一個能跟我說話的人。』子綬頗疑惑。
『那是因為,我們正身處一年前的花園裏,我們見到的人都是一年前的人,他們看不見我們。』子繻跟他解釋說。
『三哥,怎麼會這樣的呢?我根本就沒想過會是這樣的。我們怎樣才能回去呀?師父呢?見過師父沒有?我們可以回去了嗎?現在回去,衛隊的人和族民是不是已經離開了?』子綬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子綬感到惶恐,不理解自己現在的處境,突然又聽到子繻說自己是在一年前的花園裏,心中更是不安。
『十五弟,別擔心,我們想想辦法,一定能回去的。』子繻曾在淚滴峰歷險,已見識過幻境的無常和難以預測,今次再遇上,他顯得比較鎮定,還懂得安慰子綬。
子綬沉吟回憶道:『記得剛才師父在書房裏說過,要用晶石與發射站對接,形成光束,我們看到光束,向着光束走去,便能回到書房了。三哥,你是不是也有一顆晶石?』
迎着子綬的目光,子繻點了點頭,說道:『是,我也有一顆晶石。可這裏沒有接收站,那個架子還在書房裏,要想法子回到今時今日的書房才能找到接收站。我們再躲上一陣子,等那些人全退了,我們才回去。師父跟我們說的,是甄博聞的研究結果,理論上是行得通的,不過,甄博聞還沒來得及做最後測試,我們要實實際際地運用一次。』
子綬聽得似懂非懂,心裏老想着能早些回去,腳踏實地總比在這裏如鬼魂般的好,他又問道:『三哥,你想到辦法沒有?』
『還沒。』子繻老實地告訴他,畢竟自己剛剛才把所處的位置弄清楚。
『三哥,可否讓我看看那顆晶石?』子綬不放心,想要親眼看看,也親自研究一下。
為安撫子綬,子繻從袋子裏摸出晶石,托在掌中,說:『這就是了,以後我們回去就靠它了。』
子綬猶豫着伸手從子繻手中拈起那顆晶石,舉到自己面前,左右前後地看了一遍,自言自語地說道:『這晶石真有那麼奇妙?三哥,是不是手握晶石的人就能回去?那我是不是要跟着你寸步不離了?』
『是。晶石既然可以把我們所有人帶到這裏來,也同樣會把我們所有人帶回去。你也記得師父剛才說的話,只要向着光束走,就能回到書房。手握晶石的人對所有人都有責任,也必須想盡辦法帶你們回去,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子繻答道。
子綬繼續手拈着晶石左看右看,一副難捨難放的樣子,他輕聲提出請求:『三哥,這顆晶石我拿着好嗎?我一定不會弄丟的。』
子繻明白子綬在不明幻境中內心恐懼,想要尋求安全感。但這顆晶石關乎到所有人的去向和安危,他不能隨意把它交托給別人。子繻知道師父為什麼要將其中一顆交給他,一來晶石是他尋來的,他比其他人更清楚它的性能,也更能隨機應變;二來,師父素知他為人,知他有很強的責任心。
子繻於是說道:『十五弟,晶石還是讓我保管吧。你跟着我,我們形影不離。』
子綬不情不願,手握着晶石不肯放,他又笑着求道:『三哥,讓我拿着吧。我跟你形影不離,你拿着,跟我拿着,有什麼分別?』
『我拿這顆晶石,是對師父的承諾,是我接受了師父的重托,我不能把這個責任轉移給你。十五弟,給回我吧。』子繻伸手向子綬要回。
子綬眼珠骨碌一轉,笑道:『三哥,我們玩個遊戲,像小時候那樣,你追我走,追上了,我就還你。』
沒等子繻說個『不』字,子綬已經跑開了,嘴裏還得意地嚷着:『你來捉我呀!你來捉我呀!』
『子綬別跑!小心!』子繻心裏焦急,怕弄壞了晶石。
子綬手握着晶石,高舉着,左右晃動。子繻在後面追着子綬,眨眼間,他跑進了天色陰沉的園子,彷彿風雨欲來,四周的環境霎時都變了,前面跑着的子綬也突然消失了。子繻懵然站在原地。
子繻仔細地辨認,知道自己仍然身處鍾陽公府的花園裏,但卻不知今日是何日,總之已經不在一年前那個尚仁節了,可能是在兩年前、三年前、四年前……的某一個日子。
子繻向前走着,打算到各房間看看。可走不了多久,園子又變了,如是者,眼前的景象轉換了兩三回。子繻估計,那是子綬在搖晃那顆晶石,觸動了晶石的內核,幻境裏的人就會不停地轉換時空。他在轉換,相信其他人也一樣在不同的時空中來回穿梭。不知下一幕將會在同一個時空裏碰上誰的出現,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緣分,又不可預測此緣分能維持多久。這幻境中的人生。
子綬太焦慮了,他急於要逃離幻境,所以他在不斷地嘗試,要找出方法盡快回到實境。他沒有耐心慢慢了解晶石與環境的關係,而是焦急地搖動和磕碰,以致幻境中所有人的境況都動盪起來,人在其中,經歷着不受控的頻繁變動,總是在地動山搖的變化中度過,很不好受。
子繻沒有其他法子,除了寄望子綬在亂打亂撞中發現解決方案,還有就看什麼時候能再見到子綬,問他拿回晶石了;又或是等師父或子綬,他們其中一人找到路徑回到今時今日,又找到那個接收器,並且對接上,那樣,所有人才有機會回到實境。
子繻漫無目的地在變化着的幻境中遊蕩。
子綬,鍾陽公的第十五個弟子。他在第一部的第九章《堂前窺秘相較量》和第十章《凝神修道思正純》裏出現過。根據他當時的人設,作者安排他在本章出現,貫徹始終,他是一個很會利用親情友情為自己謀利益的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