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第一天,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黑板右上角已经用红色粉笔写上了“距离高考还有298天”的字样,班主任陆老师的目光扫过每个人时都带着审视的意味。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孩子了。”她的声音像铁块一样沉重,“高考是你们人生的第一个分水岭,别让自己后悔。”
许言秋转头看向姜渺渺,她正咬着笔帽,眉头紧锁地盯着刚发下来的物理试卷——58分,不及格。
下课后,她趴在桌上,把脸埋进臂弯。
“完了,我这成绩连二本都考不上。”她的声音闷闷的。
许言秋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我按知识点分类整理了过去五年的高考物理题,标星号的是高频考点。”
姜渺渺抬起头,眼睛微微发红。
她翻开笔记本,里面不仅有详细的解题步骤,还有我用红笔标注的易错点和蓝笔写的快速解题技巧。
每一页页脚都画着一个小小的心形,那是自己趁她不注意时偷偷加上的。
“许言秋...”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你怎么连我错在哪都知道?”
“你每次做题皱眉的地方我都记下来了。”许言秋轻描淡写地说,假装没注意到她眼中闪动的泪光。
姜渺渺突然凑近,近到我都能数清她的睫毛:“以后我老公必须像你这么细心才行!”
许言秋的心跳漏了一拍,喉咙发紧。
这句话像一把双刃剑,既让我欣喜又让我痛苦。
她如此自然地说着“老公”,却从未想过那个人可以是我。
“别胡说。”许言秋低头整理书本,掩饰发烫的脸颊,“快上课了。”
高三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
每天六点起床,凌晨一点睡觉,试卷堆起来有半人高。
姜渺渺的成绩在我的辅导下稳步提升,但数学和物理仍是她的软肋。
一月的某个雪天,我们挤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复习。
姜渺渺正和一道力学题较劲,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许言秋悄悄把保温杯推到她手边,里面是她最喜欢的柚子蜜茶。
“谢呈若保送清华了。”她突然说,眼睛仍盯着试卷。
许言秋的手一抖,铅笔尖断了。
谢呈若高三后很少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我时常能从姜渺渺口中听到他的消息。
——物理竞赛省一等奖、模拟联合国最佳代表、现在又是保送清华...
“哦,恭喜他。”许言秋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
姜渺渺放下笔,托着腮看向窗外纷飞的雪花:“清华建筑系,他的梦想。”她的语气中有种我读不懂的情绪,“我们...还能追上他吗?”
“你想考清华?”许言秋的心沉了下去。
以姜渺渺的成绩,即使超常发挥也难达到清华的分数线。
“我就随便说说。”她摇摇头,重新拿起笔,“这道题你再给我讲一遍吧。”
那天晚上,许言秋辗转难眠。
凌晨三点,我打开电脑,搜索了所有北京的重点大学。
如果姜渺渺想去北京,那我就陪她去。
即使不是清华,即使不是同一所学校,至少我们在同一座城市。
高考前最后一次家长会,姜渺渺的母亲悄悄把我叫到一旁。
“言秋,你成绩好,打算报哪里?”姜妈妈温柔地问。
“还没想好。”他撒了个小谎。
其实许言秋已经决定了要跟随姜渺渺的选择。
“渺渺这丫头...”姜妈妈叹了口气,“她爸爸希望她留在本省,但她最近总念叨着北京。我怕她是为了...”
“为了什么?”
“没什么。”姜妈妈突然拍了拍我的肩膀,“你们互相照顾,我很放心。”
高考那三天,天气异常闷热。
姜渺渺考完数学出来时脸色苍白,我知道她考砸了。
在校门口的梧桐树下,她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角,眼泪无声地往下掉。
“没关系,”许言秋轻声安慰,“其他科目考好一样能上理想的学校。”
“可是...”她的声音颤抖,“我答应过要...”
“答应过谁?”
她摇摇头,擦干眼泪:“没什么。明天还有英语,我会加油的。”
成绩公布那天,姜渺渺比预期中考得好,尤其是英语和语文几乎满分,但数学和物理仍是短板。
许言秋的分数足够上浙大最好的建筑系,那是我的第一志愿。
——在遇到姜渺渺之前,我一直梦想成为建筑师。
“你肯定要去浙大了吧?”填报志愿那天,姜渺渺问我,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
许言秋看着她期待又害怕的眼神,突然明白了姜妈妈未说完的话。
姜渺渺想去北京,是为了谢呈若。
“我打算报北理工。”许言秋平静地说。
“什么?”她瞪大眼睛,“可是你的分数...”
“北京机会多。”许言秋打断她,“再说,我们不是说好要一起的吗?”
姜渺渺的眼圈一下子红了。
她扑上来抱住我,把脸埋在我肩头:“许言秋,你最好最好了!”
许言秋轻轻回抱她,闻着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气。
这个决定或许会改变我的一生,但此刻,感受到她在我怀中的温度,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七月底,班级组织了一次毕业旅行,去郊外的星空露营地。
那晚,我们十几个人围坐在篝火旁,玩真心话大冒险。
姜渺渺抽到了“说出你最喜欢的人”,在众人的起哄声中,她的脸在火光映照下红得像苹果。
“我选大冒险!”她抓起啤酒瓶猛灌一口,然后跳起来表演了一段滑稽的舞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夜深人静时,我发现姜渺渺独自坐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仰望星空。
许言秋拿着两罐可乐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
“怎么不睡觉?”
“看星星。”她接过可乐,指尖冰凉,“谢呈若说今晚有英仙座流星雨。”
又是谢呈若。
许言秋握紧可乐罐,铝皮发出轻微的变形声。
“许言秋,你有梦想吗?”她突然问。
“有啊。”我看向她的侧脸,“设计一栋能让人感到幸福的建筑。”
“真好啊。”她仰起头,“我好像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梦想。小时候想当公主,后来想当老师,现在...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
“没关系,“许言秋轻声说,“慢慢找。”
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姜渺渺惊喜地叫出声。
在星光下,她的眼睛亮得惊人。
我突然有种冲动,想把藏在心底多年的话说出来。
也许就是今晚,也许就是现在...
“渺渺,我有话想对你说。”
“嗯?”她转过头,脸上还带着看到流星的兴奋。
许言秋的心跳如鼓,手心冒汗:“我其实一直...”
“啊!又一颗!”她突然指着天空大叫,“快许愿!”
她双手合十,闭上眼睛。
我看着她虔诚的侧脸,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你许了什么愿?”她睁开眼睛,好奇地问。
“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许言秋勉强笑笑。
“那我告诉你我的!”她凑近我,带着啤酒和可乐的甜香,“我希望我们三个永远都是好朋友!你,我,还有谢呈若!”
许言秋的笑容僵在脸上。
她天真烂漫的愿望像一把钝刀,缓慢而残忍地刺进自己的心脏。
“嗯,永远的朋友。”他听见自己说。
九月初,北京的天空格外蓝。
我和姜渺渺的学校相距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但约好每周五一起吃晚饭。
开学第一周,谢呈若发消息说要请我们吃饭,庆祝大家都来到北京。
清华附近的小餐馆里,谢呈若比高中时更加耀眼。
简单的白T恤牛仔裤穿在他身上像时装杂志的搭配,谈吐间流露出的自信和见识让我自惭形秽。
“渺渺,尝尝这个,你最爱吃的。”他自然地夹了一块糖醋排骨放到姜渺渺碗里。
许言秋握筷子的手紧了紧。
姜渺渺最爱吃的明明是红烧肉,什么时候变成糖醋排骨了?
“谢谢!”姜渺渺开心地咬了一口,“不过其实我更爱红烧肉啦。”
谢呈若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记错了,下次一定补上。”
饭后,谢呈若提议去清华园逛逛。
秋日的校园美得像幅画,梧桐树叶开始泛黄,阳光透过缝隙在地上投下的光影。
姜渺渺走在中间,我和谢呈若在两侧,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走到一处湖边时,姜渺渺突然指着远处:“那是什么建筑?好漂亮!”
“我们系的实验楼。”谢呈若语气中带着自豪,“我设计的模型还在里面展出呢,要去看吗?”
“真的吗?太棒了!”姜渺渺兴奋地拍手,转向我,“许言秋,一起去吧?”
许言秋看了看表:“我晚上还有班会,得先回去了。”
“啊...“姜渺渺明显失望了,“那下周...”
“你们去吧。”许言秋打断她,“我下周可能也挺忙的。”
谢呈若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看穿了什么。
但他只是点点头:“那下次再聚。”
回学校的路上,我回想着今天看到的种种细节。
——谢呈若看姜渺渺时专注的眼神,姜渺渺提到谢呈若时发亮的眼睛,他们之间那种自然的默契。
许言秋突然明白,自己或许从一开始就是多余的。
周五晚上,姜渺渺如约来我学校附近吃饭。
她兴奋地讲述着这一周的新鲜事,特别是周三又去了清华,看了谢呈若的设计模型。
“他真的太厉害了!那个模型做得超精致,教授都说可以直接用于实际项目!”姜渺渺的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嗯。”许言秋低头扒饭,食不知味。
“对了,下周谢呈若有个辩论赛,我们一起去加油吧?”
“我可能没空。”许言秋轻声说,“最近作业很多。”
姜渺渺撅起嘴:“你最近怎么老是这样?我们不是说好每周五一起吃饭的吗?”
“真的只是忙。”许言秋勉强笑笑,“等我忙完这阵子。”
那晚分别时,姜渺渺突然拉住我的袖子:“许言秋,你是不是...讨厌谢呈若?”
许言秋愣住了:“为什么这么问?”
“就是感觉...你最近总躲着他。”她困惑地皱眉,“你们吵架了吗?”
“没有。”许言秋叹了口气,“我只是...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
“哦...”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你有空一定要告诉我,我们三个一起出去玩!”
看着她天真无邪的笑容,我胸口一阵发闷。
她根本不明白,正是这种“三个一起”让我痛苦不堪。
我无法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和别人越走越近,却又没有立场阻止。
“好。”许言秋最终只能这样回答。
回到宿舍,我打开电脑,搜索了转专业的信息。
如果注定要一个人走,那至少让我离梦想近一点。
建筑系的课程表跳出来时,我想起谢呈若今天提到的设计模型,那种自信和才华是我目前无法企及的。
但总有一天,我会成为足够优秀的人。
不是为了与谁比较,而是为了在姜渺渺需要的时候,能够真正成为她的依靠。
窗外,北京的夜空罕见地能看到几颗星星。
他拿出手机,翻到姜渺渺今天发来的照片——她和谢呈若在清华的合影,两人笑得那么开心。
许言秋轻轻将照片保存,然后设置成了手机壁纸。
即使心痛,我也想每天看到她笑的样子。
这就是我的选择,从七岁那年开始,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