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后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后,朱瞻基与母亲感情亲厚,小时候跟在母亲身边也学了不少道理。
今日醒来,再见到母亲,想到在姜烟家中看到的那些有关自己死后,母亲扶持幼帝,前要顾着朝堂,后要管理后宫时的心情,朱瞻基只觉得百感交集。
若是他没有废了胡皇后,母亲也不会本该在含饴弄孙的年纪,那般劳累辛苦。
这边的张太后也早就收到了今日一早朱瞻基冲出贵妃寝宫直奔皇后哪儿的消息。
还跟身边人唉声叹气,想不通皇后那般好的人,怎么就不得皇上的喜欢?
由得一个贵妃在后宫张牙舞爪。
这会儿听见皇上从皇后那里出来,又朝着自己这儿过来,张太后眉心微蹙,对身边的人说:“总不会又是为了废后的事情来的?”
张太后烦躁的捏着佛珠。
那孙贵妃是她安排进来的,原以为总会是个安分乖巧的性格,却没想到遇见了自己儿子这个喜欢就宠上天去,不喜欢那是怎么都看不顺眼的。
天雷勾地火,竟成了现在这局面。
“不废后了。”朱瞻基大步流星的进来,提着袍服一角,见到坐在上首的母亲,突然就跪了下来。
张太后吓了一跳,头上的步摇都跟着晃了几下:“皇上这是做什么?”
说着赶忙去扶起朱瞻基。
“娘!”朱瞻基起身,敛去眼底的湿意,不想让人担心自己。
随后又说:“我不废后了。”
在张太后的面前,朱瞻基态度更为自然,只说:“虽太子已定,可日后的事情难说。莫说前朝,就是本朝也有旧例。”
“你说得这是什么话?”张太后打断朱瞻基,不赞许的看着他。
“纵然你如今是皇帝,可先帝的事情也是你能胡言的?”张太后口中的“先帝”,自然就是朱棣了。
当年的太子不是朱棣,皇太孙更不是朱瞻基的父亲。
这皇位,是抢来的。
这一点,朱家人心里都清楚。只是谁也不会说出来。
朱瞻基明白张太后的意思,只笑着说:“娘,我的确不喜欢皇后。”
这一点,就算重新再来一次,朱瞻基还是这个想法。
感情这种事情,不会因为你日后知道那是个好人,就去喜欢这个好人。
他心里依然对孙贵妃有感情,只是皇后这个位置,她不适合。
张太后如今年岁已长,头发里夹带着银丝,整齐的梳成一个圆髻,除了一支点翠珍珠的步摇外,只戴着些许金饰,衣着也是偏暗的颜色,整个人看起来相对有些朴素。
“你不废后,却让贵妃之子当太子?你就不怕以后出乱子?”张太后压着不悦,质问朱瞻基:“你这是巴不得你儿子斗?你爹和你那几位叔叔当年的情况,你也是看过的。”
总不能因为不废后,反倒是把刚立的太子给废了吧?
一国之君,动辄改弦易张,说话如此不能做数,这不是笑话?更让底下的臣子们不信任!
朱瞻基摆手,他当然不会现在又改口换太子。
朱祁镇……
想想那几十万明军,还有冤死的于谦。
朱瞻基就忍不下这口气。
但事情要一件一件来。
比起现在去摘掉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头上的太子名号,朱瞻基更想要处理好朱祁钰的事情。
“太子的事情……我自有打算。只是,贤妃的孩子……”朱瞻基觉得这件事情的确有点心里负担,在现代的那段时间,明显把他的道德标准给拔高了些许。
“贤妃的孩子,若是个男孩,我想让那孩子养在皇后膝下。”
张太后怔住,揉着额角觉得自己是不是没睡醒现在还在做梦。
自己这个儿子,突然不废后了,还要给胡皇后一个儿子?
当初不是他非要说皇后“无子”吗?
把胡皇后的两个女儿都吓得不轻,大的那个还病了一场,前两日刚有些好转。
“你是个有成算的,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张太后疲惫的摆手,眼神很无奈的看着自己这个不知道想要干什么的好大儿:“都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你如今都是皇帝了,就让我这个太后歇着吧?”
“这是自然!”朱瞻基连忙道,他这次回来就是要好好的活着,让母亲真正的安享晚年,而不是如他在姜烟家中看到的那样。
一把年纪还要为了大明劳心费力,临终前都不得安心。
“只是你要同贤妃和皇后说清楚。谁知道皇后愿不愿意给你这个夫君养旁的孩子呢?她是真的不能生吗?”张太后眼睛一瞟,看得朱瞻基面上也有些挂不住。
“还有贤妃。你让人家母子分离,总要说个清楚。若是当初有人敢让你与我分离,我就算躺在床上动不了也要骂上几句。你从前就是不会细细思量这些,以至于皇后受委屈,贵妃当年也是个乖巧的,这些年反倒是被你纵得张狂起来。”
朱瞻基坐在一旁不做声,只静静的听着。
母子俩后来又说了些贴心话,朱瞻基这才离开。
单手支着下巴,坐在撵上,思绪却悠悠转开。
既然太后没有意见,朱瞻基很快就张开手脚去做了。
孙贵妃,依然是贵妃。
但他要把皇后的位置摆正,贤妃那边暂时稳住,一切待孩子出生再做准备。
想到这里,朱瞻基抬头看着头顶的太阳,抬手挡住刺眼的阳光,对身边人说:“将宝船的资料拿来,宣杨士奇、杨荣、杨溥、于谦、蹇义、夏原吉入宫议事,还有……”
朱瞻基笑容明显,眼底满是野性和战意:“命郑和回京,路上小心伺候,随性安排太医跟随,朕要看见一个康健的郑和!”
明海这个番外暂时就结束在这里啦,晚点会再更新一章论坛体,交代一下后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明海番外——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