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归来。”有个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身上有些脏,有些臭,但是总归是跨过那条见鬼的山了。
“现在我们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一个带着记事本穿着制服的人看着我。他是我没见过的搭档。
“让她休息会。”
我说,“不用。”
我是一名“钩子”,当然,你要是知道什么是“钩子”,那你或许和我看过同一部电视剧。
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我就明白我要做什么。无非是找线索,找人,找钱。是的,找钱。
这里本就是个吞人的地方,**就像小河一样,河的那边流到这边,从山头上流到我的村子,我的“朋友”身上。
这里是缅北,我是这里唯二的老师,公益教师,受聘于为数不多可以在这有立足之地的国际组织之一。
这里有没有小公主?当然没有,有的不过是沉迷于金钱、□□和放纵的怅鬼罢了。
这里的国际组织无怪乎医疗和教育。医疗是那些毒虫的避难所,那些家伙已不配做人。
“为什么?”当毒瘾上来的时候,就像是被注射了兴奋剂的小仓鼠一般,我记得我去医院找线人的时候看到走廊有个当地医生在给一个恶心的东西打完针后,被那个没有了一条腿的东西用用过的针戳到背部,好在他们都反应极快,把受伤的医生带走,那个东西疯狂了,最后被赶过来的外科主任波澜不惊的拿电击器电昏了。
我后来问主任,那名医生怎么样了,没感染吧?他看了看我,告诉我及时吃了阻断药,还要拿试纸测试几次的,不用担心,这种事很常见。
我回去学校之后,教育我年龄在8~12岁的学生要遵纪守法,他们则嗤之以鼻。
我能理解,如果生活在这样物欲横流的地方,保持童心都是很难得。
年纪大一点的识点字的被老板雇走,和他们被雇走的父母一起。在昏暗拥挤的机房里,这么小的孩子早早就和一帮求财的帮着那些老板打电话,发讯息骗人。操起异国语言,骗一个个为爱情,为利益沦落的“猪仔”,杀猪盘的套路罢了。
不过说来也好笑,那些个求财的也是“猪仔”,老板在网上找那些急需用钱的人,当他们被高薪诱惑过来的时候,就知道他们也不过是“猪仔”罢了,前两个月没人管,但是钱就随着河那样流走了,然后后面每隔两个月赎人费就翻倍了,五万、七万、十万、十二万。想跑?守卫几乎每天都会巡逻,城里也都是老板的势力,他们,垄断了。
也许一两个月的时候,骗钱的猪仔心有不忍,他们心怀愧疚,但是金钱的冲刷,洗脑般的教学磨灭他们的人性意识——一名讲师慷慨激昂地讲述一名来自东北某城的女士,被XX用电话、通讯“养了”两个月后,付出了三百万并自己的生命,这是如此高超的技术……。我听过一次又一次,那位XX最后拿着全部骗来的钱买了户籍,搬到仰光去了。这位讲师说完还请公司的“老板”上去做动员。如果忽视实际是个诈骗头子的身份,这兴许看起来就像理发店的早晨动员吧。
他们的第一单生意往往会哭得涕泗横流,后来就麻木了,套话就和每天喝水一样自然,就像被体制化了。或许是诈骗得来的钱太容易了,当一个月收入7、8万的时候,钱就像废纸一样。这里的酒吧很多,很多人酒醉金迷,挥霍无度,夜夜笙箫。对应的是酒吧街向前的村寨,每座二层的水泥房前都有一片院子,院子的外面是几名拿着冲锋枪来回巡逻的小个子。他们才是真正的当地人,一面厌恶这群有钱人,一面又要跟着做事赚钱。他们的家人都知道操着异国语言的只有我们几个机构的不是骗子,所以多少不会对我们像对他们一般恶劣。
也有老板的小弟问我做不做这行,我都是抿着嘴摇摇头。
我知道他们会说我这臭教书的道德感还挺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骗得倾家荡产?有那么多人喜爱在网上找寻他们理想中可以共度一生的人,或许是因为现代社会即不善言辞又精神空虚吧。
他们很容易落到我学生的圈套里,他们的一个团队对付一个人总比一个人对付一个人来得高效。对了,听说上面管事的想要把学校关了吧。毕竟在那里随便一间房子单价就至少两万了。泡面十八块,地摊衣服几百上千,相比下香皂之类的轻工业产品翻过三倍的价格也并不那么咋舌。只是,一所没几个孩子的学校与他们格格不入,且创造不了税收收入。
我到这里的第一天就体会到为什么这里是我们组织离职率最高的地方了。枪火、骗局、毒、恶泛滥,慢慢地看着那群孩子一个个沦为他们的同伙,我想,就算不是我的,也许我可以给他们做些什么。
这时,一名后来我的同僚联系了我,他想要所有的关于这里的资料,我犹豫了几乎半年,我不想做一个冒风险的人。
里面人物不能考究,但是背景大概如此,来源于边城某友的聊天和一些新闻以及某校十几个博士深陷杀猪盘的灵感,哦吼,今天又有人被骗了。。。
我为什么喜欢写跨国的捏?因为那些地方实在太魔幻了。。。我实在无力吐槽。。。
——————————————————————————————————
最后是一点点粗略缅甸史,缅甸北部、越南北部及泰国西北部吧,以前都属于南诏大理国的管辖范围,可想而知,少数民族是跨境而居的,元朝并入中央王朝。后来是缅甸的洞吾王朝和明朝打战才占据掉的额,所以现在缅甸、老挝境内还有宣慰府寺,都是元明设立的。在之后是被英国殖民,写1984那位以前就是在缅甸当基层公务员,有人写过一本Finding George Orwell in Burma,那本我觉得当旅行读物就还行,当啥正经书就劝退三联。
缅甸有些邦是真的乱(有一年炸弹被扔进来离我朋友家不到60km),但是转过来版纳边境的邦和我们这边关系就好多了,基本是宗教性的流动。到版纳的缅僧真的,人均至少三门语言(普通话、缅语、巴利,傣语泰语英语ect.),眼睫毛贼浓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