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9527星系,锈星,拉普拉斯超算中心遗址。
起伏的沙丘间,身穿厚重防护服的人影沿着惨白的沙地留下清晰可辨的脚印,头顶深不见底的黑色星空正沉默地注视着这位行者。这颗荒芜星球的表面没有任何声音,耳侧的通讯频道中也无人说话,数着自己的呼吸声,浦洛瑟夫·杨甚至生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自己是否正行走在某个死亡国度的边缘。
再往前,就是绵延小半个锈星赤道的一号大裂谷,伤疤般狭长地横亘于星球表面。青年停下脚步,目光一路向下,遍布整个裂谷底部的灰白色的建筑废墟终于向来者露出了自己破败的面貌。
浦洛瑟夫无法透过这片无际的断壁残垣去想象它曾经的模样。他并非历史或考古学专业出身,但多少也能猜到,这种规模的旧纪元遗迹,放眼整个星际联邦恐怕也不多见。
然而感慨归感慨,今天的工作不是遗迹探险,他的身份也只是受雇佣来此的外乡“清道夫”。
“这里是浦洛瑟夫,已抵达遗迹群边界,信号正常。”
通讯器对面传来一阵略显怪异的金属声,停顿片刻后,他听见了模糊而熟悉的女声:“这里是‘进化号’,无人机检测到未知生物信号,位于遗迹群东南侧,资料显示那里靠近运输通道,怀疑目标已经进入遗迹内部。”
进化号的成员们已经追踪了这位编号STS-9527-005的异端差不多25个标准日。在这期间,他们成功“清理”了编号001至004的异端,只剩下行踪神秘的005。相比其他清理任务,STS-9527星系的这份委托确实谈不上多难。
可惜托005的福,浦洛瑟夫终究还是逃不过来一场遗迹探险的命运。
“收到。”
简短回复后,他蹲下身,从背后的物资箱右侧抽出便携固定节点,扎在沙地表面,起身踩了两脚,随后向着裂谷悬崖边沿抛出一截伸缩式绳索。
遗迹的能量护盾发生器与自动炮塔在不知多少年前就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将这座死去的建筑群毫无保留地暴露在星空的视线下,来者不需要为进入遗迹支付额外的代价。于是在确认物资箱底部的照明装置运转情况良好,绳索结构固定牢靠后,没有太多犹豫,浦洛瑟夫直接顺着裂谷边缘侧的废弃运输井往下滑行。
他一边注意运输井内的环境,一边通过防护服的面部显示屏接收来自进化号的遗迹结构扫描图,墨黑的瞳孔周围亮起一圈荧蓝环状符号。
“说起来,,如果我不幸和目标发生一些不太美好的冲突……我是说如果,我们是否需要为冲突过程中的遗迹损失负责?”下降的过程漫长而枯燥,百无聊赖的清道夫只好借通讯频道闲聊打发时间。
另一侧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我问过老板,她说目标异端会对‘清理’过程中的一切损失负全部责任,大概,”女声再度响起,听上去也不是很确定的样子。
浦洛瑟夫心下了然。
懂了,出了事责任全是异端的。
“但最好还是稍微注意点,锈星遗迹群对安托瓦尼特那帮历史学研究生还是挺重要的,没准这里一个塌方能埋了他们整个班的毕业论文。”
“——我尽力,”通讯频道中传来一阵无奈的叹息。只是浦洛瑟夫转念又想到了什么,接着问道:“不过,既然这座遗址如此重要,那群学者居然没有在这里设置任何遗迹保护措施吗?”
通讯频道另一端的星舰上,攀在信号接收台上的卡佳想起了老板的话。
“这毕竟是个大工程,锈星遗迹没有太多商业价值,性价比太低,对那群资本家来说就是妥妥的赔本生意。而且,我听老板说过,三十七年前,洛斯里克科学院有过大规模的锈星发掘与勘探计划,当时还和苍穹科学院那边有合作来着。”
不知不觉间,绳索触了底,浦洛瑟夫一跃而下,结结实实地踩在运输井内的工作平台上。平台尽头的通道门没有上锁,他稍稍用力推两下,钢制的门板直挺挺地撞上了墙,松散的把手掉到地上,发出令人尴尬的脆响。
希望不会有人以旧纪元门把手为论文方向,他有些心虚地飘开思绪。
“……不过这个项目二十多年前就被紧急叫停了,锈星上的所有设备与研究员全撤了个干净。官方给出的理由是遗迹内部有未知高危异端生物,考古计划存在安全隐患。前段时间他们不是没死心嘛,这个计划又重启了,结果考察队的人全死在这里,吓得安托瓦尼特那帮人到现在都没敢来STS-9527收尸。”
声音顿了顿,像是说话者在思索。
“相关档案保密级别还挺高,老板也不清楚,她说,反正和旧纪元相关的东西都挺邪乎的,”卡佳自顾自地讲了下去,浦洛瑟夫甚至能听见另一头传来某种规律的金属敲打声,“唉……那帮学者也是真倒霉。”
门后是一条环状的货运长廊,青年谨慎地跨过满地的断裂电缆。长廊左侧的玻璃积满了灰,浦洛瑟夫看不到外面的景象。这座旧纪元超算中心内部无比寂静,防护服内置的生物识别系统也没有任何反应,仿佛此处真的只是某段失落历史的坟墓。
他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这里真的有高危异端吗?”
“不知道,”另一头传来卡佳的答复,“之前这边抓到过几批盗掘者,那帮犯罪分子一个个全须全尾地在这走了一遭,没有任何死亡或失踪案件。但偏偏安托瓦尼特的考察队来一批死一批,跟遭了诅咒似的。”
浦洛瑟夫晃了晃核动力手电筒,走廊中扬起的尘灰在光线下颗粒分明,说话声在防护服内闷响:“所以我倾向于这里真的有——洛斯里克科学院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他们顶多对事实含糊其辞,然后在报告中颇有技巧地隐去一部分更惊人的真相。”
他说罢,通讯频道中同时响起两道默契的嗤笑声。
不一会儿,笑声渐息,卡佳那边静默半晌,最终还是结束了这个话题:“这次的任务目标只有005,我们没必要节外生枝。”
“我知道的,师姐,”青年沉稳的嗓音中听不出太多情绪。
这条环状长廊走到了尽头,右侧墙面上控制开关的面部识别系统大概已经罢工许多年,漆黑的显示屏死气沉沉地映出来者模糊扭曲的面貌,浦洛瑟夫扫了它一眼,随后用指关节轻弹面前这扇锈迹斑驳的紧闭移动门。
并不广阔的空间中回荡着它腐朽的应答。
这位年轻的清道夫心中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对历史文物的尊重,但这份尊重显然不能帮助他完成任务。于是他利落地从身后拎出尖头锤,用物理方式“说服”这扇门为他打开——原本他想用撬棍的,那样至少还能给这块历史文物留个全尸,只是对方已经被剧烈变形的建筑结构卡死,看起来似乎油盐不进。
手电筒照亮了门后的景象。通过比对遗迹结构模型,浦洛瑟夫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口电梯井,顺着电梯往下就能抵达地下二层的实验与生活区。
“抵达遗迹东南侧3号货梯,准备进入R3生活区。”
“……电梯还能用?”
“不能,我打算直接爬下去。”
根据卡佳对浦洛瑟夫的了解,一般他在“打算”某件事的时候,多半已经开始做了。不过老板一直很欣赏他这种执行力,她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行吧,你注意安全。”
身上的防护服实在沉重,浦洛瑟夫抓着货梯导轨,专心注意脚底的落点,艰难地往下方移动,汗液将他的黑色短发沾湿在脸旁,又顺着鬓角流进领口,在防护服内升腾起潮热的雾气。他做清道夫已经三年有余,对这种强度的行动早已习以为常,或者说,如果这真的只是一件单纯的体力劳动,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通讯频道中没有人说话,微弱的电流音中偶尔漏出几道沉闷碰撞声。
卡佳有些无聊,开始数信号接收台上繁多的按键,数到久违的困意在她的意识内沉浮。她很想就这么睡过去,把见鬼的工作全部丢给浦洛瑟夫——她还在傅里叶研究所的时候就没少干这种事,大不了醒来被老板喊去她办公室谈个话,然后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但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真正睡过觉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另一头突然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对方似乎出于某种原因停下了自己动作。卡佳回过神,表情严肃起来:“发生什么事了?”
浦洛瑟夫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因为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他费解:下方的货梯轿厢似乎被某种异常外力挤压变形,向内凹进去大片,露出敞开的电梯门,如一张朝来者大开的嘴。这不全然是坏事,至少浦洛瑟夫不需要再对门进行物理说服,但清道夫的直觉告诉他,事情没那么简单。他盯着这扇已经被暴力破坏的门,单手攀住导轨杆,用另一只手掐掉了身上所有的照明设施电源。
四周的一切骤然落入黑暗。
而那道电梯门的另一头却透出几缕青色的光。
“师姐,”卡佳听见浦洛瑟夫轻声喊她,但他的语气缥缈得似乎只是在自言自语,“这里真的被废弃了吗?”
“……你不要吓我,”或许是因为这对话太像某种克勒格林式恐怖小说,刚才还在神游天外的卡佳被惊得差点把接收台按键掰下来,“别告诉我那帮‘确认死亡’的考察队员活过来了!”
电梯井内的青年没有再吭声。
浦洛瑟夫重新打开了核动力手电筒,他也不多纠结,直接把它往那道门丢过去。手电筒的合金外壳在地面上砸了几次,似乎撞上某种未知材质的障碍物,发出一阵明显不同的碰撞声。按照扫描模型,门后应该是通往货仓的路,理论来说是没有杂物放置在此处的。
早知道就让探测无人机来开路了,他想。
懊悔归懊悔,浦洛瑟夫胆子也没那么小,他踩着变形的轿厢顶部跳到地面,借着手电筒的光打量门后空间的环境。
他看清了那块障碍物的真面目:它第一眼看上去就像大块大块连在一起的骨白色岩石,从形状上说更类似某种白色液体凝固定型后的产物,没有岩石应有的棱角。走廊上全是这种大大小小的白色岩石,一路延伸到了对面的货仓门。
“至少是好消息,发现005的行动痕迹。”
浦洛瑟夫暗自松了口气,只是他望着那道货仓门,心中的疑虑没有减少。环境太暗了,所以他能清晰地看见门缝中透出的青绿色光芒,这意味着遗迹内部有设备已经被启动了——是那群的考察队员中的幸存者,还是005?
况且这是哪里来的能源?
他重新捡起手电筒,盯着货仓门,物资箱中的尖头锤似乎再度跃跃欲试起来。门框顶部的探测灯闪烁着绿光,犹如一只俯视着来客的眼睛,在与浦洛瑟夫的黑色瞳孔相遇的那刻,错觉般地朝他轻轻眨了一下。
“访客认证通过,启动消毒模式——”
突如其来的机械音打断了他想要暴力开门的企图。天花板上,整排整排比浦洛瑟夫年纪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旧纪元装置开始朝他喷洒超大剂量的消毒雾液,将眼前的所有景象统统淹没,如果不是防护服的隔离层质量过硬,这位清道夫恐怕已经被熏晕过去了。
只可惜岁月对人类和机械同样残忍,上了年纪的装置没多久就被堵住喷口,如垂暮的老者般呛了一喉咙水,源源不断往下淌的消毒液连成了线,莫名让浦洛瑟夫回想起安托瓦尼特大学城那令人厌倦的夏季大雨。
他很快刹住了自己即将发散开去的思绪,而眼前的门也终于向这位不速之客缓缓敞开。
“……母亲在出发前曾问我,为什么不选择一些更受欢迎的目的地,比如苍穹的伏羲-992或灰塔的蛇母座-w81之类的。我想,那里的风景固然不错,但已经有太多人看过,一位真正的旅行家不该追在人群的身后,他应当永远走在其他旅行者的前头,然后告诉后来的人,还有哪些风景同样值得去欣赏……”
“这个宇宙有我们穷极一生都欣赏不完的美。”
“或许他们会感慨生命太短,而我只想现在就出发。”
——蒲柏·格利尔,《星际漫游指南·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