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蓝图的起点

办公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苏执卿却浑然不觉。他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的建筑模型随着他的操作不断旋转、拆分、重组。凌晨两点的写字楼,只剩下他这一角还亮着灯。

“又不回家?”陈朗拎着公文包路过,一副早已习惯的表情。

苏执卿头也不抬,“明天就是竞标会,这个商业综合体项目我必须拿下。”

“你都连续熬三晚了,不怕猝死啊?”陈朗凑近屏幕,“不过说真的,‘星澜湾’要是中标,你在公司的地位就稳了。听说董事会正在考虑提拔新的设计总监。”

苏执卿终于停下手中的动作,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我只想把项目做好。”

陈朗轻笑,“就喜欢你这副假清高的样子。走了,祝你成功。”

脚步声远去,苏执卿靠在椅背上,闭上干涩的双眼。二十八岁,入职五年,从初级设计师一路走到主创设计师,每一步都踩着自己的汗水。这次的项目,不仅关乎晋升,更是他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证明。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本边缘磨损的素描本。翻开第一页,泛黄的纸上是稚嫩的笔迹:“我要设计出让人幸福的建筑。”那是十五年前写下的梦想。如今的他已经能设计出精美绝伦的建筑,但那些住在里面的人,真的幸福吗?

手机震动打断了他的思绪。屏幕上显示“母亲”二字,他犹豫片刻,还是接了起来。

“执卿,这周末你王阿姨女儿回国,人家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你看...”

“妈,这周末我要加班,有个重要项目。”苏执卿打断母亲的话,声音疲惫。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你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打酱油了。我知道你事业心重,但成家立业,成家在先啊。”

“我知道,但我现在真的没心思考虑这些。”他望向窗外,城市的灯火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网,“等我这个项目结束,我们再谈这个,好吗?”

挂断电话,苏执卿长叹一声。从小到大,他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省状元、名校毕业、进入国内顶尖建筑设计院。可随着年纪增长,亲朋好友的关注点逐渐从他的事业成就转移到了他的单身状态上。

他重新投入工作,直到天空泛起鱼肚白。

——

同一片天空下,城市另一端的创意园区内,盆彦羽正对着满桌子的布料样品发愁。

“彦羽,客户那边又来催了,问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初稿。”助理小雨扒着门框,小心翼翼地问道。

“告诉他们,再给我三天时间。”盆彦羽头也不抬,手中的剪刀利落地裁开一块藏青色亚麻布,“快工出不了细活,如果他们想要的是敷衍了事的设计,我现在就可以交稿。”

小雨吐了吐舌头,“原话转达?”

盆彦羽终于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却带着倔强的脸,“原话转达。”

工作室重新恢复安静后,盆彦羽走到窗边,深吸一口清晨微凉的空气。三年前,她毅然辞去稳定但乏味的服装公司工作,创办了“羽织”设计工作室,专注于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这条路走得比她想象中艰难,但每当看到自己的设计从图纸变成实物,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又通宵?”工作室合伙人李迈递过来一杯热美式,“黑眼圈快掉到下巴了。”

盆彦羽接过咖啡,苦笑,“‘森语’酒店的软装项目比我想象中复杂,他们想要既有中式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设计,光是面料选择就改了五轮。”

“听说他们同时找了好几家工作室比稿?”李迈皱眉。

“嗯,包括‘墨白设计’那样的大公司。”盆彦羽抿了一口咖啡,“但我们有他们没有的东西。”

“什么?”

“这个。”盆彦羽指向自己的工作台,上面铺满了她这几个月来走访各地手工艺人收集的特殊面料和纹样,“真正的传统工艺,不是电脑合成的仿制品。”

李迈笑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当初愿意投资你。不过彦羽,现实点,如果这次拿不下‘森语’的项目,工作室的资金链恐怕撑不过下半年。”

盆彦羽沉默片刻,眼神却更加坚定,“那就必须拿下。”

——

星澜湾项目竞标会现场,苏执卿的演讲刚刚结束。他从容不迫地回答了开发商提出的各种技术性问题,从结构合理性到材料可持续性,对答如流。台下几位评委频频点头,气氛良好。

“很精彩的方案,”主评委最后总结,“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你的设计如何体现‘家’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空间?”

这个问题击中苏执卿思考已久的问题。他停顿片刻,调整了一下耳麦。

“在过去几个月里,我走访了项目地块周边的多个社区,与未来的潜在住户进行了深入交流。”苏执卿切换PPT,展示出一组照片和访谈摘录,“我发现,现代人渴望的不是更大的面积或更豪华的配置,而是一个能够承载记忆、促进交流的空间。”

他指向自己的设计模型,“因此我在各栋楼之间设计了串联的公共绿地,并且在不同楼层设置了共享休闲区。这些空间不像传统的会所那样封闭,而是如同老北京胡同里的院落,自然地促进邻里交往。建筑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它应该是生活的容器,是记忆的载体。”

话音刚落,掌声响起。苏执卿在众人的目光中走下讲台,知道自己的表现无可挑剔。

回公司的路上,陈朗兴奋地拍着他的肩,“稳了!绝对稳了!你没看见老赵那个表情,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老赵是公司另一位主创设计师,苏执卿晋升设计总监的最大竞争对手。

“结果没出来前,别妄下结论。”苏执卿语气平静,内心却同样澎湃。这个项目倾注了他太多心血,不仅仅是为了晋升,更是对自己设计理念的一次实践。

——

盆彦羽抱着沉重的面料样品箱,艰难地挤进电梯。她迟到了,森语酒店的比稿会二十分钟后开始,而她还堵在路上。

“需要帮忙吗?”一个低沉的男声在头顶响起。

盆彦羽抬头,看到一个身着深灰色西装的高大男子。他五官端正,气质清冷,一副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无波。

“不用,谢谢。”盆彦羽下意识拒绝,同时往旁边挪了挪,给男子让出空间。

电梯缓缓上升,盆彦羽偷偷打量身边的男人。他全身上下一丝不苟,连领带夹的角度都恰到好处,与她随意扎起的马尾和略带褶皱的亚麻衬衫形成鲜明对比。

“几楼?”男子突然问。

“啊?”盆彦羽愣了一下,“28楼,森语酒店。”

男子按下按钮,“一样。”

盆彦羽心中警铃大作,竞争对手?看他这身打扮,八成是某家大公司的代表。完了,她本来还想靠专业形象加分,现在连外表都输了一截。

电梯在18楼停住,门开后涌入一群人。盆彦羽被挤得后退几步,手中的箱子一歪,里面的面料样品哗啦啦撒了一地。

“抱歉,让一让。”她慌忙蹲下收拾,感觉每一秒都在滴血。

令她意外的是,那个冷漠的男人也蹲下身,帮她拾起散落的样品,动作利落有序。

“谢谢,”盆彦羽真诚地道谢,接过他递来的最后一块绣片,“我是盆彦羽,‘羽织’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

男子微微点头,“苏执卿,筑境设计院。”

果然是对手。盆彦羽心里嘀咕,但还是保持微笑,“希望今天大家都能有好的表现。”

苏执卿没有回应,只是看了一眼手表,“电梯到了。”

——

森语酒店的比稿会进展顺利,盆彦羽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融合”理念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她走出会议室时,脚步轻快,觉得胜券在握。

在等候区,她再次看到了苏执卿。他独自坐在角落,笔记本电脑放在膝上,眉头微蹙,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

盆彦羽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苏先生?”

苏执卿抬起头,眼神有一瞬间的茫然,随即恢复清明,“盆小姐。”

“刚才在电梯里,真的很感谢。”她递上一张名片,“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

“不必。”苏执卿合上电脑,站起身,“举手之劳。”

盆彦羽的手悬在半空,有些尴尬。这人怎么这么难沟通?

“我不是那个意思,”她解释,“我只是觉得,或许我们有机会合作。我们工作室擅长软装设计,如果有合适的项目...”

“筑境有长期合作的软装团队。”苏执卿礼貌而疏离地打断她,“抱歉,我接个电话。”

看着苏执卿离去的背影,盆彦羽撇撇嘴。白长了一张好看的脸,性格这么讨厌。

——

一周后,星澜湾项目中标的好消息传来,苏执卿如愿被提拔为设计总监,成为公司史上最年轻的总监。庆功宴上,他收到无数祝贺,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怎么了,大总监?”陈朗举着酒杯凑过来,“今天可是你的好日子,怎么一脸凝重?”

苏执卿摇头,“只是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少了个分享喜悦的人呗。”陈朗大笑,“早跟你说该找个女朋友了。”

也许陈朗说得对。苏执卿想。这些年来,他一直朝着既定目标奔跑,从未停歇。如今站在曾经梦想的高度,却发现风景并不如想象中动人。

同一时间,盆彦羽收到了森语酒店项目落选的消息。客户方反馈,他们的设计很有特色,但另一家公司的方案更符合酒店的整体定位。

工作室里气氛低迷,盆彦羽却强打精神,“没关系,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今晚我请大家吃饭,辛苦了这么久,该放松一下。”

她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靠在门板上深吸一口气。这是她三年来输掉的第七个重要项目,工作室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也许李迈说得对,光有理想和坚持是不够的。

手机响起,她看了眼来电显示,是母亲。

“小羽,这周末回家吃饭吗?你张叔叔的儿子刚从英国回来,是投行精英,你看...”

“妈,我最近工作室特别忙,可能没时间。”盆彦羽揉着太阳穴,感觉精疲力尽。

“你都三十了,再不抓紧,好男人都被挑完了!我知道你事业心强,但女人终究还是要成家的...”

挂断电话,盆彦羽长叹一声。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她必须在事业和家庭中二选一?她只是想找到那个能理解并支持她梦想的人,共同打造属于两个人的未来。

如此简单,却又如此艰难。

——

周一早晨,苏执卿第一次以设计总监的身份踏入办公室。他的新办公室有一面巨大的落地窗,阳光洒入,为室内镀上一层金边。

“苏总监,早会上需要讨论下一季度的重点项目。”助理跟进来说。

苏执卿点头,“把相关资料发我。”

“另外,”助理递上一个文件夹,“这是需要您确认的合作伙伴名单。星澜湾项目的软装部分,我们是否继续与‘墨白设计’合作?”

苏执卿翻开文件夹,目光在熟悉的合作方名单上扫过。突然,一个陌生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羽织设计工作室”。

他想起那个在电梯里遇见的女人,散落一地的面料样品,还有她递出名片的坚定眼神。她的作品集里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部门同事推荐这家小工作室?

“把羽织的资料调给我。”苏执卿说。

“但他们规模太小,恐怕难以承担这种体量的项目...”

“先给我看看。”苏执卿的语气不容置疑。

助理离开后,苏执卿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街道。他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只知道自己不想重复过去的路。或许,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而此刻的城市另一端,盆彦羽对即将到来的转折一无所知。她正对着空白的画板发呆,思考工作室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两条平行线,在某个意外的交点后各自延伸,却不知道命运早已埋下伏笔,只待时机成熟,再次交织。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清晨,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幸福的容器
连载中楚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