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还活着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在林野、苏晓和李默之间激起了层层涟漪。他们没有把照片交给警察——信里说赵磊想等时机成熟再回来,他们不想打乱他的计划,只是偶尔会拿着照片,猜测他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
学校里关于钟楼的议论渐渐少了,张峰被拘留后,后勤主任的位置换了人,张卫国的名字也很少有人再提起。只有王老师偶尔会在课堂上,看着窗外的钟楼发呆,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林野知道,他还在为1998年没有帮赵磊而愧疚。
周五下午的班会课,老陈突然宣布了一个消息:“下周一会有一个校友返校活动,邀请了毕业多年的校友回学校参观,其中就有1985届的校友,可能会有人知道当年的一些事。”
林野和苏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说不定会有校友认识赵建国或者赵磊,能带来更多线索。
周一那天,学校门口挂起“欢迎校友返校”的红色横幅,操场上搭起了临时的休息区,不少头发花白的校友穿着校服样式的纪念衫,在校园里拍照留念。林野、苏晓和李默特意提前到了学校,在休息区附近徘徊,想找1985届的校友聊聊。
“你们是高二的学生吧?”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突然走到他们面前,手里拿着一杯奶茶,笑容温和,“我刚才听到你们在说1985届,我就是。”
林野心里一喜,赶紧点头:“叔叔您好,我们想问问,您认识1985年的基建处处长赵建国吗?还有他的儿子赵磊,1998年在这所学校读高二。”
男人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暗了暗:“赵建国……我当然认识,我们是同班同学,还是室友。赵磊我也有印象,小时候经常跟着他爸爸来学校。”
“那您知道赵建国当年被开除的事吗?还有赵磊后来失踪了……”苏晓追问。
男人叹了口气,拉着他们走到操场的角落,避开了人群:“当年的事我知道一些。赵建国不是那种会贪污的人,他对工作特别认真,当时学校基建项目赶工期,他连续一个月住在工地。后来张卫国说他挪用公款,我们都不信,但没人敢站出来说话——张卫国当时是副校长,手里有权力。”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旧照片,递给林野:“这是1985年我们毕业时的合影,中间那个就是赵建国,旁边是我。赵磊失踪后,我还回来找过几次,可学校说他是自愿退学的,我也没办法。”
林野看着照片里的赵建国,穿着白色衬衫,笑容爽朗,和赵磊照片里的样子有几分相似。他突然想起那张匿名信里的照片,赵磊手里拿着红色笔记本,说不定就是赵建国的工作记录。
“叔叔,您知道赵磊现在可能在哪里吗?”李默问——他一直觉得愧疚,如果不是自己好奇钟楼的秘密,也不会牵扯出这么多事。
男人摇了摇头:“不知道。但赵建国当年有个远房亲戚在南方,他以前提过,说以后如果遇到麻烦,就去那里投奔亲戚。赵磊说不定去了那里。”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王老师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林野,这是刚才一个校友交给我的,说要转交给你,还说你看了就知道是谁。”
林野接过信封,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张信纸,上面的字迹和匿名信里的一模一样:“我听说今天有校友返校,就托当年爸爸的同学带了这封信。我现在在南方做老师,过得很好。当年跑出去后,我一直不敢回来,怕张卫国找我麻烦。现在知道爸爸的清白被证明了,我很开心。等张卫国的案子结束,我会回学校看看,也想谢谢你们。对了,钟楼里的隐藏空间,是爸爸当年特意设计的,除了放证据,还放了我小时候的玩具,你们可以去看看。”
信纸的最后,画着一个小小的奥特曼贴纸,和李默笔记本上的一模一样——林野突然明白,李默的笔记本上之所以有奥特曼贴纸,可能是赵磊当年落在教室里,被李默捡到了,李默觉得喜欢,就贴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王老师,”林野抬头看着王老师,“您是不是有话想对赵磊说?”
王老师的眼睛红了,接过信纸,看了很久,才轻声说:“我想对他说声对不起。1998年他找我时,我如果能勇敢一点,他就不用跑出去这么多年了。”
林野把信纸递给苏晓和李默,又看向那个1985届的校友:“叔叔,您能帮我们把王老师的道歉带给赵磊吗?”
男人点点头:“当然可以。我下个月要去南方出差,正好可以去看看他,把你们的话都告诉他。”
校友返校活动结束后,林野、苏晓和李默又去了钟楼。经过警察的允许,他们打开了修补好的隐藏空间,里面除了那些旧文件,还有一个小小的铁盒,里面装着几个奥特曼玩具和一张照片——是赵磊小时候和赵建国在钟楼下的合影,照片上的赵磊笑得很开心,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笔记本。
“原来赵磊一直把爸爸的笔记本带在身边。”苏晓轻声说。
林野点点头,把铁盒盖好,放回隐藏空间:“等他回来,我们再把这个铁盒还给她。”
夕阳西下,钟楼的钟声又响了起来,这次的钟声比以往更温暖,像是在回应着迟到了二十多年的道歉,也像是在期待着未来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