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闲的,反而是沈梦砚。
倒不是她不学无术,而是如今的一切,对于她而言,早已是无痛模式。
按部就班读书,那都是上辈子读过的,小学知识。
无痛。
按部就班吃饭,哪个好吃吃哪个,想吃到什么样就吃到什么样。
无痛。
按部就班运动。完全是身体本能的冲动,不运动还不舒服呢。
依然无痛。
至于写文,本来就是她的爱好。
上辈子她就想好好写了,只是一直杂事缠身,又心陷emo,才总是耽搁断更。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条件,还不沉迷其中写个够?
这种沉浸爱好,怎会有负累?
自然依旧无痛。
总之,别人看她获得了惊天成就,她却只是走走停停开心了日常。
是的,甚至还是“走走停停”。
因为她还留出了娱乐的时间。
这时候的娱乐跟未来没法比。
但,却有其独特的时代烙印。
作为一个已经进入怀旧年龄的中年芯,沈梦砚还是很乐意抽空体验一下的。
比如小霸王学习……啊不,插卡游戏机。
操纵着背带裤小人儿,蹦蹦跳跳吃蘑菇跳悬崖。
或者和爸爸一人操纵一辆坦克,边吃五角星和小坦克,边对狙敌方坦克。
因为己方坦克有黄绿两种颜色,沈梦砚还特别体贴地每次选小绿,把小黄让给父亲。
牺牲自己也要保证老爹远离绿色,这怎么不算一种父慈女孝呢?
比如看港台各位武侠大家的纸质小说,或者看小台言口袋书……
甚至爷爷沈文远为了让孙女看得尽兴,直接开了家租书店。铺面还不是租的,而是直接买的。地段可是临近县城一中,怎一个壕字了得?
受宠若惊的沈梦砚有些愕然:爷爷的性格,可跟上辈子有区别了呢。
虽然大事上风骨依旧,但行为做事,却比上辈子大胆了很多呢。
上辈子,他可是一个特别谨慎保守的人,行为做事都求一个稳妥。
为这,没少被冯招娣咒骂,一口一个“胆小鬼”、“神经病”、“没出息”、“一辈子怂货”……
如今想来,他那般谨慎,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天性如此,关心后代。
比如,他总是叮嘱儿孙们要小心谨慎,做事要细致周密,在外要低调稳妥,遇人遇事不要强出头。
比如,他一直给沈梦砚姐弟俩陪读,并且在沈梦砚的中学期每天晚自习接送,就怕她在外面不安全。
比如,他曾怕沈梦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弄掉了,专门托顺路的人给带回来。
比如,他坚决反对沈梦砚一个人远行,天天嘱咐她大学晚上不要乱跑,一定要注意安全。
说来,全是对他们的关心,只希望儿孙能出入平安。正因如此,沈梦砚确实也一直处处小心,完美避坑。
但,另一方面,沈文远也确实有保守胆小的一面。
这可能源于他一路走来的不易。
从小家里就穷,读书都是千难万难才坚持下来。自然知道金钱的重要,以及人性的灰色一面,哪怕是父母亲人。
再比如,他真的是从赤贫往上奔,身后空无一人,确实也没有任何倚仗。所以做事会更加努力,每一步也斟酌得更加谨慎。
不像冯招娣,只要上下嘴皮一碰,就可以闹着让沈慕舟想办法,去搞钱去办事,及至后来想办法去县城买房,买贵家具,搞贵装修……
沈慕舟能想什么办法?无非最后都是沈文远给儿子兜底。
而冯招娣,从头到尾只需要张口,只需要说,只需要闹。
所以,冯招娣的胃口很大,想要的从来很多,得不到就吵,就闹,就骂,骂老公没出息,骂公公不顶用。
及至后来,骂女儿没用。
沈文远是真的一路走来要想办法兜事的,所以处处都需要思虑。
而见惯社会险恶的他,更是一面自己拼命节俭,连衣服破了都舍不得丢,只穿在里面当内衣,一面教育儿孙要持续努力,永远保持向上!
正因这样,沈慕恬和沈梦砚才会那么优秀。
其实上辈子的沈家小弟读书和事业也挺不错,只是始终达不到冯招娣的标准而已。
沈慕娴也是终身奋斗。虽然没走读书这条路,可一直没闲着,先是在丈夫学校食堂帮忙,后来有自己出来做餐饮。算是一路都在挣钱。而且思虑周全,早早就给自己买了社保,为自己的老来兜底。
即便是最咸鱼的沈慕舟,也在父亲日复一日的敦促下,在沈梦砚11岁那年转了正。
虽然一路清贫,稳定地当着穷教师。但后来总算有退休金傍身,不至于老来无依。
并且多少也有点思虑,为自己老婆也买了社保,让冯招娣老来也有份温饱依靠。
……
这些,都是沈文远的功劳。
所以,上辈子沈文远秉持那种性格,还是很对的。
但这辈子,形势显然不一样了。
有了孙女这个金手指,儿子沈慕舟也比上辈子出息。
就连原本天天吵闹得家务宁日的蠢儿媳,都有了自己的人生。
家里的情况,早已算是资本雄厚。
他真的没什么可害怕了。
自然而然,胆子也大了起来。
沈梦砚心中一动:是啊,很多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呢。
这辈子,可是真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对于这个变化,她可是无比高兴。
不光因为自己越过越好,也因为爷爷也有眼可见更加安心、更加明朗了。
上辈子的爷爷,最后可是患有抑郁症的。
这辈子内心阳光,应该也会更加健康吧。
而且事实证明:很多事都能被改变,不是么?
这自然,也包括爷爷的健康呢。
为了让爷爷更加开心,沈梦砚也同样琢磨起爷爷的爱好。
琢磨了一会,眼睛亮了。
当天晚上,她就跟爷爷商量:“爷爷,这部电影出来赚钱后,咱投资一部黄梅戏吧。”
“黄梅戏?”
沈文远一愣,随即眼睛一亮。
黄梅戏啊,可是他一直以来的心头好。
上辈子他就极爱黄梅戏,退休之后也是日日收看《相约花戏楼》。
后来条件好了,买了DVD,被他引领着带在身边读书的同族小弟,后来过上了好日子,也没忘记他的恩情,送了他很多省黄出的黄梅戏正版碟。
他天天在家看,别提有多开心。
可以说,黄梅戏是他后来人生最大的慰藉。
这会子他自然不能预料几十年后的自己。
但对黄梅戏的热爱,却是一样的。
能投资拍黄梅戏,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是,拍黄梅戏,能挣钱吗?”
沈文远虽然激动,但还是有着本能的理智。
虽然公司名义上是他的,但一切金钱都是沈慕舟和沈梦砚的。好吧,沈慕舟的也是沈梦砚的。所以四舍五入,全是沈梦砚的。
他家乖孙女的钱,他可不想亏一点点。
沈梦砚笑得温和:“爷爷你放心,肯定能挣钱的。”
这一刻,她只希望爷爷幸福,挣不挣钱,真的不重要。
“真的?”
沈文远的眼睛更亮。
“当然。”
沈梦砚安抚着爷爷的情绪,一如当初他对自己那般温和。
只是此刻脑子飞速运转,努力给爷爷找理由。
“黄梅戏向来有它的受众。从建国之初,就有黄梅戏电影《七仙女》名传全国。后来也有陆续的发展。黄梅戏电视剧这一块,我认为还是有市场的。你没看《新白娘子传奇》吗?边演边唱,可受欢迎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拍一部黄梅戏电影,一定能大赚特赚!”
努力画饼,只为博老爷子一笑。
这何尝不算彩衣娱亲?
果然,沈文远得了沈梦砚的首肯,才真正心花怒放:“那就好!”
对于孙女的判断,他是绝对信任的。
因为孙女这么多年,就没预判错过。
投资一部黄梅戏的事,就此敲定。
剩下的,就是沈梦砚该操心的剧本问题了。
是的,她准备自己写一部黄梅戏本子。
倒不是现在的本子不好,而是不太具备全民吸引力。
要么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传统曲目,没有追剧的**;要么还是老瓶装新酒,来来去去就是才子佳人、嫌贫爱富那一套,虽然也合观众心意,但终究没怎么脱离大家的预期,一样缺少追剧的**。
她要写一部新的黄梅戏。
各种新。
想到接下来的人生安排,这天晚上她干脆开了个家庭会议,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想读完初中就不读了。”
“啥?!”
沈文远都还没来得及反对,冯招娣倒先惊呼起来。
“为啥不念?你成绩那么好!!”
沈梦砚一愣。
这可跟上辈子完全不一样。
在上辈子,冯招娣可是坚决反对沈梦砚读书的。
要不是国家规定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她都不想给女儿读书。只想让女儿在家里帮忙干活。
后来即便让读了初中,也不肯让对方继续读高中,更不肯让她去考大学。
大学多贵啊。
就连高中都贵。
一个女孩子,读什么高中大学?早点出来打工不好么?
没看村里那些同龄女孩,都早早出去打工挣钱了,回来给爹妈交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