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第十三章

大一那年夏天,微生错过暑假高峰期,买了一张硬卧回了趟南山镇。

罗天佑仍旧在厂子里上班,李翠凤仍旧做着她的家庭主妇,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两人的精气神却不似一年前了。

仿佛一年间老了十来岁的样子。

罗显扬的日子过得也不好,他和之前被‘他’实名举报进去的狐朋狗友关在一处,那些人隔三差五的就要照顾他一顿。

原本刑期并不长的罗显扬,又因为在服刑期间组织越狱被人举报,又多判了五年。扒拉一回手指,罗显扬总共要在牢里呆上七.八年。

知道这些消息后,微生便也理解了罗天佑和李翠凤为什么会老得如此迅速了。

不过不管罗家变成什么样,李翠凤仍旧一如之前那般经常在家里咒骂微生。

于是这一趟回南山镇,微生不光了解到了罗家的情况,还在县医院那边又给李翠凤开了一回治疗精神疾病的药。

只要李翠凤敢出现在她面前,她就会利用手上这两份精神病诊断书将她送进精神病院。

罗显扬那里也不用太当回事,他能出来…自己也能再将他送进去。

至于罗天佑,他要是出事了,自己的五元钱赡养费还要交给谁呢。

死很简单,疯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但一直绝望而又麻木的活着,也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当然,若是罗天佑再招惹自己,那她会做什么,微生就不敢保证了。

从南山镇回来后,微生就极少会将心思放在旧人旧事上了。此时大学里的学习氛围非常浓郁,微生也被带着卷生卷死。

若不是做数字生命的那些年,经历了正常人类数年应试教育,考试以及数字生命本身的优势,为微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她怕是都跟上不进度,更别提跨专业考研了。

……

微生很努力,也很优秀,这一点程枫和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但军婚的政审能不能通过,程枫却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当然,除了政审这个现实问题外,还有微生故意提起的精神病可能遗传的‘噩耗’。

程枫不懂这些,他也没怀疑微生在骗他,但他还是想要去医院咨询一回专业医生。

万事无绝对,就算是遗传也应该是个概率问题。但不管这个概率有多大,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要不要赌一把,要不要冒这个险。

除此之外,如果政审那里不通过,他与微生之间的关系又要怎么处理。

天就这样被微生聊死了,这顿饭也都有些吃不下咽。程枫张了张嘴,最后只安慰了微生几句,然后就起身将碗筷收拾到厨房。

微生看向仿佛比自己更需要安慰的程枫,并不后悔那般折腾罗家人。但若是知道有一天会影响到她和程枫的军婚政审,那微生应该会换一种不让自己受影响的方法。

至于说为什么要第一时间‘暴露’李翠风的精神病……可能是真的不喜欢小孩吧。

程枫早早离开了小院,没回军区而是先去了京市医院。

精神病的遗传几率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精神病,子女患病的风险最高,约为46%。如果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的风险约为13%。当然,这些数字只是大致的估算,具体病例还需具体分析。

最重要的是子女没有遗传精神病,却不代表不会隔代遗传。

听完这些专业解说,程枫一颗心都跌到了谷底。迈着沉重的步伐乘车回军区,程枫纠结犹豫了大半个月,然后请了十天假去了一趟南山镇。

到了南山镇后,程枫打听了不少微生和罗家人的事。微生明明在京市上大学但所有人的认知里,她却是在南京读大学。就连每个月汇给家里的赡养费也是从南京那边汇过来的。

程枫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微生这么做总有她的道理。

除此之外,程枫又仔细观察了一回‘被精神病’的李翠凤。

很普通的一个中年妇女,行为也没有什么异常,于是程枫看到这样的李翠凤,便想到了精神病的间接性发病方式。

也许这位李翠凤同志就是这种情况。

从南山镇回来后,程枫才提笔给微生写了一封信。

信上说他的好些战友没有结婚就牺牲了,也有好多战友虽然结婚了,但在牺牲时却没有小孩。还有我们尊敬的一位老人,他们也没有孩子。

如果他们结婚,孩子也不是必须的。

说完孩子,程枫又告诉微生,她很优秀,她是自己见过的女同志里最优秀的那个。不管政审能不能通过,都改变不了她的优秀……

程枫没在信里告诉微生的是在他从南山镇回来的那天,他就提前问过政委,微生这样的家庭情况政审能不能通过。

政委思考了一会儿,没给肯定答案,只让程枫先打结婚报告。但结婚报告上不光要程枫申请,还需要微生签字。所以程枫才会在信里先肯定微生的优秀,怕她因为政审未过再生出什么自暴自弃的想法。

但其实到了这会儿,程枫也没想清楚如果政审不通过,他和微生…又要何去何从。

微生对自己一向很自信,但收到程枫的信后仍旧因为信里的内容被哄得很高兴。

有些话面对面的时候总是讲不好,通信到是个非常好的交流方式。于是收到信的第三天,微生组织了一下语言,也给程枫写了一封信。

她告诉程枫:她从不否认自己,也相信歹竹出好笋,瑕不掩瑜这句话。而她努力向上,也不是为了让人挑三捡四的。

她的政治思想没有任何问题,现在也不是父兄犯罪株连九族的时代。即便政审不通过,也绝对不会是她的损失。正好她还年轻,原本她未来的十年规划里并没有结婚这一项。与其现在就打结婚报告,不如先搞到家属随军资格。

另外,如果婚姻是以对方俯就的心态开始,那这段婚姻走到最后必定是彼此疲惫,伤痕累累。相较于这样的婚姻,她更喜欢势均力敌的婚姻关系……

愿: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

以前在校读书时,程枫来找微生很方便,进入部队后,程枫再来找微生就需要打请假条了。但他们说开后,若不像往常那般见一次面…程枫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不踏实。于是到了见面的日子,程枫仍旧打了外出的请假条,像过去四年那般买了微生爱吃的菜来了小院。

自大一下半年搬出女生宿舍后,微生便一直住在小院这边。加之程枫每次过来的日子都相对固定,所以程枫来寻微生时,微生也正好在家。

好吧,她也在等程枫来。

开始时,两人还都多多少少有些别扭,但后来程枫主动说起军婚和政审的话题,虽不如信上说得那么有条理,但两人仍旧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对方。并且达成了一致。

之后二人又恢复到了之前的相处模式,但又比曾经多了几分亲近。

其实两人都将政审这事看得太重了,或者说两人并不了解政审的本质。微生家里的那些事,还真就不算事。

但也算错打错着,竟让微生彻底避开了罗家人。

说起罗家人,就不得不说一回罗天佑和李翠凤这二人的吸血鬼心态了。

二人扒拉了一回手指,发现微生今年已经大四了,于是在大学毕业季来临前,罗天佑便请了一回假,带着李翠凤去了南京。

夏天坐火车,尤其还是没买到座票,一路站着赶路的情况,让罗天佑和李翠风吃了不少苦。好不容易赶到了南京,又一路打听着去了南京大学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一个名叫罗微生的女学生。

这不可能!

他家每个月都能收到一笔来自南京的汇款单,若那丫头不在南京,那这汇款单又是怎么回事?

在南京大学那里没找到人,罗天佑又按着汇款单上的印章提示去了乘务员经常汇款的邮局。根据汇款单上的汇款日期,罗天佑与李翠凤便等在邮局,准备来个守株待兔。

偏不巧,与微生合作的那位乘务员一年前就不走天津到南京那条线了,这一年她照旧收着微生的跑腿费却让旁的同志无偿帮忙汇款。

前阵子那位乘务员试探性的问微生要不要换个汇款地方时,微生便听取了那位乘务员的建议,从大学毕业季来临的这个月开始,将汇款地方换到了比南京城更远的地方。

多日后,等罗天佑带着李翠凤回了南山镇,他们才发现汇款地址变了。不过二人仍旧没怀疑微生在南京上大学的可能性,而是怀疑南山大学的教务人员在合伙欺骗他。

汇款单上只有邮局,没有具体工作单位,诺大的城市上哪寻人?

因出趟门不容易,加之出去一趟也花了不少钱,所以罗天佑与李翠凤一直到第二年的夏天才又去了一趟南京大学,想要知道微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哪个单位。

没在南京大学这边得到想要的答案,罗天佑便果断报警了。

这一报警还真就查到微生当年虚晃一枪,人在京大就读的真相。不过这年头没有网络,光是查微生的下落就要翻不少档案资料,关于微生的资格有的还因为‘某些原因’意外损毁了。

直到转年三月,罗天佑和李翠风才知道真相。都要气死的二人在知道微生还在京大读研后,又咬着牙杀向了京城。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微生竟然申请到了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在他们赶到京城时,就已经坐着飞机去了大洋彼岸。

值得一提的是罗天佑和李翠凤两次往返南京城,以及又往返了一次京城,即便再节省,花费也甚多。微生六年间总共汇给他们360元赡养费,这一回,不光一分没剩下,竟还倒贴了不少。

5元 X 12个月 X 6年=360元

哇哦,这竟然也是一笔巨款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微生[七十年代]
连载中外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