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派臣子只有狄仁杰依旧淡定,他目光幽森望着天幕,不仅不像别的臣子那般绝望,反倒对这一番操作颇为赞赏。
狄仁杰依旧跟大多数读书人那般有些迂腐,并不乐见女子为帝。但相较于这些伦理纲常,他又觉得天下百姓的福祉要重要得多。
所以在武周代唐之后他才会接受得那么干脆,又身段很柔软地成为武皇的臣子。
毕竟与其无谓找死,不如好好活着,多替百姓多做些事。
更何况武皇远算不得昏君,反倒心胸宽广,极有容人之量。
所以哪怕狄仁杰不希望再出一位女帝为政局带来混乱,但如果她能带来盛世,那狄仁杰便也能欣然接受。
只是想要带领大唐走向巅峰,只靠玩弄人心却是不够的,也不知道这“光宗”还有没有别的本事。
李云乐可谓是又尴尬又心惊。
虽然如今大家都还不知道她的身份,但听着天幕的夸赞李云乐依旧尴尬到脚趾扣地。
呜呜呜,她只是靠着对历史的了解才有了这样的预判罢了!
而且这天幕表面吹她但实际上却是帮她把满朝文武得罪了个彻彻底底,还有那手札阴了别人就把事情藏在肚子里,干嘛将事情写得这么详细啊?!
这一刻李云乐觉得哪怕武皇愿意放过她,那些臣子们也不会放过她,她真的还有活命的机会吗?
当然眼下还不到担心臣子的时候,毕竟他们也是自身难保。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武皇的态度,她可还记得武皇为了皇位杀了多少人,而自己是真的抢了她的皇位。
李云乐虽不是真正的14岁小姑娘,但上辈子的生活环境太过单纯,如今也没经历过太多的政治纷争,自然没法完全保持淡定。
于是她不可抑制地偷偷打量御座上的武皇,当然这一次动作十分小心,只用了眼角的余光观察。
然后李云乐便发现武皇的表情虽然不算好看,但是也没有她预想中的暴跳如雷,只目光深沉地望向天幕。
这是真淡定还是打算憋个大的呢?
当然哪怕再怎么疑惑,为避免打草惊蛇李云乐还是快速收回了目光。
然而这时武皇却是忽地大笑了起来。
“的确是好手段啊!朕现在倒是真想快点知道那光宗大帝是谁,跟她会会几招了。”
李云乐悚然一惊,这是精神上的会会?还是物理意义上的会会?
不过武皇其实并没有李云乐想得那么复杂,她是真的生出了惜才之心。
武皇虽很小就有鸿鹄之志,但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废掉儿子们,自己直接上位成为女皇的心。
若不是李显不仅无能还一上位就想抬高岳父摆脱她和辅政大臣的控制,她自然不能忍。
毕竟不让李显下台,那就是她在后宫里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了。
于是她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废了李显,然后立了李旦。
李旦倒还算是有眼色,一切以她为尊。
但她又不禁想,凭什么她这个那般平庸的儿子都能够登上皇位,自己为何不可?
所以最终她决定自己登上皇位,做那开天辟地第一人。
若她能有个出息的儿子,武皇觉得自己恐怕都不会走到如今这步。
又如果太平能遗传她的雄才大略,武皇拥有一个姓武的出色的能继承她的遗志,她哪用在李、武之间犹豫那么久?
只可惜她一个争气的儿女都没有,以至于很多时候她都怀疑他们是不是自己的种,只可惜她比谁都清楚这几人都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如今看到自己终于有了还算出息的后人,武皇竟是生出了些欣慰之情。
看来自己的血统还是没问题的,是那几个孩子自己长歪了,当然若这位“光宗”没有逼自己下台,能为她所用就更好了。
不过,如今倒也不是全然不能为她所用啊。
……
当然不管天幕下的人如何崩溃绝望,天幕依旧继续讲述着。
【所以看完整个政变过程,大家就应该明白,在武皇当政期间,她和光宗大帝不仅不会心心相惜,甚至两个人因为立场问题还算得上是政敌关系。】
【这里继续回到我之前吐槽的电视剧剧情,我知道现在都讲求强调女性互助,不要雌竞。但是也不能枉顾历史事实啊!虽然政变后光宗大帝跟武皇的关系的确不算特别差。】
【算了,越说越生气,还是让我们进入到下一段剧情吧,毕竟光宗大帝终于要大放异彩了。】
【如果说武皇有女子称帝的开创之功,而光宗大帝就是将女子也能和男子一样平等继位制度化了,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位女帝的存在,华夏男女平等的进程恐怕会大大推迟。】
【up主作为女性,真的很感激这两位女帝。之前我还不是很理解这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毕竟从我生出来时男女平等的思想都已经好几百年了,可谓是再日常不过的事,而这日常之事反倒会让我们不懂珍惜。】
【直到我去年出差去到了一个宗教盛行的小国家,那里的女人竟然出门还要全身蒙面,甚至去公共场合女子还得由丈夫或者亲属陪同,女性独立工作就更是想都别想。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们的日常对于有些人来讲就很珍贵了,第二个念头就是幸好这样的宗教只在极少数国家流行,而这也要多亏光宗大帝在那个宗教急速扩张之时给予了致命一击,将它赶到了非洲大陆最边缘的地方。】
天幕中的女声极力表达着自己对两位女帝的赞扬与感激,然而天幕下众人却是听得神情复杂。
大部分男子的神情都很是难看。
他们都是聪明人,这一刻也终于确定这天幕中的女声并不是来自他们曾以为的仙界,而应当是不知道多少年后的后世。
而那时的世界已经实现男女平等,而其契机就是如今的武皇和那身份尚且不明的光宗。
只是男女平等?这怎么可能?
哪怕武皇如今登基为帝,她也不敢宣称男女平等,也不会直接让女子参加科举,成为外朝高官,顶多了提拔一些诸如上官婉儿之类的才女作为宫廷女官。
还有那天幕唾弃的什么宗教小国,虽然行为有一丢丢的极端,但也谈不上不对?难道放任女子任意出门,那男女大防还要不要了?
一瞬间,大多数大臣们望向天幕的眼神瞬间阴暗。
这光宗恐怕是祸非福啊!
而宴会中的宫女、贵夫人、女官甚至是公主们,他们脸上的表情有些迷茫。
原来男女是可以平等的吗?并不是儒家典籍所说的女子要比男子下一等?未来的妇人可以跟男子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不过,这应当是好事吧……
武皇的心则是忽地跳得快了几分。
即为那后世的女声对自己的赞赏,也为那后世男女平等的世界而激动。
那后世是不是女子为帝已经成了寻常?他们应当不会像自己这般面对那么多人的反对,在选谁为继承人里纠结来纠结去。
女子跟男子一样继承皇位制度化,这可真是一个美妙的词啊。
这可真是比她当初女子之身称帝还要敢想敢干,也不知道她那位后人如何办到的。
这一刻,武皇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决定。
洛阳各个里坊中的百姓们再也克制不住地讨论了起来。
之前政变的瓜虽说也很是好吃,但大唐建立至今宫廷政变已经发生过许多次,第一次政变时他们还会慌张,但后来发现也不怎么影响他们自己的生活后,他们便渐渐淡定了下来。
所以听着天幕讲述的政变他们也只是稍稍吃惊了一瞬,反正换一个人当皇帝也对他们影响不大。
然而如果哪天女子跟男子一样,也能继承家长,科举或者门荫做官,那影响可就太大了。
洛阳一处普通的院落中,一个中年男子瘪了瘪嘴道,“真是胡搞,女子怎么能跟男子一样?真是胡搞!”
然而这话刚一出口,身旁一个微胖的妇女顿时怒目而视。
“女子怎么就不如男了?这如今宫中高坐御座上的圣神皇帝陛下可比朝中那些王爷皇子们强多了。我们女人只是不像男人那般有那么多的机会罢了,要是给咱一个看书识字,独立门户的机会,肯定比你出息!”
男子想张口反驳,但是却又想起如今家中的经济全靠妻子用陪嫁的铺子做生意,而他自己已经考了许多次科举还是没能高中,于是只能悻悻住嘴。
只是他在转头再望向天幕时却在心中暗暗祈祷,朝堂上的贵人们可要阻止那光宗上位啊。
如今他都屡试不中了,若是再加进女子来应试,那他想要高中可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相似的对话发生在各个里坊中,男人们几乎都表答着自己的反对。
有的男人甚至过激地表示,“一定要快些找出那光宗,将这种祸害掐灭在襁褓之中!”
刚烈些的女子会直接加以反驳,温顺些的女子则是低头不语。
这时中原文化深受鲜卑影响,再加上女皇当政,女子的思想自然相对大胆因此反驳的女子颇多。
但哪怕低头不语的女子们心中大多也是不认为女子不如男的,并在心中暗暗期盼着男女能同场竞技的那一天能快些到来。
只是看着身旁那些激动的男人们,女人们心情也沉重了起来,天幕的预告怕是会让光宗大帝更难了。
他们只能在心中祈祷,天幕能晚些曝光光宗的身份,也好让她多些准备机会。
然而天幕注定听不到他们的祈祷,甚至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滑去。
【好了,也不继续吹彩虹屁了,让我们正式进入光宗大帝的篇章。】
【政变后的一个月,唐中宗李显正式继位。相较于第一次登基,他自然要沉稳许多,至少没有再说出要将皇位传给岳父的话。】
【不过呢,这一次他选择抬举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让妻子韦后垂帘听政外,又让最疼爱女儿安乐公主跟亲王一样有开府设官署的权力,甚至还能一同上朝议政。】
【然而彼时刚经历了武皇临朝,朝臣门对女主临朝很是防备,自然不愿答应。但很快安乐公主就让他们通通闭了嘴。】
【而这也是光宗大帝第一次在人前展露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而她也真的让天下犹如她的封号那般,天下安乐。】
这段话几乎是明示了光宗大帝的身份。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李云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